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怎樣的便攜解碼耳放才算作高端,購買高端便攜解碼耳放到底有沒有意義?
本文要給各位分享一下精奢樂彼的高端便攜解碼耳放W2 Ultra,官宣搭載了樂比旗艦播放器E7的電壓可調(diào)技術(shù),擁有±4.5V和±6V兩檔供電,售價1999元,上市于2024年下半旬。
個人之所以開門見山用了兩個關(guān)于高端便攜解碼耳放的問題來開篇,除了會在下文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也想誠懇的告訴各位讀者,這款高端的樂彼W2 Ultra也算是小眾之物,屬于有熱度但銷量一般的便攜解碼耳放。
之所以有熱度,一是因為它的賣點足夠吸引人,而是樂彼的本身影響力足夠大;說它銷量一般,除了貴,另一個原因是其量產(chǎn)有限,經(jīng)常缺貨。
▲如果為它的銷量不夠好找原因的話,恐怕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它的外觀。這款W2 Ultra其實和W4以及W4EX的外觀一樣的,只是顏色不同,然后背板不同;而且它和W2的外觀也相差不多,只是把多按鍵改成了單一按鍵。
在模具上沒有較大改變,即使出了新款,它的推廣效果也會打折扣,關(guān)注度自然也就低了。
這里要提一個HIFI耳機的套路,不少廠商新品層出不窮,目的除了彰顯其研發(fā)能力強,另一個目的則是利用新品的熱度搶占市場熱點,或者掩蓋其產(chǎn)品生命周期短的缺陷。
樂彼的幾款便攜小耳放雖然在外觀模具創(chuàng)新上偷了懶,但是有兩點值得一說。
第一,就是保值。樂彼的小耳放價格雖貴,但是迭代慢,價格跌幅很?。?
第二,顏值高。各位自己看吧,這款W2 Ultra好不好看,精不精致?雖然旋鈕是歪脖子設計,可是機身多面設計有點保時捷那味道,而且其重量很輕,僅僅26克。
▲W2 Ultra的后蓋是碳纖維材質(zhì)面板,之前的W4系列則是玻璃背板。前者雖然沒有后者那么光彩奪目,但是更耐刮樂,更重要的是在散熱上性能更好。
為啥要提散熱?
注意了,W2 Ultra的4.4平衡端擁有800mW@32Ω負載的強悍推力,在這種本身沒有電池的小尾巴里應該是NO.1了。
如此強悍的推力必然對散熱有較高要求,W2 Ultra除了碳纖維后蓋幫助散熱,它還內(nèi)置大型CNC散熱鋁片,散熱效果大概率也是同類最佳了,這會湖北冷不好測。
對這種大推力小耳放除了散熱要求高,功耗也是一大考核指標。官宣W2 Ultra的功耗是W2的一半,實際體驗了高增益開1個小時有余,接駁一加Ace3,電量僅消耗10%。
▲W2 Ultra整體外觀展示以及包裝盒展示,配件沒啥的,就一根Type-C--Type-C的線和一根USBA公轉(zhuǎn)Type-C母線。
然后果機用戶需要注意下iPhone14以前的(包含14)使用W2 Ultra需要搭配拼過官方相機套件使用,蘋果15則可直接使用。
▲W2 Ultra機身旋鈕展示,整個機身的交互都靠它,可旋轉(zhuǎn)也可物理按壓。官方顯示這里配的是ALPS長壽命元件,旋轉(zhuǎn)式的刻度感較明顯,有一定阻尼,不用擔心誤觸。
至于時間長了會不會掉漆,這個可以參考一下之前的W4系列以及W2的反饋評價,應該是沒問題的,因為這很容易成為黑點,是發(fā)燒友們喜聞樂見的。
▲關(guān)于W2 Ultra的配置
解碼方面和W2相同,W2 Ultra使用了兩枚CS43131,最高可硬解DSD256;不同的是不論放大部分還是電路布局等內(nèi)置架構(gòu)都做了改進,這也讓它的輸出功率顯著提升。比如平衡口,直接從280mW@32Ω提升至800mW,包括3.5單端也達到了216mW,比其旗艦W4EX都要高兩倍。
音效方面,W2 Ultra和W4以及W4EX一樣擁有2種樂調(diào)音、7種定制場景音效以及5種數(shù)字濾波,包括兩檔增益。不同的是W2 Ultra針對HD800和大烏做了專門的預設音效,它的高功率模式就是專門為頭戴耳機設計優(yōu)化的。
▲個人主觀聽感分享
如果你糾結(jié)W2 Ultra在驅(qū)動大耳時是什么水準,別的不敢肯定,能肯定的是在這種手機供電的小尾巴里,它顯然是首屈一指的。
但你要問它駕馭的大耳里哪些是比較好的,我個人沒法回答,因為器材有限,建議可以去某些線下店去試聽。
個人測試過250Ω的拜雅DT880 Edition,高增益模式,音量開到9成左右,那才算是推出了水準。如果音量開8成,你還會覺得聲音的層次和聲場不對勁。
它的聲音是偏暖的,有點點溫潤,結(jié)像很扎實,干凈不拖沓,還有幾分柔和與寬松,推DT880 Edition剛開始沒刻意聽低頻還不覺得其音色飽滿,實際上它的低頻挺飽滿,背景黑,層次感出色,下潛速度不快,但是凝聚感自然,有澎湃感,包括動態(tài)也能駕馭窮街、邦喬維這類金屬打擊樂,但搭配DT 880 Edition并不大適合聽金屬搖滾哈,聽一下偏民謠的搖滾還不錯。
▲把大耳換成耳塞后,又能明顯感覺到W2 Ultra的閑庭信步。比如在試山靈的ME900時,音色還是偏暖的,但是是飽滿的明亮的,注意并非刺激的亮麗型,而是明亮通透,同時帶點舒展的箱子味,加上ME900的聲場原本就大,這會聲場規(guī)模、輪廓和層次就更明顯了。
別說低頻聽金屬搖滾,就是高頻聽古典,這套搭配都很爽。
這里說下,ME900雖然保持著山靈偏暖的聲音,但其實也屬于高解析的,在W2 Ultra的驅(qū)動下,它的侵略感是有些被壓制了的,音色更圓潤,聆聽管弦樂時的毛刺更少,但動態(tài)和瞬態(tài)都保持著較佳狀態(tài),遇上馬友友的演奏還是會有那驚心動魄的刺激感。
▲因為山靈ME900本身是很好推的,還不足以展現(xiàn)W2 Ultra的特別。
所以我又換上了TINHIFI的P2 PlUS黃金版,一副只有上臺機才能發(fā)揮真實實力的平板振膜耳塞。把W2 Ultra音量開8成,同時保持高增益模式,P2 PlUS被推得有模有樣,通透大氣不乏細膩,就這表現(xiàn)已經(jīng)令絕大多數(shù)小尾巴望塵莫及了。
W2 Ultra的大推力并非單純推得猛,實際上它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只有在金屬打擊樂、管弦樂、古典大編制里才會顯山露水,多數(shù)時候你會覺得它的聲音是舒適的、溫暖的、通透的,或者還有一些寬松,就像一個沒有脾氣的、一直和和氣氣的人一樣。
▲整體總結(jié)部分
盡管樂彼W2 Ultra針對大耳做了優(yōu)化,并有特定的大耳型號調(diào)音,但我相信樂彼并非想告訴大家——買W2 Ultra就可以搞定你的大耳了。
實際上,這是它的一項絕對優(yōu)勢,可以方便大耳用戶在需要小尾巴進行便攜體驗時有較好的選擇,畢竟玩大耳的有幾個人沒有臺機呢?
再者,它能伺候好大耳,對于更易驅(qū)動的耳塞自然就更容易拿捏了;換個角度, 它的實用性更強了。
最令我心儀此物的是它的調(diào)音,微暖、背景黑、又有些箱子的彌散感,音色通透之中帶點沉郁,配合TINHIFI的這款P2 PLUS黃金版越聽越有味。
至于價格,1999元在同類產(chǎn)品里肯定是貴的,但當下在1500左右的小耳放也不少了,到反襯了它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