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s這個品牌不必多說,在發(fā)燒圈里一直流傳著“裝X貨!”、“大X廁”、“動次打次”、“假貨比真貨還好聽”...發(fā)燒友們看到用Beats耳機的都會用各種段子調侃。
我冒著被噴的風險還是決定把手里的這款Beats X寫一下測評,畢竟不能放過手里的任何數(shù)碼產(chǎn)品。
我也談不上發(fā)燒,但是對耳機以及播放設備也不妥協(xié)的那種,比較理智(其實是人窮)那種。這篇文章我也是秉承大媽的思想,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評論,絕不袒護,也不是故意抹黑。為什么Beats在發(fā)燒界的口碑如此之差?我覺得第一點就是產(chǎn)品的定位,從品牌的代言上來看,beats主要是請了眾多明星,明星的代言無疑給beats打開了廣大的市場,相比一些傳統(tǒng)的耳機廠家,beats在民用領域知名度還是比較高的。在本質上,beats就不是主打音質,而是潮流,beats代表的是一種輕奢的裝飾文化,可以說是一款會唱歌的首飾。買首飾送耳機比某尼買商標送手機實惠吧。
不過廠家把beats某些耳機宣傳頁上打上為錄音室而生用于混音的耳機我就有點不爽了,真正的監(jiān)聽,注重的應該是穩(wěn)定性、可靠性、精確寬闊的頻響。
我覺得第二點在價格上,虛高的價格相當于定位到了中端HIFI耳機的行列,就憑Beats在音質上的表現(xiàn)對不起它的零售價,這也是眾多發(fā)燒友噴beats的原因之一。
美工程師艾弗里曾經(jīng)拆過售價199美金的Beat Solo HD,計算開模、單部件生產(chǎn)費等材料總成本僅16.89美元,而被認為是耳機最重要部件的揚聲器價格,則僅為1.8美元,這些成本加起來不足售價十分之一。這時候有些Beats粉可能就要噴我了,“運營成本呢?研發(fā)成本呢?運輸成本呢?售后成本呢?”hhhh
其實耳機售價的大部分錢都是給了那些做廣告的大腕啦
我覺得第三點在音質上,耳機耳機,我覺得耳機的核心就在音質,在這點上beats實在是對不住它昂貴的價格。
不過多鰲述了,下面就簡單的說說我的感受,畢竟出來這么長時間了,這款耳機的評測都看過了吧!
首先上箱說圖
正面
背面
全家福耳機的外觀以及材質
小學弟手里這款是黑色的,黑紅款的要貴好幾百。
Beats X采用的是磁性耳塞,當不佩戴時,磁性耳塞可以防止耳機纏結,易于收納且方便攜帶。這點的確是很方便。
耳機采用的是Flex-Form 線纜,質地比較柔軟,而且也不容易折,佩戴起來很舒服不刺激皮膚。
Beats X還有防水的特性,這也是運動耳機必備的特點了。
充電接口方面用的是蘋果的lightning接口
附贈一根充電線(拍攝圖片有點過曝)
Beats X的連接Beats X采用的是Apple的W1芯片,在連接蘋果手機時很是快速便捷,就跟連接AirPods一樣,直接就在手機界面彈出連接提示。安卓手機連接起來就需要在藍牙中連接了,有點麻煩。畢竟是蘋果家的耳機,跟蘋果手機適配器來更方便一些。
功耗方面
官方宣稱充電5分鐘播放兩小時,續(xù)航時間為8小時,實際測試中耳機充滿電需要30分鐘左右,耳機的指示燈會從紅色變?yōu)榘咨褪浅錆M。
特色功能借助兼容 Siri 的 RemoteTalk,可以使用線控麥克風接聽電話,也可通過簡單易用的控件播放音樂。
Beats重新設計了RemoteTalk按鈕,使其更具觸覺和響應性。打電話沒問題,聲音質量相當不錯。
音質
都說Beats低音還可以,通過小學弟測試,從158Hz的音頻開始往下降,一直降到23Hz就完全聽不到聲音了。(耳機音量最大)不能說到這款耳機能降到23Hz就說明它的低音下潛好,聲音在下潛的過程中,耳朵實際上是聽不到聲音了,從耳機里傳出來的聲音實際上是耳機收到的信號后虛擬傳出的,所以說低音下潛的好壞不能說能聽到低Hz的聲音就代表低音下潛好,而是在低Hz下聲音還能被耳機處理的越來越小,能聽出越來越小的這個變化才能說低音下潛好。
在我測試中,這款耳機的低音下潛很差,高音還破音。聽一些鋼琴類的曲子還伴有滋滋的聲音,不知道是我耳機的問題還是通病。
手里也有AirPods,在音質上Beats X跟AirPods旗鼓相當,站在同一條線上。說實話我更喜歡AirPods多一點,因為沒有線的困擾,也不用搭了脖子上,但是Beats X不容易丟。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吧!
總結
Beats X定位就是那些追逐潮流的年輕人,耳機總體的設計也比較好,就小學弟使用下來來看,開關耳機不太方便,還是習慣將耳機從脖子上拿下來再開機或者是關機(戴上了干嘛關機 )
個人感覺Beats X跟AirPods對比,Beats X更有B格一些,畢竟Beats的首字母是B嘛。便攜方面還是AirPods好點。
就說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