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618的時候買了不少東西,之前買的iDmix 3C1A 100W可是花了大價錢,手感真舒服,重量放到現(xiàn)在還是不錯的,就是莫名其妙的插銷總和電插板小小短路一下,然后就有點走形了···更讓我難過的是,店鋪居然就這么關閉了····所以本來想著這次買個酷態(tài)科140W的感受下,但是又刷到了新出120W的。
18號下單、21號到手,官方宣傳的顏色有四個,不過我在JD平臺選的時候是默認采購后發(fā)貨,沒有顏色的選擇的,所以隨機發(fā)來的是個灰色的。
設計上可以看做是酷態(tài)科140W的青春版,小了有一圈;從原來的鏡面手感換成了磨砂手感了,單個充電頭的重量大概是210.5g。
6A的CC線 ,有1.5m長并且最大的亮點就是支持小米120W私有快充,同時 兼容PD3.1 240W 快充,這根線酷態(tài)科好幾個產(chǎn)品都用了,最明顯的就是外皮有有6A的字樣,同時C口里是藍色膠芯。
2C1A的插口,兩個C口盲插120W且兼容100W PD;A口最高支持33W ,C1+C2是67W+33W; C1/C2+A則是67W+22.52; 三口同時使用則是45W+33W+18W。
終于看不見充電器底部和頂部的合模線了,pps也支持到100w了,紋波也更低了,空載功耗也降了~兩個C口都是5a的pps,可以出發(fā)三星45W,同時A口華為支持20W和QC3.0,后面我借來的POWER-Z圖也錯刪了···所有實際功耗圖都沒了(因為是新機拍的,新機測完后恢復出廠設置,結果忘了把圖先導出來了···)這次的不斷聯(lián)還真是。
酷態(tài)科這款充電器 ,疑似將Anker的A2148和A2343/A2669的技術結合在一起了,前者是具有全時動態(tài)功率分配設計,但是C2和A共用一路(充電器僅兩路輸出)后者是具有三路輸出設計(即支持任意兩個端口都能跑滿充電器最大功率) 但是并沒有全時動態(tài)功率分配,可以說讓消費者十分難以選擇 ,我覺得10號是可以做到100W持續(xù)輸出不降功率的,感覺官方就是故意這樣設計好給15號讓路,不然15號真要被背刺。新版的15號雖然修復了首發(fā)的一堆bug,但還??蛰d功耗高和紋波不夠驚艷的遺憾。
酷態(tài)科10號充電器支持小米、蘋果、三星、華為、榮耀、vivo等手機品牌快充協(xié)議。iPhone 15 Pro Max支持27W快充,半小時充電約56%;三星S24 Ultra支持45W快充,半小時充電約 62%;支持華為SCP 22.5W 快充,華為Mate 60 Pro半小時充電約45%;榮耀100手機支持最高100W,30分鐘充電約80%;榮耀 Magic 6半小時充電約68%;vivo X100s Pro支持最高80W,30分鐘充電約85%;vivo X Fold 3半小時充電約62%。
這里距離我首例測試用的紅米K70,支持小米120W快充,不過 小米快充的充電器使用了特殊的USB-A接口系統(tǒng),即“魔改A口”,通過在接口內增加一個特殊觸點的方式實現(xiàn)“CC”通訊功能,與小米原裝線纜搭配后可以支持 USB PD 通用快速充電。但是你要搭配酷態(tài)科這個久難受了啊,A口最大支持33W口就不說了,用小米原裝線根本不通電的···· 如果你用6A線的話,多出了的手機原裝線就白放那了···我還有個80W的小米風冷無線充電器,輸出端也是A口,這可太難受了。
最后,10 號優(yōu)點多口不斷聯(lián),缺點不能滿血 pd100w 持續(xù)輸出,只能 45 分鐘就會觸發(fā)保護機制,15 號優(yōu)點持續(xù)滿血 pd100w和 pd140w 持續(xù)二三個小時不會觸發(fā)溫度保護機制基本可以拿來當適配器,缺點就是多口會斷聯(lián),看個人喜好吧···你的充電頭已經(jīng)很多了,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