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刻作為這兩年的迷你主機頂流廠商,近期“不務正業(yè)”的發(fā)布了新機零刻ME Mini,作為千元價位的六盤位全閃NAS,相信很多玩家會感興趣,也有不少玩家已經(jīng)入手。
本文和大家分享下這款新機的評測,同時也分享詳細的Windows系統(tǒng)應該如何搭建NAS環(huán)境,歡迎點贊收藏打賞三連,有復雜問題咨詢請單獨聯(lián)系。
考慮到部分平臺不允許放下載鏈接,麻煩大家移步至本人公眾號,輸入“winnas”獲取相關軟件。
本文內(nèi)容比較多,但沒啥啰嗦的點,基本都是實操干貨,大家可以按需跳轉(zhuǎn)觀看。
先結合零刻ME Mini這款設備的紙面硬件配置,簡單說一下我的看法:
● 售價為1295元,作為比較少見的全閃NAS,售價不算高。
● 原生盤位是六個M.2接口的固態(tài)硬盤位,不支持安裝SATA硬盤,加上是內(nèi)置電源,優(yōu)勢是隨機讀寫能力強+體積小+功耗低+靜音,缺點是硬盤購入成本高。
● 處理器是Intel N200,四核四線程+最大頻率3.7GHz,TDP僅6W,優(yōu)勢是發(fā)熱量小+能耗比強,缺點是無法常駐太多常規(guī)Windows軟件。
● 板載12G的LPDDR5內(nèi)存,頻率為4800MHz,還有64G的板載eMMC硬盤,優(yōu)勢是穩(wěn)定+能耗比強,缺點是無法擴容+無ECC糾錯功能。
● 核顯為32EU的UHD系列,核心最大頻率750MHz,優(yōu)勢是支持全行業(yè)最強QSV解編碼且能玩玩老游戲+網(wǎng)游,缺點是頻率偏低。
● 網(wǎng)口為兩個Intel i226v的2.5Gps電口(帶狀態(tài)燈),板載Intel AX101無線網(wǎng)卡(支持藍牙5.2),優(yōu)勢是覆蓋很全且符合用戶需求,缺點沒有。
● 拓展接口為USB3.2Gen1協(xié)議Type-C口(10Gbps)*1+USB3.2Gen1協(xié)議USB-A口(10Gbps)*1+USB2.0口(480Mbps)*1,組合比較常規(guī),缺點是數(shù)量偏少。
● 影音輸出口為一個HDMI接口,優(yōu)點是可以搭配電視使用,缺點沒有。
● 原裝配件除了供電線以外,還包含一根1米的HDMI線+一把螺絲刀,比較可惜的是沒有額外的備件螺絲。
● 保修為階梯政策,30天無理由包退換,180天以換代修,1年整機質(zhì)保,3年保修主板+內(nèi)存+eMMC這三大核心件,售后還是比較良心的。
對常規(guī)家用用戶和NAS玩家而言,1295元入手這套配置,其實還是蠻劃算的,畢竟核心硬件擺在這兒,用料也比較“夸張”,具體看下面拆解部分。
當然硬件上缺失也有,對比常規(guī)NAS的缺失如下:
● 首先是指示燈,整機只有CPU指示燈,沒有常規(guī)NAS標配的硬盤狀態(tài)指示燈+網(wǎng)絡指示燈,不方便定位問題硬件,希望后續(xù)型號能加上。
● 其次是防塵罩,進灰是絕大部分家用用戶都無法避免的問題,整機功耗這么低,完全可以加靜音棉或者防塵貼,希望零刻官方后續(xù)能出對應配件吧。
● 第三是BIOS,撰寫本文時候的版本,零刻把NVMe的RAID功能給屏蔽了,用戶可以不做RAID,但是不能沒有。
● 最后是我個人不太喜歡的一個點,固態(tài)硬盤定位用的螺絲,沒有使用免螺絲刀的旋轉(zhuǎn)卡扣,這兩年拆裝機多,可太喜歡快拆設計了。
另外不知道零刻會不會出DAS產(chǎn)品,好歹有1250MB/s的USB3.2Gen1的接口,DAS+機械硬盤還是能跑的。
綜合上面的這些信息,我個人覺得有零刻ME Mini的適合用戶有以下這些:
● 首先是喜歡刷機的NAS玩家,N200+雙2.5G網(wǎng)口足夠折騰很久了,零刻官方也測過飛牛、UnRAID和TrueNAS這些主流NAS系統(tǒng)的兼容性。
● 其次是想要個補足設備的常規(guī)用戶,零刻ME Mini體積很小,六盤插滿整機也就50W左右的功耗,丟桌面上不關機,一直開著做中轉(zhuǎn)設備挺不錯。
● 最后是輕度娛樂用戶,HDMI接口在這兒,核顯足夠解編碼4K視頻文件,甚至還能玩玩游戲,當然發(fā)燒友肯定不會直出使用,畢竟沒杜比全家桶,也沒3.5mm音頻口。
本文后半段的教程主要針對下面兩類用戶,對零刻ME Mini感興趣可以點贊收藏下先,打算玩Windows系統(tǒng)NAS的玩家也可以參考下。
簡單過一遍外觀,主要講解下拆解部分,畢竟安裝和后期打理都需要拆機。
1?? 設備外觀
零刻ME Mini的尺寸為99*99*99mm,小方塊造型,對比鼠標應該能看出來,設備非常小,放桌面上也不占地方,整體外殼均為塑料,不用擔心靜電問題。
設計感比較強,比如設備頂部的出風口,視覺上很像萬花筒,出風口周圍一圈則是類鐘表的設計,看起來挺契合NAS主題的。
需要注意的是側(cè)面,兩側(cè)底部均開了進風口,擺放時候稍微注意下,不要有遮擋,不然會影響散熱效率。
零刻ME Mini的正臉很素,實際功能區(qū)只有底部那一圈,包含高速傳輸USB接口、電源鍵和LED指示燈,上半部可以自行做蝕刻或者貼一些貼紙,看起來更個性化。
背部也是一樣,功能區(qū)也是集中在底部,都是不怎么需要經(jīng)常拔插的接口,由于使用的是內(nèi)置電源,并不是常見的DC接口。
可能是考慮結構穩(wěn)定性問題,底部開孔并不多,有個墊高的設計保證進風,同時也有防滑墊,下面開始拆解部分。
2?? 內(nèi)部拆解
拆解零刻ME Mini比較簡單,使用四角批頭的螺絲刀,卸掉底部的四顆固定螺絲就能取下后蓋了。
正常到這一步就可以正常安裝固態(tài)硬盤了,沒有什么難度,下面先帶大家看下內(nèi)部設計,確實在這幾年里拆解過的設備中設計比較精妙的梯隊。
首先是固態(tài)硬盤位,定位螺絲上方有標注清楚盤號,后期維護確實挺方便,好評。
其次是內(nèi)置電源,外面只有一根線確實很省心,貼著散熱片也能保證運行溫度,最妙的還是主板供電線,下面有圖。
最后是無線網(wǎng)卡,就是常規(guī)的M.2模塊,理論上后期可以換WiFi7,不過意義不大,NAS的無線網(wǎng)卡一般只用作災備,下文會有相關設置說明。
接下來正式進入維護操作,得分離主板+底蓋+散熱,首先得卸掉風扇和紐扣螺絲的接線。
接著卸掉四顆螺絲分離底殼,下面給大家圈出來了(對側(cè)也有兩顆),裝回去的時候稍微注意點,有三個角帶定位柱(藍色方框)。
最后把主板反過來,按照下圖卸掉四顆固定螺絲,即可分離散熱器,但切記不要暴力拔,原因往下看。
散熱器上有兩根線連著主板:
● 主板供電是個2pin線,用鑷子或者指甲直接卸掉就行。
● 電源接入線有兩顆固定螺絲,固定在主板對應的定位柱上。
建議是將兩根線都拆下來,防止損壞,從這里能看的出來,零刻ME Mini設計確實非常精巧。
接下來就是換硅脂,正常兩年后再換就行,不要有散熱焦慮:
● 紅色是CPU核心,上常規(guī)硅脂就可以了。
● 藍色是一圈導熱墊,用于增強貼合度,買萊尼爾的自己裁一下。
導熱墊不換也行,相信看到這里大家都學會后期的維護了吧。
順道看下其他件,eMMC是一顆閃迪的64G顆粒,想要自行更換的話換閃迪就行,內(nèi)存沒看出來是哪家的,歡迎大手子在評論區(qū)補充哈。
現(xiàn)在將設備裝回,共計14顆螺絲,記得核對下,下面開始進入軟件梳理環(huán)節(jié)。
零刻原生NAS軟件是BeeLink St,目前的初版確實有點抽象,開機走完Windows初始化之后,桌面會有BeeLink St的圖標,打開如下圖所示,掃碼綁定就行,沒有其他操作的地方。
之后安裝手機App綁定即可使用,需要注意兩點:
● 第一,手機和零刻ME Mini必須在同一局域網(wǎng)內(nèi),后續(xù)使用也是一樣,可以通過下面的遠程訪問軟件解決外網(wǎng)上傳的問題。
● 第二,可能掃碼綁定不上,解決方案是進入后加固態(tài)硬盤的分區(qū),默認有個elinkphoto的文件夾,隨便丟一張圖片進入就能綁定了。
綁定后就可以將手機上的照片上傳到零刻ME Mini了,上傳后的位置也是在下圖的elinkphoto文件夾里面。
要我給這個軟件做個評價,就是還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
● 不支持查看圖片信息(也就是Exif信息)。
● 不支持自動歸類。
● 不支持上傳非圖片文件。
說白了,目前只有上傳+查看功能,只是勉強能用的水平,期待后續(xù)更新。
這段用簡單方案實現(xiàn)常規(guī)NAS該有的基礎功能,按功能分類分段,非高頻或者冷門功能請用Docker解決,不然太為難N200了。
1?? 工具包說明
本文提供的工具包是個RAR格式的壓縮包,需要解壓縮才能使用,里面按照功能分了文件夾,按需安裝即可,都是免費的,放心用。
本文工具包中的軟件常駐,硬件空閑率如下圖所示:
● CPU在40-100%中間波動,正常是50-60%中間。
● 內(nèi)存基本在60%左右。
● 板載eMMC還剩2G左右。
留了一些機能(CPU+內(nèi)存),夠大家部署一些輕量化容器項目(Docker)。
特別提醒,C盤的剩余空間不多,有兩個選擇:
● 第一種,將軟件安裝到后加的固態(tài)硬盤上,安裝軟件時注意選擇安裝目錄就行。
● 第二種,重裝系統(tǒng),選擇Windows10 LSTC(工具包里面有),精簡系統(tǒng)不太建議,有些組件會被刪掉,裝回來麻煩。
零刻原生的BeeLink ST軟件我也放到工具包里面了,重裝系統(tǒng)后可以自行安裝下。
還有個額外的設置點,進入設置→系統(tǒng)→電源,將休眠功能關閉,不然遠程可能登錄不上。
2?? 遠程訪問
考慮到N200性能比較弱,所以本次沒用向日葵和ToDesk這些常規(guī)軟件,使用的是NAS常見的SD-WAN工具Tailscale,本文后面很多功能都靠它實現(xiàn)。
安裝過于簡單,就不贅述了,記得裝在非C盤上,安裝完成后需要登錄一下,建議是微軟賬號登錄,不需要搭梯子。
登錄后在桌面右下角的托盤區(qū)可以看到Tailscale,正確登錄應該和下面一樣,右鍵展開菜單,按下圖移到賬號這里,點擊展開后的admin console。
之后會自動打開一個網(wǎng)頁,里面是運行Tailscale的設備列表,這里可以看到相關信息:
beelinkmemini是這臺設備的名稱,對應首次使用零刻ME Mini,初始化windows時候你填寫的設備名。
右邊的“100.122.64.124”是Tailscale為零刻ME Mini生成的虛擬IP,后續(xù)會用到。
Tailscale的原理可以簡單理解為創(chuàng)建了一個虛擬路由器,運行并登錄Tailscale的設備都在一個大局域網(wǎng)里面,記住這個124結尾的這個IP就行。
簡單說下如何使用,以遠程訪問桌面為例,首先進入零刻ME Mini的Windows設置,搜索”遠程桌面設置“,勾選上遠程桌面的功能開關。
后續(xù)外網(wǎng)訪問,打開同樣安裝并登錄Tailscale的電腦(控制端),使用windows自帶的“遠程桌面連接”,按照下圖填入設置:
● 第一步,計算機填寫Tailscale分配的IP,前后不需要加任何參數(shù),確認無誤后點擊下面的連接。
● 第二步,彈出的憑據(jù)窗口填寫你的登錄信息,如果是本地賬號,就填寫你的用戶名+開機密碼,如果零刻ME Mini初始化時候用的微軟賬號,就填寫完整的微軟賬號。
全部確認完后點擊確認。
之后就可以使用Windows自帶的遠程訪問控制零刻ME Mini了,夠簡單吧,Tailscale也有手機端app,安裝登錄下就行。
PS:實際使用流暢度看你的網(wǎng)絡質(zhì)量,也就是零刻ME Mini所在網(wǎng)絡的上行帶寬+延遲,和工具本身關系不大,下面的推薦軟件同理。
3?? 硬件監(jiān)控
硬件/網(wǎng)絡監(jiān)控比較重要,Windows自帶的任務管理器也能看,不過不方便,本人工具包里面提供的是HWinFO這個老牌工具,打開后先點擊傳感器,再點擊傳感器設置。
之后點擊“通知區(qū)域圖標”,找到你想要顯示的項目,勾選上在通知區(qū)顯示,之后就能在托盤區(qū)看到你想要監(jiān)控的硬件數(shù)據(jù)了。
PS:當然還有更好的方案,比如部署Docker版本的Granfana做網(wǎng)頁版本儀表盤,本文主要還是針對新手用戶,稍微有點復雜的項目就不在本文中講解了哈。
4?? 文件共享
單純想遠程管理零刻ME Mini上的文件很簡單,跟著我操作,下面這些是在零刻ME Mini上操作:
● 第一步,創(chuàng)建個新文件夾,主要為了方便管理。
● 第二步,右鍵這個文件夾,點擊屬性。
進入屬性頁面后,點擊共享頁面下的共享。
彈出的窗口中選擇一個windows的賬戶,點擊共享就行。
PS:強烈建議windows初始化時候不要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建本地賬戶,不然會比較麻煩。
接下來驗證是否能正確訪問,這里我換另外一臺已經(jīng)安裝并登錄Tailscale的電腦(訪問端):
● 第一步,按鍵盤的win鍵+R鍵,打開命令。
● 第二步,輸入零刻ME Mini的SMB地址,格式是\\Tailscale分配的IP。
點擊確認,會提示輸入賬號密碼,也就是上一張圖中設置的零刻Me Mini賬號密碼。
PS:需要注意的是\\是英文符號,不是中文符號,不懂你就復制本文的文本吧。
之后就能將控制端電腦的文件復制到零刻ME Mini上了,當然每次手動復制確實比較麻煩,接著往下看。
PS:如果復制不了(正常不會),大概率是控制端電腦開了防火墻或者訪問賬號權限不夠,關閉防火墻+重新為零刻Me Mini創(chuàng)建個賬戶就行。
在控制端電腦上安裝工具包中的FreeFileSync這個軟件,安裝完是下圖這樣。
先配置控制端電腦用來同步的文件夾,按下圖點擊選擇下就行,沒有難度。
接著配置目標文件夾,也就是零刻ME Mini上的那個共享文件夾,地址欄填入\\Tailscale分配給零刻Me Mini的IP,回車,接著選擇目標文件夾。
兩個文件夾確認無誤后,點擊同步即可,夠簡單吧。
5?? 遠程下載
遠程下載分兩塊來說,正常下載用迅雷,登錄迅雷賬號后,手機迅雷中的遠程設備可以看到零刻Me Mini,下載時候選擇遠程設備即可。
PT正常得用指定軟件,工具包里面放的是Qbittorrent,本體的安裝使用過于簡單,下面講解如何配置遠程使用。
依次點擊設置的WebUI頁面:
● 第一步,勾選上web用戶頁面。
● 第二步,將4號方框中的端口改成8900。
● 第三步,驗證中的密碼,填你能記住得的,用戶名用默認的admin就行。
確認無誤后保存設置。
打開訪問端電腦的瀏覽器,輸入零刻ME Mini的Qbittorrent地址,格式如下:
Tailscale為零刻分配的IP:8900
注意,:是英文符號,不懂你就復制本文的,之后填入剛設置好的Qbittorrent賬號密碼即可登錄進行遠程下載,使用方法比較常規(guī),就不單獨說明了。
6?? 影音管理
考慮到Windows NAS用戶要的是簡單粗暴,工具包里面放的是極影派,自帶影視墻+削刮功能,且不需要搭梯子,使用非常簡單,選擇下你存電影的文件夾就行。
工具包里面有兩個文件:
● 客戶端是給電腦(控制端)用的,不需要安裝。
● 服務端是給零刻ME Mini用的,得安裝下。
零刻ME Mini安裝完服務端極影派后,按圖點擊啟動點播服務。
后續(xù)外網(wǎng)觀看,控制端電腦運行極影派客戶端,按圖填入Tailscale為零刻ME Mini分配的IP,之后就能正常觀看了。
PS:極影派雖然安裝使用足夠簡單,但頁面用起來卡卡的,如果不能接受,可以選擇Docker部署Jellyfin等項目。
7?? Docker
Docker沒那么神秘,只是個軟件而已,首先運行下工具包里面的Docker安裝包,建議是搭梯子安裝,不然WSL安裝很慢。
如果已經(jīng)搭了梯子,安裝后登錄docker官網(wǎng)的賬號就可以使用了,下面的步驟是針對不搭梯子+想遠程使用的用戶。
首先,在零刻ME Mini上,點擊windows桌面中下的搜索欄,搜索CMD,右鍵點擊命令提示符,選擇以管理以管理員身份運行。
打開cmd窗口后,直接復制下面的代碼:
docker run -d -p 9000:9000 --name portainer --restart=always -v /var/run/docker.sock:/var/run/docker.sock -v portainer_data:/data docker.1ms.run/portainer/portainer:latest
確認無誤后,直接回車開始自動部署,這一步是部署第三方的網(wǎng)頁后臺,和下圖一樣出現(xiàn)待輸入狀態(tài)表示部署完成。
第二步,在控制端電腦上打開瀏覽器,輸入:
Tailscale為零刻分配的IP:9000
接著設置一組你能記得住的密碼,要12個字符以上。
確認后刷新頁面登錄,進入Local頁面下的Containers,點擊Add container就能開始創(chuàng)建容器了,具體使用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Portainer教程,不然本文字太多了。
8?? 快照(暫未上線)
現(xiàn)在NAS常見的備份工具是快照(Snapshot),微軟有個類似的功能叫Recall,但暫時沒正式上線,可以關注下。
再次強調(diào)下,Intel N200這個CPU機能有限,別當正常電腦一樣裝一堆軟件,CPU受不了的,剛需高頻軟件走正常安裝,阿里云盤這些功能不建議,用Docker部署CloudDrive等項目替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