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 Starfield》是 Bethesda Game Studios 在這 25 年里策劃的首個新宇宙。 Bethesda Game Studios 就是大名鼎鼎的 B 社,它的高能作品玩家耳熟能詳:
老頭滾動條 5——《上古卷軸 5 天際》,當然還有個 MOD 別稱《xx卷軸》
撿垃圾 4——《輻射 4》,輻射系列最新作,玩家沉迷撿垃圾無法自拔,不想拯救世界。
而《星空》上手一段時間后,我深刻的感覺到,它就是《輻射 4》的太空撿垃圾版本。這游戲世界觀構(gòu)筑無可挑剔,畫面非常出色精妙,我老婆看了我在玩《星空》,問我在看電影嗎?
▲ 《星空》對于游戲顯卡要求挺高的,而且已經(jīng)加入了動態(tài)實時光線追蹤,所以對于顯卡的最低配置就要 GTX1070Ti,所以很多老 PC 就要升級配置了。游戲已經(jīng)加入了 FSR 2.x 優(yōu)化支持,根據(jù)透露的消息,F(xiàn)SR 3 跟 DLSS 3.0 也大概率將在未來的版本更新適配,到時候游戲的流暢度會進一步得到提升。
今天我將利用手上的 4 張中高端顯卡—— 7800XT、7700XT、4070、4060Ti 對《星空》進行深入體驗,以此幫助各位看官做出合理的消費決策。
很重要的點是——星空推薦安裝到 SSD 上,不然讀條的垃圾時間會讓你崩潰的!??!
▲ 游戲的畫面非常逼真,場景搭建非常用心,人物建模也非常漂亮。
▲ 當飛船進行重力遷移的時候,過場動畫非常帥氣,主角撥動操作臺開關的動作行云流水,有種開航天飛機的感覺,妥妥的科幻未來感!
▲ 《星空》基本上滿足了我的兩個夢想: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無垠的太空里探索未知的星球。
“射程即真理,口徑即正義!” 空戰(zhàn)的部分還是非常有意思的,把別人的飛船打爆了,還能撿他的“垃圾”。
▲ 飛船無論是起飛,還是降落,都是非常帶感,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把游戲裝在 SSD,不然 HDD 的讀圖會讓你抓狂。
▲ 游戲的背景時間發(fā)生在 2030 年。此時,我們的母星地球在游戲中已經(jīng)是一片荒涼的星球了,啥都沒,軌道上還一堆的太空垃圾。
▲ 在 1080P 分辨率下開啟最高特效實測,AMD 最新的 7800XT 與 7700XT 對比 N 卡擁有很大的優(yōu)勢,7800XT 斷層式的領先,7700XT 甚至都比 RTX4070 還流暢。畢竟這款游戲是 PC 與 XBOX ONE 獨占的游戲,B 社又是微軟旗下的公司,AMD 顯卡在多平臺有深度合作,游戲優(yōu)化得很到位。
而且你如果用 A 卡,第一次進入游戲,游戲在開始界面會有 “著色器優(yōu)化” 的步奏,這也是 A 卡更得到游戲優(yōu)化的一個表現(xiàn)。
▲ 當在 1080P 分辨下開啟最高特效,并且把 “增強” 選項里的 “FSR2” 打開并設置 100 銳度,游戲的畫面感覺會更加銳利,邊緣的鋸齒感更低,游戲畫面更貼合實際,人物在移動時,拖影的感覺更低,感覺更接近真實世界。
實測開啟 FSR2 100 的銳度會讓游戲的流暢度比起未開 FSR2 之時略有下降,如果想要追求流暢的用戶,可以適當降低 FSR2 的銳度,或者采用默認設置的銳度,會進一步提高畫面的流暢性。
就算是開啟 FSR2 100 銳度之后,7700XT 的表現(xiàn)也比 RTX4070 更強,7800XT 還是維持斷層式的領先,
▲ 當畫面設置為 2K 分辨率 + 最高特效時,畫面的流暢度比起 1080P 都略有下滑,7700XT 的實際表現(xiàn)還是略強于 RTX4070。7700XT 與 7800XT 在 2K 分辨率下都能維持非常流暢的游戲體驗,RTX4070 也能提供接近非常流暢的游戲體驗,至于 4060Ti.........更推薦游戲開啟 1080P,如果是高分辨率的用戶記得把電腦桌面的分辨率設置成 1080p 才能體驗游戲全屏的效果哦。
▲ 2K 分辨率開啟 FSR2 100 銳度之后,游戲的流暢度比起之前還是有所下滑,畢竟畫面更加銳利、好看是需要更多的資源。估計等到 FSR 3 跟 DLSS 3 之后,這種情況會得到改善。
目前 7800XT 是唯一開啟 FSR2 100 銳度后,還能保持超過 60FPS 的非常流暢游戲體驗的顯卡。
▲ 4K 分辨率是屬于超綱測試,畢竟 4K 分辨率是 7900XTX、7900XT、RTX4080、RTX4090 的天下了。在 4K 分辨率下 RTX4070 第一次在《星空》這款游戲里對 7700XT 實現(xiàn)了反超......7800XT 在 4K 分辨率下還是能比較流暢的運行。
▲ 4K 分辨率開啟 FSR2 100 銳度.............我的評價是,7800XT、7700XT、4070 如果想要在這個分辨率下暢快玩《星空》,還是等后續(xù)的 FSR 3 與 DLSS 3 的更新吧.......
當然經(jīng)濟實力足夠的朋友們推薦考慮 7900XTX、7900XT、RTX4080、RTX4090 。
▲ 1080p 分辨率開啟 FSR2 100 銳度的情況下,分別將游戲放置在 HDD 與 SSD,進行同一地圖讀圖時間測試。而且《星空》可能要頻繁讀圖,會對游戲?qū)嶋H體驗的影響非常大。對于這個測試結(jié)果我只能說.......未來啊,PC 端可能進化出 SSD 系統(tǒng)盤,SSD 游戲盤,以及 HDD 倉庫盤了..............
目前 AMD 顯卡,特別是 7800XT 、7700XT 等為代表的 RDNA3 顯卡在《星空》這款游戲里,適配性更加出色,優(yōu)化更加到位。畢竟微軟要在 XBOX one 上發(fā)布,而 XBOX one 采用的就是 AMD 顯卡。
目前 7800XT 可以完美適配 2K 分辨率最高特效的同時開啟 FSR2 100 銳度,4K 分辨率也能比較流暢的運行,7700XT 在 FSR 3 適配《星空》之后,大概率可以十分流暢的運行 2K 分辨率最高特效的同時開啟 FSR2 100 銳度
至于 N 卡,目前還需等待 DLSS 3.0 的適配,4070 雖然絕對性能超越了 7700XT,但是在針對 《星空》的優(yōu)化上,4070 暫時落后于 7700XT。
4060Ti.........真的只能 1080p 玩《星空》了。
推薦購買一個 SSD 盤作為游戲的存儲盤,頻繁讀圖的情況下,游戲體驗感差距非常大?。。?/span>
▲ 對外觀跟散熱沒太追求的,可以考慮藍寶石 7800XT 公版。超白金系列顯卡是藍寶石顯卡里最旗艦的產(chǎn)品,它擁有藍寶石顯卡里最高的運行頻率,最強的用料以及最強的散熱與最酷炫的 ARGB 視覺效果。這次 7800XT 的參測顯卡就是藍寶石的 7800XT 超白金。
▲ 7800XT 超白金有附贈顯卡支撐架以及 ARGB 信號線,方便用戶對顯卡進行光效同步。
▲ 藍寶石超白金系列的造型非常具有標志性,頂部的靈動島在通電之后會呈現(xiàn)出非常絢爛的 ARGB 視覺效果。超大的散熱塔體規(guī)模 + 3 把飛翼軸流風扇,可以快速將熱量散發(fā)出去,讓 GPU 跟顯存更長時間維持巔峰狀態(tài)。
▲ 整張顯卡尺寸為 長320mm 厚135mm 高62mm, 高度上為越肩高設計,超過了 PCI 擋板的高度,更長的顯卡尺寸以及更厚的顯卡厚度讓顯卡的散熱規(guī)模更加龐大,讓顯卡冷又靜的運行有了非常厚實的底蘊。
▲ 顯卡的設計非常圓潤,讓人一見傾心。金屬的導流罩進行磨砂噴涂,讓質(zhì)地跟手感都非常出色。
▲ 顯卡的背板為一體貫通式的,與正面的導流罩形成出色的導流風道,讓熱風從指定的出風口出風。PCIe 8 pin 接口處為 2 * 8pin 的設計,還有一個 PCIe 8pin 的空焊位,所以 7800XT 超白金應該是 7900XTX / XT 超白金的簡配版。
▲ 2 * DP 1.4a + 2 * HDMI 2.1 顯示輸出接口,都支持 8K 分辨率輸出,每個顯示輸出接口都有防塵塞加以包裹。
▲ 7700XT 選用的是藍寶石 RX7700XT 白金版。藍寶石作為 AIB 陣營中的老大哥,做工是非常出色的。
▲ 內(nèi)里包含 7700XT 白金版,以及說明書、質(zhì)保卡。
7700XT 尺寸比較小巧,可以兼容很多 MATX 跟 ITX 機箱。
▲ 顯卡的頂部比起過往的超白金系列多了藍寶石的品牌 LOGO ,設計非常出色,跟整張顯卡的主體相得益彰。外接供電口為 2 * PCIe 8 pin 安全接口。
▲ 顯卡的背板為一體貫通式的。GPU 背面的 MLCC 鉭電容群非常給力,可以為顯卡的穩(wěn)定運行保駕護航。
▲ 顯卡的導流罩與顯卡背板配合,將顯卡的散熱模塊進行全面保護,同時也優(yōu)化著顯卡的散熱風道,讓顯卡的熱風盡快散發(fā)出去。
▲ 顯卡的厚度為 2.5 槽,2 * DP 1.4a + 2 * HDMI 2.1 顯示輸出接口,都支持 8K 分辨率輸出,每個顯示輸出接口都有防塵塞加以包裹。
▲ 7800XT 超白金的裝機效果。金士頓的叛逆者 DDR5 6000 16G*2 RGB 的 RGB 也視覺效果十分出色,顯卡的靈動島的 ARGB 令人一見傾心。
九州風神 CH560 白色數(shù)顯版的數(shù)顯 LED 屏幕可以讓用戶直觀的看到顯卡跟 CPU 的運行溫度,用戶就算再游戲中也能實時了解這兩個大哥的狀態(tài)啦。
▲ 7700XT 白金版的裝機效果也十分出色,更小的尺寸可以安排在 MATX 機箱里。
▲ 九州風神 AK620 數(shù)顯版的頂蓋可以展示 CPU 的運行溫度跟運行負載,頂蓋的邊緣也有 ARGB 流光溢彩。不過整體亮度比起周邊確實.........略有不如。
CPU 與 主板
▲ 13700K 與 華碩 Z790 吹雪。
▲ 內(nèi)存采用金士頓叛逆者 DDR5 6000 16G*2 RGB 電競版。金士頓的內(nèi)存條以超強的穩(wěn)定性與適配性著稱,在任何主板上都能即插即用。同時這款內(nèi)存條支持 intel XMP 3.0 與 AMD EXPO 內(nèi)存自動超頻技術。
▲ 金士頓 RGB 內(nèi)存條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內(nèi)置遠紅外同步收發(fā)器,在無需 ARGB 燈效管控軟件介入的情況下,自動對內(nèi)存的發(fā)光進行調(diào)整,讓內(nèi)存的 RGB 發(fā)光統(tǒng)一,形成一個發(fā)光整體。當然 RGB 也支持四大主板廠家的 ARGB 燈效管控軟件。
▲ 內(nèi)包裝盒采用硬質(zhì)塑料殼加以包裹,可以有效隔絕靜電。
▲ 內(nèi)部全家桶,包含金士頓叛逆者 DDR5 6000 16G*2 RGB 以及 FURY 貼紙以及多國語言版說明書。
▲ 內(nèi)存條背面有產(chǎn)品的銘牌貼紙,也是金士頓產(chǎn)品的防偽貼紙,可以通過編碼到官網(wǎng)上查詢產(chǎn)品的信息。銘牌貼紙與叛逆者內(nèi)存條整體搭配相得益彰。
▲ 金士頓叛逆者 DDR5 6000 16G*2 RGB 電競版的造型十分硬核,內(nèi)存馬甲采用非常厚實的鋁合金一體成型,并采用細磨砂噴涂成黑色,手感十分舒適,外層采用亮面鋁合金片勾勒出簡約風格的藝術化圖形與線條,讓內(nèi)存非常美觀大氣。頂部的導光條完美的契合了產(chǎn)品的硬核風格。
▲ 產(chǎn)品背面與產(chǎn)品正面區(qū)別不大,就是銘牌貼紙取代了產(chǎn)品的 LOGO 區(qū)域。
金士頓叛逆者內(nèi)存條搭載 PMIC 芯片,可以對每一顆 DRAM 進行精細化電源控制,讓內(nèi)存可以更長時間維持在巔峰狀態(tài)輸出性能。
▲ 頂部的導光條可視角度大,LED 發(fā)出的 RGB 亮度高,可以讓用戶十分清晰的享受到出色的流光溢彩。
▲ aida64 內(nèi)存與緩存性能測試,DDR5 6000 16G*2 CL32 的性能輸出出色,在內(nèi)存的決定性能上已經(jīng)超越了 DDR4 3600 B-die 的內(nèi)存。價格上也相差不大,更換正當時。
▲ 更強的內(nèi)存性能表現(xiàn)出更強的壓縮與解壓縮能力,可以讓用戶節(jié)省更多的等待時間,提高工作和辦事效率。
▲ 《星空》的實際體驗表明,為新的 3A 大作配置一個游戲 SSD 是未來的大趨勢。所以像影馳星曜 X4 PRO 1TB 這種高性價比的 PCIe 4.0 x4 SSD 是游戲 SSD 的上上之選。
▲ 影馳星曜 X4 PRO 的外包裝盒子采用幻彩鐳射技術,包裝盒十分年輕時尚,包裝盒背面標注這產(chǎn)品的保修政策等條款。
▲ 內(nèi)包裝盒采用硬質(zhì)塑料殼加以包裹,可以有效隔絕靜電,保護 SSD 的安全。
▲ 產(chǎn)品全家福包含影馳星曜 X4 PRO 1TB 盤體,以及合格證,說明書。
▲ 貼紙比較起伏的這一面是產(chǎn)品的正面,安裝時這一面朝上,SSD 的所有電子元器件都在這一面,在主板上可以利用主板的 M.2 SSD 散熱片對其進行覆蓋散熱。
▲ 產(chǎn)品的背面則是光面 PCB ,背面同樣也貼著產(chǎn)品的銘牌貼紙。無論正反這兩張銘牌貼紙都是產(chǎn)品的保修憑證。
▲ 輕輕揭掉產(chǎn)品的銘牌貼紙就可以看到產(chǎn)品的真容啦,影馳星曜 X4 PRO 1TB 采用無緩存的方案,利用 HMB 3.0 技術,調(diào)取整機的 DDR5 內(nèi)存作為高速緩存,提高整機的資源利用率。
▲ 星曜 X4 PRO 的主控是來自群聯(lián)電子 PHISON 的 PS5021-E21-48 ,支持PCIe 4.0、NVMe 1.4,四通道,不支持獨立緩存。
▲ 影馳星曜 X4 PRO 1TB 上機之后,可以被 Crystal Disk Info 正確識別,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傳輸模式是 PCIe 4.0 X4。
▲ 影馳星曜 X4 PRO 1TB 的演示模式,以此來測試 SSD 的極限速度。 影馳星曜 X4 PRO 1TB 的連續(xù)讀取速度為 5181 MB/s,連續(xù)寫入速度為 3866 MB/s,超過了 PCIe 3.0 X4 的極限速度,這一速度將 HDD 遠遠甩在了身后。
▲ 更何況影馳星曜 X4 PRO 1TB 的連續(xù) 4K 讀寫速度與 單線層 4K 讀寫速度是遠遠超過 HDD 的存在,會讓游戲的載入變得更加快速,最大幅度的減少游戲的等待時間,讓玩游戲的過程更加順暢。
▲ 3Dmark 的存儲基準測試也進一步驗證并推薦影馳星曜 X4 PRO 為代表的 SSD 作為游戲 SSD 必要性,可以減少游戲的加載時間,讓游戲的運行更加平滑、順暢。
▲ 散熱器采用冰立方 AK620 數(shù)顯版,這款散熱器在安裝三把 FK120 散熱風扇之后,可以對 13700K 提供非常不錯的散熱輸出。這款散熱器的頂蓋可以隨時展示 CPU 的負載以及 CPU 表面溫度,方便用戶實時了解 CPU 的運行狀態(tài)。此外頂蓋的邊緣還具有 ARGB 流光溢彩效果。
▲ 九州風神冰立方 620 數(shù)顯版是廣受好評的冰立方 620 迭代升級版本,因此它繼承了冰立方 620 的所有優(yōu)點。兩把 FDB 靜音軸承風扇運轉(zhuǎn)起來十分安靜,風扇四周有進行包膠處理,進一步降低風扇與塔體的撞擊噪聲。這一切只為讓 CPU 散熱器的運行冷又靜。
▲ 散熱器頂部的頂蓋采用磁吸式安裝方式,可以十分輕松的取下。散熱塔體的鰭片與熱管采用 “穿 Fin” 連接方式,鰭片與鰭片之間采用 “扣 fin” 與 “折 fin” 的復合固定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鰭片之間的間距,讓散熱塔體的散熱性能得到進一步的釋放。
▲ 6 根特調(diào)抗重力熱管與散熱底座采用焊接方式,純銅的散熱底座與 CPU 接觸這一面被銑成了微凸造型,以此來增大與 CPU 表面的接觸面積。黑色版冰立方 620 數(shù)顯版的熱管與散熱鰭片都采用陽極氧化工藝,不掉漆。
▲ 散熱硅脂采用我們的老朋友九州風神 DM9 大師級導熱硅脂。這款硅脂是九州風神阿薩辛 IV 的原裝導熱硅脂,DM9 擁有非常出色的導熱性以及絕緣性,并且還具有不會對電腦配件以及電子元器件有腐蝕性,可以最大化的保護 CPU、GPU、以及其他電子元器件。
▲ 內(nèi)里除了包含九州風神 DM9 散熱硅脂之外,還附贈了刮刀跟硅脂清潔套裝,方便用戶對硅脂進行涂抹,并清除多余硅脂。
▲ 硅脂涂抹過程非常順暢,黏度適中的硅脂很適合新手以及老手玩家,硅脂的保護蓋開啟也十分方便,不用像過往需要找鉗子才能打開。
▲ 這次測試顯卡里有 7800XT 這款中高端顯卡,因此采用了轉(zhuǎn)換效率跟品質(zhì)都十分出色的安鈦克 80PLUS 金牌 NE3.0 850W 全模組電源。這款電源支持 ATX 3.0 / PCIe5.0 +12VHPWR 16pin 接口,可以適配未來。電源享受 10 年質(zhì)保,以換代修。
▲ 安鈦克 NE 3.0 850W 電源令人驚嘆的將尺寸限制在 ATX 標準電源的尺寸,更緊湊的機身能夠兼容更多的機身。電源的風扇支持 ECO 智慧節(jié)能溫控系統(tǒng),可以減少電源運行時的噪聲。用戶也武勛擔心過高溫度會對電源造成損害,安鈦克 NE 3.0 850W 電源采用高品質(zhì)耐 105 ℃ 高溫全日系電解電容,讓電源非常皮實。
▲ 全模組接口出有專門的 +12VHPWR 16pin 接口,可以對 RTX4080 這一類型的高端顯卡提供強有力的電能供應。
用戶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模組線安裝,這樣可以讓電源內(nèi)部的走線更加美觀,提升機箱的自然風道散熱能力。
▲ 扁平的全模組線,線材軟硬適中,十分方便用戶走線、背線。
▲ 機箱采用九州風神 CH560 數(shù)顯版白色機箱。這款機箱擁有極為出色的散熱風道設計,可以為 13700K + 7800XT 這一中高端配置提供出色的散熱支持。機箱標配 4 把 ARGB 散熱風扇,搭配上側(cè)面的雙屏數(shù)顯與側(cè)透,可以為用戶呈現(xiàn)非常出色的視覺效果。
▲ 機箱的另一側(cè)采用 SECC 鍍鋅鋼板設計,可以最大程度隔絕機箱內(nèi)的輻射。機箱前部采用大面積通風孔 + 防塵網(wǎng) + 三把 ARGB 散熱風扇設計,讓機箱擁有非常順暢進風風道的同時,也擁有非常出色的 ARGB 視覺效果。
▲ 機箱的五金架構(gòu)十分出色,兼容性非常高??梢约嫒?ATX 、MATX、ITX 主板,也可以兼容雙 360 水冷散熱器與 380mm 長度的顯卡。機箱標配有顯卡支撐架,可以更好地支撐長顯卡。機箱的出線孔設計十分合理。
電源倉右上方的雙重實時數(shù)顯可以讓用戶隨時查看 CPU、顯卡的運行狀態(tài),讓用戶對主要部件的運行狀態(tài)了熟于心。
▲ 機箱的背線空間十分出色。可以讓用戶整理出非常漂亮的主機。機箱支持 2 * 2.5 英寸 SSD/ HDD 與 2 * 3.5 英寸 HDD 同時安裝。機箱標配有 10Gbps 的 USB-C 接口,此外機箱還自帶 ARGB 控制器與切換按鈕,可以讓用戶根據(jù)心情快速自定義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