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intel 11代酷睿震撼出世,震驚了整個DIY行業(yè)
酷睿i9不僅縮到8核,巔峰功耗甚至堪比高端顯卡,溫度拿來燒水都“秒開”
為何這intel,普通且又自信?
拋開這些不講,在大多測試中,11900K對比的,只是Ryzen7系列的5800X,只能說太沒牌面了,看來是真的怕AMD ZEN3的實力了,旗艦都不敢對比
而AMD這邊也不甘示弱,既然intel不給力,那我的兩員大將-5900X、5950X將繼續(xù)缺貨,但只比11900K貴幾百元的“加價版”5900X,依舊性價比爆棚,得益于B550的用料與價格,拿B550來搭載Ryzen9也不是事,對比11代酷睿,真的是太香了
而這也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一顆普通的Ryzen9 5900X,以及一塊不那么普通的主板——技嘉B550M AORUS PRO-P
為什么說不那么普通呢,首先這塊主板是B550M AORUS PRO的升級版,在供電方面進行了升級,價格也僅售799,對比5K元的5900X,這價格確實不值得一提,但如果能承受住5900X的“輸出”,那這主板確實不是一般B550能比的,更何況是如此低廉的價格(對比CPU)
那么主板我先賣個關子,后續(xù)再給你們詳情介紹下,先來說說我的上機情況。由于5900X的熱量過于夸張,所以我用的是借來的360水冷,直接開啟全速模式。顯卡是技嘉的RTX 3060 Ti GAMING OC PRO魔鷹,雖然貴,但是好在是早期搶到的,沒現(xiàn)在的價格那么夸張
內存也是借來的,使用的是名人堂HOF PRO RGB內存,DDR4 4000MHz 8GB*2,這款的外觀我是相當中意
在ZEN3剛出的那段時間里,大多數(shù)B550主板都無法將FCLK維持在2000,也就是內存頻率無法達到滿血的4000MHz,高頻狀態(tài)下會導致爆音、以及各種BUG,甚至無法通過aida64的內存測試
而技嘉這塊B550M AORUS PRO-P顯然是不存在這類問題,在F13G的BIOS版本下,開啟XMP的HOF PRO內存直接通過測試,速度接近60000MB/S,延遲也控制在60ns以下,達到58.1ns,三緩的速度也沒有任何BUG,非常完美,這板子的內存表現(xiàn)大伙基本可以放心了,不過后續(xù)測試我保守了點,將頻率調至3933MHz,性能基本相當就是了,延遲也達到了57ns。
回到主題來,這塊主板能不能帶動超頻狀態(tài)下的5900X?我將測試分為默認、關閉PBO、手動PBO、全核PBO,以及使用Ryzen MASTER調試,最后挑選兩個比較好的模式進行游戲測試。由于溫度過高,所以測試盡可能維持在90度下,并且電壓盡可能設定在1.3V左右
1、PBO:AUTO自動模式
首先是PBO的AUTO自動模式,也就是默認狀態(tài)下的5900X表現(xiàn)(大部分是開啟PBO的狀態(tài)),在CPUZ的跑分中,單核有著接近670分的成績,實時頻率觀察下,有幾顆核心是能達到4.75Ghz的,多核跑分中則為9440分,過于兇猛,但缺點是,電壓容易漂浮不定,溫度不敢相信
在aida64的FPU烤機測試中,全核被限制在4.15GHz,電壓也僅為1.25V,溫度78度,明顯還有提升的空間,可能識別到溫度過高,為此降壓將頻來維持溫度,雖然這個性能也不錯,但還是太保守了,只能感嘆借來的這個360水冷不那么給力,不知道換成頂級風冷會不會好點。
R20的分數(shù),安穩(wěn)的通過,多喝8229分,單核590分,成績還不錯,先做個參考。
2、PBO:開啟
開啟PBO狀態(tài)下,CPUZ的跑分確實下降了,單核為620分,下降了接近50分,電壓也常達到夸張的1.44V,果然默認才是最好的選擇么?也可能是沒測試好的原因,畢竟PBO一直都挺玄的,每個人都是不大一樣的結果
但在fpu烤機中,全核頻率確實得到了提升,來到了4.2GHz左右,電壓也加壓至1.32V,同樣CPU溫度也達到87度,這就是性能帶來的代價么?值得一提的是,主板的VRM(供電溫度)只有50度左右,這就是升級版的實力么,帶5900X都沒壓力。
R20成績表現(xiàn)如下,多核成績提升了100分,但單核下降了幾分,不過不礙事,至少多核分數(shù)是有提升的。
3、PBO:手動調試
在PBO手動界面中,將功耗定在180W,詳情如下設置
事實證明,提升是有的,但只限全核,CPU溫度來到默認溫度墻90度,雖然頻率能維持在4.25GHz左右,但溫度的代價還是不太能接受,雖說默認就挺不錯的,但我覺得還能再提升,因為這塊主板還受得住,現(xiàn)在受不住得這個360水冷。
4、全核4.5GHz
為此,我轉變思路,使用常規(guī)的調電壓與核心頻率,設置在4.5GHz,電壓1.35V,然而卻過不了FPU,溫度壓力太大了,真不知道貼吧那些1.3V、4.7GHz的5900X怎么來的,難道我這個是大雷?
后續(xù)在4.4GHz,1.32V下通過了FPU烤機,不過沒多大意義,畢竟分數(shù)表現(xiàn)一般,感覺不如PBO的AUTO模式,所以就不放出來了,因為我找到了個能完美釋放潛力的辦法。
5、Ryzen Master調試
在網(wǎng)上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5900X可以對CCD0與CCD1分開超頻(每顆CCD有8個核心),其中CCD0的體制較好,CCD1體制較差,所以只要把控好CCD1的極限頻率,維持好電壓,就可以使勁超CCD0里的核心頻率,達到一個不錯的成績
至于在哪超,其實BIOS里面是可以設置的,但不如AMD官方超頻軟件Ryzen Master簡單移動,直接開啟手動模式,設定好1.32V電壓,因為上輪測試的極限是全核4.4GHz,所以CCD1的核心便設置為4.4G,而CCD0則可以慢慢調試至更高
在多次測試后,終于將CCD0的頻率鎖定在4.8GHz,如果散熱器再好點,或許還能更高。在CPUZ的測試中,單核接近PBO AUTO的分數(shù),達到664分,多核則是突破了1w分的大關,提升十分明顯,有著600分的巨大提升!
FPU烤機表現(xiàn)也十分優(yōu)秀,CCD0是4.8G運行,CCD1是4.4G運行,40分鐘的烤機測試中,溫度為86度,沒撞到溫度墻,挺滿意的,電壓為1.27V,功耗150W,各方面來說,這次分CCD超頻的操作是成功了的,穩(wěn)定性與性能都兼?zhèn)洹?
R20成績中,單核成績略微退步(可能沒用到4.8GHz的那6顆核心?),但是多核表現(xiàn)提升明顯,來到了9000分,提升了8%,這不比PBO香嗎~
數(shù)據(jù)總結如下,在多核方面,6個核超到4.8GHz的5900X真的是一騎絕塵,而且電壓僅1.32V,溫度上的表現(xiàn)也比PBO狀態(tài)下要好。
6、游戲測試
在上述測試中,表現(xiàn)最好的分別是PBO自動,以及分CCD超頻的模式,那么他們在游戲中有很大的性能差距么?以下我將測試英雄聯(lián)盟、CSGO、賽博朋克2077三款游戲。
在英雄聯(lián)盟測試中(1080P,最高特效),開啟訓練場,到小龍坑處,前進10分鐘,關閉小兵生成后再開啟,PBO自動的情況下領先了30幀,但CPU占用率只有8%,看來是真的懶得動啊,我懷疑lol調用的是4.4G的核心,不然以4.8G的性能,400幀妥妥的。
在CSGO的測試中(1080P,設置全最高),打開創(chuàng)意工坊的FPS測試地圖,有著6顆4.8G核心的5900X幀數(shù)明顯更高,比PBO自動模式要高出25幀左右,性能提升明顯,曾經(jīng)的INTEL強項的CSGO,如今輪到AMD稱霸,真的是風水輪流轉啊
*吐槽一句CSGO的**優(yōu)化,無論你CPU多強,進煙里都會瘋狂的掉到100幀左右
開啟賽博朋克2077,1080P分辨率下,游戲畫質設置為超級,其中CCD0 4.8GHz核心模式下,幀數(shù)比PBO高16幀左右,20%的幀數(shù)提升,提升程度相當可觀,當然也并不是所有游戲都有這么大提升,不過對2077來講,這個結果相當不錯了,而且溫度也比PBO要控制的好,對于喜歡風扇安靜點的玩家來說,后者的超頻模式才是最優(yōu)選。
游戲數(shù)據(jù)如下所示,基本可以看出,核心頻率越高,幀數(shù)越高,如果你的CPU體質夠好的話,CCD0拉到5.0GHz也不是沒可能
7、決出勝者
綜合下來看,將5900X中CCD0的6顆核心拉至高頻,CCD1拉至極限頻率,這樣的處理方式,是我這顆5900X的最優(yōu)選,雖然可能存在只調動CCD1的可能性存在,但大體都是夠用,而且CCD0的長時間4.8GHz體驗還是爽的,還能維持在比較低的一個電壓,溫度也不會夸張到90度以上。
當然,也別忘了我們的另一位主角,就是這塊承受住5K元CPU的800元主板——技嘉B550M AORUS PRO-P。
這塊升級后的主板,采用的是12+1相的DrMOS數(shù)字,實力你們也見到了,R9 5900X滿載無壓力,散熱馬甲用料也夠足,長時間的FPU烤機測試也經(jīng)得住。
單8PIN的CPU供電,但是帶5900X或者5950X其實都是足夠的,只要不是超到極限,我自己是試到了190W,不過應該還能承受更高的壓力。
該主板提供了兩個M.2接口,第一個M.2接口支持PCIE 4.0,并且加裝了散熱片,過熱?不存在的~
第一個M.2接口進行了金屬加固,并且刻上了GEN4.0的字樣,意思就是支持PCIE 4.0速度的固態(tài)
另外,該主板的風扇與RGB接口也是管夠,12V與5V都有兩個,玩燈的玩家可以放心了。
聲卡芯片為ALC1200,上面還有一條RGB線對音頻區(qū)域進行分割
接口處,10個usb接口真的良心(其中一個為USB 3.2 GEN2的type-c)
8、總結
那么在這套5900X+B550M AORUS PRO-P的聯(lián)合COMBO下,這套6K不到的配置,相比最新推出的11900K+Z590的搭配,只強不弱(除非超冒煙,單核方面可以比一比,其他免談)
而各位的5900X也可以試試CCD0拉高,CCD1低頻的超頻模式,體驗真的挺不錯,無論是游戲幀數(shù),還是會用到多核的專業(yè)渲染,提升都是相當大。不過要說驚喜,還是這塊主板來的更驚喜些,800元能夠帶動5900X超頻,而且現(xiàn)在是原價,日后有折扣是比然后,選為我心目中最佳B550M也不為過
那么本次測試到這就結束了,感謝各位觀看,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