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市場的繁榮跟處理器的發(fā)展不無關系,每年幾乎都是洗牌式的革新,但絕大多數圍繞intel/AMD跪舔的主板廠商都只在供電和超頻上做文章,要不然就是添加一些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的功能,音頻這一塊Emmm.......基本是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這個現象級問題在臺式機上也是一樣的。那么問題來了,對于咱一眾喜歡聽聽小曲兒,甚至打打游戲看看中日美動作大片的電腦用戶,當然也希望能帶來一點點HiFi味,于是PCHiFi的圈子應運而生,什么解碼耳放隔離電源各種巨大的物體往上加,折騰來去最后還不如一個數播系統(tǒng)來得簡單和直接。今天我想聊一聊的是關于筆記本平臺的便攜式HiFi音頻解決方案:一條小尾巴就能搞定,這就是森韻TAKT C音頻解碼線。
【開箱和產品細節(jié)】
關于TAKT C這條音頻解碼線,網路上許多用戶都推薦把它用在android手機上。但現實情況是雖然大量手機取消了耳機接口,但android8.0開始普及的高端編解碼器更加適配當下大紅大紫的真無線耳機,雖然真無線耳機聲音水準遠不如有線耳機,但作為經常戶外攜帶的電子產品,我更喜歡手機+真無線這套簡易的方案,犧牲掉一些音質,換來的是沒有束縛的聆聽體驗,何樂而不為?
筆記本+真無線的方案可行否?答案當然是不可行的,筆記本的藍牙規(guī)格很垃圾,即便用上了藍牙5.0,也幾乎不存在高端編解碼器支持,你看到有多少筆記本帶有aptX/aptX HD/LDAC的?解碼器的缺失注定用本本藍牙聽歌就是悲?。ㄎ椅ㄒ恢赖氖莔acbook pro支持aptX)。
所以在筆記本平臺上的聲音提升方案,兼顧便攜性的原則,我覺得給它裝上一條“小尾巴”是個相對和諧的解決辦法。
說回這款TAKT C音頻解碼線,全身金屬打造(6063航空鋁合金),本身僅重10.8克,如此輕巧的東西直接扔進筆記本包包也沒有任何壓力。其實森韻的TAKT系列一共出過三款產品,除了這USB C口的新款,之前還出過Lightning款和更高端可換線的TAKT PRO,而這款TAKT C則是全系里邊價格最低的。
699元的TAKT C,如果擺在一眾“小尾巴”里或許它并不算便宜,但無論從顏值還是硬件配置角度來說,它都有著較強的競爭力。
TAKT C所采用的DAC芯片是ES9018Q2C,初次見到這個型號我一頭霧水,仔細去查核了一下原來是ESS推出的一款整合了ESS9018K2M+ESS9601K的芯片,或者把它叫做CODEC也可以?Emmm,拜雅推出的那款3000多軟妹紙的帕克圖也是用的這顆集成芯片。
雖然TAKT C的線材不可更換,但柔韌性上做得還算不錯,而且線材內做了特殊的屏蔽處理,加上鍍金的USB C插頭,已經盡量讓輸入的聲音雜訊降到最低。
輸出功率方面,官方給出的數據是32歐負載下達到1.5v RMS,換算一下是150毫瓦,這已經能跟一些入門級播放器相媲美了。
【主觀聲音體驗】
音質效果方面,首先介紹一下我簡潔的系統(tǒng):榮耀magicbook(銳龍版)當做數播來用,耳機用的則是森韻剛剛推出的FORM1.1。
相比電腦直驅FROM1.1,TAKT C最為明顯的提升就是整體的動態(tài)響應和三頻的線條輪廓感。早期市面上的小尾巴聲音都略偏生硬,缺乏柔和細膩的聲音,這類問題在TAKT C身上是見不著的,雖然它突出了線條邊緣的刻畫,但結像健康且穩(wěn)定,它對于底噪的控制可謂是出色,即便在安靜的夜里聆聽也不會有惱人的噪音,在動態(tài)響應方面,主要是低頻段,相比電腦直驅是明顯優(yōu)勢的,大體的音色屬于流行人聲的范疇,對于這類音樂的表述,TAKT C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總結】
最后說說前文開頭的一席話,把“小尾巴”用在電腦上的觀點只是我一家之言,每個人有自己的喜好,但我相信絕大多數用戶還是更加青睞于手機配合來使用的,手機上能支持全局,搭配一個幾百塊錢的耳機,弄個海貝音樂播放無損音樂,聲音妥妥穩(wěn)了,相比花大幾千塊投資真無線耳機,顯然用小尾巴更有優(yōu)勢,前提是你能忍受線材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