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過不少玩音樂的朋友,你覺得無線耳機有音質(zhì)可言嗎?他們都笑了,無線耳機有什么音質(zhì)可言呢?無線耳機追求的是聽的清楚,連接穩(wěn)定,續(xù)航好,距離遠連接的上,三頻均衡等基礎需求。而降噪,軟件自定義EQ等功能,對耳機而言可謂加分不少。
往深入的音樂發(fā)燒友角度思考,他們更傾向于前端播放器、有線耳機的線材,和耳塞處配置一套完整的配置,更為發(fā)燒??萍际沁M步的,無線耳機也在不斷的進步,采用了動圈、動鐵的材質(zhì),圈鐵等等,更好的耳機則采用了雙動圈,雙動鐵等等,最后還有采用了獨家技術調(diào)教的像HIFIMAN,這次TWS 800更是放出了自家hifi耳機才會用上的“拓撲振膜”“納米涂層”和“內(nèi)置耳放”,而150歐的高抗阻揚聲器單元,在聲場方面有了更好的保證。
用料十足,我非常想知道,HIFIMAN TWS 800無線耳機如何打破音質(zhì)的不平衡。
無線化≠音質(zhì)
早些年,在Airpods誕生之前,所有的無線耳機在消費者的認知度中似乎都不可靠,沒有一家公司能夠做到說“我家的無線耳機音質(zhì)牛逼,佩戴舒適的“,自從Airpods上市后,很多人針對Airpods 的音質(zhì)提出了質(zhì)疑:真的是三頻均衡白開水,沒有任何音質(zhì)可言。之后無線耳機如雨后春筍版綻放,千元至百元。
正是因為無線耳機的連接方式是通過藍牙連接,而非有線,藍牙傳輸?shù)倪^程中會存在音質(zhì)轉(zhuǎn)化的損失,聽感上大部分只能說聽得到,聽得清,雙耳敏銳的人群卻無法聽到高頻和低頻一些微弱的細節(jié)和整個聲場,所以,藍牙耳機長久以來被網(wǎng)友、發(fā)燒友認為是沒有音質(zhì)可言。
當然,這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選擇了移動便攜,難免在音質(zhì)上有所妥協(xié),但HIFIMAN(頭領科技)卻一直在音質(zhì)上追求新高度,嘗試將音質(zhì)裝入盒子里。
啰嗦了這么久,該看看耳機的真容了。
外觀:視覺的全新認知
先錄制了一段體驗視頻,看看它怎么樣?
打開包裝,第一眼讓我覺得不同的是它啞光金屬的質(zhì)感,摸起來光滑,順手,我非常小心拿捏著,生怕手滑掉在地上。
整個耳機盒體積是偏大的,單手握持比較容易,我的指紋并沒有遺留在耳機盒表面,這點我非常滿意。今后也不用過于擔心油污,汗水會留下印記。
打開耳機盒,L和R左右分明,耳機指示燈也不少,背面是Type-C充電插口,耳機盒非常簡潔,沒有任何多余的設計。
兩顆耳機表面和耳機盒一樣,采用了金屬啞光設計,附上獨特的頭領科技的圖形Logo,更有科技感。
放入充電盒的那一刻,耳機表面的紅燈會亮起,亮起藍燈時,說明耳機滿電。充電時指示燈也會亮起紅色,對于耳機和耳機盒的電量也能夠直觀的了解。
拋開這些,我關注的重點還是在于耳機,150歐的高抗組對于線推而言不算太難,但對于無線耳機而言,目前相當有難度了。畢竟無線需要靠前端的解碼協(xié)議,耳機的解碼能力,和耳機的腔體結(jié)構多方面出發(fā)。如果手機不支持高碼率的AAC,F(xiàn)lac格式解碼,無線耳機再好,也無法發(fā)揮其功效。
之前HIFIMAN一直將這項技術用在像re2000 re800的塞子上,而這次將“拓補振膜”技術用在了無線耳機上,可見HIFIMAN對于無線市場的重視。相較于普通的耳機,這款耳機的腔體和密閉性會比普通耳機好很多。
配件如下:
1、收納袋
2、充電線
3、硅膠耳套X8
這點我非常欣喜,每次我買耳機,都會問是否附贈各種型號的耳套,我的耳朵偏小,需要最小號的耳套,大部分耳機則不附贈耳套,HIFIMAN的TWS 800非常實在。收納袋還具有防水防塵的效果,日常不用時,將耳機盒放入收納袋中,也可以盡量避免遺失和刮傷。
音質(zhì):雙耳的最佳聽眾
很多人非常期待,這款耳機用料十足,那音質(zhì)的表現(xiàn)究竟如何?
前端設備上我選擇了OPPO Find X2 Pro,它支持無損格式的AAC,F(xiàn)lac格式解碼傳輸,但實際體驗中發(fā)現(xiàn)TWS800和OPPO Find X2 Pro而言只支持AAC格式的傳輸,而且在無線的傳輸中,還是會丟失部分細節(jié),但可以忽略不計。
我用X2 Pro連接Deva的藍牙模塊聽過不少音樂,我非常喜歡的給力的低頻,音量調(diào)大后,低頻的動態(tài)響應有些初燒的味道,從大部分低頻音樂中,大尺寸的平板耳機能夠捕捉到節(jié)拍器、鼓點、慷鏘有力的擊打聲,能夠突出一種厚重感。在TWS800上我卻沒有這樣的感受,尤其是流行樂中的節(jié)拍器,聲音密度很厚實,人聲部分比較圓潤,唱腔很受現(xiàn)代人的喜愛。你能從中清楚的聽出低頻樂器的細節(jié),我因此換了不同風格的風格的音樂、發(fā)現(xiàn)這不是耳機和前端的問題,而是耳機的調(diào)教方向不同,當我開啟了高質(zhì)量的AAC格式音樂,再調(diào)大音量,會發(fā)現(xiàn)聲場相較于之前開闊了很多,很有質(zhì)感,低頻的緊實感進一步凸顯。
其次我比較喜歡的是高頻,鋼琴,電子交錯聲中,會明顯的聽到聲場中有一點泛音和回響,高頻重在延展性,這個音度TWS 800把握的剛剛好,沒有刻意的制造一種氛圍和聲場,很好的將聲場控制在雙耳中,不會覺得聽感尖銳,解析度挺高,較弱的樂器細節(jié)也能夠很好的被雙耳捕捉到。
大家最后的一個問題是,無線耳機需要煲機嗎?個人的建議是煲機一段時間你會更喜歡TWS800的調(diào)音風格。
其他:續(xù)航、舒適佩戴的兼顧
耳機的腔體設計,讓我擔心這么大,我的雙耳是否能夠承受它的重量?掉了怎么辦?我外出使用時它沒電怎么辦?
續(xù)航是我這次感覺有些遺憾的,在高抗阻,高音質(zhì),高藍牙傳輸碼率下,耳機的續(xù)航可以做到持續(xù)使用4小時左右,實測下來,普通情況下使用能達到4小時以上,充分調(diào)動耳機的功能后,最少也能使用3個半小時左右,這個成績我相當滿意了。
相應的,在我連續(xù)佩戴3個小時后,我的耳朵并沒有很強烈的不適應,不舒適,墜耳感和聽診器效應并沒有明顯感受,我對這方面是比較敏感的,我佩戴過多款藍牙耳機,在使用其他耳機2小時左右后就會感受墜耳感明顯,而這讓我出門會更傾向于帶上TWS800。
順帶一提,這次TWS800在設計時,收集了不同人群的耳道信息,入耳角度更為合理,舒適,所以佩戴時并不會輕易掉落,也沒有明顯的墜耳感。密閉性很好,日常聽歌我基本上都聽不到周圍人的聲音,日常在外使用時要注意,隨時留意汽車的鳴笛聲。
總結(jié):無線耳機音質(zhì)的話語權
我沒想到TWS600到TWS800的進步這么大,價位直逼HIFIMAN的ANANDA,但TWS800勝在將如此多的科技容納在耳機的腔體中,續(xù)航也很不錯,并且可以持續(xù)充電,舒適的佩戴和方便攜帶,讓我更愿意在外使用它。如果考慮在十一前換一個初燒的無線耳機,不妨考慮一下HIFIMAN TWS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