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不愿意做的家務中,第一個是洗碗,第二個就是拖地了,基本都是共識了。洗碗是討厭那種油膩膩的感覺。而拖地太費時費力,往往是先要掃一次,再拖一次,才能徹底清潔,而且沙發(fā)底下,墻角等位置還不好清潔。
而這些因素卻讓掃地機器人大放異彩,從一個小眾產品,逐漸變成了大眾流行,現(xiàn)在幾乎大部分的家庭都會配備一臺掃地機器人。而且也在不斷地提升用戶體驗,走向功能化和智能化。也從最先的掃地功能,演變到拖地,然后到現(xiàn)在的自動清洗拖布等功能,完全解放雙手,把你從家務中解放出來。
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
最近小米有品上云米科技又發(fā)布了一款最新的掃拖機器人,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 ,可以實現(xiàn)掃、拖、洗三位一體,而且還是熱風烘干,并帶有除菌功能,目前正預售中,價格也是相當給力,僅三千元出頭。先來看看主要功能賣點。
導航功能:搭載TOF雷達+LDS激光,可以實現(xiàn)快速精準建圖。
避障:8顆紅外TOF輔助,AI精準避障不亂撞。
吸力:四檔可調吸力,最大3200Pa颶風吸力,拔除地板縫隙灰塵。
拖地:仿人手往復式振動擦地,240次/分鐘高頻振動,另外,能識別地毯,自動抬升拖布。
水箱:凈水污水箱分離式設計,雙4L大容量水箱,無需頻繁換水。
熱風烘干:50℃快速風干,杜絕潮濕,有效避免細菌滋生。
操控:小愛同學語音控制,米家APP加持,實現(xiàn)更多智能聯(lián)動。
從這些功能賣點上來看,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那真實表現(xiàn)如何呢,下面就來看看詳細體驗吧。
開箱
箱子外箱也纏繞了保護膜,不過還有個比較貼心的是兩側設計了抱起的把手,方便搬運。這點應該說還是非常人性化的。
拆開包裝后,來看看里面的全家福,一臺清洗站,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 主機,電源線、小刷子,另外附送了一個邊刷和一塊拖布。
外觀
先來看看清洗站,是一個桶型設計,采用的白色金邊的設計,看上去典雅大方。清洗站后面是電源插孔,以及在背后右下角還可以看到一個通風口。
打開上方的蓋子,里面是凈污水箱設計,可以輕松拎出,方便后續(xù)加水、倒污水。而且兩個水箱做了顏色區(qū)分,也不容易搞混。
兩個水箱容量非常大,足足有4L,日常正常使用不用頻繁換水,清水箱用盡,污水箱滿,會自動提醒,而且水箱密封性較好,不用擔心異味。另外,清洗站內置了電解水模塊,可以將自來水電解為殺菌水,可以有效殺出99.9%的地面細菌,掃拖更潔凈,孩子在地上爬都不用擔心。
清洗站內部是一個可以左右滑動的清洗拖布模塊,在清洗過程中可以實現(xiàn)左右滑動,達到清洗拖布的效果,而且同時輔助50℃熱風烘干,減少因潮濕而滋生細菌的幾率?,F(xiàn)在很多同類產品中,并非熱風烘干,烘干效果大打折扣,這點在選購產品時還是要注意下。
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 在外觀上,和大部分的掃拖機器人差不多,都是圓形設計,頂部是TOF激光雷達,另一側則是電源鍵和回充鍵。
頂部激光雷達導航及LDS全向壓力傳感器,可以有效避開家具,減少不必要的碰撞,還能實現(xiàn)精準建圖導航,清掃不遺漏。
前端是LDS+紅外緩沖傳感器。
后方是兩個充電電極。
打開機頂蓋子,可以看到內置塵盒,拿取還是非常方便的。
底部是六個防跌落傳感器,以及主刷、邊刷、主輪和萬向輪,這些也是目前掃拖機器人的常規(guī)配置。不過有點不同的是,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的拖布并非固定的或者是上下拍打擦拭模式,而是模仿人手前后振動擦拭,240次/分鐘,即使粘連污漬也可以輕松去除。另外,相比旋轉拖布,這款拖布還帶有自動地毯感應,會自動抬升拖布,從而做到不濕地毯,而且在經過地毯區(qū)域時,掃拖機器人吸力也會自動換到高檔,實現(xiàn)更徹底的灰塵吸附。
在家里免不了各種小的臺階,以往使用掃地機器人時經常會碰到卡住,而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這款主輪的上下幅度非常大,也讓其具備了較大的爬坡能力,不用擔心每次回家得找掃地機器又卡哪了。
拖布是通過魔術貼固定,然后卡在拖地模塊下,后續(xù)需要更換拖布也是比較簡單。
實際體驗
在初次使用前,先綁定app,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 可以選擇使用云米自家APP,也可以選擇米家APP。因為我手頭接入米家的產品多,這里就選擇了米家APP。
整個綁定過程還是比較方便的,而且響應也很快。米家APP升級米家7.0后,操控上也更方便了,首頁的第一排就是小愛音箱和掃地機器人,可以一鍵控制,另外,我還設置了一個出門聯(lián)動,點擊”我出門了“可以關閉所有燈和開關,打開攝像頭,開啟掃地機器人。
在設備頁,就可以看到已經綁定的各種設備了,包括這次的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 ,在圖標右上側可以一鍵開啟清掃。如果是點擊進圖標,就可以看到室內地圖,各種操作模式等。當然,掃地機器人我們一般都是通過定時工作,而且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 帶自清洗,基本就不用過多的去關照。
在掃地機器人首頁,點擊地圖管理,還可以快捷進入區(qū)域選擇、虛擬墻設置、定點清掃、劃區(qū)清掃和定制清掃。在設置欄,則是可以查看清掃記錄,如果是多層房間,還可以去看地圖列表,以及掃拖機器人的各種設置。
對于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 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欄目設計清晰,一目了然,操作簡單,而且可以聯(lián)動米家APP內其他的智能硬件,實現(xiàn)更多更有趣的玩法。
加水,正式體驗。這里補充下,在連接完APP后,第一次開啟就是對全屋掃描建圖,建圖的速度還是相當快的,大概10分鐘,家里100多平就完全建好了,而且標注的相當清晰。
水箱相對比較大,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 的設計是每工作10分鐘,回清洗站洗一次拖布,每次掃拖前,也會需要洗一次拖布,然后開始工作。
家里免不了各種臺階,之前也用過其他的拖地機器人,但很多沒有自動抬升功能,過臺階時很容易卡住。而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 就顯得靈活得多,當感應到臺階后,會有一個簡單掃描,然后自動抬起拖布,輕松越過。除了過臺階,在檢測到地毯時,也會自動抬升拖布,做到不濕地毯,又能完成吸塵工作。
不同材質的地面,都可以輕松應對。家里客廳、廚房和臥室,采用了地磚、瓷磚和實木地板等不同的材質,而且縫隙的設計也都不同,很多吸塵器對于縫隙很難處理。而且對于不同材質的地面,拖地效果也并沒有打折,都可以應付自如,和手拖效果相當,當然,對于床底等犄角旮旯的掃拖,要比手動拖地來的更徹底。
機身厚度設計合理,厚度是9.65cm,而且剛好符合我家沙發(fā)最低的高度,進出自如。其實掃地機器人厚度是一個很關鍵的數(shù)據,如果太薄,可能影響塵盒的容量,而如果太厚,很多沙發(fā)底、床底無法進入,拖地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避障
普通的掃地機器人,經常是碰撞家具,而且很多時候繞進桌底,因為凳子多,出不來了。這里我們地上放了拖鞋和一些罐子,看看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 能否順利通過。實測中,很少看到掃地機器人有碰撞,而且清掃幾乎不留空隙,走不過的位置,繞到另一邊補充完成。而且也沒有看到掃地機器人推著拖鞋走,這點還是相當不錯的,可以吊打很多所謂的高端同行了。
清掃邊角
現(xiàn)在是真正測試實力的時候了,我們模擬垃圾在踢腳線角落放置了一堆粉末,可以看到掃拖機器人輕松地攬入懷中,邊角不留一絲殘余。好評,以后沙發(fā)底下邊邊角角再也不用擔心了。
吸力
掃拖機器人,掃也是關鍵,這個自己做甜品剩下的豆粉,顆粒相對較大,實測后,發(fā)現(xiàn)一粒不剩,3200Pa的吸力看來是名不虛傳。
拖地
前后振動的拖地模塊是否會比固定式拖地模塊強大嗎?實測說話,地上醬油漬,也是一次過,不用擔心有殘留。而且拖過后,也沒有明顯的水漬,這點也是相當不錯的。
總結
云米AI掃拖機器人Alpha 3實際體驗還是相當不錯的,下面做個簡單的歸納。
一、硬件功能強大,TOF雷達+LDS激光,讓建圖和導航更精準。
二、4L超大水箱設計,不用頻繁換水,完全解放雙手。
三、掃、拖、洗三位一體,自清潔不用動手,一次搞定全屋地面。
四、目前新品首發(fā),價格優(yōu)惠力度大,值得入手。
當然,如果說還有待改進的,那就是能將云米掃拖機器人的集塵和自清洗功能相結合,那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