這幾年,隨著年歲漸長,有時候感覺老媽做灑掃工作也有點力不從心了。好在社會進步,很多物件都變得智能化、自動化,雖然我不能常伴父母左右為他們分擔(當然了,我這個人也比較懶),但為家里添點電器作為輔助,還是沒問題的。之前,已經為家里添了個掃地機器人,我覺得用來掃、拖床底還挺方便,就是有的地方堆了蠻多雜物,就不是很好清理了;然后就是,外甥、外甥女他們年紀還小,喜歡趴地上玩,掃地機器人掃、拖功能去除污漬不是很徹底,也不能殺菌,還是有一定衛(wèi)生隱患的。根據需求,想著一個吸拖一體的無線吸塵器就挺不錯,于是就入了個:
那為什么選它呢?這是因為我自己對華為系的產品比較有好感(此條免費),之前也有一臺支持華為智慧生活App的空氣凈化器,想著榮耀親選的這個清易吸塵器也能接入智慧生活,搭建智能家居什么的,還不是美滋滋?于是就果斷入手了。本文帶來榮耀親選清易吸拖二合一無線吸塵器的體驗分享。
▲清易吸塵器采用瓦楞紙盒包裝,郵寄時四角做了強化處理,可以起到更好的保護。
▲除了外層運輸用包裝,清易另有一套精包裝,精包裝的印刷就詳細多了,涉及產品外觀及性能等特點。
▲清易吸塵器各部件采用分體防塵袋包裝。
▲全家福。清易的整套組件還是蠻多的,而像一些小件用附帶的收納包收納,會比較方便。
▼先來看看主機:
▲清易吸塵器擁有125W吸力、10萬轉無刷電機、24kPa真空度和十錐風道優(yōu)化技術,在設計之初,考慮了提升能效比以保證良好性能,提升續(xù)航并降噪。
▲清易頂部帶顯示屏,充電時,會顯示當前電量,周圍以點陣的形式顯示當前充電進度。而在使用時,則會有濾芯更換、吸力檔位和滿塵提醒等顯示功能。
▲換檔按鍵/電源開關采用浮凸設計,觸感很不錯。
▲接口的連接比較簡單,單手即可完成。
▲塵杯中風道濾芯的更換、拆卸也是比較方便的。
▲在主機手持把手上,還有個橫隔片。剛好放入一指,握持感可以的。
▲金屬連接桿是地面清潔的主件,有了它,老媽清潔地面就不用弓背彎腰了。
▲金屬連接桿質地輕盈,兩側對應凸接口和凹接口,用于銜接主機和滾刷等清潔部件。
▲連接步驟一氣呵成,比較簡單。
▲純白的配色和現代素雅家居的風格還是蠻搭的。
▲滾刷是地面清潔的主要部件,清易的滾刷也是有比較靈活的擺幅。
▲比較靈活的擺幅,最直觀的好處就是方便清理死角。
▲滾刷采用HL軟絨材質,在地磚、木質地板和地毯等場景下,可以有效使用。
▲當然,有時候一些干掉、粘住的污漬,滾刷可能無能為力,這時,水箱模組就派上了用場:先將地面潤濕,再通過滾刷滾、水箱模組擦,就可以去除譬如風干可樂等頑固污漬。
▲針對我對家里小孩“滿地爬,不衛(wèi)生”的顧慮,搭配使用無線吸塵器專用水箱地面除菌片,就可以達到地面除菌的效果了。當然,這瓶隨附的除菌片屬于贈品,屬于耗材,但消耗頻率不高,能用挺久就是了。
▲滾刷和水箱模組通過磁吸吸附粘合,操作起來比較便捷。
▲二者銜接比較濕滑,組合功能也更為強大了。
▲感覺會成為老媽的好幫手,哈哈哈...
▲當然,如果是想拖一拖高處,則可以將金屬連接桿除去,進入短柄拖地模式。
▲如果不需要潤濕的區(qū)域,也可以將水箱模組除去。
▲外甥、外甥女他們除了喜歡在地上亂爬外,還有個愛好,就是玩被子了。而這,就帶來了近200萬只螨蟲的危害風險。螨蟲一般在0.5mm大小左右,肉眼不可見,但易引起皮膚過敏、尿路、肺、腸等病癥,日常家居生活中,其實是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了。清易的除螨刷,即可用于清理床面、窗簾沙發(fā)等部位的表面灰塵和螨蟲。
▲不同于滾刷軟毛,除螨刷采用剛性刷毛,其實這跟其使用功能是對應的:光潔地面主要用滾刷拖除污漬;床單、窗簾一般用硬毛刷掃起雜物,吸入塵杯。
▲清易各部件的連接都是統(tǒng)一的卡扣式,很方便。
▲除螨刷同樣有靈活的清潔角度。
▲除螨刷和主機的組裝效果。
▲寬扁吸。寬扁吸適用于沙發(fā)、沙發(fā)座椅、壁櫥、窗臺和各類臺面的灰塵處理。
▲長扁刷組件。組件包括長扁吸和軟毛刷,適用于清理門窗、樓梯死角等狹小縫隙。
▲因為刷體扁小而長,很多狹窄地帶就不怕進不去了。
▲清易的充電適配器對應的參數值為30V/800mA,在實際使用中,發(fā)燙比較嚴重。
▲墻面固定盒??梢哉辰釉诓Aγ?、陶瓷墻面上用于固定吸塵器。像我家衛(wèi)生間墻面是瓷磚的,就可以正常使用粘接了。
▲附贈的收納包其實很實用,像寬扁吸、適配器什么的,都可以放置在收納包內,以防遺失。收納包內部還細分了收納空間,放入容易,取出方便。
▲塵杯濾芯。吸塵器吸入的雜物難免大小顆粒不一,塵杯濾芯的作用即是過濾細小的懸浮顆粒和灰塵毛絮。
▲當然,一段時間的使用后,利用清潔刷清理塵杯風道和滾刷附著的毛發(fā)等物質也是很有必要的。
▲主機說明書圖示很多,理解起來不是難事。
▲水箱模組的使用說明書就有點袖珍可愛了。
所謂吸塵器,塵杯的清理會是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來拆開塵杯看看:
▲打開底部塵杯蓋,沿著順時針方向輕輕一擰,就可以將塵杯風道結構取下。當然了,這個步驟中手會接觸到塵杯中的灰塵雜物,還是有點“粗活”的意思。不過好在這個操作也只是在需要清理、更換塵杯濾芯,清理金屬濾網和整體結構時使用,所以臟手頻次其實也不高。
▲塵杯濾芯兩側有方便手指搭入的凹槽,取下來還是比較方便的。清理時,先用清潔刷刷除表面灰塵,必要時可以水洗,水洗后自然風干即可。擰出塵杯濾芯后,也可以看到清易的10錐氣旋結構,該結構的采用,通過產生多個微型龍卷風實現灰塵、空氣分離,從而防止濾芯堵塞,延長產品壽命。
▲對應標準檔、高速檔和強勁檔,清易的換檔顯示光圈所圍繞位置不一,熟悉了以后還是很方便就能判斷當前檔位的。
▲滾刷單元使用時,是足夠做到不弓背的,老媽應該會喜歡。
▲像米粒大小的雜物,順推過去即可吸入塵杯中;而像花生米這樣的大顆粒,反推則有更好的清潔效果(當然,花生米這樣的大顆粒雜物還是比較少的)。
▲一般的小灰塵,普通檔下一遍過去,就干干凈凈了。在這點上,我覺得吸塵器比掃地機器人還是好很多的,掃地機器人清掃后的地面,是比較難達到一塵不染的效果的。
▲平時無需進行濾芯、濾網清理時,塵杯中已有灰塵、雜物清理比較簡單,按壓側邊卡扣,塵杯底蓋自動彈出,灰塵入垃圾箱。
除了滾刷,除螨刷、長扁吸等清潔模式其實具備一定的相似性,這里也就不深度展開,以免累贅。簡單說說吧~
▲平時坐的人體工學椅,時間久了比較容易積灰,之前外甥拍了一下,看到好多灰,還不忘吐槽了一下,讓我這“老舅”頗為尷尬。有了除螨刷,就再也不用怕臭小子說了。
▲雖然平時看著不明顯,但即便在標準檔下,用除螨刷在椅子上走上一圈,塵杯中還是積累了不少的灰塵。同理的,在我們平時不易察覺的床單、被褥上,那些我們肉眼不可及的螨蟲,其實正在等著我們去清理。
▲邊角縫,用長扁刷來清理是再好不過了,好過徒手用抹布抹。如果高度不夠,可以續(xù)上金屬連接桿,這樣,家庭清潔基本上都是可以滿足的了。
▲10萬轉無刷電機究竟如何?一個,我們從前面提到的清潔效果,可見一斑;還有就是對應吸力的出口風速,即便在標準檔的2.28m/s風速,對于清理區(qū)域的各類灰塵吸附,還是綽綽有余的。
▲清易的充電過程。從58%的電量到100%,用時83分鐘,電量與時間呈線性關系,故可以換算從電量耗盡狀態(tài)到滿電,充電時長約為200分鐘即3小時20分鐘??紤]到清潔工作的頻率,這個充電時長我認為還是可以接受的。
而在耗電方面,開啟標準檔,續(xù)航與官方數據的65分鐘相當。
▲清易支持接入華為智慧生活App,像我之前已經有一臺720空氣凈化器,感覺智慧生活搭建又進一步。不得不說,像華為智慧生活這樣的App,已經比較成熟,在打開App后,能夠很快地識別到清易,連接也很迅速。而在界面顯示上,除了可以查看濾芯狀態(tài)外,還可以查看清潔跑分、剩余電量、清掃面積和時長等參數,更不用說清潔消耗卡路里這樣的趣味性數據了。當然,更換檔位以及一些基本的設置內容都是支持的,總體而言,還是比較方便的。
榮耀親選清易吸拖二合一無線吸塵器是我的第一個同類產品,在選用之初,就是希望它能彌補我家掃地機器人不易清潔堆積物品較多區(qū)域、有少量污漬殘留等不足,在實際使用中,可以說清易吸塵器是“不辱使命”的。當然,作為掃地機器人的補充只是清易滾刷和水箱模塊的功能,除螨、清潔縫隙的長扁刷、寬扁吸等組件,都是比較實用的。除了清潔功能本身,像減輕家居清潔疲勞、殺菌保證小孩暢快玩耍等目標,也可以較好實現。更何況,作為一臺背倚大平臺的吸塵器,它完全可以為你的“智慧家居生活”,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