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的時候有去上海參加“荔枝杯”的平衡車大賽,算是整個十一假期里的一點小插曲。當然賽事報名方面都是我老婆在操作,我就是做個司機,負責開車。
“荔枝杯”的規(guī)模還是比較大的,整體也比較正規(guī),但是現(xiàn)場翻車事故也是不少,對于賽事的掌控力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主辦方還是需要再提升一下,具體遇到了什么,我們正文再講。
之前陸陸續(xù)續(xù)的,也有不少站內(nèi)的朋友留言問我關于平衡車的問題,可能我在站內(nèi)這方面的文章寫得比較多吧。但是我實際上也就是個半桶水,屬于矮個里面拔高子,所以我也一直沒有想好怎么給大家做一個系統(tǒng)的推薦。
今天先講講我的一點個人理解吧。我大概也跑了幾十場比賽了,現(xiàn)場有兩種車是最多的:S車(strider)和P車(PAPA),接下來就屬BIKE 8,其余的基本就是零星車型了,不太具有代表性。至于目前挺火的K車(kokua),現(xiàn)場幾乎看不到。抱歉這是真實的親眼所見,如有得罪我也沒得辦法。
所以你要問我買什么車,我在這里聊一點一家之言,要參加比賽的,S車、P車或者BIKE 8都可以選,其中S車改裝潛力更大一些,當然總投入也更多一些(時間+金錢);如果單純出門遛個彎,公園騎著玩一下,迪卡儂完全夠用。
這次上海的“荔枝杯“定于10月5日和6日,地點是上海市科技體育運動管理中心,我們報名參加的是親子賽和個人賽,其中親子賽定于5日下午五點,算是當天的收官戰(zhàn)。個人賽報名了3GA組別,時間是6日的早上10點左右,所以決定在上海住一晚。
5號當天其實狀況不斷,首先路上就差點體驗了一把開車開到天黑。當天下午高速的順暢度依舊不好,整體速度可能不足70km/h,部分路段擁堵嚴重,本來預計兩個半小時的路程,硬是開了近四個小時。
令人安慰的是,當天天氣不錯,天空很美,我們在高速上感受了上海的藍天白云。還好,避免了在高速上感受上海的滿天星光。
其實到達比賽場地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嚴重遲到了,天色也已經(jīng)接近黑了。(由于天色過暗,當天沒有拍照)
但是令我驚訝的是,我們的比賽竟然還沒開始,而且不僅沒開始,預期開始時間竟然在七點左右,這就意味著比賽延期了大概兩個半小時。
之后我遇到了一些大的狀況,具體如下:
1、主辦方完全沒有延期預案,也沒有硬件設備支持,簡單來說,就是照明都沒有,完全不具備繼續(xù)比賽的條件。
2、各位參賽家長的競爭意識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簡單來說,親子賽爸爸組,一共比了五場,每場只有三個爸爸,但是每場比賽都起碼有一個爸爸受傷,輕則摔倒,重則醫(yī)院縫針。賽事主辦方自己也被嚇到了,一個勁提醒注意安全,參與為主。但是毫無效果,現(xiàn)場控場能力幾乎沒有,導致比賽最終不得不叫停。
3、部分家長操作迷幻,差點上演全武行。當然,比賽中有剮蹭,有點火氣正常,但是場下差點打起來,確實有點過了,畢竟孩子還在身邊呢。另外特別記憶猶新的是,某位媽媽,可能是等了一個下午,不能接受比賽取消的結果,直接沖上去怒噴主持人,暴力貼臉輸出剛正面,實在是彪悍如潑婦罵街- -。幸好主持人比較克制,最終沒有鬧大。
5日比賽日僅我個人所見,暴露了大概這么幾個問題:
1、預案準備不足,控場能力沒有,場面一度在失控的邊緣。
2、缺乏專業(yè)裁判,缺乏對于現(xiàn)場狀況是否違規(guī)的判定。爸爸比賽中碰撞了、摔倒了、受傷了,到底是合理對抗還是違規(guī)行為,到底是操作不當還是故意為之,一直沒有官方人員一錘定音,導致場下矛盾蔓延。
3、部分家長素質著實有待提高,大聲訓斥孩子,摔車,直接沖突等確有發(fā)生,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么激烈的。
最終解決方式是主持人宣布當天剩余比賽全部取消,費用退還。不接受的家長可以繼續(xù)比,比賽方負責就堅持繼續(xù)比賽的家長以及小選手重新分組。
最終這一波控場還是可以的,主持人功不可沒。及時控制了現(xiàn)場的狀況,同時也盡量減少了繼續(xù)開賽產(chǎn)生安全隱患的可能性。(我們離開時,確有部分家長堅持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繼續(xù)比賽,祝他們好運。)
6日的比賽相對順利的多,我們是早上的比賽,3GA的組別,翻譯過來就是三歲女子組(未滿三歲半),當天天氣不錯,我簡單拍了照。
這其實是一個比較神奇的所在,問了上海的朋友,這塊應該算是閘北,而且有一種回到了十幾年前的錯覺。這里是一個帶有航海模型訓練場、航空飛行營地、卡丁車營地的一個比賽復雜的場地。
航海模型訓練場
“荔枝杯”比賽場地,其實就是原航空飛行營地。
場地平面圖。
當天上海天氣很好
秋高氣爽、藍天白云。
“荔枝杯”LOGO
農(nóng)夫山泉,永不缺席的贊助商。說實在話,江浙滬的比賽農(nóng)夫山泉幾乎都有贊助- - 。
下面是現(xiàn)場抓拍的部分參賽車輛展示。
S車重度改裝版,幾乎是完全體,整車投入大概在兩萬左右,S車碳纖維版,2020黃色涂裝,搭配號稱地表最強鋁輪(一對售價在1萬到1萬四之間,據(jù)說還會漲價,個人不太認可,所以不說品牌和型號了)
諾威碳車,搭配沒有見過的某品牌碳輪。
PAPA碳車搭配吉普賽G-PRO碳輪,其中PAPA碳架不好估價,因為版本很多,我半桶水也不能認定是那一版,估計就是2000-4000之間,吉普賽G-PRO碳輪大概在3000-5000之間。
繼續(xù)PAPA,這輛應該是鋁制的,屬于基本沒改,價格應該相對便宜。
S車碳纖維板,2019年紅黑涂裝,搭配DATI碳輪,碳輪具體型號無法鑒別。整體投入預估1.3W左右,碳纖維車架在6000左右,輪組4000-6000吧,其余配件也得花些錢。
S車基礎版,應該是目前照片里價格最低的一輛S車,基本就是小改。鋁制車身做了電鍍,洛克菲獅的碳輪,加上一些小的改裝件,估計投入在4000元以內(nèi)。
接下來帶來一些現(xiàn)場的照片
賽道開放之后的小車手試騎。
參賽人數(shù)還是很多的
感受賽道。
賽前家長輔導
小車手們都身著專業(yè)裝備,保護到位。
工作人員清場后做最后的賽道調整。
比賽即將開始
比賽開始咯
另一組男車手,可以看到距離拉開的比較大。
過彎(壓彎的動作已經(jīng)有模有樣了,此處拍的一般,沒有很好的表現(xiàn)壓彎)
現(xiàn)場的設備小哥
總得來說,這次“荔枝杯”的體驗還是OK的,雖然第一天確實狀況不斷,但是第二天很順利。也可以看到賽事主辦方做了蠻針對性的調整,比如更多的工作人員,更細致的分工,更規(guī)范的比賽秩序等等,希望之后能繼續(xù)參與到這些比賽中來吧。
之前也有朋友在問,帶娃出門比賽一般需要帶些什么東西,那這里我也一并講了。不過我們暫時只參加江浙滬賽事,有一定局限性,僅供參考。
出門一般選擇自駕,單程一般在1-3小時之間,能高速盡量高速。所以第一件裝備就是我的小車車啦。我家目前是一輛小福——福特的??怂?。之前在我別的文章里也屢次出鏡,最遠一口氣帶我奔襲過近2000KM,一起爬山涉水,感受頗多。
三年多時間,五萬多公里,一直也沒什么毛病,從沒把我丟在路上,很高興遇見你——福克斯。這是一輛有駕駛樂趣的車。
接著就是我們小車手的小車車啦。我家這位寶寶用的是我簡單改裝版的S車。鋁制車架+全碳零件的組合,可玩性還是比較高的,后期如果水平進步明顯的話,也不排除換上碳架,走一步看一步啦。
具體就是Strider 車的鋁制車架,mostsport的碳輪,SEMA的碳車把+把立,GIPSY的座包、坐管夾和碗組,驕傲的貓的碳坐桿。整體投入大概5000左右吧,還算比較經(jīng)濟。各個部件的品質應該算是中上的樣子,個人認為是這個價位里,最有競爭力的了。
一般帶娃參加比賽會用上圖這兩個小鷹包,分別是小鷹的隱客和daylite sling。這兩個日常都是我老婆在用,特別是這個黃色的隱客。我自己還有一個遠點,不過一般日常帶娃參加比賽,隱客+daylite sling就完全足夠了。
隱客的設計相對比較偏城市,整體也更年輕化和跳脫,很適合日常通勤和短途出游。20升的容量,既不會讓你感覺到太大以至于笨重,也不會讓你覺得它不能裝,因為它的內(nèi)部分區(qū)還是很科學很細致的。
超多的夾層使得功能分區(qū)非常游刃有余,內(nèi)部的做工也很細膩。走線、用料都很舍得下功夫,整體質量方面我覺得小鷹做得很不錯,這也是我快速路轉粉的原因。
小鷹的daylite sling是我老婆和我共用的一款通勤包,這個包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看著小,實際挺能裝。
很夸張的是,它能裝下一個10.5寸的iPad Pro,所以像我這樣通勤只帶手機、鑰匙、錢包的人,一個daylite sling完全毫無壓力。有時候出去開會,帶上筆記本帶上iPad,也可以用這個包。
接下來再次回到小車手身上,之前的圖片里大家應該看到了很多護具,這邊曬一下我家的。。
以GF護具為代表的軟護具,相對于硬護具穿著舒適度更好,比賽時做動作更加方便,對于關節(jié)的保護也更加的貼合。雖然硬護具在絕對保護力上更勝一籌,但是考慮到小孩子比賽時的車速和激烈程度,個人認為軟護足夠了。
GF護具,以及類似的款,都屬于軟護具,那么自然還有硬護具。個人理解里,軟護穿著更加舒適,貼合度更高,更加方便小車手做動作。雖然硬護的保護更加好一些,但是考慮到平衡車比賽的激烈程度以及實際的車速,個人認為軟護的防護能力已經(jīng)基本足夠了。
之前也有朋友問起B(yǎng)ELL這個品牌的頭盔怎么樣,BELL一直以高價和高質量立足,相信很多玩摩托的朋友應該比我更熟悉。就質量而言,我覺得BELL很好,但是個人認為,BELL頭盔自重過重,對于小朋友而言,有些吃力。個人覺得如果想入手BELL的平衡車頭盔,還是建議年齡大一些的小娃娃,比如說四歲多接近五歲的樣子,這樣可能更加合適一些。而且后期學習自行車等運動的時候,也可以用得上
鞋子方面一直在堅持使用月星這個品牌,這是一個比較專業(yè)的做兒童滑步車鞋子的品牌。兒童滑步車的鞋子,比較厚重,整體偏向于保護,也比較耐磨,抓地力比較好,但是透氣性之類的相對就會差一些。
衣服也是必須的,看我之前的照片里面,大部分小車手都會穿平衡車的比賽服或者騎行服。其實這個衣服不需要特意去買,因為很多比賽的賽事包里就是相對應的衣服,多參加幾次比賽就有了。俱樂部有時候也會定制一些衣服,整體不需要太去挑選衣服。
衣服其實也算比較多種類了,馬甲類的、緊身衣類的、風衣類的、偏向于保護類的,反正各有用處,多體驗一下就熟悉了。
其實賽事舉辦方會在賽前檢查車輛,也會幫你擰緊螺絲和打足車胎的氣,但是自己帶著的話,會更加方便一點,也可以更快速的應付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當然,打氣筒最好也帶一個,便攜的那種。
對了,還有一點也不要忘記,那就是飲用水了。大部分賽事會提供免費的飲用水,但是路途上以及以防意外,自己帶著更加合適。曾經(jīng)這里有滿滿一柜子的水,一個夏天過去了,還剩這么多,滿是回憶啊。
咖啡飲料其實也可以隨身帶,這樣開車困了可以頂一下,當然,還是要盡量減少疲勞駕駛啦。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啦,謝謝大家。我是xinjuan,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