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曉飛影!
一個數(shù)碼愛好者,也喜歡在眾多平行領域探究摸索,讓生活多一點樂趣。
WiFi6 路由器漸漸成為主流,我也使用體驗過許多款,最終留下的是紅米 AX6,市場證明這確實是一代神機了。不過綜合速率畢竟只有 3000M,家庭寬帶已經(jīng)升級到了 1000M,只有在路由器旁邊,無線設備勉強可以跑滿千兆寬帶,隔了一堵墻就會打個 6 折,加上家里的 NAS 已經(jīng)有 2.5G、10G 網(wǎng)口,所以5G 信號更好,速率更高的路由器是剛需品。
本來一直關注的是 TP 的 XDR5480 路由器,自帶 2.5G(可惜是光口),穿墻信號公認的好,就是系統(tǒng)一般,只適合搭配軟路由做 AP,去年的好價一直等不到,現(xiàn)在價格居高不下。
這幾天突然看到中興出了一款新的 WiFi6 路由器,騏驥系列 AX5400 Pro,造型還不錯,這規(guī)格一看就是對標 XDR5430\XDR5480,號稱自研 12 核主芯片,F(xiàn)LASH 128MB,RAM512MB,這參數(shù)看著感覺很厲害,重點是也自帶 2.5G 網(wǎng)口,還是電口,連轉換頭的錢都省去了,首發(fā) 549 元,算上轉接頭,實際是比 XDR5480 便宜的,那就不猶豫先下單了。
開箱
11 月 6 日早上 10 點下單,數(shù)量很充足,到晚上 9 點半突然有人敲門,原來是京東還在送快遞,這速度是沒想到的,于是晚上就等不及先開箱來測試了。包裝盒非常樸素,環(huán)保色的瓦楞紙,正面是 AX5400 Pro 的白色標題,下方就是大家最關注的兩個亮點,WiFi6 和 2.5G 電口,還加了個「真」字。
這個「真」有點針對小米的 AX6000,因為 2.5G 網(wǎng)口和其他 1G LAN 口是有瓶頸的,總傳輸帶寬是 1G,不是 2.5G。
背面是一些詳細參數(shù),也寫明了支持 160MHz頻寬。
打開包裝盒,中興還是非常環(huán)保的,整個內側都印好了說明書。
其實也附送了紙質版說明書,我仔細對比,和包裝盒上的說明書是一模一樣的。
包裝盒內所有物品是中興 AX5400 Pro 路由器、DC 電源、紙質說明書和一根白色網(wǎng)線。
網(wǎng)線是 CAT.5E 的,也就是超五類線,短距離也可以跑滿千兆,線長沒仔細測,應該是 1.5 米左右。
電源是雙頭的,體積還好不算大,支持寬幅電壓,輸出 12V 1.5A,也就是最大 18W 功率。
AX5400 Pro 的天線是可以完全收納的,全身是塑料外殼,摸起來有磨砂質感,并不是特別廉價的感覺。
六天線可以完全打開,不過實際天線有多少需要拆機才能看到。
這個造型有沒有覺得眼熟。
天線的方向基本屬于 360°可以任意旋轉展開的,可以自己調整。
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全部豎立起來,微微外張,信號應該最好。
正面的造型設計的不規(guī)則,帶一點機械科技感,右下角印有金色字樣的 ZTE WiFi6。
兩側是很大的散熱孔設計。
背面是最重點的部分了,有四個網(wǎng)線接口,最左側的是 2.5G 電口,有藍色印刷表示,旁邊是 1G 的網(wǎng)口,這兩個口都可以自適應 WAN 和 LAN,總體數(shù)量比 XDR5480 少一個。右側是 MESH WPS 按鈕,快速組網(wǎng)的。旁邊是 RESET 重置孔,以及電源 DC 接口,機身沒有 USB 接口。
背部有腳墊,并且有掛墻螺絲口的設計,銘牌也在背面,第一次連接建議記住管理地址、用戶名等參數(shù)。
和家里的紅米 AX6 對比一下大小,我知道 XDR5480 體積很大,中興 AX5400 Pro 體積不算大,基本和紅米 AX6 占用一樣的面積。兩者設計語言不同,外觀都還行,個人比較偏好 AX6 的外形,就是白色太不耐臟了。
正面只有一個指示燈,綠色就代表聯(lián)網(wǎng)成功了。
PC端管理頁面
連上 Wifi 后輸入 192.168.5.1或者 zte.home 就可以登錄 WEB 管理界面,賬號密碼默認都是 admin,也可以掃描二維碼使用手機 APP 管理。
上網(wǎng)引導界面可以方便用戶一步步操作,不過感覺對新人還是簡陋了點,四個模式?jīng)]有過多的解釋,懂路由器的人直接跳過引導都沒問題,好在有自動檢測方便用戶傻瓜選擇。如果是做主路由就是選第一個撥號上網(wǎng),如果是貓撥號了就選自動 IP(DHCP)上網(wǎng),我家里是光貓橋接,軟路由撥號,所以這臺中興 AX5400Pro 只打算做 AP,可以選擇橋接(Bridge),其實就是有線 AP 模式,效率最高,最后一個無線鏈路我猜是無線橋接的模式,除非沒有網(wǎng)線條件,一般不建議選。如果寬帶沒有提供 IPV6,下方的勾也可以取消。
Wifi 設置界面,我關心的是無線信號,默認是正常,我肯定改成最佳,我關注的就是 5G 的穿墻能力和速率穩(wěn)定性。
至此引導就結束了,跳到主頁,感覺特別簡陋,似乎比當初水星的界面好看一丁點,目前網(wǎng)頁端配置界面除了 openwrt 外,成品硬路由的管理界面還是小米的最美觀。
我要上網(wǎng)頁面可以看到網(wǎng)線孔的使用情況,比如現(xiàn)在 2.5G 網(wǎng)口正在被使用,其實做 AP 的話,一般交換機接千兆 LAN 口就行了,2.5G 網(wǎng)口肯定是給具備 2.5G 網(wǎng)口的設備,比如 PC 和 NAS。
我的管理界面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大概掃一遍。
因為我只買了一臺中興 AX5400 Pro,所以這里的 MESH 配置也沒辦法做測試了,默認關閉。
我的設備里可以看到目前有線、2.4G、5G Wifi 下連接的終端設備,但是有點要吐槽的是這些設備的名稱只能自動獲取,當家里有 30 多個設備的時候,經(jīng)常有些設備看不懂是誰,誰蹭網(wǎng)也不知道,沒有手動命名的功能。這點 openwrt 也一樣,小米的手機 APP 做的好一點,以前高恪固件可以命名也很方便。
就這幾個功能肯定是不夠用的,仔細看右上角可以進入高級配置模式,點擊一下。
這里可以看到更多的參數(shù)部分了,就是上方的菜單標識太不起眼了,只做了加粗處理。
網(wǎng)絡配置里有比較詳細的設置,這里還可以修改上網(wǎng)方式。
地址管理界面可以修改路由器的 IP 地址,以及分配 DHCP 功能。不過奇怪的是中興 AX5400 Pro 已經(jīng)被我設置為 AP 模式了,所以 IP 地址肯定是隨軟路由分配了,那么 192.168.5.1 肯定失效了,所以這個界面在 AP 模式可以屏蔽掉,小米路由器和華為 AX3 Pro 都是這么設置的。
Wifi 高級配置界面可以看到關心的數(shù)據(jù)了,確實支持 160M 頻寬,并且自動識別,只是終端設備也需要支持,目前還比較少。
高級功能是定時無線網(wǎng)絡開關、訪客網(wǎng)絡、防蹭網(wǎng)、WPS 軟按鍵功能,基本也是夠用了。
MESH 組網(wǎng)在這里也可以設置,目前沒有多臺設備,就選擇關閉。
應用功能界面就是最主要的部分了,這里有許多實用的功能,安全方面肯定是開啟防火墻的。
DDNS 功能也有,服務商數(shù)量比小米的多幾個,不過依然沒有我最喜歡的阿里云 DNS,這部分是給自己自定義域名實用的,可以做個人博客用。
UPnP功能也有,家里如果是有一些挖礦設備或者 PT 下載,是肯定要開啟這個功能的。
QoS帶寬控制功能,以前在 WiFi5 時代很有用,現(xiàn)在 WiFi6 的路由器技術太多了,很少出現(xiàn)網(wǎng)絡堵塞,除非是一個網(wǎng)吧用,我用來作為 AP 也是默認關閉的。
組播功能我用的很少。
IPTV 這個功能不錯,我家里的 IPTV 還是單獨走的一根網(wǎng)線,有許多人為了一個路由器搞定上網(wǎng)和電視看 IPTV,還要手動劃分 VLAN 隔離開網(wǎng)口,AX5400 Pro 這個功能似乎就能實現(xiàn)了。
不過縱觀所有界面,似乎還少了一個端口轉發(fā)?家里用 NAS 的用戶應該會很需要。
管理和診斷界面就沒什么介紹的了,其中有一個鏡像設置我不太確定是什么功能,看端口參數(shù),難道是可以網(wǎng)線多撥?
手機 APP 管理
通過掃碼可以下載中興智能家居,看來不是單獨給路由器設置的 APP,不過這個 APP 的評分意外的高。在配對路由器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幾次延遲,比如我已經(jīng)手動將無線 SSID 改為 ZTE-5G 了,這里局域網(wǎng)發(fā)現(xiàn)設備,還是默認參數(shù)連接不上,必須手動修改后連接成功。
手機 APP 的主要功能還是有,比如設置上網(wǎng)方式,不過復雜的功能幾乎沒有,好處是可以看到各個終端連接情況,以及網(wǎng)速,似乎還是不能給每個終端手動命名。
組網(wǎng)圖有點意思,自動識別的,可以清晰的看到網(wǎng)絡設備的層級結構,工具箱里都是簡單的功能,不過和小米路由器一樣,定時重啟功能只在 APP 里有,網(wǎng)頁端還找不到。
手機 APP 目前來說比較夠用,就是UI一般般,不過市面上所有的路由器的手機 APP 設計頁面,只有小米的是最好看和最實用的,都沒有之一。
網(wǎng)絡測試
我的路由器是在客廳的電視柜上,盡量能家庭全覆蓋,每次測試都是控制變量,讓測試結果可用。兩臺設備都是作為 AP 使用,一臺測試時另一臺關閉,避免信號干擾,位置放在一起。我只關注 5G WiFi,所以2.4G WiFi 就沒有測試了,主要是給智能家居用??梢韵瓤磮D,最后會做一個表格匯總。
我平時使用的地點是在書房內,和客廳隔了一堵墻,用的是 M1 芯片的 MacBook Air,目前沒有接網(wǎng)線,所以先用筆記本測速,紅米 AX6 下載 648M,上傳 21M。
中興 AX5400 Pro 下載 641M,上傳 33M,下載差不多,上傳更快。
接下來換 iPhone12,在同樣的位置,紅米 AX6 下載 645,上傳 34,中興 AX5400 Pro 下載 557,上傳 33。
近距離走到路由器旁,紅米 AX6 下載746,上傳 32,中興 AX5400 Pro 下載 678,上傳 34。
這次走到客衛(wèi),經(jīng)過了兩個直角墻,也是離路由器很遠的地方,信號會變弱,紅米AX6 下載 205,上傳 34,中興 AX5400 Pro 下載 317,上傳 33。
因為時間有限,每次都會跑個幾次,盡量取每個設備的最佳值,網(wǎng)絡環(huán)境因人而異,所以以上數(shù)據(jù)只能做參考。在書房用 MacBook Air 測試數(shù)據(jù)都比較接近,中興 AX5400 Pro 上傳略好,但是換 iPhone12 差異就有點大了,下載部分跑了幾次中興 AX5400 Pro 都差了紅米 AX6 接近 100。在路由器旁邊的時候,也是紅米 AX6 的下載更快一點,直到距離較遠,環(huán)境比較復雜的時候,中興 AX5400 Pro 的優(yōu)勢才比較明顯,信號明顯更好,下載速率也更高。因為目前我家里除了紅米 AX6,還在另一個房間用 K2T 做 AP。中興 AX5400 Pro 應該一臺就能5G WiFi 覆蓋全家了,只是感覺近距離的情況下,中興 AX5400 Pro 和紅米 AX6 沒啥區(qū)別,下載可能還低一點。
還有一點參數(shù)沒寫在表格里,看圖可以知道 Ping 和抖動這兩個數(shù)值,似乎都是中興 AX5400 Pro 略好一點,只是兩者的數(shù)值都非常不錯,打游戲看視頻幾乎都沒影響,所以就沒有比較的意義了。
順便吐槽蘋果的 MacBook Air 和 iPhone12,都算新品了,各方面都很強,就是 WiFi6 太弱了,官方不給參數(shù),網(wǎng)上實測應該是 1.2G 左右,在非常理想的情況下也只能跑滿千兆,可能有條件的換個安卓旗艦手機可以測出更高的速率。
除了一般的家用使用環(huán)境外,我還測試了局域網(wǎng)內無線終端和 NAS 的通信速度。WiFi6 的無線速率是越來越高,千兆 LAN口 明顯就成為了瓶頸,這也是我為什么執(zhí)著于 2.5G 網(wǎng)口的路由器,我希望無線傳輸速度能突破千兆,紅米 AX6 只有 3000M 的綜合帶寬,無法測試。正好用中興 AX5400 Pro 的 2.5G 網(wǎng)口連接 威聯(lián)通 TS-h973AX NAS的 2.5G 網(wǎng)口,再通過 iPhone12 連接 5G WiFi,用 iperf3 測試和 NAS 的通信速度。
左側是紅米 AX6,右側是中興 AX5400 Pro,因為這次中興沒有聯(lián)網(wǎng),直接連接 NAS 的網(wǎng)口,局域網(wǎng)測速,明顯看出中興 AX5400 Pro 2.5G 網(wǎng)口的下載速度更高,但是依舊沒能突破千兆,這個瓶頸有可能是 iPhone 12 的,NAS 里已經(jīng)加了固態(tài)緩存,是具備萬兆傳輸實力的。
再來看上傳速度,那中興 AX5400 Pro 基本是吊打紅米 AX6 了,就是可惜上傳也沒能突破千兆。
所以 2.5G 網(wǎng)口對于家里有 NAS 的人來說,還是非常實用的,只是距離我期待的無線速度達到 2500M,實現(xiàn)在線剪輯的要求還有點遠。
總結
中興這臺 AX5400 Pro 采用了自研的芯片,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地方,作為一臺 5400 帶寬級別的路由器,表現(xiàn)還可以,尤其是在距離較遠隔墻較多的地方下載速度比紅米 AX6快很多,但是近距離反而表現(xiàn)不佳,不知道是不是前期固件的問題,畢竟這是第一次采用自研芯片,應該還會有很多優(yōu)化的地方。2.5G 電口是一個亮點,有 NAS 的用戶可以關注一下,希望未來路由器真的可以實現(xiàn)突破千兆的無線傳輸速率,方便各種 WiFi6 的設備使用,尤其是現(xiàn)在視頻剪輯越來越多的情況下,NAS 在線剪輯是一大需求。
國產(chǎn)路由器華為 AX3 Pro、小米新一批的 AX 系列都表現(xiàn)出了不錯的成績,TP 也洗心革面,出來的飛流、大道系列都有不錯的口碑,尤其 XDR5480 也是許多人心中的最佳 AP。這次中興采用了全新自研芯片,是一次挑戰(zhàn),但是很有意義,畢竟誰也不想未來路由器也被人制裁,目前的表現(xiàn)我認為系統(tǒng)功能依然簡陋,適合當一個不錯的 AP,然后固件可能還要經(jīng)過幾次優(yōu)化升級,會比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更好。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容相關的產(chǎn)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jù)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