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在各路廠商不約而同的發(fā)力之下,一向小眾的平板振膜耳機貌似迎來了久違的春天,動輒大幾千的價位也降到了千元級。
我不確定有多少人買平板耳機就是奔著它獨特的平板振膜而去的,如果真的是對這種獨特的工作原理產(chǎn)生的聲音感興趣,恐怕不該錯過TINHIFI的這款內(nèi)置12mm平板單元的P2黃金版。
TINHIFI在幾年前就上過一款P1,國內(nèi)反響還不錯,于是緊接著推出了售價2K出頭的P2,口碑自然也不會差,但是受制于市場環(huán)境以及TINHIFI在國內(nèi)市場的小眾人設(shè),P2并沒成為爆款。不過這并未讓TINHIFI就此放棄,一來是這品牌的主要市場還是在北美那邊,二來TINHIFI的暢銷款在千元左右的市場。
所以即使P2有性價比,我想它對TINHIFI的品牌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樹立品牌高度,所以這才有了后來更為高冷的P2黃金版。
▲造型上,P2黃金版和原本是一樣的,設(shè)計靈感依然是來自海螺,但是用了18K鍍金的電鍍工藝,顏值有沒有提升各位自己對比吧,黃金版的質(zhì)感有點讓人不忍觸碰,但實際上它更耐刮了。
▲因為它的包裝很用心,我還是按照國際案例開個箱。
▲盒子采用的是雙層抽屜式設(shè)計,精致是精致,但多少有點浪費。
▲配件很多,咱就說重點的,收納包相對于普通版P2又變成了簡單的牛皮包,做工和容量OK。
▲線材是日本進口的Mogani同軸升級單晶銅,主線略粗,質(zhì)地偏硬,收納指數(shù)一般,聽診器控制一般,顏值也一般,可以說是此耳機的槽點之一。
▲插頭方面直接配備了3.5/2.5以及4.4共三種規(guī)格,可直接通過更換旋轉(zhuǎn)鎖頭進行更換。
▲耳機后蓋展示,依然配有獨特的不銹鋼SPL面板;
▲這種18K鍍金的電鍍工藝比常見的鏡面電鍍工藝確實要耐刮的多,做工方面咱就直接跳過了。
▲在說音質(zhì)之前,還是通報一下黃金版P2的“升級”之處。之所以打引號,各位應(yīng)該很容易明白變化并不很大,按照官方的文案是磁路系統(tǒng)升級為兩面對稱陣列式磁路組合,相比普通版在試失真控制上更好了。
除非你體驗過普通版P2,不然我覺得這個并不重要。
說回正題,這耳機還是比較難推的,即使是乾龍盛MC01SE的4.4平衡輸出也悍不動。千萬別看其阻抗和靈敏度,我個人的主觀聽感則是基于樂彼L6的單端和矩聲解碼耳放一體機mini-i-Pro3的平衡端。
至于佩戴感,個人覺得大體上還是很友好的,塞子很小巧,表層也很光滑,就是線材相對耳機略粗,耳掛有點硬,可能和我一樣耳朵比較小的不怎么喜歡。
搭配樂彼L6
低頻方面,音色略暗,所以沒有讓人一耳朵覺得干凈的強解析,而且下潛也不算特別深,但是整體聲場大,且氛圍較為濃郁,加上背景較黑,有獨特的通透感。
細節(jié)方面,動態(tài)還是很自然的,但瞬態(tài)一般,彈性也一般,器樂分離度可圈可點,聲音層次出色,它的量感雖然不是很充沛但極具力量感,在整體寬松的風(fēng)格之下顯得氣勢宏大、舒展,有明顯的脫塞感。
盡管沒了高解析的加持,但P2的人聲依然保持著亮麗飽滿的音色,且有一定的密度感,加上居中的位置,入耳給人十分中正的感覺。聽男聲的話,柔和度還不夠自然,讓人覺得有些偏淡,可以駕馭各種男聲但沒有特別之處。
聆聽女聲的話就顯得亮點十足,解析細膩,音色明亮不失柔美,而且齒音控制出色,加上沒有明顯的冷暖趨勢,它可以勝任各種女聲。
P2的高頻在其三頻里是最通透的,甚至是華麗的。除了聲場開闊,器樂分離度以及解析都更為出色,但它依然不算當(dāng)下所謂的素質(zhì)流,因為它的樂感和整體的素質(zhì)是相得益彰、并駕齊驅(qū)的。
所以在細節(jié)上,它雖然沒有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延伸感,但無論厚度還是亮度還是順滑度都很自然,解析的質(zhì)感不乏靈動,樂感好似無處不在。
更重要的是它除了駕馭小編制管弦樂,對于大編制交響樂也能詮釋的有模有樣,動態(tài)和瞬態(tài)依然不會令人印象深刻,但就是自然。如果非要挑缺點,那只能說氛圍稍微淡了點。
搭配mini-i-Pro3
換上臺機后,P2的低頻依然不是那么明亮,顯著的變化是聲場更大了,彈性提升了,音色稍微變干凈了一些,整體通透感更為明顯了。
雖然如此,可別覺得這貨低頻羸弱,實際上量感是挺充足的,包括下潛深度足夠駕馭各種打擊樂,但不屬于動次打次的低頻塞。如果對照它的高頻,會發(fā)現(xiàn)它除了兼顧整體的均衡,它的低頻很耐聽,下潛深、反彈快、凝聚感自然,背景黑,聲場大,量感自然,氛圍偏濃郁,且大氣不失寬松。
在臺機上,P2的人聲顯著的變化是多了些柔和與舒展,音色明亮、解析自然,風(fēng)格中正不失大氣,整體的線條感更為明顯。細節(jié)上,它的解析并不一定比樂彼L6突出,但更自然,齒音控制依然出色,并且有了一點點潤澤,同時兼顧了男聲。
高頻依然是華麗的,樂感叢生的,而且更為清透了,失真控制也明顯更好了。除此之外,它依然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動態(tài)表現(xiàn)或者瞬態(tài)表現(xiàn),但是它的聲場還是挺寬廣,器樂分離度相當(dāng)出色,瞬態(tài)有所提升,可以輕松感受到樂感。
▲整體總結(jié)部分
在用TINHIFI P2聽歌的時候,其實是很容易讓人陷入歌曲之中的。這倒并不是它的情緒很濃烈,相反在聽流行的時候它是偏淡的,但是它有明顯的脫塞感,加上聲場很大,很容易讓人感知一些平時不會感知的,最明顯的就是器樂定位。
我很想說這款耳機就是傳說中一旦伺候好了就可以退燒的耳塞,但這怎么可能呢?
我相信有人聽了它,可能會去燒平板大耳,畢竟這小耳塞表現(xiàn)出來的高頻、聲場、還原都是極為出色的。
不過最后還要補充一下,這款耳機是很均衡的,在駕馭曲風(fēng)上除了ACG、電音這種極為亮麗的風(fēng)格,其它的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