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是如此值得期待,以至于我?guī)缀跬鼌s了過去長假時所經(jīng)歷的苦楚。
事實是殘酷的:這個五一簡直成了我生命中不得不提的“相見不如懷念”。
雖然目的地非常讓人期待,但是路上的經(jīng)歷可真是讓人迫不及待地想忘掉它。
得虧旅途中這次給女神大人提前準備了一款主動降噪耳機——漫步者的Lolli3 ANC。
漫步者今年4月份新推出了一款半入耳式主動降噪耳機Lolli3 ANC,按照漫步者家的好習慣,一如既往地滿上了無線版“小金標”認證,支持LDAC,還額外添加了一些“小科技”進去。
最吸引我的是它是一款半入耳式耳機。我自己一直用的是入耳式真無線,但是女神大人表示堵在耳朵里的硅膠帽讓她不是很喜歡,所以,趁這次出門前準備裝備,我特意選了一款半入耳式耳機給她在旅途中帶著。
包裝盒的背面列出了產(chǎn)品的3種顏色和制造商信息。
沒錯,我選的就是看起來最特別的綠色(官方名稱:青綠色)。
打開盒子,里面的內容物一目了然——雖然有配件還藏在下面,但是盒子里面看起來真的很簡潔,對吧?
半入耳式耳機,不像入耳式耳機一樣配很多大小不同的硅膠頭,因此,一份說明書,一根數(shù)據(jù)線,足矣。
當然,要說講冷笑話,漫步者還是有一手的。送來的卡片上有這么一句:
怎么說呢,我的第一反應感覺就像女孩子收到一束花,正高興得又跳又笑,但是旁邊送花的小伙子很認真的補充了一句:這是不可食用的。
有可能是因為我對于降噪耳機的工作效果非常了解(甚至覺得這個屬于常識)所以才會覺得有趣,而漫步者之所以這么說,可能也是為了避免真的有用戶把“鮮花”給“食用”掉吧。
而將這款漂亮的耳機比作鮮花,我覺得并沒啥不妥。
因為它確實漂亮。
上面圖里的是開蓋子側的照片,除了一個指示燈之外沒有任何裝飾,但是背面鉸鏈處,金屬材質的漫步者英文LOGO鑲嵌在那邊,好像一個銘牌一樣醒目耀眼,以至于你可能會忽略的LOGO下方的配對按鈕。
打開耳機休眠盒的蓋子,就看到兩只耳機好像某種小動物一樣,兩小只乖乖巧巧的頭靠頭鉆在里面睡覺。
開蓋就是配對模式,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通過主機的藍牙界面進行配對操作了。
Lolli3 ANC內置了多種傳感器,不僅可以通過3麥克風拾音降噪,還有紅外傳感器實現(xiàn)入耳檢測,壓感開關識別捏合手勢,而在外觀上,也形成了非常特立獨行的風格。
耳機出聲的位置做到了盡可能的大,但是考慮到抗沖擊性能,中間做了加強支撐將它一分為二,讓這個耳機出聲孔看起來像一只正在嗅來嗅去的大鼻子。
頂部的用來實現(xiàn)智能啟停的紅外線入耳監(jiān)測傳感器,又像一只好奇的窺視著這個世界的大眼睛。而耳機柄處的壓感操作區(qū)域,專門做了下凹造型,手指尖非常容易識別。
而耳機的平衡孔,專門做了加大并覆蓋了網(wǎng)孔保護層,視覺上可以銜接住掛在耳機柄末端的銀白色充電觸點,佩戴起來以后,更富有裝飾性。
所以,她看起來和我家女神不是一般的般配呢!
考慮到這是一篇耳機測評,我還是決定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加上我主觀度爆滿的個人耳機測評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人肉頻響曲線驗證和人肉耳機分辨率測試,這兩個測試都基于本人木耳實現(xiàn),唯一好處是我測過的耳機都通過同樣的測評設備獲得數(shù)據(jù)。
首先就是我在盡可能按鍵的室內環(huán)境測試的耳機頻響曲線。
這個曲線看起來,有一點點奇怪,首先是最左端的30Hz和最右端的16kHz,以我的木耳聽來已經(jīng)非常不容易捕捉到了,留的位置僅為了符合曲線走勢而存在。再來就是這款耳機高頻部分曲線末端上揚得有一丟丟的快,所以個人猜測它的高音部分表現(xiàn)會稍有一些不足。不過呢,它在中低頻部分,上揚得又特別慢,因此各位聽眾可以放心,它不缺低頻。
再來是失真度的檢測,klippel網(wǎng)站似乎越來越不好連上了,我好不容易測完了這組數(shù)據(jù),個人勉強能夠分辨到-21dB的失真度位置,這個位置在所有參與這個評測的用戶的得分中,算中等,也是相當多的耳機都能達到的水平。
接下來就是實測的音樂表現(xiàn)體驗了。
在描述聽感之前,我還想補充一下它的佩戴體驗:這款漫步者Lolli3 ANC耳機雖然是半入耳式耳機,但是通過旋轉和調整耳機角度,可以獲得接近入耳式耳機的佩戴感受,讓它不只是輕輕的懸掛在耳廓上,而是更向外耳道深入一步,從而獲得更好的“氣密感”,也讓低音的傳導更佳容易,同時,主動降噪效果也會更上一層。
而具體聆聽體驗,我們通過這幾首歌來了解一下吧。
排在第一的是恩雅婆婆的《Only Time》
聆聽這首歌的時候,我根本沒有在意恩雅婆婆那獨特的個人風格,而是關注在混合在伴奏中全程連綿不斷的中低頻和聲上,這個和聲一直持續(xù)的在全曲過程中都在輕輕的推動我的耳甲腔的底部就,甚至對耳屏的底部都能有一些感受(這么說夠準確了吧?)。
等耳根子稍微清凈了一點后,我嘗試了當一回大俠。
電影《功夫熊貓》的主題曲《Kong Fu Fighting》節(jié)奏明快,而且曲目短小精干,每個節(jié)奏似乎都用上了寸勁,非常凌厲。
在試聽這首曲目的時候能夠明確的再次感受到漫步者Lolli3 ANC在低音方面表現(xiàn)的優(yōu)化,但是個人表示略微遺憾的時候,較強的中低頻對Jack Black和Ceelo Green的嗓音似乎造成了一些影響,這個曲子聽起來稍稍有點兒發(fā)悶。
最后,我又試聽了Deutschland Sucht den Superstar版本的《Cry on My Shoulder》。
這首歌的風格倒是非常適合這款耳機,三位選秀明星的功底扎實,配合耳機聽感,流露出非常豐滿而自信的聲音,低音部分也相當?shù)臐M足,讓人心醉。
總體聽下來的感受是,這款耳機稍稍有一些挑歌,只要是對的歌,它的表現(xiàn)絕對超出你的預期。
我也非常慶幸在這次旅途中,將這款鋼琴烤漆的小耳機放在了隨手可以拿到的背包中,當女神大人對于旅途覺得無聊的時候,她選擇的是戴上耳機,而不是找我吐槽。
堵車個把小時加上全程,她都戴著這對耳機,半入耳式設計比較適合長途佩戴,而當我有興趣和她交流的時候,她只要雙擊耳機,就可以開啟環(huán)境聲模式,一邊聽歌一邊和我交流。當然,也可以摘下一只耳機,音樂就會同時暫停,而如果在漫步者APP里設置一下,那佩戴上耳機以后繼續(xù)播放也是可以的。
既然說到APP,漫步者家的音頻設備,都能得到它家自己的APP的支持,很多高級功能可以在里面進行設置,自定義程度非常高。
比如這款Lolli3 ANC耳機,可設置功能一屏都不太放得下:
手勢方面,單側耳機支持2次短按、3次短按和長按三個操作獨立設置,多重組合讓人使用很便利,而且還可以設置按壓操作靈敏度,真是方便又貼心。
這款漫步者Lolli3 ANC還有個有意思的功能:它能同時連接上兩個設備,而不是在多個曾配對的設備之間切換。
“雙槍黨”簡直狂喜!
當然,請放心,這款耳機工作的時候,也是只播放其中一個(先開始“發(fā)聲”的)設備的聲音,并不會讓兩邊的聲音混在一起。
比如我在其中一個設備上刷劇,工作手機來電話了,只要暫停播放,然后在工作手機上接電話,通話的聲音就能切換進來——這個時候,哪怕你誤操作了暫停播放的手機,也不會讓聲音“竄”進你的工作電話。
更騷的操作是摘下一只耳機讓播放暫停,然后另一手接電話并戴上耳機就行,追劇的手機就丟在角落碰都不要碰。
所以說,這真是一款值得多陪伴陪伴的耳機。
蘿莉系列耳機到了今天已經(jīng)迭代到了好幾代產(chǎn)品了,相比較于過去的幾個型號,能看出漫步者對這個系列是不斷打磨、更新的,而且對用戶的小心思也琢磨都越來越深。
更何況半入耳式耳機,能做到降噪深度讓人滿意,也是非常的不易。
當我在堵車的縫隙中掙扎,在蠕行的貨車旁徜徉,我的女神大人就戴著這款耳機,開著ANC,沉沉的睡去,也只有這樣,到了目的地時,她才能生龍活虎的發(fā)圈,同時對著笑都沒力氣的我大加抱怨——她根本不知道我一路上都經(jīng)歷了啥。
但是我知道,一路上,你都經(jīng)歷的啥:優(yōu)秀的音質,便利的動作感應,還有不錯的降噪體驗。我覺得,這些,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