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存儲,一直以來都是國人心中隱隱的痛,過去一直都是美日韓三分天下,市場價格被這些存儲巨頭牽著鼻子走,時而洪災、時而失火……變相操縱著存儲市場的價格,也是從那時開始,眾多國產存儲品牌為了迎合性價比的市場,使用一些洋品牌挑剩下的顆粒進行封裝貼牌銷售,良莠不齊的品控,是國人心中對國產存儲品牌的糟糕印象。
但隨著國家戰(zhàn)略部署的深入,國產存儲終于在2020年完成了 “零”的突破,以光威弈Pro系列為代表的純國產內存、SATA固態(tài)、M.2固態(tài)相繼亮相,當國產存儲進入消費級市場后,其他品牌存儲產品就像放閘的洪水一樣瞬間掉價,高高在上的存儲瞬間回歸到理性水平。雖然說國產存儲在制程、工藝、性能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距離,但表現(xiàn)已經足夠驚艷,我們已經實現(xiàn)了從無有到,接下來才需要解決從有到優(yōu)的問題,認清現(xiàn)實,逐步縮小差距,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國產存儲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小。
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我心中的國貨之光”這個話題,順便來再次跟大家分享這款光威剛上市不久的弈Pro M.2固態(tài)硬盤,畢竟民族品牌確實有不少,但存儲方面能夠這算得上民族之光的還為數(shù)不多。
光威弈Pro正在改變以往貼牌、魚竿廠的形象,向高端品牌的路線進發(fā),中國龍圖騰、篆體文字、朱砂紅等元素很有中國氣息,這個包裝我很喜歡,比起花花綠綠現(xiàn)代風格,更有韻味。
包裝左下角的標志非常醒目,表示這款光威弈Pro M.2固態(tài)硬盤采用的是基于Xtacking架構的長江存儲芯片,不敢說這款存儲芯片有多牛逼,但民用水平級別還是完全能夠滿足的。
目前光威弈Pro M.2固態(tài)硬盤僅量產了512GB的版本,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裝機需求了,針對發(fā)燒玩家的1T或以上更大容量版本還沒發(fā)行,但廠家已經在在生產,估計很快也會進入民用消費市場。
透過透明塑封包裝,一眼看到固態(tài)鮮紅的貼紙,有種看到小國旗的錯覺。
看到光威弈Pro M.2固態(tài)硬盤的本體了,標準2280尺寸,貼紙下方覆蓋了石墨烯復合散熱,多層石墨片結合石墨烯導熱系數(shù)高達5300W/mk,究竟這個數(shù)值表示什么概念,一般用戶可能并不理解,但比其他簡單粗暴的鋁合金散熱片要顯得小巧實用就對了。
對比一些帶鋁合金散熱片的M.2固態(tài)硬盤,取而代之薄薄的石墨烯散熱層,一樣的散熱效能,沒有金屬散熱片的臃腫,能夠安裝到對硬盤厚度要求非常高的筆記本電腦等設備上。
硬盤采用了雙面設計,背面也有元件,貼紙進行了相應的覆蓋。
硬盤為標準的M.2接口, NVMe 1.3協(xié)議,搭配國產憶芯STAR100P主控,官方公布讀取速度可達3500MB/s,寫入速度可達2100MB/s,內置獨立緩存,有小道消息稱是512M或1G的獨立緩存,不過官方并沒有公布具體數(shù)據(jù),但對比其他沒有獨立緩存的M.2固態(tài)硬盤,這個配置這個價格是相當良心的國貨了。
撕下貼紙,能看到硬盤的存儲芯片,來自純國產血統(tǒng)的長江3D NAND原廠TLC存儲芯片,雖然只是一塊小小的芯片,但卻是科技含量最高的部分,代表著硬盤乃至整個存儲產業(yè)的技術水平,長江存儲芯片是我國純國產的存儲芯片,是我國晶圓加工和半導體利用技術的結晶,最大的亮點是采用全新的Xtacking架構,相比傳統(tǒng)3D NDND芯片,基于全新Xtacking架構的64層TLC 3D NAND芯片,存儲的密度、傳輸速度、擦寫次數(shù)均有了較大的提升,架構好與不好,目前暫未有明確的定論,但無論何種架構,總有其優(yōu)點以及不足。
黑色PCB板顯得厚實穩(wěn)重,硬盤背部還有一個存儲芯片空焊的位置,可以為更大容量的硬盤生產預留空間。
產品再怎么吹都只是口頭上的表達,好與不好,使用了才知道,所以存儲產品看性能,還是簡單跑個分吧。
純國產內存搭配純國產固態(tài),國產主板已有,只希望早日能用上中國芯的處理器,這樣子才算是發(fā)展得完整。
為了保證測試盡量準確,我將硬盤作為從盤進行測試,并且保證每次測試的數(shù)據(jù)回收完成后再開始。
CrystalDinkMark中讀取速度為3481MB/s,寫入速度為2012 MB/s,基本達到了官方宣傳3500 MB/s讀取速度和2100 MB/s讀取速度。
TxBENCH中讀取速度為3272 MB/s,寫入速度為2247 MB/s,也與官方宣稱的數(shù)據(jù)相差不大。
ATT0基準測試,最大讀取速度3.09GB/s,最大寫入速度2.08GB/s,與官方宣稱數(shù)據(jù)差別也不大。
以上為常規(guī)而又平淡無奇的跑軟件,雖然軟件算法不同導致測試的結果有所不同,但基本都達到了讀取3000MB/s和寫入2000MB/s這個坎,在M.2固態(tài)硬盤中達到中等偏上水平。我感興趣的是,配備實體獨立緩存外數(shù)據(jù)究竟能比模擬緩存強多少?所以專門緩存外數(shù)據(jù)進行了測試。
100GB數(shù)據(jù)寫入測試,可以看到寫入量在25GB左右,緩存用完,回歸到正常的寫入速度,比起模擬緩存的寫入總量少了些,但緩存外的速度非常穩(wěn)定在500MB/s左右,讀取速度除了在83GB左右有短暫的掉速不穩(wěn)定外,其余時間的速度還是基本穩(wěn)定在2500MB/s左右,這個測試的結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換上了光威弈Pro M.2固態(tài)硬盤,無論是游戲加載速度還是文件傳輸,速度都溜得飛起,大型游戲幾秒加載完成,幾十GB的藍光視頻十多秒就能傳完,簡直是飛一般的感覺,比起SATA固態(tài)硬盤提升了幾倍,比起機械硬盤的提升更是數(shù)十倍。
我之前使用過弈Pro的DDR4內存、SATA固態(tài)硬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之前對產品的體驗,今天體驗的這款M.2固態(tài)硬盤,雖然不算頂尖,依然表現(xiàn)優(yōu)秀,這是國產存儲的光榮,也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到國產存儲發(fā)展的隊伍,我們愿意看到國產存儲百家齊放的局面,但我們也要清晰地看到,一時的成功并不代表最后的勝利,國產存儲離世界最先進水平還有一定距離,內部用戶認可度仍不高以及外部競爭對手的擠壓撕殺的復雜環(huán)境,國產存儲的雄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如何重建之前使用瑕疵芯片損毀了國產存儲在用戶心目中的形象、如何讓用戶建立對國產存儲消費的信息等,我們應該認清現(xiàn)實,找準差距,奮起追趕,早日實現(xiàn)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讓國產存儲發(fā)揚光大,讓國產存儲成為國貨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