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過去了,各位朋友,你們的手還好嗎?作為剛需,我剁手了熱門的i5-9600KF,和喬思伯CR-2000散熱器,不為其它,夠用夠好看就行。
我入手的這塊i5-9600KF,R0步進,越南制造的,說起選擇CPU,原則上來講應該選擇散片的,性價比高,因為CPU就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不容易壞,也談不上造假。不過intel這次也是破天荒的給K/KF系列降價,JD的價格看著也很香,PDD的車真的不太敢上,所以才毅然的選擇了東哥家產(chǎn)品,最終紅包+優(yōu)惠券1249元拿下。
買了U,自然也得搭配一個散熱器,作為一個顏值控,最后選擇了喬思伯CR-2000GT雙風扇散熱器,性能先不談,顏值絕對強。
談到裝機,當下有個很明顯的變化,就是人們已經(jīng)不單單注重產(chǎn)品性能了,越來越趨向于硬件外觀,實際上整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人們的選擇。在RGB光污染大行其道的當下,只要硬件不帶燈似乎都顯得比較Low,所以RGB也是很多硬件廠商的選擇,而ARGB是當前最盛行的。
說起顏值,喬思伯可謂是機電界的顏值小王子,玩光技術(shù)堪稱一流,它家的鋁制機箱也是業(yè)界公認的顏值高,朋友給我種草了喬思伯CR-2000GT散熱器,說無論性能還是外觀,絕對值得買,好吧那就買吧,誰讓我交友不慎呢,239元入手還可以。
CPU沒啥好展示的,萬年不變的造型,下面我們重點來看一看這款散熱器怎么樣。
看慣了千篇一律的彩盒包裝,再來看看素凈的牛皮色包裝,其實也挺舒心,從成本的角度來看,對消費者也是比較有利的。為了說明這是一款ARGB產(chǎn)品,包裝上貼了ARGB的標簽。從包裝盒上的產(chǎn)品輪廓圖也能看出這是一款雙風扇的塔式風冷散熱器。
由于是雙風扇的散熱器,所以用戶在選購時就要注意尺寸了,否則小機箱安裝不下就尷尬了,散熱器高159mm,一般的中塔機箱安裝都不是問題,itx用戶還是繞道吧。兼容性方面,支持所有主流的平臺,不支持TR4平臺,不過選擇那么高端產(chǎn)品的用戶,估計會選擇更高貴的散熱器吧。
零配件的放置還是很貼心的,都有各自的收納盒,不是那么亂糟糟的堆疊在一起。除了散熱器,還有說明書、扣具盒(白色)、手動RGB控制器(忽視主板規(guī)格,直接RGB)。
從外觀來看,這款散熱器外觀跟主流的風冷散熱器并沒有太大的差異,風扇采用了9葉設計,風量可以保證,扇葉采用了乳白色的均光塑料設計,所以通電后風扇內(nèi)圈都會有ARGB效果,效果值得期待。
散熱器頂蓋采用拉絲面板設計,看上去蠻高檔,乳白色的均光塑料也能透射ARGB燈光,這也是這款散熱最靚麗、最特別的地方,頂蓋其實可以拆卸的,上面可以看到有拆卸螺絲。
雙塔雙風扇也是目前大多數(shù)雙風扇散熱器采用的架構(gòu),最經(jīng)典的就是大霜塔了,不過顏值過于普通,PASS,顏值為王的年代,ARGB才是正道。如圖所示,雙塔在雙風扇的直吹下,散熱比較直接。兩只風扇采用掛扣設計,對于裝機很友好,可以隨時拆下風扇。
從側(cè)面可以看出雙塔風扇猶如一個大漢堡,間隔有序的排列著,各司其職。通過后文的裝機才知道,其實這兩個風扇是不一樣的,外面的那個是ARGB風扇,里面的其實只是一個普通風扇,因為里面的燈光再漂亮也看不見,所以無光還是有道理的。
考慮到安裝,所以真實上機時中間的風扇必須要拆下來,不然螺絲無法擰緊。不過,這個散熱的安裝還是蠻簡單的,左右各一個螺絲,用螺絲刀直接擰緊就可以了。不像以前的反人類扣具,安裝麻煩,拆卸更麻煩。
波浪形散熱鰭片有效增大了散熱片面積,可以充分的傳導熱量,然后通過雙風扇的直吹散熱,給CPU降溫。
散熱器采用6熱管直觸工藝,與CPU直接接觸的好處就是第一時間傳導熱量給兩個塔扇,散熱更直接。穿FIN設計就讓導熱更加的順暢。
意外的發(fā)現(xiàn),這款散熱器還增加了內(nèi)存防擋設計,可以兼容一般的內(nèi)存條,普條肯定是完美兼容的,不過對于某些高度偏高的內(nèi)存還是有些阻擋的,不過可以調(diào)節(jié)風扇的位置給內(nèi)存騰出空間。
散熱器采用3PIN 5V ARGB接口,一般當前中高端的主板都有這個接口支持,不過老主板也不用擔心,因為贈送的手動RGB控制器也能滿足光污染的要求,只是光效少了一些。
這款散熱器的扣具整合得不錯,有效降低了安裝難度,不像有些產(chǎn)品一大堆的扣具螺絲配件,有時候螺絲都要區(qū)分很久。
附贈的RGB手動控制器增加了老主板的可玩性,脫離對主板的依賴,直接電源供電,一鍵RGB,不留遺憾。
安裝說明書對于不同平臺的安裝都有詳細的過程指導,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裝機前還是值得看一下的,爭取一次裝對,避免返工。
其實這次裝機是由原因的,因為我有一塊華碩Z370-E主板,之前搭配i5-8500一直被朋友吐槽,能超頻的主板搭配一塊不能超頻的U,真的尷尬,所以這次選擇了能超頻的9600KF,應該能發(fā)揮這塊主板的一點余熱,只要升級BIOS版本就能兼容了,下次找個機會把升級過程寫下來,并對比一下i5-8500和這個9600KF的性能差異。
平臺配置
散熱器背板扣具安裝還是蠻簡單的,都是直接用手擰擰就可以了。贈送的硅脂其實夠用兩次了,記住,硅脂一定要抹涂均勻,越薄越好。
安裝散熱器時,散熱器中間的風扇必須要拆下來,否則無法緊固螺絲。意外發(fā)現(xiàn),中間的風扇其實是一個普通的風扇,想想中間風扇帶RGB其實也沒有意義,根本看不到。
散熱器安裝非常簡單,只要擰緊兩顆扣具螺絲孔即可,這可能是我安裝過的最方便的散熱器了,比起常規(guī)的散熱器安裝真的方便不少。
散熱器對內(nèi)存條的馬甲高度有一定的要求,我的內(nèi)存條高度大概50mm,屬于比較高的內(nèi)存條了,這樣就比較挑散熱器了。
果然,散熱器風扇安裝起來確實有一些干涉,難道遇到這種BT內(nèi)存條就沒辦法了嗎?不,其實只要將風扇稍微抬高就可以了,因為風扇掛扣可以隨便上下移動的。
效果這方面其實沒什么好說的,既然支持ARGB,那么就能支持幻彩模式,利用主板的神光同步可以讓各硬件燈光效果同步,單色,幻彩,想怎么玩怎么玩,流光溢彩,華碩主板的AURA軟件真滴太強大了,可以自由調(diào)節(jié)各種RGB效果。
據(jù)說9600KF有全核超頻5.0GHz的能力,不過超頻需要花時間慢慢調(diào)校,所以本次只將頻率拉到睿頻上限4.7GHz,電壓設置自動AUTO,進行簡單的測試,至于這顆U是雕是雷,留著懸念,下次調(diào)校好再跑5.0GHz看看。我們來看看默頻上限4.7GHz的表現(xiàn)。
喜聞樂見的魯大師先上,通過簡單的壓力測試,可以發(fā)現(xiàn),CPU穩(wěn)定在55°左右,看樣子這款散熱器對KF系列的CPU還是比較賣力的,雙風扇果然不是蓋的。
用AIDA64單跑FPU測試,電壓自動跳到1.25V,可以看出,CPU溫度維持下55°左右,跟魯大娘表現(xiàn)一致,單烤FPU有這樣的成績已經(jīng)很不錯了。
通過幾天的使用,I5-9600KF的性能果然很不錯,足以勝任目前的應用和游戲,通過簡單的烤機測試,可以發(fā)現(xiàn)它還有一定的超頻空間,只是參數(shù)需要進一步調(diào)校。同樣,參與測試的喬思伯CR-2000散熱器的表現(xiàn)也讓人滿意,日常負載溫度控制在55°左右也算不錯了,一款風冷有這樣的表現(xiàn),確實值得稱道,這款散熱器的顏值也很高,對于光污染玩家來說,可能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完結(jié)!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