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熊要當?shù)?,二人世界要變四口之家了。不要誤會不是生雙胞胎,是算上孩子和照顧孩子的人(暫定是姥姥)。由于臥室太小,原本PC電腦桌是放在客廳的,但是人口多了就不太好了,畢竟還是需要一定的私人空間,這時還是需要一臺臥式PC的,也可以給坐月子的老婆大人解解悶。由于臥室尺寸為3.6mX3m,放下一張1.8mX2m的床后就沒多少地方了,所以要求主機和桌子都要非常小,主機方面選擇了妖板家DeskMini_A300作為搭建基礎(chǔ),體積只有1.92L,非常小巧。這一篇主要來介紹一下這套準系統(tǒng)以及與之搭配的硬件。
CPU:AMD_Ryzen5_2400G
主板:華擎(ASRock)A300M-STX(DeskMini_A300自帶)
內(nèi)存:宇瞻(Apace)NOX 暗黑女神DDR4筆記本內(nèi)存3000_16G(8G*2)
顯卡:RadeonRX_Vega11_Graphics(2400G搭載)
硬盤:金士頓(Kingston) A1000_480G_M.2_ NVMeSSD
電源:DeskMini_A300自帶
機箱:DeskMini_A300自帶
散熱:ID-COOLING_IS-40X_CPU散熱器
喬思伯(JONSBO) M.2 散熱器
主機硬件介紹
準系統(tǒng)
華擎續(xù)DeskMini_310之后又推出AMD_AM4插座,支持AMD_RavenRidge和Bristol_Ridge(A系列)的DeskMini_A300,相當于幫AMD出了套NUC。
▼準系統(tǒng)型號為DeskMini_A300,產(chǎn)品的凈重為1.82kg,產(chǎn)地為臺灣。產(chǎn)品全家福,除了主機,還有驅(qū)動光盤說明書、適配器電源插頭、2根SATA連接線、螺絲腳墊包以及一塊自帶CPU散熱器。
▼主機可以立放,也可以臥放。立放來看,一側(cè)面和頂部都有大面積的散熱開孔。正面上方有開機鍵和狀態(tài)指示燈,右上角還貼有HDMI的商標(帖個AMD YES不更好)。這一面還有1個USB3.1_Gen1_A型接口和1個USB3.1_Gen1_C型接口以及耳機接口和麥克風接口。
▼主機尺寸為155x155x 80mm,其實相對比NUC還是大了一點,不過要比普通的ITX主板小很多。
▼另外看這散熱的開口,太工業(yè)范了,不是很精細。這一面有個擴展USB2.0接口的預(yù)留位置,能夠增加2個額外的USB2.0接口,當然這個配件需要花額外的銀子來購買。
▼機身背板,有VESA掛壁支架的安裝孔,可以放置在一些顯示器的背后或者支架上,當然VESA掛壁支架也是選配部件,并不自帶。
▼這一面和臨近的側(cè)面都可以安裝橡膠腳墊(立放或者臥放)來防滑,不過只有4個腳墊,只能選擇一個面來安裝了。
▼背部的接口包括:1個DC電源接口,1個千兆LAN接口,1個HDMI接口(4K@60Hz),1個DP接口(4K@60Hz),1個VGA接口,1個USB3.1 Gen1以及1個USB2.0接口??梢钥吹竭@一面沒有再提供音頻接口,選配件倒是提供一個后置音效延長線,當然還是得單獨購買。
▼此外機箱上有預(yù)開孔的串口安裝位置和Wi-Fi天線位置,還有一個同樣工業(yè)風格的安全鎖孔位。
▼卸下機箱背部的四顆螺絲,就可以取出主板來安裝CPU,內(nèi)存,硬盤等硬件。主板是固定在托架上,托架在機殼內(nèi)部的滑道上,拖出即可,要注意下要拆掉開機鍵和指示燈的跳線,不要拽斷了。
▼金屬托架背部有2.5寸硬盤位的安裝位,接口為數(shù)據(jù)與供電二合一,由主板提供,托架上預(yù)留走線的孔位。此外主板背面還有一個M.2插槽,托架并沒有為此預(yù)留孔位,需要安裝的話只能先拆去托架了。
▼主板型號為A300M-STX,規(guī)格為5.8"x5.4"(Mini-STX),即14.7cmx13.7cm左右,主板提供了2個4pin接口,支持PWM的風扇,其實應(yīng)該只會用到一個吧。還有MOSFET的散熱片很高,又是滿滿的工業(yè)風格。
▼主板配備了2個SO-DIMM內(nèi)存插槽,搭配RyzenAPU支持最高3200MHz_DDR4內(nèi)存,搭配2xxGE_APU支持最高2667MHz_DDR4內(nèi)存, 搭配A系列APU僅支持2400MHz_DDR4,最大支持容量均為32GB。
▼此外沒有看到芯片組,負責M.2,SATA,USB等等接口通信全部為CPU提供的16條PCI-E通道。沒有芯片組,大概是無法使用StoreMI了吧?
▼主板正面有一個1個UltraM.2插槽,支持Type_2280_PCIe_Gen3X4規(guī)格的M.2_SSD,下面還有一個M.2_WiFi無線網(wǎng)卡插槽(M.2 2230_E_Key)。
▼拆掉MOSFET的散熱片,來看看供電的情況,很明顯的3+2供電結(jié)構(gòu)。PWM控制器為Richtek_RT3667BB,最高可以提供4+2相供電,其中內(nèi)部集成了2個MOSFET驅(qū)動器。由于整體為5相供電,所以又補入了3個MOSFET驅(qū)動器,芯片顯示的編號為4p=5g,對應(yīng)的驅(qū)動器型號為RT9624F。5個MOSFET的型號為CSD87350Q5D,其內(nèi)部整合了上下橋,單相最大提供了40A輸出。
▼主板背部有另一個UltraM.2插槽,支持Type_2280_PCIe_Gen3X4規(guī)格的M.2 SSD,但在使用Athlon_2xxGE和A系列 APU時僅支持PCIe_Gen3X2速度,另外背面的2個SATA接口還支持RAID 0/1。
▼再來看看主板上提供的芯片情況:
USB芯片方面:GL850G為usb_hub芯片,支援4個下游連接埠,支持USB2.0/1.1規(guī)格,額外的一組USB2.0接口(選配件)就是由它提供;ASM1543提供了前置的USB 3.1_Gen1_Type-C接口。
網(wǎng)卡芯片為Realtek_RTL8111H。
DP轉(zhuǎn)VGA的轉(zhuǎn)換芯片,為RTD2168,即把DP接口的信號源輸出轉(zhuǎn)接到VGA顯示器上。
集成聲卡芯片為Realtek_ALC233。
▼電源適配器還是挺大,其實直接整合到主機上也不錯,更好選擇是做成可拆卸的電源模塊,即可以和主機合二為一,也可以單獨取下,當然這樣會增加很多設(shè)計成本和開模成本。
散熱器
散熱方面當然可以用DeskMini_A300自帶的散熱器,如果有跟高的要求就得找第三方的散熱器了。
▼由于DeskMini_A300支持最高46mm散熱器,可選擇的余地并不大,看到成功案例是貓頭鷹(NOCTUA)NH-L9aCPU散熱器(37mm),不過價格也是過了300了。于是又找到了ID-COOLING_IS-40X,高度為45mm,可以說的剛剛好。兼容性方面支持英特爾Intel_LGA115X和AMD_Socket AM2/2+/3/3+/4/FM1/2/2+平臺上,配件方面為3組扣具、硅脂和安裝用螺絲。
▼散熱器三圍尺寸:93(長)×101(寬)×45mm(高),底部為熱管直觸。
▼預(yù)裝的風扇為一把15mm厚度超薄風扇,直徑為92mm,無背光,風扇參數(shù)規(guī)格:4pin供電支持溫控,轉(zhuǎn)速600~2500RPM,44.3CFM風量,噪音在14~33dBA之間。
▼散熱鰭片和4根熱管全部黑化處理。
內(nèi)存
APU的核顯顯存來著內(nèi)存,當然是內(nèi)存頻率越高越好了。但是現(xiàn)在臺式機內(nèi)存價格雖然降了不少,但筆記本內(nèi)存(SO-DIMM)還是比較堅挺,尤其是高頻條,而且超過3000MHz的筆記本內(nèi)存條選擇也不多,大概只有海盜船、芝奇和宇瞻可以選擇。本來打算老老實實上2400條子就得了,不過偶然見在咸魚上看到Apacer宇瞻NOX暗黑女神系列DDR4-3000,價格還算可以,就沒忍住購買了一對 。
▼這么大的包裝里面就一條內(nèi)存條。
▼SO-DIMM內(nèi)存當然不可能有光效,顏值上除了黑化的PCB就靠貼紙來提升了,暗黑女神NOX為黑色中漸顯酒紅色光暈,中間是NOX字樣,蠻金屬質(zhì)感的,另外官方宣傳這種標簽貼紙可以受熱達120度
▼內(nèi)存頻率為3000MHz,單條8GB、電壓1.2V,時序:18-20-20-38。拆開貼紙能看到內(nèi)部的閃存顆粒,看編號確實是來自三星B die顆粒,正反面各4顆,共8顆,單顆的容量為1GB。
硬盤
▼系統(tǒng)硬盤選擇了金士頓A1000_480GB_SSD,是一款的M.2 2280規(guī)格的SSD。性能上并非頂級,由于其只是支持PCI-E3.0_2X的速度,選擇它也是這種mini平臺還是要求穩(wěn)
▼表面貼紙詳細列舉了型號、容量以及各種安全認證,所有電器元件都在正面,背面啥也沒有。
▼小心撕開一點貼紙(小心保修),可以看到主控使用了群聯(lián)PS5008-E8,支持PCI-E 3.0 x2和4通道32CE,它具體又可分為E8和E8T兩款,前者支持DDR3/DDR3L緩存,E8T則無需DRAM緩存。閃存和緩存都是金士頓自行封裝的,畢竟金家是存儲芯片的最大買家之一,所以查不到具體的信息了,媒體評測中介紹NAND顆粒來自東芝64層BiCS 3技術(shù)的3D NAND閃存(TLC)。
官方標稱連續(xù)性能為1500MB/s讀取、900MB/s寫入,隨機讀寫則是100K、90K_IOPS,數(shù)據(jù)壽命為300TBW,性能一般,但壽命的數(shù)據(jù)還是不錯的。
▼還是有點擔心小主機內(nèi)溫度情況可能會偏高,還是為SSD找了個第三方的散熱片:喬思伯 M.2 散熱器,這款顏色有黃、灰、藍、黑和紅色可以選擇,DeskMini_A300畢竟不是一款側(cè)透的主機,所以我選擇低調(diào)的銀灰色。
▼散熱塊為鋁制,硬朗線條風格。
▼散熱塊尺寸為76.3X23.2X17.4mm,底部的固定片為不銹鋼,固定方式為一邊為螺絲(2顆)一邊為滑道
網(wǎng)卡
DeskMini_A300選配的無線網(wǎng)卡型號為AC3168,無線的速度為433Mbps,還是弱了點。
▼所以自購了AC8265,2.4G為300Mbps,5G為867bps,相比AC8260多了MU-MIMO的支持。
有人肯定問為啥不上5G能到1733bps的AC_9XXX,所以這里再簡單聊聊這幾款無線網(wǎng)卡,首先來說AC9560,其實并不是完整意義上的無線網(wǎng)卡,網(wǎng)卡只放了WiFi和藍牙的數(shù)字前端+模擬前端等信號處理部分,通信協(xié)議控制部分集成在CPU中了,而且需要搭配特定CPU和芯片組才能用,CPU需要CoffeeLake,芯片組需要300系主板,但Z370不行,以此推論B365應(yīng)該也不行。而AC9462及AC9461也是這種“外圍模塊”而非完整的、可獨立使用的WiFi無線網(wǎng)卡。
那么AC9260可以嗎?理論上是可以的,AC9260是完整意義上的WiFi無線網(wǎng)卡模塊,不過之前好像就看到在AMD平臺上有過驅(qū)動問題,再加上這A300M-STX主板沒有芯片組,也不知道會發(fā)生啥情況,所以為了求穩(wěn),還是選擇了AC8265,性能上也是夠用了。
裝機過程
雖然是個準系統(tǒng),但是需要安裝的東西也是蠻多的。
▼先按好Ryzen5_2400G,隨后拆掉自帶的背板按上ID-COOLING_IS-40X散熱器,再把兩條NOX_DDR4筆記本內(nèi)存安裝好,不過可惜的NOX貼紙面沒有露在外面。
▼托架上有6組螺絲孔位,其中一組為2選1孔位(下圖中最右側(cè)孔位),支持安裝兩塊2.5寸硬盤。
▼我這里又安裝一塊老舊的SATA_SSD(240G)和以前筆記本剩下的2.5寸HDD(500G)作為資料存儲,插上數(shù)據(jù)電源二合一的硬盤連接線就完成硬盤的安裝(兩端的接口都不太好按,需要細心點)。
▼注意下托架右邊的硬盤安裝:一側(cè)為金屬觸點,不用上螺絲,將其插入硬盤的螺絲孔眼就好了。
另外剛才說了2個SATA接口支持RAID 0/1,有需要的話可以利用下磁盤陣列功能。
▼另一側(cè)如果在托架面安裝螺絲,拆卸這塊硬盤就要先拆托架。但是如果選擇固定側(cè)面的螺絲,則不需要拆卸托架就能完成硬盤的更換,這個設(shè)計也算是一個巧思。
▼安裝好托架后安裝無線網(wǎng)卡,天線那邊需要把預(yù)留的天線虛焊點捅破。
▼下面給A1000_480G穿上衣服:將喬思伯M.2 散熱器自帶的導(dǎo)熱硅脂片貼在SSD上,然后將散熱塊推入滑道再安裝好螺絲就完成了。
▼散熱片表面一半是鏡面效果的(PC材質(zhì)),有JONSBO的LOGO;另一半的表面經(jīng)過陽極噴砂工藝處理,搭配起來還是蠻和諧的。
▼將其推入機殼中,散熱器完美兼容。另外要記得插好開機鍵和指示燈的跳線。
▼這么大的散熱孔,防塵性能堪憂啊。我這里正好還有一張磁吸式的風扇防塵網(wǎng),直接用上,尺寸為14cm,幾號完全覆蓋了機殼的一面。如果要使用擴展的USB2.0接口,可以使用12cm的防塵網(wǎng)試試,或者干脆DIY。
▼最后把天線安裝好,TB店家給這個天線還真是夠大的,因為大概在520時期完成了裝機,就說是送給老婆的禮物,女王大人還挺高興的。
SSD 性能小測
原有主機平臺為Z390+I9_9900K(es),使用該平臺和ADeskMini_A300分別做了下A1000_480G的跑分,看看磁盤性能上有木有差別。測試時SSD為空盤狀態(tài),并將CPU的省電模式關(guān)閉。
常規(guī)跑分軟件
CrystalDiskMark
▼廠商給的標稱連續(xù)讀寫速度為:1500/900MB/s,在高隊列(QD)下的測試成績?yōu)?600/1000MB/s,超過了標稱值。隨后將隊列設(shè)置為1,連續(xù)讀寫速度為1300/1000MB/s,寫入速度倒是沒有下降。
AS SSD Benchmark
▼分數(shù)2400~2500,中端水準的M.2_SSD 成績,當然遠超SATA_SSD的性能
TxBENCH和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其中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在setting里,100%可壓縮(用0填空)到100%不可壓縮一共分6檔,選擇46%(applications)。
以上數(shù)據(jù)水平,符合NVMe_PCI-E_3.0×2的表現(xiàn),沒啥好說的,Z390+I9_9900k平臺數(shù)據(jù)稍好一點(畢竟9900k是2400G核心和線程數(shù)的2倍,頻率還高),但是沒有明顯的差距。
SLC Cache測試
▼HD_Tune是一個非常老的速度測試軟件,適合機械硬盤,并不適合SSD的測試,但是通過文件基準可以確定下SLC_Cache的大小??毡P時寫入到第25GB的時候,寫入速度滑落至500MB/S左右,此時SLC_Cache大約在25GB左右;磁盤占用50%時,當寫入到第13~14GB的時候,寫入速度滑落至500MB/s左右。此時SLC_Cache大約在13~14GB左右,明顯地A1000系列采用了動態(tài)SLC緩存算法。
TLC_SSD為了解決NAND Flash讀寫較慢的問題,就為產(chǎn)品配備了SLC_Cache,TLC_SSD里面配備的SLC_Cache實際上是在既有的TLC_NAND_Flash里面劃出一部分空間,在其中的每個Cell中只寫入1bit的數(shù)據(jù),以提升SSD的讀寫性能。TLC_SSD會依據(jù)SSD本身的容量劃分一定比例的空間用于實現(xiàn)SLC_Cache,不同的SSD廠商算法不同,一部分SSD會選擇劃定專屬空間來充當SLC_Cache,而這部分空間只有當SSD實際使用容量超過SSD本身容量減去SLC_Cache之差后,就不再承擔SLC_Cache緩存義務(wù),重新變成TLC區(qū)域,這樣做的好處是SLC_Cache專屬區(qū)域只有實際使用容量超過臨界值時才會被解散,在絕大多數(shù)沒有達到臨界值時,SLC_Cache就可以全部參與為SSD讀寫加速,當然這樣做也有壞處的,這塊SLC Cache專屬區(qū)域由于要面臨最多數(shù)據(jù)量的讀寫,這塊區(qū)域的P/E將會更快耗盡(SLC也有P/E)。于是另外一部分SSD就選擇了全盤動態(tài)劃分SLC_Cache區(qū)域,SLC_Cache的大小會隨著SSD的實際使用容量而變化,這樣SLC_Cache的空間雖然無法得到保證,但是由于是均衡磨損,也不會對全盤NAND _Flash的P/E過分消耗。
SSD溫度測試
▼測試下A1000_480G不帶散熱塊和帶散熱塊的溫度表現(xiàn)。
測試溫度的方法為使用CDM等測試軟件讓SSD運行在高負荷下,再使用CrystalDiskInfo對SDD進行溫度監(jiān)控。
▼沒有散熱塊的A1000最高溫度在42℃左右,加裝散熱塊溫度在37℃左右,A1000其實可以在無散熱塊的情況下工作的,看來PCI-E 3.0×2雖然限制了性能但也降低了不少溫度,很適合不能加裝散熱片的筆記本使用,當然喬思伯M.2散熱器買都買了,也不貴,況且還能降低5℃度,就留著用吧,畢竟還沒有到夏天。
2400MHz和3000MHz內(nèi)存頻率的主機性能
▼看下主板的bios設(shè)置,CPU和GPU還是都提供了超頻的設(shè)置,不過考慮到供電情況和散熱器情況,CPU還是不要超,GPU有空我倒是想試下超超。
▼APU顯存調(diào)節(jié)的位置確實不太好找,具體方法為:高級>AMD_CBS>NBIO_Common_Option>GFX Configuration,然后在此界面將integrated_Graphics_Controller設(shè)置為Forces,該界面選項從2個變成4個;將UMA_Mode選項設(shè)置成UMA_SPECIFIED,才會出現(xiàn)顯存設(shè)置選項UMA Frame buffer Size,真的是好累啊 !可以看顯存最大可以支持16GB了,我這里設(shè)置到4GB。
▼CPU和GPU的信息:顯卡驅(qū)動版本為Adrenalin 2019 Edition 19.5.1 Optional,可以看到主板Chipset為Ryzen SOC,所以主板上真的沒有芯片組,所有擴展接口均由Ryzen CPU內(nèi)的SOC提供。
試下內(nèi)存頻率2400MHz和3000MHz的各項成績,看看我的高頻內(nèi)存條買的值不值
內(nèi)存性能測試
AIDA64 CACHE& MEMORY
CPU性能測試
CHINBENCH R 20
顯卡理論性能測試
A家宣傳Ryzen5_2400G的圖形效能大概是GT1030的等級,其實是要內(nèi)存頻率足夠高才能實現(xiàn)的。
3DMARK TIME SPY
實際游戲測試
測試游戲的分辨率都是1920X080,畫質(zhì)都選擇到最低檔。下圖為孤島驚魂5(DX11)的Benchmark。
絕地求生:大逃殺
▼吃雞這款游戲比較吃內(nèi)存,所以選擇到3000MHz后幀數(shù)增長的幅度相比前孤島驚魂5要大的多,平均幀數(shù)從40fps提高到46fps。
4K播放
▼4k視頻為鴨子飛了,R5_2400G軟解也沒啥問題,就是CPU占用比例高些,達到了70%左右;開啟硬件后占用率不到10%。
性能匯總表
內(nèi)存頻率提升帶來20%內(nèi)存性能的提升,CPU方面不是太敏感只提升了2%,GPU方面提高了大概10%,不過像孤島驚魂和古墓麗影的這些單機游戲大作,即使整體設(shè)置為最低,幀數(shù)也只有30fps左右,只能說是勉強能玩;吃雞的表現(xiàn)要好一些,在3000MHz的內(nèi)存頻率上平均幀數(shù)到了46fps,還是比較流暢,當然要忍受最低畫質(zhì)了,LOL之類的就不測了,肯定是沒問題的。下次嘗試一下GPU超頻并把內(nèi)測頻率提升到3200MHz試試。
溫度和功耗
▼自帶的散熱器為純擠鋁散熱,尺寸為77x68x39mm,風扇轉(zhuǎn)速為1950~3500RPM,來和ID-COOLING_IS-40X比比效能如何。
▼裝好自帶的散熱器。
GPU滿載
▼使用Furmark讓核心顯卡達到滿載,10分鐘后核顯頻率維持在1240MHz,IS-40X壓制下的核顯溫度為46℃,自帶散熱器壓制下的核顯溫度為55℃,相差9℃。
▼核心顯卡滿載下的整機功耗約為72W,畢竟CPU也參與了工作,倫理上核顯的耗電在45w左右。
CPU滿載
▼使用AIDA64 FPU壓力測試滿載,10分鐘后,IS-40X壓制下的CPU二極管度為75℃,自帶散熱器壓制下的CPU二極管度為86℃,相差11℃。IS-40X的性能要遠勝于自帶的散熱器,不過在噪音表現(xiàn)上IS-40X風扇的噪音要大一些,由于主板支持PWM,可以盡量在低溫下讓風扇的轉(zhuǎn)速慢點。
▼CPU滿載下的功耗約為86W,也是輸入功率,算上效率應(yīng)該沒有這高,大概也就是80W左右。
CPU滿載+GPU滿載
▼自帶康舒電源適配器電源,19V-6.32A的輸出規(guī)格,即可輸出120w,完全鎖死功耗的上限,即使主板供電有余地可以超頻,電源也支持不了更高的功率了,如果真是想玩超頻,還是換個大的電源適配器比較好。
▼使用AIDA64 FPU壓力測試和Furmark讓CPU和GPU都達到滿載(散熱器為IS-40X),10分鐘后全部的CPU核心運行在了3.4GHz,核顯頻率維持在1016MHz;總功耗為106W(待機功耗約為20W),很明顯有功耗墻的存在,雖然CPU的頻率降了一點,不過GPU降的更多,猜測應(yīng)該是更加優(yōu)先于CPU的供電。
當然實際游戲中CPU的負載不會這么高,也就不會限制GPU的性能。沒有功耗墻當然是最好,有的話這么設(shè)置還是合理的。
總結(jié)
DeskMini_A300算得上是AMD的NUC了,不過CPU和散熱器可以自行選擇無疑要比NUC的可玩性更大,也更加DIY?,F(xiàn)階段可以選用最好的CPU是R5_2400G(因為沒有辦法加獨顯),相對i家的核顯性能更強,4核8線程的核心性能也是足夠使用的,綜合性能肯定要好于i家。不過要獲得更好的核顯性能則需要更高頻率的內(nèi)存,如果是追求實用性,選擇2400MHz的內(nèi)存更加劃算,當然如果是像小熊這樣的愛好者也可以嘗試下高頻內(nèi)存,摸摸性能的天花板。
談?wù)勅秉c:這款DeskMini_A300的缺點就是太工業(yè)范了,做工和設(shè)計都不是很精美,不過畢竟這款產(chǎn)品價格不高,如果真的去做一套高端的模具,恐怕就不會是這個價格了。作為功能性來說USB接口太少,前后只有4個USB接口(包括1個Type-C)確實不太夠用,建議使用USB 2.0擴展的選配件;如果要想更多的USB 3.1接口可以再購入一個HUB(我就選擇了后者)。其實最讓小熊疑惑是以后能否能支持銳龍3000處理器,畢竟DeskMini_A300沒有芯片組。
談?wù)勂渌挠布航鸺业腟SD一般不去追求最強的性能,這款 A1000_480G也是這樣,長壽命和低溫度都是優(yōu)點,總結(jié)就一個字,穩(wěn);NOX這套3000MHz的內(nèi)存使用了三星B-die顆粒,應(yīng)該有超頻的潛力,有空我再來試試超頻;ID-COOLING_IS-40X CPU散熱器性能遠超過自帶散熱器,在噪音控制方面的一般,性價比高,如果去追求更加靜音的,就得增加投資了,完全看個人的要求。
DeskMini主機價格在1100左右,整機價格還要看你仔細選擇的其它硬件。適用場合應(yīng)該是輕度辦公,商用演示以及非游戲發(fā)燒友的家庭綜合應(yīng)用,我選擇它成為臥室機,也是我的第二PC桌面,首先是性能足夠我的需要(辦公,影音娛樂,輕度游戲);其次就是其小體積適合我臥室的空間布局。整體的桌面搭配正在做,希望老婆大人能夠喜歡 ,下一篇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