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主機的主要配置:
CPU :AMD Ryzen 7 2700
主板 :華擎AB350 Gaming-ITX/ac主板
SSD:宇瞻(Apacer)480GB SSD固態(tài)硬盤 M.2接口(NVMe協(xié)議) GEN3 x 4(AS2280P4)
機箱:Bitfenix火鳥Portal波特星Mini-ITX全鋁機箱
宇瞻AS2280P4這款SSD沒有自帶散熱片,NVMe協(xié)議的SSD還是蠻熱的,所以就想入手一款第三方的散熱片。
但是問題來了:
▼首先來看下機箱的結(jié)構(gòu):火鳥Portal機箱蠻特別,倒置結(jié)構(gòu),顯卡安裝在最頂部,并采用獨特的抽拉式設(shè)計。
▼而華擎AB350 Gaming-ITX/ac主板的M.2接口在背面,經(jīng)過測量,由于機箱外殼所限(外殼內(nèi)部中間有黑色X形加固也限制了散熱片高度),只能安裝10mm以內(nèi)的散熱片。
最后找到了M.2-3 喬思伯(JONSBO)M.2硬盤散熱片,具體尺寸為L73mmXW24.4mmXH9.6mm,高度不足10mm。
▼簡單的塑料外殼包裝,有紅灰兩色可選,我選了紅色。
▼自帶了兩片導(dǎo)熱硅膠墊。
▼上下兩部分結(jié)構(gòu),表面經(jīng)過陽極噴砂處理,顏值還不錯。
▼和SSD接觸的部分都是光面。
▼散熱還是主要靠上半部分,有4度傾斜導(dǎo)風(fēng)結(jié)構(gòu),外觀棱角分明,一端標(biāo)有M.2字樣。
▼另一端有自家的品牌logo
▼下部散熱片,有做了利于散熱的溝槽,增加了散熱面積,但是官方宣傳還是適用于單面晶片顆粒SSD,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高度限制了散熱能力;另一方面,自帶的導(dǎo)熱墊對于雙面顆粒的SSD有點厚了。
▼裝上SSD,沒有使用螺絲結(jié)構(gòu),咬合設(shè)計,卡住開槽一邊后,固定另一邊。要使用些蠻力才能扣緊。
自制山寨散熱片溫度測試
▼因為有一些以前顯存用的散熱片,主機裝好后就貼上了,首先看下這種情況下的溫度表現(xiàn)。
▼待機30分鐘厚溫度為47度(并沒有休眠)。
▼再來測一下高負(fù)載的情況,用CystalDiskinfo記錄CrystalDiskMark跑分時的溫度最高值,自制山寨散熱片下的SSD最高溫度為64度。
需要注意的這不是日常使用的溫度,而是SSD運行在高負(fù)荷下的一個瞬時溫度,我主要是拿來比較。
裸盤溫度測試
▼把山寨散熱片取下測下裸盤的溫度。
▼待機30分鐘后溫度為50度(并沒有休眠)。
▼高負(fù)載下,用CystalDiskinfo記錄CrystalDiskMark跑分時的溫度最高值為68度。
就是說加了山寨散熱片,溫度大概降低了3~4度,效果并不明顯,可能是由于膠已經(jīng)老化,無法很好的貼合ssd表面。
M.2-3 喬思伯M.2硬盤散熱片溫度測試
▼最后安上了M.2-3我們再來測試。
▼待機30分鐘后溫度為39度(并沒有休眠)
▼高負(fù)載下,用CystalDiskinfo記錄CrystalDiskMark跑分時的溫度最高值為51度。
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比裸盤溫度降低了11~17度,比自制的山寨散熱片要好太多了。
▼最后,可以完全關(guān)閉機箱,并不會造成阻礙,完美收官。
這種薄的散熱片比較適合像我這種特殊結(jié)構(gòu)的機箱,或者適合那種安裝高散熱片會和散熱器,顯卡有沖突的結(jié)構(gòu),以及某些筆記本使用,從溫度測試來看對降溫也是蠻有效的。另外做工也是不錯的,邊緣無毛刺,不會割手。
缺點方面:很多評論說不好安裝,小熊這里安裝的倒是比較順利,可能是SSD加導(dǎo)熱墊的總厚度比較合適吧。不過貌似想拆真是需要些技術(shù),理論上是滑出的方式拆卸來,但導(dǎo)熱墊壓緊后不會太容易。反正暫時不會去拆,以后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