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家戶型整體還算通透,路由器放在入戶鞋柜(上圖標★)位置,所以信號覆蓋倒是沒什么問題,全屋大部分位置都是滿格 WiFi,看視頻之類絕對流暢穩(wěn)定。
但如果在上圖紅框所示的主臥躺著玩游戲,則時不時會出現(xiàn)延遲導致的短時卡頓,非常影響游戲體驗。因此,對于樓主來說,要解決的不是 WiFi覆蓋問題,而是網(wǎng)絡穩(wěn)定性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年初的時候樓主嘗試過購買火爆全網(wǎng)的小米 AX6000。但效果不太理想,這東西只能保證樓主在客廳玩游戲不卡頓,但是回到主臥一切照舊——甚至延遲更夸張。
看了一圈,感覺只有所謂的“三頻路由器”才有可能解決樓主的游戲穩(wěn)定性問題。恰好,月初的時候網(wǎng)件發(fā)布了新品 RAX70,價格卻比“同門師兄”—— RAX200要親民得多。
什么是三頻?
嚴格說,三頻本質上還是雙頻。
所謂“三頻”,實際上就是把路由器的 5GHz(區(qū)別于手機 5G)頻段一分為二,其中 1個在頻率較低的 5GHz(36-48);另 1個在頻率較高的 5GHz(149-161)。至于 2.4GHz,則還是那個 2.4GHz。
三頻WiFi
因此,我們看到三頻路由器的 WiFi信號是這樣的:比傳統(tǒng)的雙頻多了一個“5G2” ▲
很多人看到這里可能就會好奇:這不是騙人嗎?好好的一個 5GHz,為什么要把它拆成兩個?就是為了宣傳概念的時候可以說自己(3個加起來)的傳輸速度更快嗎?
PS:5G2占用頻段頻率更高,理論上限速度更快,但是穿墻性能稍弱。
“三頻”是不是偽概念?
依舊先說結論:當然不是!
要完全說清楚其中的原理可能有點費時間,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也沒必要去深究原理。簡單講,這就有點類似于我們城市道路上的“公交專用道” ▲
路還是那個路,但是為了提高通行效率,我們單獨給它劃出一條公交專用道來,一切就都不一樣了?!叭l”利用的其實就是這個簡單的原理。
雙 5GHz WiFi有什么優(yōu)勢?
有人做過測試:將多臺相同的設備分別接入常規(guī)的 5GHz WiFi和 雙 5GHz WiFi中運行,結果這些設備在后者的環(huán)境中網(wǎng)速更快——不過差異是毫秒級的。
也許你會說,毫秒級的差異,我們平時上網(wǎng)根本察覺不出來。的確是這樣。
但是玩游戲的朋友都知道:在游戲中,延遲就是以毫秒計算的。十幾二十毫秒的延遲波動,很可能會讓我們輸?shù)粢淮螆F戰(zhàn)。因此,對游戲環(huán)境比較在意的朋友往往就會選擇三頻路由器——其中 2.4G專門用于連接智能設備;5G用于連接普通電視、平板等需要高速網(wǎng)絡的設備;5G2則專門用于游戲,以杜絕其他設備對網(wǎng)速帶來干擾。
那么實際上在 5G2中的游戲體驗到底如何?這臺網(wǎng)件 RAX70能不能解決樓主在主臥的游戲延遲問題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機器展示:
網(wǎng)件的路由器外包裝一直都很有辨識度:藍色作為基色,通體的英文標識,以及內外雙層嵌套的設計。正面大版幅的產品渲染圖,周圍可以看到以下幾個關鍵詞:AX8、8-Stream以及 WiFi 6 ▲
全家福比較簡單,除了說明書保修卡之外,就是一臺主機、一個電源適配器以及一條網(wǎng)線 ▲
主機展開以后,就是這個大鵬展翅的造型,乍看有點像異形飛行器,代號“夜鷹” ▲
根據(jù)詳情頁展示,這款 RAX70的兩側“翅膀”上分布著 6個不同方向的天線,以增強信號覆蓋 ▲
接口位于機器背面,擁有 1個 WAN口和 4個千兆 LAN口,并且還有一個 USB3.0接口可用于外掛存儲 ▲
值得一提的是,左側 WAN口及第一個 LAN口擁有聚合功能,如果光貓支持,可以用千兆端口獲得超過千兆的網(wǎng)速;同理,最后側的兩個 LAN口也支持聚合,如果家里有 NAS,可以通過雙網(wǎng)線連接(路由器及NAS),從而獲得更快的傳輸速度。
關于多千兆互聯(lián)網(wǎng)端口的設計,由于國內運營商提供的光貓基本都不支持,且萬兆網(wǎng)絡時代到來尚有時日,樓主覺得在當下意義不大;但是關于鏈路聚合功能,對于家有 NAS的用戶來說,則非常實用。
底部
頂部后端
正前方
機器散熱口分布比較廣泛,帶來的直接優(yōu)勢就是散熱效果非理想,機器性能更加穩(wěn)定。
樓主用熱成像儀實測機器頂部最高溫度才 35.2℃,大約接近正常人體額溫。用指尖觸碰僅有微微熱感。
安裝:
在介紹安裝之前,先用一張思維導圖簡單展示一下樓主家的網(wǎng)絡構架 ▲
PS:弱電箱塞不下路由器,而且擔心信號屏蔽。箱內網(wǎng)線又不夠長,所以被迫在路由器后面多加了一臺交換機。
因此對于樓主來說,接線非常簡單:黑色網(wǎng)線接入外部網(wǎng)絡,對應最左側 WAN口;黃色網(wǎng)線任選一個千兆 LAN口引出,連到交換機上即可 ▲
PS:樓主家網(wǎng)絡布線較早,沒有考慮鏈路聚合功能,因此也沒有采用雙端口設計。所以如果想要享受高速鏈路聚合功能的話,只能把 NAS也移到路由器一起。最后因空間限制,作罷。
然后下載名為“Nighthawk”的 APP,按照界面提示進行操作,設備很快接入網(wǎng)絡 ▲
在完成聯(lián)網(wǎng)后,我們還可以對網(wǎng)絡名稱以及管理員密碼等進行重新設置 ▲
這里樓主建議大家將 WiFi名字以及密碼都改成與原來的路由器相同,免去家庭智能設備重新聯(lián)網(wǎng)的麻煩。到這一步位置,設置完成,我們就能正常使用網(wǎng)絡了。
實測及體驗:
網(wǎng)速測試
安裝完路由器,首先當然是進行一波網(wǎng)速實測:實測分別用網(wǎng)件官方 APP和第三方 APP各進行一次 ▲
500兆帶寬,測試時無線連接 5G頻段,兩次測試結果中,下載速度、上傳速度以及Ping值(響應速度,可以理解成網(wǎng)絡延遲)均接近,且表現(xiàn)出色。
但這畢竟只是某一時段的測試,具有偶然性,尤其是 Ping值的結果,并不能代表路由器的真正性能。
為了進一步體驗這款網(wǎng)件 RAX70在三頻加持下是否能夠徹底解決樓主在開篇提出的“主臥玩游戲間斷性高延遲”的問題,樓主用 5G2的 WiFi信號,瘋狂地進行了一下午+一晚上的游戲 ▲
實測,原先的間歇性延遲問題徹底解決!這也是樓主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三頻路由器的優(yōu)勢。所以被游戲延遲困擾的朋友真的不妨考慮入手一臺三頻路由器。
按理說,這臺機器結局了樓主的問題,文章到此也該結束了。不過為了文章內容更充實,樓主還體驗了一些其他功能,這里一并展示。
上文提到,這款機器背面有一個 USB 3.0接口,可以外掛 U盤等存儲。樓主也體驗了一下這個功能。
插上 U盤后,在 PC端“我的電腦”中,可以看到如上所示的盤符,對其進行訪問 ▲
因為在局域網(wǎng)內訪問,所以訪問速度的瓶頸是 USB 3.0接口,樓主實測在約 78.5MB/s ▲
實際體驗中,在查看圖片時,與訪問本地存儲內容幾乎感覺不出差異 ▲
同樣,通過名為“NETGEAR Genie”的 APP,我們也可以通過手機來隨時訪問路由器外掛存儲中的內容,相當于在局域網(wǎng)中新建了一個低配版的 NAS ▲
局域網(wǎng)播放
并且通過這個 APP,我們還可以實現(xiàn)局域網(wǎng)中多設備之間資源共享 ▲
比如,我可以直接將路由器外掛 U盤上的視頻投放到客廳電視;同樣也可以將 NAS以及電腦上的視頻、圖片等多媒體內容直接投放到家里的智能電視畫面上 ▲
很多朋友會通過第三方軟件來實現(xiàn)樓主上文描述的這個功能。但是如今網(wǎng)件直接通過官方 APP就解決了用戶的這方面需求,樓主感覺還是非常棒的。
千兆 LAN口下,文件從 PC上傳到 NAS的速度穩(wěn)定在 110MB/s,可以說無比暢爽 ▲
因為樓主家 NAS型號比較老舊,接口方面沒有雙 RJ-45,所以這里也就無法測試鏈路聚合后的雙倍千兆傳輸。不過這也給樓主提了一個醒:將來再有裝修,一定要預留雙網(wǎng)孔,滿足未來的網(wǎng)速的“聚合”功能。
總結:
在文章的最后,樓主簡單總結一下對這款網(wǎng)件 RAX70的使用體驗:
①動不動拿它跟小米 AX6000比較的,樓主覺得還是算了,真不是一個東西,我要說“吊打”,你們又不開心了。所以我也不多說,但是真不用比;
②如果跟樓主一樣,家中網(wǎng)絡有間歇性延遲高,影響游戲體驗的問題,這里強烈推薦試試三頻路由器。獨立 5G2用于游戲,的確可以大大改善游戲體驗;
③這款網(wǎng)件 RAX70可以通過官方 APP(NETGEAR Genie)實現(xiàn)用電視播放 NAS、PC等不同設備內多媒體資源這個功能,并且操作方式簡單粗暴,樓主要給絕對的好評;
④聚合鏈路功能對于很多朋友來說暫時可能用不到,不過也算是給未來的網(wǎng)絡升級預留了足夠的空間,樓主覺得也算個亮點;
⑤比較遺憾的是,因為國內的政策問題,這款 RAX70不支持 5G頻段中的 160GHz通訊。
最后,關于這款路由器值與不值,那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