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箱有段時間沒玩,原因就是7月份三塊鋼化玻璃面板的破碎讓人有些肝兒顫,其中兩塊是同7月12日下午2點~3點之間先后破碎,那一刻真的是刺激到了靈魂深處,感覺雙腳雙手冰涼,所以之后到9月份這段時間不敢再碰機箱。
但是生活還得要繼續(xù),機箱也總不能沒有蓋子,畢竟機箱內部進了那么多灰塵在清掃上有些麻煩,所以9月開始繼續(xù)玩機箱。手頭這款機箱就是TT的S500TG,一款中塔機箱,但是拿到箱子那一刻,直觀感覺重量上直逼前面玩過的全塔機箱,那么這款機箱究竟在什么地方進行了設計使得重量上大幅提升?對于這款TT S500TG中塔機箱,首先它是一款傳統(tǒng)的側透機箱,頂部和前面板都是實體金屬面板,不透光、也沒有采用鏤空設計。
拿到手后的第一印象是,TT S500TG中塔機箱體積高于自己其他所有的中塔機箱,也是目前所有中塔機箱中最重的,重量上瞬間讓人回到了2002年哪些笨重品牌機機箱的回憶中。TT S500TG中塔機箱體積為565*240*500毫米。另外前面板和頂部面板的厚度上有些異常,而且前面板和頂部面板兩側均為鏤空式設計,也就是作為風口設計,那么頂部面板能拆解下來嗎?
也可以拆解下來,這就是頂部的效果圖,雖然頂部也是未鏤空的實體面板,但是TT S500TG中塔機箱卻有預留風扇位,頂部支持360水冷和280水冷,同時可以安裝3個120mm風扇、2個140mm風扇和2個200mm風扇。
不管是前面板還是頂部面板,均采用了曲面工藝處理,側面的鏤空位置都有金屬防塵網設計,而且這個寬度達到了36毫米。
對于機箱重量,毫不夸張的說TT S500TG中塔機箱頂蓋和前面板為機箱整體的重量出了一份大力,用料和材質做工上確實夯實。不過前面板正面或兩側都沒有線材連接,沒有加入燈光帶設計,也沒有自家的logo信仰燈色設計,拆下只需要大力出奇跡即可。
從整體的外觀設計和材質來看,TT S500TG中塔機箱做工上較為成熟,機箱五金架構也從中塔機箱上較為常見的冷軋?zhí)间摫“逄嵘搅烁鼜婍g耐壓、更耐腐蝕的熱浸鋅鋼板,使得機箱自重比較有分量,同時金屬面板表面經過靜電噴涂覆蓋啞光涂層處理,沒有其他部分一二百元機箱摸起來那種有明顯廉價感的手感。
接下來由外及內談談TT S500TG中塔機箱細節(jié)設計的部分,先從外部開始說起,
首先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側透鋼化玻璃面板,如果在大理石地板上裝機,那么裝機前一定要水平放置機箱再進行玻璃面板的安裝與拆解。鋼化玻璃面板為常見的淡黑色,四周有嵌入不同長度的金屬條進行加固,設計上的亮點就是底部有類似卡扣式設計的金屬固定片來防止意外脫落的問題,方便安裝,裝回時只需要將金屬固定片對準機箱即可,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面板安裝過程中的安全性。
其次是水平設計的I/O面板,從這里也可以看到前面板的弧度化設計為機身增添了圓潤感。接口的部分包含了USB接口、音頻接口(耳機和麥克風接口)、電源鍵、RESET鍵,細節(jié)設計上比較用心,一是提供了防塵賽,二是提供了四個USB接口,其中2個藍色標識的USB3.0接口和USB2.0接口。其中電源鍵采用了螺紋工藝處理,同時在按鍵周邊采用燈光帶的設計。
三是背部設計上,TT S500TG中塔機箱提供了8個PCI-E槽位,比常見的7個PCI-E槽位要多一個,所對應的擋板均有鏤空工藝處理外。擋板有些薄,但不是一次性使用設計,而是采用螺絲固定方式,為什么要提這個部分,因為某些機箱仍舊還在使用古老的一次性擋板設計,也就是直接掰掉后不能再次安裝使用。
TT S500TG中塔機箱電源倉的開放式設計外加硬盤架的大開孔設計,對于降低內部的熱量凝聚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從下圖可以看到,透過電源倉可以直接看到前方。
這里就有個問題,那就是TT S500TG中塔機箱前面板底部只是個大開口的設計,并沒有設計防塵網。
TT S500TG中塔機箱在底部的設計上采用了全鏤空的設計,對應有一體式防塵網設計來覆蓋整個底部,防塵網為推拉式設計,拆解安裝上都很方便,便于日常的清洗。
下面再來看看內部的構造。
TT S500TG中塔機箱支持的主板類型是ITX、M-ATX和ATX,在CPU散熱器的限高上是172毫米,而對于可容納顯卡長度的部分,有兩種尺寸,帶硬盤架下是282毫米,不帶硬盤架下則是400毫米,相差了118毫米,但主流大部分顯卡可以保證正常安裝。
考慮到巨型顯卡的重量以及下沉傾斜的問題,有必要采用垂直安裝方式,比較不錯的地方是TT S500TG中塔機箱提供了顯卡轉接架,讓玩家可以自行選擇安裝方式,只需要自行選購轉接線即可。
在原裝自帶的風扇數(shù)量上,TT S500TG中塔機箱自帶兩個風扇,前后各一個,但是尺寸不一樣,前者為14厘米風扇,后者為12厘米風扇,均為不帶燈光的靜音風扇,不過前面板非透光設計,安裝幻彩ARGB或是RGB風扇的意義不大,后方風扇倒是有必要換成帶燈的。
那么TT S500TG中塔機箱后面支持14厘米風扇安裝嗎?不支持,因為沒有預留對應的孔位。只有前方才預14厘米的孔位,可自由選擇安裝12厘米或14厘米的風扇。
在預留的硬盤安裝位上,TT S500TG中塔機箱前方電源倉上預留一個2.5英寸硬盤的位置,提供有對應的快拆板。此外還有一個硬盤倉,頂部預留有2.5英寸硬盤安裝位,可以同時安裝2個3.5英寸硬盤和1個2.5硬盤或是3個2.5英寸硬盤。
本來以為TT S500TG中塔機箱內壁四個方形設計的區(qū)域是為了安裝風扇或是冷排,但其實是硬盤倉的安裝位置。硬盤倉可以自行進行拆卸,也可以在安裝高度上自由調節(jié)。此外如果有合適的托板,也可以選擇安裝來擺放已有的手辦。
另外兩個硬盤位在內壁后方的位置,所以TT S500TG中塔機箱可以安裝的硬盤數(shù)量位6個,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SSD+HDD的組合安裝需求。
TT S500TG中塔機箱采用了主流的下沉式電源倉設計,此類設計的優(yōu)勢就是也算是開放式設計,可以容納下巨型電源,下沉式電源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讓機箱站立更穩(wěn),降低共振問題,其次就是更有利于機箱內部的整潔,也有利于散熱。TT S500TG中塔機箱可以安裝的電源長度是220毫米。
TT S500TG中塔機箱在內壁設計上,由于左側四個大型方形開孔設計占據(jù)了過多的面積,所以其他部分的開孔位置和數(shù)量并不多。頂部走線孔設計上采用了常見的傾斜式設計來確保電源線正常通過,同時開孔面積相對更大,走線上更為輕松自由。
剩下內部上的核心走線孔就是三個,也就是下圖線材背后的兩個和底部的一個,三個走線孔分別設計有橡膠套,避免線材走線過程中被刮傷外皮。
那么談談實際的安裝體驗,這里搭配安裝的是TT SMART BX1 RGB 550W 80PLUS銅牌和風冷TT彩虹D400P。
TT SMART BX1 RGB 550W 80PLUS銅牌電源是一款主動式PFC、非模組化電源,亮點就是自帶一個12厘米的RGB風扇,同時質保五年并提供免費換新。
TT SMART BX1 RGB 550W 80PLUS銅牌電源機身也為主流常見的全黑色設計,搭配磨砂噴涂工藝處理,同時會邊緣部分進行了圓弧化設計,提升了機身的圓潤感。
在核心參數(shù)上,TT SMART BX1 RGB 550W 80PLUS銅牌電源最大電流輸出為+12V~38A。
TT SMART BX1 RGB 550W 80PLUS銅牌電源提供了一條24PIN、600毫米長度的主板供電電源線, 一條4+4PIN、650毫米長度的CPU供電線材, 兩條4PIN、長度為500+150+150毫米的硬盤供電線材, 一條6+2PIN、長度為500+150毫米的顯卡供電線材以及4PIN的D型供電線材和軟驅供電線材,長度分別為500+150+150+150+150毫米,可以滿足中塔機箱的背部走線安裝。
TT SMART BX1 RGB 550W 80PLUS銅牌電源設計有兩個按鍵,一個是RGB控制按鍵,可以切換燈光或是關閉燈光,另一個就是獨立的電源鍵開關。
風冷TT彩虹D400P同時支持AMD和intel平臺,自帶一個12厘米炫彩風扇,采用樂扣風扇框設計,同時有提供配件來滿足玩家自行添加一個風扇的安裝使用需求。
自帶的風扇為12V~0.15A的1500RPM靜音風扇,兩側均設計有減震膠墊來避免運行中的共振問題。這個風扇是4PIN接口,燈光供電的部分有D型接口提供,不再是12V~4PIN或是5V~3PIN。
TT彩虹D400P采用了四根6毫米純銅熱管散熱設計,通過直接與CPU核心接觸來提升散熱效果。
TT彩虹D400P采用了主流的穿FIN工藝設計,增大了鰭片與熱管的接觸面積,進而有效提高了熱傳導效率。
TT彩虹D400P采用的是0.4毫米鋁鰭片,通過大數(shù)量的鰭片來提升大面積的細密鋁鰭片設計來提升散熱性能。
MSI微星Z390 Edge正常安裝后,與電源倉的距離也能來開,并沒有距離過近或幾乎接觸到,可以放心安裝。
這是實際安裝完成的效果圖,因為CPU畢竟是愛妻9700K,外加一個2070,所以這里就不通電點亮。
這是搭配華碩的TUF B450M-PLUS通電效果圖,所有安裝完成后,通電開機一次點亮。燈光效果比較漂亮,如果支持主板的神光同步會更好看、更好玩些,只不過這么看起來感覺少好些東西。
再來看看電源的部分。作為標準ATX電源,TT SMART BX1 RGB 550W 80PLUS銅牌電源在內部空間上與前方和側面邊緣的距離都很開闊,沒有明顯的緊湊感,占用的電源倉的空間更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散熱性能。
機箱在電源開孔上較為準確,不同品牌的ATX電源都可以正常匹配安裝。
最后簡單做個總結,TT S500TG中塔機箱體積上類似全塔機箱,所用材質扎實,做工上頗為成熟。TT S500TG中塔機箱在內部的空間容量、風扇安裝數(shù)量、背部走線上完全不用擔心,可以容納當前主流的絕大部分顯卡、電源、風冷,硬盤安裝位的數(shù)量上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玩家的安裝需求。TT S500TG中塔機箱設計上新穎的地方就是前面板和頂部面板可以拆卸、開放式電源倉設計,同時也提供了硬盤架供玩家自由選擇安裝模式。
當然同時也要看到,TT S500TG中塔機箱是一款傳統(tǒng)的側透機箱,前面板并沒有采用透光設計,沒有加入燈光帶或是信仰燈的設計;雖然自帶兩個風扇,但是非RGB風扇或幻彩ARGB風扇,對于想要玩燈的玩家來說,只能自行進行更換,同時后置風扇位只能安裝12厘米風扇而不能安裝14厘米風扇。
以上就是對TT S500TG中塔機箱的一個裝機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