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蒸烤箱這種產品,其實是最適合中國人的吧?
烘烤的能做西式的蛋糕面包、能做傳統中式叉燒、烤雞等菜式;
蒸煮是幾千年的傳統菜式;
而微波除了滿足最基礎的熱菜熱飯,也能烹飪,還能輔助為蒸與烤縮短烹飪時間;
可以說廚房里,電飯鍋與燃氣灶之外,電器終點就是一臺微蒸烤箱。
本次體驗的是宜盾普Q3 Pro嵌入式微蒸烤箱,它也代表了目前發(fā)展比較成熟的微蒸烤箱主流水平,本文是我對它的一個深度體驗。
嗨~大家好,我是飛帆飛帆,一個什么都喜歡研究、裝修過8套房子以及兩千平米辦公室的家電數碼愛好者。
我相信沒有完美的產品,它最少有1個維度會讓部分用戶覺得是缺點,如何把產品的優(yōu)缺點展示給大家,確定它是否適合你,是我分享的目的。
無論廣告還是個人體驗,努力保證體驗真實、客觀是基本原則,希望大家共同監(jiān)督!
早期的微蒸烤箱要在下方放置攪波器(微波功能),因此下方沒有法放置烤管,烘焙核心的上下熱管沒有了,微蒸烤箱的烘烤功能自然略弱一些。
而微蒸烤箱的烘烤功能弱還有個原因就是沒有風爐。
大家要注意我說的是風爐而不是風扇,以Q3 Pro背部的雙風爐為例,風爐是指在風扇四周放置了熱管(一般是我畫紅線的這些位置),在熱管制熱時再用風扇把熱空氣攪動,形成熱氣流循環(huán)在整個腔體內,結合上下管發(fā)熱實現三面熱管烤制+熱風循環(huán),讓烘烤升溫快、溫度更均勻。如果只是安裝一個風扇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
宜盾普Q3 Pro是把下置熱管與雙風爐都配備了,在微蒸烤箱產品里面可以說是非常強悍了。
普通用戶用烘烤功能最多的出品是什么?我問了身邊十幾個同事,給出的答案如下:
烤雞翅、烤排骨、烤五花肉;
蛋撻、戚風、吐司、小面包;
至于那些蛋黃酥、歐包,也就節(jié)假日、聚會啥的才弄了,日常家里的口糧,還是怎么簡單怎么來。
但并不代表對烘焙功能需求可以降低。
那烘焙功能,最講究什么?
我個人理解是兩點,1是溫度準,2是熱得均勻。
Q3 Pro解決了下置熱管與攪波器共處的問題,有獨立的上下管溫度控制,這一點挺意外的。
艙內配備了兩個溫控探頭,兩個熱風風爐,這些都是為了讓溫度更精準、更均勻而準備的。
加熱速度上,室溫30度的情況下,未預熱開啟普通烘烤模式上下管180°C,達到預設溫度需要6分鐘;
而如果開啟熱風烤模式,上下管230°C,5分鐘可以達到200°C!
對一臺44L的機器,速度算中上水平,盲猜下置熱管因為與攪波器一同放置,下熱管總量沒有上熱管多。
使用12個蛋撻進行均勻性測試,12宮格照顧到了爐內所有的位置了。
其實44L的容量,放16個蛋撻也是可以,家里就兩個人所以我就放12個了。
200°C上下熱管開啟25分鐘后開爐,這里已經可以看出四角的蛋撻都有合理的焦化反應。
拿出來看,最容易出現熱度不夠的爐門方向,四個蛋撻焦化到位,Q3 Pro在均勻度上讓人滿意。
成品擺拍大家看看~起酥明顯,焦化完美~
當然了...正經人家,哪里搞那么好看的擺拍哦,都是隨便一個碟子就裝起來了。
發(fā)酵功能我也試了下,效果也挺好,上圖是二次醒發(fā)的可頌(牛角包),40分鐘的醒發(fā)非常到位,發(fā)酵功能是做烘焙非常重要的功能,如果微蒸烤箱連這個功能都沒有,那還是別買了。
完成開爐時的情況~
同樣幾乎把烤盆擺滿的可頌,角落四個表面焦化程度與均勻性都非常相似,Q3 Pro在熱度均勻性確實不錯。
擺拍一張,這表皮成色達到了臨界點,再過一點就過頭了,一口酥脆真的不要太完美。
既然面包類的烘焙都不在話下了,那做其他烘烤類的中式菜式更是簡單了,比如做什錦大盆菜。
啥叫什錦大盤菜?就是你家有啥邊角料都切丁混在一起,隨便再放點醬油、鹽啊什么的,就是了...
你看我這次做的,雙色辣椒各半個,小半個芋頭、幾個香菇,還有魚扣一小塊,拌在一起裝盆~
放到中下層烤架上,200度上下火來個25分鐘就行了~
開爐時,輕微焦化的食材很是誘人的。
底部是汁水,吃之前攪拌一下才更有味道哦,這樣一份標準的減脂餐,用Q3 Pro做起來很方便。
烤雞我也幫大家試了,以往傳統烤箱烤整雞需要60-65分鐘,常會出現表面已經焦過頭里面還沒熟透的問題。
而這次使用的烘烤+微波組合功能,就是針對烤雞一類較大食材的烘烤使用的,烘烤時同時用微波對食物內部進行加熱,里外一起工作。
而且這臺機器的組合功能極其簡單,雙指同時按下即可...上圖示范為烘烤+微波。
在組合功能下烤雞用了45分鐘,出爐時這個皮的已經很酥脆了~
組合功能的里外加熱,能讓雞肉很容易脫骨,口感極佳。
同時也能逼出大量的油脂~吃起來會更加健康。
你看皮就那么點點薄了,脂肪都逼出去了。
Q3 Pro在烘焙方面的水平,已經做到了市售烘焙烤箱中上級別的水平,脫離了微蒸烤產品“烤”功能比較羸弱的特點,雙溫控探頭+上下熱管+雙風爐組合是主要的原因。
微波爐進入中國已久,但因為產品性能功率方面設置差,被大眾的理解是一個“熱飯菜”的機器。
但熱飯只是它最普通的功能而已。
Q3 Pro微波功能提供了100-1000W一共10檔調節(jié)。
就算只是用來熱飯菜也非常有用,因為當帶肥肉的肉類、帶有皮的雞鴨鵝類,功率過高就會發(fā)生“炸肉”搞得滿爐子都是,這時候調節(jié)500W來熱就能解決。
熱牛奶時開300W能輕松得到45°C的熱奶而不會熱過頭。
當然這些都是很基礎的微波功能了,今天要給大家展示的,是微波功能如何做菜。
從蠔油燜貝貝南瓜開始,把南瓜切成2CM左右的立方體,放蠔油拌勻調味。
拿掉所有的烤架,放到底部微波板的中間,開啟1000W+8分鐘微波。
出爐后是這樣子的!
需要攪拌一下并裝碟,就可以吃了!(換碗是因為微波過的碗很燙)
可以看到看到南瓜這真的很軟爛了~
最后裝盤拍照~完成了~是不是比自己下鍋燜還要簡單很多?
接下來是兩個肉菜,分別是芋頭燜里脊肉、土豆燜五花肉,當然也可以叫做“炒”~
做法都是把肉切丁或是薄片,芋頭土豆切成1-2CM的立方體,放入油、鹽、醬油、辣椒等配料,攪拌均勻。
微波無論熱菜還是烹飪,都要放在微波板的中間,才能保證受熱均勻。
這兩道菜都是開啟600W+8分鐘即可。
微波結束剛出爐時,因為湯汁都沉在下面,所以需要攪拌均勻會比較好吃。
當然了,大家也可以在4分鐘的時候打開艙門攪拌一下,然后再繼續(xù)剩下的4分鐘就行。
我一般出爐后都單獨裝盆,這過程實現了攪拌,也更好看一些。
大家可以注意到三個微波菜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1.大多5-7分鐘完成;
2.食材尺寸要統一,肉類要薄片,果實類1-2CM立方體為佳;
3.中間攪拌一下更入味,出爐后攪拌也更好吃;
上面只是展示了微波快手菜,下面展示用微波功能實現老火“燉”的功能。
做的燉湯是榴蓮燉雞,雞半只斬塊,放上2大塊榴蓮肉,一點紅棗、青椒、姜片以及一點鹽,用一個大湯碗裝滿水裝好。
放入宜盾普Q3 Pro微波板的正中間位置,然后開啟微波300W+75分鐘,模擬小火慢燉。
出鍋時候是這樣的。
如果不愛喝湯的,就可以直接開吃了。
兩廣的榴蓮燉雞一般喜歡把榴蓮攪碎混在湯中,喝起來有榴蓮的濃郁甜味,又有雞肉的鮮美。
Q3 Pro的微波功非常強大,機器功率檔位夠多且合理,可以實現各種菜式,而且速度上、便利性上都比傳統方式要方便不少,起碼就省去了洗鍋跟清潔灶臺的流程。
Q3 Pro在微波功能上是上等水平了。
微蒸烤箱在蒸功能上主要考究蒸汽的速度與出氣量,與傳統蒸烤箱不一樣的是,宜盾普Q3 Pro最高可以提供150°C的高溫蒸模式,也代表了Q3 Pro在蒸汽模塊上比傳統產品要更強。
內部密密麻麻的出氣孔,再加上強力的蒸汽模塊,相信Q3 Pro的蒸功能肯定不弱,差別只是“好”還是“更好”而已。
首先嘗試的蒸生蠔。
有小朋友會說看起來似乎亂糟糟有點惡心,一點都不像夜市攤烤生蠔的鮮美?。?
兩廣人吃生蠔更偏愛清蒸的方式,而且一般是蒸10分鐘不到讓生蠔剛剛熟,這樣的生蠔充滿水分很飽滿,鮮味很足,也不會因為烹飪過度縮水。
Q3 Pro的容量有44L,非常大,如果人多可以一次性蒸2盆,這里差不多30個夠我們兩個人吃了。
開啟150°C鎖鮮功能,考慮到升溫時間開8分鐘。
官方對150°C鎖鮮蒸的宣傳是,快速升溫,并迅速達到150°高溫,讓水蒸氣變成肉眼不可見的氣體,獲得更強的蒸功能外,又不會有過多的水珠附著在食物上,能讓食物保持鮮美,維生素與蛋白質也不會受到破壞。
從我的理解來說,這不就是為更快蒸熟海鮮而準備的么!
趁著8分鐘時間去自制一點蒜蓉醬~
最后出爐把肉剝下來放到碗里面攪拌再吃~這不比碳烤的要好吃多了?
你看那飽滿的樣子,150°C鎖鮮蒸確實很實用。
鎖鮮蒸的生蠔非常飽滿,肉上面也沒有水分流失產生的褶皺,一口下去會有輕微爆漿+Q感,建議大家有條建議一定要嘗試一下!
在蒸功能上,Q3 Pro除了溫度上超強,在容量上也非常不錯,我這里常做做一個健康的雙人晚餐。
一條黃骨魚、一份肉餅蒸蛋、一份西蘭花,本來是三道菜的,但肉餅多出來一點點,我又打了2個蛋跟剩下的碎肉減半一起蒸,四個菜足夠豐盛了吧?
我是一次蒸兩份,可以看到空間還有不少余量。
這個容量,蒸大鱸魚啥的也綽綽有余。
因為考慮肉餅的熟成所以蒸20分鐘完成,一次8個菜出爐。
開爐瞬間噴涌而出的氣浪!
最終出爐感覺2個人吃有點多...分明是3個人的量了,Q3 Pro在容量確實讓人滿意。
Q3 Pro能實現很完美的多層同蒸,一是得益于2800w的大功率蒸汽+300孔蒸汽直噴外,還得益于背部高轉速的雙風爐運轉起來形成的微壓蒸汽流,使得高溫水蒸氣均勻的擴散到整個箱體內,已經可以有商用蒸柜的樣子了。
關于150°C的蒸功能,霧化的水蒸氣被持續(xù)加熱會變成肉眼不可見的高溫空氣,換個方式理解,這是不是屬于另一個角度濕烤功能?用來做烤雞腿會是啥效果?
于是兩個手槍腿,150°C的高溫蒸,30分鐘開啟。
最后出爐瞬間,果然跟我想象的差不多!真的是高溫濕烤的效果。
食物的油漬被逼了出來,但是肉的水分卻還是有,整體的肉質非常特別,處于嫩與柴之間的緊致感,很適合用來烹飪有一定油脂的食材。比如雞肉、鴨肉、羊肉、豬肉等,能有效的減少油脂、減少油膩感,別有一番風味。
從蒸功能的角度,Q3 Pro我能給95分,不給滿分怕宜盾普驕傲...
三大功能說完,咱們再簡單聊聊整個機器的一些特點。
蒸烤箱使用最頭痛的地方,就是蒸完菜后烤箱內都是非常大量的水,包括烤箱內底部與門下的擋水槽,每次處理積水很麻煩。
Q3 Pro官宣采用了專利的排余水技術,能在每一次使用純蒸功能前把上一次管道內的殘留水給排走,減少每次使用的積水情況。再加上蒸汽直噴技術與溫度足夠高(水蒸氣在更高溫度下會變成不可見的濕潤空氣),實際體驗下,每次蒸完菜后的積水并不多,比如上圖就是蒸完一次菜后的殘水情況,可以說抹布輕輕一擦就可以了,完全沒有常見蒸烤箱水簾洞的樣子。
此外Q3 Pro前方的擋水槽也夠寬夠淺,雙指夾著抹布可以輕松清理,不像有其他產品擋水槽要用筷子夾抹布去清理,超級麻煩。
內膽采用的藍流瑯陶瓷油內膽工藝,清理很簡單,常規(guī)的污漬抹布一擦就行,頑固污漬在蒸菜完成后再用抹布一擦也就可以了。
組合功能的啟用上,雙指一按就可以實現,這是目前組合功能使用最方便的機器了,組合功能沒有被大家熟悉就是使用太麻煩的原因,但微波+烤、微波+蒸、烤+蒸都是極好的組合功能。
烘焙對風爐的需求是很高的,有風爐與沒風爐是天差地別,但雙風爐對比單風爐就是85分與95分的區(qū)別了,它并不會帶來質的改變,但會帶來品質上的差異。
我個人的建議是,單風爐是起步,有雙風爐更好。這次Q3 Pro在烤制蛋撻的時候也印證了這點,雙風爐可以讓熱量和蒸汽更好的覆蓋每一個角落,四角的蛋撻都能表面焦化完美。
那關于這臺機器的優(yōu)缺點,我的總結如下:
1.很好的實現了上下熱管,再加上雙風爐,烘烤功能突出;300孔的立體直噴加上雙風微壓蒸汽留讓蒸功能升溫快蒸汽足,能達到150°C的過熱水蒸氣,支持多層同蒸,在國產產品中較為少見;微波功能檔位多、微波均勻、火力夠,整體表現非常好。
2.專利的排余水技術與藍流瑯陶瓷油內膽,在易清潔方面會比較輕松;
3.服務不錯,提供免費上門測量,提供櫥柜改造津貼。
改善點,其實也是有的:
操作屏幕感覺可以再升級一下。微蒸烤箱產品這兩年的彩屏其實都是彩圖亮屏,如果能做成跟手機一樣操控舒適的觸控屏幕會更好呀,把所有的菜譜、功能都用中文顯示放在上面,避免了用數字展示代表菜譜序列號,用戶還要一一對照清單的尷尬。
這個不是宜盾普的問題,而是目前高端廚電市場這個品類的普遍問題。
其次,如果能提供黑白雙色可以選擇,會更好一些。
最后來一句話總結,我給宜盾普Q3 Pro微蒸烤打分:烘烤90分、微波95分、蒸100分,是今年比較值得買的微蒸烤箱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