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系統(tǒng)保存功能失常,關于山靈M5 ultra之前的三千多字就白寫了。
重新寫一遍。內容會精簡,可能會有些瑣碎無序。
一、大幅緩解焦慮,差不多可以“插所有耳機”:
基于我現有的認知,M5 ULTRA是山靈公司迄今生產的“便攜HIFI設備”中,對各類型耳機都最友好的那個,不論你是接頭戴還是入耳,低阻還是高阻,低敏還是高敏,它都能推開,且大概率還是“推好”的那個級別。這一特點讓它甩開很多同類中的新老型號,成為“WIFI MP3”中罕見的“省心大推力神機”。而以3000多的價格就大幅緩解了燒友們普遍存在的搭配焦慮,從某種角度來說,也頗具里程碑意義。
另外,它對音色和素質的平衡性也處理得非常好,做到了“猛、潤、厚、透”的兼具,手法老道,近乎完美。
二、也許是這個價位史上最強的,能推好HD800S這類大耳機的MP3:
因廠商對其動態(tài)、瞬態(tài)的雙雙強化,使得它可以讓很多原本“死氣沉沉”,沒什么立體感和層次感的耳機或音樂變得更富朝氣,更為鮮活,真正“把你的耳朵叫醒”。
受益于此,以及高增益時超過1000mW的變態(tài)級平衡口輸出功率,M5 ULTRA可以將森海塞爾HD800S這種不易推飽滿的頭戴耳機,推出相當動人的線條、足夠厚實的聲底以及頗為流行的樂感。兩者搭配,在我看來可謂是“極好”,逼近“退燒”的水平,同時也是我體驗過的“最佳大耳機便攜組合”。
這套組合通常情況下,開啟高增益,音量50就很棒了,如若超過60,那就是爆棚級,此時更適合土HIFI、搖滾或交響。若是臨睡前聆聽,那將音量開到20到30也可沉醉。
除了HD800S,我還測試了與索尼MDR-SA5000、MDR-CD3000、MDR-MV1、拜亞DT990 PRO 80歐黑色限定版、森海塞爾HD400 PRO、水月雨VENUS和PARA的搭配。沒想到“全部通過”!而且都是“推好”的級別,因為聲音的味道大都很打動我。鑒于此,我常感慨它似乎比一些千元檔臺式耳放系統(tǒng)還好。真正展現出了“隨身發(fā)燒”的特質。
補充:索尼的上古神器MDR-CD3000和MDR-SA5000與山靈這款機器搭配的效果意外的非常好。連同MV1在內,都讓我舍不得摘。
M5 ULTRA為它們提供了充足的驅動力和山靈多年專注的“樂感”,由此填補了這三款不同風格的耳機,在聽感上一些比較容易欠缺的部分??傮w上,在我接觸的各種便攜設備里,M5 ULTRA對幾個的推動效果可以說是最佳。
三、對比各種播放器,M5 ULTRA的素質優(yōu)勢與調音的巧思:
1、對比去年我寫過的千元級純音機山靈M1S,當時我說M1S通過Airplay模式可以把HD800S推得挺響,挺細膩,然而到了M5 ULTRA,我才發(fā)現HD800S在隨身系統(tǒng)下可以這么“完美”。飽滿、豐厚的低音、悅耳的人聲和華美的高音,硬要挑剔,可能只是橫向聲場不夠寬。
2、對比我喜歡的初代M6 PRO(昔日四千元檔安卓便攜播放器),M5 ULTRA動態(tài)更好,音色更有精致感,更順滑,更細膩。這種氣質上的變化,是聽感與心理上慢慢感知到的。
3、對比M6 ULTRA(M6 PRO初代的細膩版本),M5 ULTRA動態(tài)、瞬態(tài)都有進一步的超越,音色更為活潑,富有感染力?;蛟S只有某些素質落后。
4、對比M7(6000元檔次的次旗艦級播放器),M5 ULTRA平衡口的輸出功率超越了它,單端口稍遜一籌。聲音風格方面,M7特別大氣,潤澤感一般,人聲距離稍遠,善于表現“橫向聲場”和“漆黑的背景”,有著山靈自家便攜播放器中首屈一指的“解析”,總體上是個“素質機”;M5 ULTRA比較像是M7的“縮小版”,聲場稍微小了點,人聲相對潤一些,但動態(tài)、瞬態(tài)似乎是差不多。記憶中,還是M7背景更黑(通透)一些。對頭戴耳機的友好程度,我很確定M5 ULTRA極好,至于M7怎樣,由于我前幾年寫它時,沒有太刻意用頭戴耳機連它,所以只能大致推測它也很不錯,但綜合調音和輸出功率,我內心更堅定認為M5 ULTRA還是更“爽”。
5、對比M8(昔日旗艦級),M5 ULTRA和它就像是走了兩個方向。M8調音較厚重,不太凸顯線條,更注重表現濃郁的中下盤或人聲韻味。我對它好感一般吧,主要是有些挑耳機。反觀M5 ULTRA,就生猛、通透許多,可能潤澤感和厚實度不太如M8,但實際與多款耳機的搭配,仍是感動我的次數居多!總之它與各類耳機的搭配,會更省心,聲音的感染力也是恰如其分,一切剛剛好!
6、對比索尼ZX706(售價4000元的小黑轉),使用森海塞爾IE900,連雙方的4.4耳機口。我感覺M5 ULTRA的均衡性相對更好,聲音的輪廓,各個細節(jié)的清晰度、厚實度會稍微再好些。ZX706也很不錯,只是三頻分布有些差異,它有更多的能量注入了低音,人聲略微偏遠,高音有相對更柔和的線條蜿蜒遠去,似乎是某種V型。由此,也讓它的橫向聲場變得更大了些,這在聽交響樂時會顯現出來。
而M5 ULTRA更像是扎扎實實做好了所有聲音的基底,并以非常真實的質感交給你,高度的平衡性讓它沒有“凹出”一個遠大的場景,相對來說是一個中距離近景,聽者仿佛是置身其中,而非索尼那種俯瞰或遠觀效果。
極限素質,M5 ULTRA由于輸出功率遠超索尼ZX706,且動態(tài)、瞬態(tài)又都很強,這使得它搭配某些難推耳機,聽音域很寬、編制復雜的音樂時,會更容易展現三頻的魅力或張力,也更能“盡HIFI的興”,享受純粹而飽滿的HIRES之美。
兩者的實際聽感聲壓:索尼ZX706平衡口,高增益下,音量90左右,大約是M5 ULTRA平衡口,中增益,音量50左右的水平。此時兩者都可以很不錯的應付靈敏度95到105dB/mW的較難推好的耳塞。從這你也可以看到,M5 ULTRA還有多少“潛力”沒發(fā)揮,以及ZX706“潛力”的有限。
所以,如果你是耳機收藏家或是頭戴耳機愛好者,那M5 ULTRA絕壁“神器”,省心的很,真就有些“一機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覺。從此,媽媽再也不怕你買的難推耳機沒有好前端了。
下面是一些機器本體照片:
山靈首款棱角分明的機器,不止機身,連按鈕也是棱角分明的……
旋鈕手感還不錯,內部滲出一些氛圍光,這個光的顏色可在機內調節(jié),有紅、藍兩種。
音量總計100格,可以充分照顧到不同靈敏度的耳機,不同錄音電平的音樂,以及不同人的聽力感知,靜謐的深夜,調到5左右,體驗微弱音樂催睡的效果,對失眠人群很友好。
小批示:音量0和1時都無聲,它是從音量2時出聲的。
側面。三顆別致的按鈕。
airplay模式下,這三個按鈕不起作用。藍牙播放、本地播放時可以操作。
整機設計還是很高級的,巧妙的棱角切出陰陽,劃分了層次,彰顯了美感。
如果再有個2.5mm平衡口就更好了。
底部TF卡插槽和Type-C口,后者通過相應的線材可以做存儲、做USB DAC做USB數字輸出,方便你與其他音頻設備的連接。
主要功能和調節(jié)都在頂部下拉列表中了。
不太爽的是,藍牙和WIFI不能同時開啟,有著非常固執(zhí)的“專一”的操作邏輯。
另外,當你用ariplay播放或藍牙模式播放時,要想調節(jié)EQ,只能退出,影響某些情況下的體驗。
官方表示:這是為了減少無線信號的干擾,提供最純凈的音頻體驗。
有按鍵鎖功能,這個功能在息屏使用時還挺重要的。
Lo口和Po二合一,線路輸出接耳放時,會用到Lo,要留意切換。
和其他一些山靈播放器一樣,3.5mm口同樣未設置spdif數字輸出。
其他:具備低、中、高3種增益,6種濾波,還有EQ可調,所有這些豐富的功能和玩法,都可進一步發(fā)揮不同耳機的潛能,滿足發(fā)燒友挑剔的審美。
一定要好好琢磨下這里,否則偷摸的掉電也挺煩人的。
M5 ULTRA非常個性的斜直線造型,不一定每個人都覺得手感舒適、牢靠,好在現階段下單會贈送定制的全包圍皮套。
這部機器體型算比較小的,比蘋果手機和很多安卓中高檔便攜播放器都小,很適合外出攜帶。我會有本能的好感。
只是外形比較銳利,如果手持姿勢不太到位,可能會被它右下角靠近背板的一側凸起給頂到。
所以盡量還是套著皮套使用吧。
皮套材質和設計感都不錯。
四、雖說是“純音播放器”,但它也是可以連WIFI的:
你可以WIFI傳歌、與手機端山靈eddict player app互聯、固件升級、airplay、DLNA以及體驗內置的曲目眾多的“HIFI云曲庫”。
對于經常用手機玩QQ音樂、網易云音樂、APPLE MUSIC APP的用戶來說,如果你是蘋果用戶,那可以打開M5 ULTRA的Airplay,然后將蘋果設備的音樂以最高44.1kHz的方式“挪”到這部機器上聽,實際體驗從容而絲滑,而我本人也很享受用這種方式體驗它的高音質。
若是安卓用戶,那可以借助M5 ULTRA的DLNA功能享受手機端的資源,只是具體玩法可能相對蘋果設備,不那么方便,當然我也沒有太研究過這個。
若出門在外,連網都沒有的情況下,還想聽手機里的音樂。那可以將M5 ULTRA變身為“藍牙解碼耳放”,做法是打開發(fā)射端和接收端兩邊的藍牙,用LDAC或AAC連到你的手機。實測藍牙狀態(tài)下,這部機器的音質也很不錯,只是極限素質略遜色于本地播放和Airplay模式。
與森海塞爾IE900的搭配,用4.4口聽,很迷人,大氣、華麗,速度感,人聲流行也挺過癮。
與FW10000搭配,安定感、女毒、漆黑的背景。
與山靈自家ME600搭配,豐厚,全頻的高密度,高飽滿度,剛柔并濟的類音箱感受。
山靈最便宜,卻也是插啥都好聽的圈鐵耳塞SONO,與M5 ULTRA搭配更是“毒氣彈”組合。只是我不清楚購買SONO的用戶是否會多再掏三千買個這么高級的前端。
綜上,這是迄今為止,我最喜歡的山靈便攜播放器。即便沒有方便的安卓系統(tǒng),但由于它的價格不算高,推力和音色又都讓我無可挑剔,且與各類超高端耳機的搭配,也沒有出過惡聲,所以很值得入手,更值得強烈推薦。
尾聲/感慨:
1、輸出功率大的機器也有動態(tài)弱,聲壓弱的,而M5 ULTRA真正展示了什么叫“推力”;
2、我對山靈最初的好感是2018年發(fā)布的M5S。沒想到6年過去,又被它的后繼型號給打動。5這個數字,可能是山靈最“靈”的數字吧……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容相關的產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