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問我:
C媽,你是怎么做到讓倆娃對手機(jī)、平板完全不感興趣?
你家崽是被外星人綁架了嗎?怎么做到一有空閑就彈射到戶外的?
作業(yè)寫完嗎?輔導(dǎo)班不香嗎?
養(yǎng)了娃都知道,孩子小的時候?qū)κ澜绯錆M了好奇,天天不回家,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有誰在啊?
但一上學(xué),娃就變了。
學(xué)業(yè)壓力越來越重,每天不是在寫作業(yè),就是在去輔導(dǎo)班的路上。
周末好不容易有點空閑時間,還被手機(jī)短視頻、平板游戲勾了魂,好奇心漸漸被消磨,越來越愛窩在家里。
剛拆封那幾年那些閃著光的珍貴的「十萬個為什么」,逐漸變成了「隨便吧」「沒意思」...
我每年都會到處搜羅能讓孩子重燃好奇心的辦法。
今年的戶外KPI,有一半是這款“寶藏玩具”貢獻(xiàn)的!▼
就是這款可以放大800倍的「地表最強偷窺鏡」——
可以手持帶到戶外,可以觀察萬物,讓蚊子都能給你看出雙眼皮的顯微鏡。
有了它,成功讓倆娃從沙發(fā)土豆變身戶外野人。
孩子天天往外面跑,探索欲爆棚。
我們一起觀察樹葉的脈絡(luò),那些平時肉眼根本看不清的紋理,在顯微鏡下清晰可見,就像一幅神秘的地圖▼
終于搞明白為什么有的葉子摸起來扎扎的▼
不經(jīng)意看見了手指上的小“倒刺”們,順便問了問deepseek怎么正確處理▼
觀察各種昆蟲,左看右看好奇得不得了,還問我好多關(guān)于昆蟲的問題▼
原本娃覺得太陽之下無甚新鮮事了,但這個顯微鏡就像是一把鑰匙,重新打開了孩子探索之門。
現(xiàn)在我家倆在出門標(biāo)配:左手捕蟲網(wǎng),右手顯微鏡,活像行走的柯南破案現(xiàn)場。
路過綠化帶都要被按頭觀察半小時:
“媽媽,螞蟻在吃蚊子”。
“爸爸,這鳥屎像不像梵高真跡”?
孩子們跑來跑去,耳邊最常聽到的就是:“哇!哇!哇?。?/span>”
娃的好奇心被徹底激發(fā)出來了,每天都盼著出去玩,尋找新的觀察目標(biāo)。
而且,為了弄清楚觀察到的東西,孩子開始主動閱讀科普書籍,這閱讀量和知識儲備蹭蹭往上漲。
現(xiàn)在描寫起自然事物可生動了,這作文是真不用愁了,想象力和表達(dá)能力都提高不少:
枯葉上的霉斑在孩子嘴里成了"外星人轟炸地球的彈坑" ▼
舉著塊石頭非說是"火星隕石"▼
跪在草地上驚呼:"媽媽!苔蘚好像迷你的原始森林!▼
回家了還要繼續(xù)探索,腦子里就沒有手機(jī)電視這回事。
路邊撿回來的榕樹球,放大看,DD說像蜂窩又像菠蘿▼
口罩為什么要勤換?因為幫我們過濾掉了很多不干凈的塵埃、毛發(fā)▼
西藍(lán)花為什么這么難清洗?放大后就知道它有多少縫隙可以藏污納垢▼
看似普通的衣服其實都是由無數(shù)線絲交織而成▼
觀察家里的昆蟲標(biāo)本▼
觀察動植物切片標(biāo)本,這絢麗多彩的微觀世界,誰看誰不迷糊?▼
上周觀察松果切片:媽媽!這哪里是松果啊,這像極了紫薯精的臉!
萬千璀璨的沙子世界,成群結(jié)隊的小螞蟻,造型各異的石頭,各色品種的鮮花,不同脈絡(luò)的樹葉,家里的萬物,都是孩子的“玩具”!
與其和孩子搶奪手機(jī),不如送給他一枚打開微觀宇宙的鑰匙,孩子有了被放大800倍的好奇心,不愁他沒有探索欲。
操作簡單,攜帶方便,不管是去公園、郊外還是小區(qū)樓下,都能隨時拿出來玩。
戶外露營踏青,亦或是清明、五一小長假游玩,都可以帶上它,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的探索世界、培養(yǎng)興趣的機(jī)會!
M2A(399元!單筒+底座)
贈全套探索輔件
生物標(biāo)本(已經(jīng)做好的標(biāo)本可以直接觀察)++空白載玻片(娃可以自己做標(biāo)本)+采集盒(娃抓來的蟲子、采來的話都可以分格放置)+實驗手冊(可以寫自然觀察日記)+科普書?。。?/span>
有了這一套,再也不用單獨買別的,簡直不要太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