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是山靈于2019年推出的3000元檔高端無損音樂播放器,因內(nèi)置的AK4495SEQ等DAC原材料短缺,為續(xù)命,它不得不做出改變。
據(jù)悉全新M6(也叫做M6 21版)換用了ESS芯片,并經(jīng)過重新設計和調(diào)音。
3.5mm孔的輸出選擇沒變,仍是耳機輸出和線性輸出。
目前山靈在產(chǎn)的全部安卓播放器都是如此。我個人不太滿足于此,很希望SPDIF數(shù)字輸出也能集成進去。
山靈M系列安卓播放器全陣容。
中間那倆,帶皮套的是原M6,緊鄰帶金色旋鈕的是M6 21版。
聲音、音質(zhì):
參考對比M8(旗艦級)、M6 PRO(高端)、原M6(中高端)和入門級M3X
后端搭配:山靈ME80、Hzsound心鏡、ibasso am05和頭戴SIVGA SV005、飛利浦X2HR
總耗時約3小時,期間做筆記,寫心得,整完后發(fā)現(xiàn)跟考試似的。
同增益、同音量下的實際聽感聲壓(基于3.5mm口)
1,最屌的是M6 PRO。搭配易推的耳塞,開高增益,音量50的時候,會把耳朵炸掉,甚是危險!
有這表現(xiàn)也不意外,只是這次對比又被震撼一次。建議購買M6 PRO的玩家要格外留意增益的選擇或音量值。
2、原M6和M6 21版在實際聽感聲壓方面非常接近,不太容易察覺變化。都挺棒,但也確實遜于M6 PRO。
3、旗艦M8比新舊兩代M6在這方面要再強一些,但遜色于M6 PRO(同增益、同音量值下)
音質(zhì):
不對比的話,不會太快感知。若聽的久且對比的多,我會發(fā)現(xiàn)它的聲底會有些“燥熱”。主要是中低頻到低頻部分不夠透明,有類似碎石塊黏在一起的感覺。
山靈一向熱衷韻味,如M5S純音播放器,這個是真不錯,但M6這個聲,我覺得有些火候過了,它多少會影響所搭配耳塞的純凈感。
下面橫評下:
1、新出的入門級播放器M3X,之所以前陣子被我瘋狂推薦,一是雖然價格低,但中下盤沒有原M6的“粘滯”感,聽著挺透明,挺爽快,這種順滑感令人愉悅。
2、M6 21版相對原M6,提升了接近一個檔次。
具體表現(xiàn)在中下盤清晰度提升,不再如舊款的粘稠。同時,中高頻到高頻也有較大改善,高頻泛音豐富,且延伸出彩,亮度也更好些。由于全頻段的純凈,動態(tài)、瞬態(tài)也有了更卓越的表現(xiàn),聽著會比原M6更易讓人“振奮”、“感動”。
M6 21版其實已經(jīng)有了些許M6 PRO的影子,也就是“凌厲感”,而原M6卻不太容易展現(xiàn)這一特色。此外,除了“凌厲”,M6 21版人聲的位置更接近M8的“稍遠”,而不是M6 PRO的“糊面”,故M6 21版更適合展現(xiàn)出“大場景”豐富樂器情況下的層次美。
3、M6 PRO動態(tài)非常強,但高頻延伸和人聲的柔和感不如M8,如果特別發(fā)燒\講究人聲的話,它這個人聲可能會略微有些沖,需要中頻能量感稍稍弱一些的耳機匹配。此外,M6 PRO聲場也不如M8的規(guī)整,這是它稍顯可惜的地方。
總之,M6 PRO最牛的是強大的密度感與出色的動態(tài)。它是山靈M系列播放器中,最適合展現(xiàn)“驚濤拍岸”氣勢的前端。
4、旗艦M8和新出的M6 21版在人聲結像和聲場呈現(xiàn)方面是有些許近似的,但密度感、柔和感、高頻延伸和量感、細膩度這些,還是要再領先M6 21版一些的。
不過,偶爾,在某些音樂,某種音量,某些耳機搭配下,M8和M6 21版也不會有一耳朵的差距。這也間接表明目前山靈這些大推力高端播放器已經(jīng)進化到了何種境界。
總結:M6 21版強在“有限空間感下的優(yōu)秀解析”,它是在M3X通透、明凈基礎上的再進化,聽感相對更大氣,聲音中一些細節(jié)的質(zhì)感也更鮮活、扎實。同時,它也很擅長把那些號稱“高解析”的耳機們推到位。而原M6是不太能充分展現(xiàn)高解析型耳機們深層次實力的。
我也非常推薦。
以上。感謝閱讀,多多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