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端機的主要需求
一直以來中端機型的給人的感覺就是總會有一個配置的短板,不是核心SOC太弱就是品控不足,不是電池太小就是充電太慢。好像選擇中端機就必須接受它有先天不足的缺點,而這兩年的消費降級也使得2K價位的機型需求量越來越大了。
選擇這個價位中端機的用戶肯定也并不會奢求什么頂級芯片,更多的應該是關注系統(tǒng)流暢度、電池續(xù)航、充電快慢以及其他實用性配置??偨Y一下首先就是實用,第二就是好用,最后就是耐用。在滿足所有基本需求單情況下以最合理的價格入手一臺水桶才是核心訴求。
OPPO K12的主要配置
- 驍龍 7 Gen 3
- RAM 8/12 GB,ROM 256/512 GB
- 5500mAh電池+100W超級閃充
- NFC+紅外遙控+X軸線性馬達+藍牙5.4+立體聲雙揚
- 索尼LYT600主攝 ,OIS光學防抖,5000萬像素
- 全亮度護眼直屏,2160Hz高頻pwm調(diào)光+1pusle類DC調(diào)光
作為K系列的全新?lián)Q代產(chǎn)品,OPPO K12算是進一步補強了短板加入了5500mAh大電池和100W閃充的配置,同時加入了抗摔架構提升耐用性。再加上最近Color OS更新確實越用越順手了,4年流暢運行問題不大。
使用體驗
上手第一感覺窄邊框直角中框感覺不錯,直屏愛好者狂喜。背部是2.8D弧面加上閃光砂工藝AC透鏡玻璃背板,整體顏值和做工都很到位。
SOC核心
驍龍7 Gen3 目前來看算是中端芯片的頭把交椅了,使用的是臺積電4nm工藝,核心配置包括了1顆2.63GHz的A715+3顆2.4GHz的A715+4顆1.8GHz的A510,GPU則是Adreno 720 。
上手順便跑了下分總體基本上在90+W以上,跑分跟華為P70pro差不多。數(shù)據(jù)相比旗艦芯片肯定沒那么亮眼,不過由于也算是新上市不久的產(chǎn)品,低納米制程工藝的優(yōu)勢還是在的。
大致記錄了一下4次高強度跑分的手機溫升情況。初始溫度各不相同,基本上完成一輪跑分后最高溫度也就到30℃左右。搭配上OPPO K12的全新高性能11147 平方毫米石墨散熱材料,在性能全面釋放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保持低發(fā)熱的狀態(tài)。
在進行王者榮耀游戲時,所有圖像參數(shù)拉滿同時開啟OPPO K12的穩(wěn)幀、超畫優(yōu)化,全程穩(wěn)定輸出毫無卡頓。同時推薦開啟OPPO K12的游戲4D震感功能,AAC 0809 X軸線性馬達可以帶來更爽的游戲激戰(zhàn)體驗。
我一共記錄了2局王者榮耀的對局全程狀態(tài),可以看到除了中間退出到游戲大廳的環(huán)節(jié),在2局游戲中穩(wěn)穩(wěn)的120幀全程保持。不出意外手機溫度也在整個過程中穩(wěn)定上升,不過在帶手機套的情況下全程還是沒有超過35℃,整個散熱模組還是很給力的。
影像模組
5000萬像素、1/1.95英寸,光圈f/1.8,支持OIS光學防抖,比OV64B強。
800萬像素、1/4英寸、光圈f/2.2
總的來看OPPO K12的2個鏡頭配置算是中規(guī)中矩,也沒有搭配第三顆湊數(shù)的雞肋鏡頭??磥韽S家已經(jīng)改變了前幾年的堆鏡頭數(shù)盲目競爭的策略,不但提高了總的手機成本,用戶實際體驗也差,最終換來的還是差評造成雙輸?shù)木置妗?
OPPO K12的主攝+廣角方案算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兼顧了日常使用和用機成本。唯一中端機目前區(qū)別于旗艦最明顯的一點我認為就是長焦鏡頭的確實,不過就加個而言也算是合情合理。
IMX 882 雖然相比旗艦機并不亮眼,不過基本素質(zhì)還是可以的,再加上手機AI和算法一頓優(yōu)化直出分享還是綽綽有余。
在中午烈日強光下,暗部和亮部的細節(jié)還原都還算不錯,陰影處細節(jié)還是能看清的,高光處也沒有過曝發(fā)生。
廣角鏡頭的話相對日常使用的較少,白天拍拍風景肯定沒問題,色彩和細節(jié)還原都還不錯,發(fā)個朋友圈綽綽有余。
整體來看OPPO K12的鏡頭還是符合中端機定位的,日常使用焦段都有覆蓋,再加上手機的各個優(yōu)化拍攝功能可以輕松應對各個拍攝場景。
電池及快充
不得不說5500mAh電池+100W超級閃充的組合對我而言是OPPO K12上最喜歡的配置。以往在這個價位電池容量可能還比較大,但是快充部分總是有所缺失。OPPO K12的這個100W充電算是為中端機普及大功率閃充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
借助人工智能的大模型,OPPO K12 通過自帶的AI學習功能通過不斷分析用戶的使用和充電習慣自動分配實時充電功率,在保證最大充電效率的情況下最大限度保護手機的電池壽命。這種模式下手機只會越用越智能,越用越匹配每個用戶的不同日常用機流程。
這段時間我的使用情況來看,基本上5500mAh電池大電池在半小時左右就能夠完全充滿。搭配SUPERVOOCS電源管理芯片應該是提升了防電效率,上手這幾天特別高強度使用一天完全用不完。
直屏屏幕護眼
OPPO K12用的是6.7英寸LTPS柔性屏,我感覺四周基本上算是等邊框了,加上黑框的尺寸控制的也非常小,忠實的直屏用戶又多了一個選擇。最新發(fā)布的新機來看,OPPO全系基本上都搭載了新的全亮度健康護眼方案,采用中高亮度1Pulse類DC調(diào)光+和低亮度2160Hz高頻PWM調(diào)光來保護用眼健康。畢竟中端機其實才是走量的主力,建議各廠家都跟進,護眼配置的功能越卷越好。
另外,OPPO K12的指紋解鎖也是采用的屏下方案,用來用去還是感覺屏下比側邊解鎖更方便。
ColorOS及AI
ColorOS最近推送的幾個版本都很大的改動,整體UI界面和功能性我感覺又有了明顯的提升。OPPO K12完全的繼承了旗艦機的同款AI功能,全新的小布助手功能全面又實用,總體驗上來說進一步拉近了和旗艦機之間的差距。
另外,如果有多臺ColorOS終端那就更方便,相互之間互傳共享完全不是問題,關鍵就是既好用又穩(wěn)定,我感覺這才是軟件系統(tǒng)迭代的最關鍵的目標。
就拿上圖隨手拍攝的公園一景,回家后仔細看發(fā)現(xiàn)左側有欄桿比較影響觀感。首先不可能再回去重新拍一張,一般情況下可能選擇進行裁切或者導入PC進行修圖。第一種方案可能影響構圖或者失去重點,而第二種方案操作太過繁雜影響時效性。OPPO K12的AI消除功能就可以簡單操作一步完成,進去圖片編輯消除模塊,簡單圈選雜物剩下的就可以交給AI了,大模型會自動識別、消除、填充一步到位。
外形設計及耐用升級
在滿足中端機所有水桶功能的情況下,OPPO K12又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內(nèi)卷戰(zhàn)場就是抗摔。通過全新設計的金剛石架構,分別加強最容易跌落破損的死角。通過最大限度提升邊框和前后面以及死角的抗摔緩沖能力,確實這才是流暢使用48個月的最大前提。
這兩年給我明顯的感受就是中端機的設計、質(zhì)感和工藝有了很大提升,再加上現(xiàn)在各廠家新機不斷發(fā)布,單獨一臺手機簡單上手感覺都像是旗艦機。OPPO K12這設計說實話跟不久前的一加ACE 3V不能說有點類似,只能說是一模一樣。好在OPPO K12和一加ACE 3V從配色上還是能夠區(qū)分出來的,OPPO K12提供了“青云”和“星夜”兩款配色,當然我肯定是更鐘意這款“星夜”的。背面鏡頭模組一字型排布明顯區(qū)別了市場上大部分的大圓圈造型,辨識度和顏值都不錯。
多功能NFC 、紅外遙控在OPPO K12上都是標配,這也是我把它稱為一臺全面的水桶中端機的原因。
移動網(wǎng)絡方面OPPO K12支持5G雙卡雙待雙通算是基本標配了,神奇的是存儲卡擴展功能又回來了,而且最大支持1TB的擴展。
中端機這個價位的機型選擇最大,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區(qū)間。但是如果自己對比下發(fā)現(xiàn)真正能做的中規(guī)中矩沒有短板的機型其實并不多。首先得保證硬件配置沒有坑,其次軟件系統(tǒng)優(yōu)化到位、功能實用,最后如果再搭配上幾個越級配置才能算上一臺優(yōu)秀的中端機。
OPPO K12 綜合來看基本算是滿足上述條件的一臺中端機型了,提供了8+256GB/12+256GB/12+512GB 三個配置供選擇。我依然推薦入門款和最高配兩個選項,8+256GB配置是追求性價比的第一選擇,目前官網(wǎng)已經(jīng)官降100來到1799價位還有免息,用兩年換新機成本最低。另外一個選擇就是直接上最高配12+512GB搭配OPPO K12 內(nèi)存重組和存儲煥新技術用4年以上完全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