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總是喜歡搞首發(fā)的小米,在豎屏折疊上卻遲遲不出,看了雷總的最新年度演講后知道了原來是,做了5年不做好不發(fā)布···雖遲但到,這次總算是有了新機——小米Mix Flip。
豎屏折疊咱也算體驗了不少產(chǎn)品,OPPO的N2/N3 Flip、三星的Z Flip系列、努比亞Flip等,關(guān)于這些手機,所有的通病我都提到了:外屏太小,這些產(chǎn)品里面三星是位數(shù)不多做的挺大的,這些機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和性價比無關(guān),溢價可以,起碼性能跟得上吧?(三星Z Flip6正在體驗中 后續(xù)分享)
這次小米Mix Flip就做的挺好, 外屏尺寸4.01寸,分辨率1.5K、刷新率120Hz、C8+ 屏幕材料,支持1600nit全局亮度,峰值亮度是3000nit;在面積上是給做全了。
不過這倆鏡頭看著確實突兀,得適應一段才行,不知道如果把鏡頭做小點放在轉(zhuǎn)軸的背面也就是折疊的腰線上行不行···這樣外屏就完美的是一整塊了;對于折疊屏來說APP的適配性是個大問題。
之前大折疊的時候不少產(chǎn)品也就是初期適配了下,之后不少都斷了,你要是APP程序員讓你加班適配不同屏幕大小來敲代碼你肯定也罵罵咧咧的;這次Mix Flip想法可以的,在攝像頭以外的位置形成了16比9的區(qū)域,視覺上看著更協(xié)調(diào),對于主流的APP適配也更好,不用改來改去的,攝像頭上面的那個區(qū)域也搞了個類似藥丸的地方放內(nèi)容,不過外屏的顯示APP需要內(nèi)屏增減操作···后續(xù)得再優(yōu)化一下。
更大的面積,也給外屏更多操作的空間,這次Mix Flip外屏可以用26鍵/9鍵輸入法了,評論區(qū)揮斥方遒、微信回復什么的都可以不開蓋操作;而且可以一邊通話一邊繼續(xù)操作了。
內(nèi)屏和外屏都是一樣的, 6.86寸和2160Hz PWM + DC 調(diào)光,不過說好的無2K不旗艦呢???這個折痕問題,畢竟是新機所以各個角度看著都不明顯,折痕就和新能源車的電池一樣,前期再優(yōu)秀隨著時間推移用戶肯定會吐槽的。
小而美用來形容豎屏折疊屏太貼切了,Mix Flip折疊厚度15.99mm,重量192g,重量還行但是這個厚度改進空間還挺大的,這次估計為了妥協(xié)續(xù)航把電池加大的原因吧,這是缺點1;金屬中框和磨砂工藝視覺上和手感上都是消費者比較認可的設(shè)計;這個鳳羽纖維款,摸著擱楞手,我覺得還是金屬材質(zhì)更好。
除了小而美還得小而精,Mix Flip這次把我提到的豎屏折疊第二個問題性能給解決了;直板旗艦的8gen3+UFS4.0+LPDDR5都給上了,也用上了當年的最高規(guī)格硬件。67W快充有,但是不支持無線充電可惜了,還有雷總發(fā)布上親口說的7000+mAh的電池(其實是口誤,4780mAh)。
豎屏折疊我個人覺得用戶會比較少的打游戲,也簡單測了下,原神直接打開會發(fā)現(xiàn)分辨率不夠,設(shè)置里全開后810P,整個過程體驗下來效果一般,十幾分鐘會鎖幀保體驗,如果是680P效果會好不少。
如果通過Game Turbo里的功能選擇幀率增強,體驗會好不少,不過溫度上受限與豎屏的折疊散熱很一般,溫度都集中在上半部了。
如果換成王者這種游戲體驗上就好不少了,幾乎是滿幀率體驗。
外置 50MP 徠卡主攝(光影獵人 800)+ 50MP 徠卡浮動長焦(2X 浮動對焦),支持多角度懸停拍照;內(nèi)置 32MP 鏡頭。最近對焦9cm左右,另外2X 浮動對焦只在外屏拍照、內(nèi)屏拍照和錄像時可以啟用,不過官方宣傳的焦段23/35/50mm我都能理解,另外不是85mm的?怎么宣傳個75mm的?
懸停拍照從45-120°都可以;視頻方面前后鏡頭都支持最高4K30,后置最高8K24,日常都夠用,小米這兩年照片影像調(diào)教的很不錯了,畢竟13U和14U口碑都很好;視頻上果凍效應居然控制的不錯,出乎我意料 ,另一家的某2折疊屏我當時分享的時候可吐槽拉胯不少。
5999這個價格在折疊屏賽道其實不算太貴,不過從用戶對小米的印象來說有點貴了,這是缺點2,這次誠意太足了,我覺得出個8en2 這種配置,來個4599 的價格 更高配置的再按照目前價格會更好,個人意見是你買我推薦,我買我是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