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筆者鼠標手已經(jīng)多年了,因工作原因需長時間的接觸鼠標,所以一直而未得以緩解,總之就是各種困擾。雖自有解決之法,但如果能再次右手用鼠怎會不興奮呢?這次嘗試垂直鼠標,看看能是否能給右手帶來多大的改善。
在介紹鼠標之前,首先說明一下筆者的情況,筆者手長是18CM。在以下的測評中會涉及到手感之類的主觀玄學問題,這些內(nèi)容僅供參考。
一.鼠標包裝
▲包裝盒正面:正面為鼠標圖案,“靜音版”標示。左上角品牌標識,左下角產(chǎn)品的特色。
▲包裝盒背面:產(chǎn)品的硬件參數(shù)以及鼠標可供購買者選擇的顏色,回報率125HZ。
▲鼠標包裝非常簡單,僅僅硬紙皮外盒+內(nèi)盒。
產(chǎn)品全家福:鼠標主體X1;產(chǎn)品說明書保修卡X1;鼠標充電連接線X1;2.4G接收器X1(原置于鼠標底部)。產(chǎn)品提供一年質(zhì)保。
二.鼠標外觀
▲鼠標正上方1
▲鼠標正上方2
▲鼠標正上方3。
鼠標為右手工學垂直設計,因此,看起來有那么點特別,但她的優(yōu)勢卻就在這“另類”點上。外層珍珠光面漆,在不同的光線角度產(chǎn)生不一樣的折射效果。鼠標尺寸:長103MM X寬89MM X高69MM。
使用感受:剛開始使用多少都會有些許的不習慣。鼠標整體握起來比較舒適,完全區(qū)別于非垂直鼠標。在尺寸的設計上筆者手握起來并不覺得大,完全可以掌握并且還有空余。因此中小手是完全可以適應的,當然女性不例外。
▲鼠標左側1
▲鼠標左側2。鼠標左側弧形內(nèi)凹結構,形似小于號“<”,由尾部逐漸下傾斜到達鼠標的前端。
使用感受:內(nèi)弧度的左側給予右手拇指根部很好的支撐,很輕松的搭在側裙上。無任何的不適以及影響操控。左側的內(nèi)收,不會造成鼠標太大而張大“虎口”而降低把握性。
▲左側按鍵特寫。品牌標識下方有3枚按鍵,上方為DPI切換鍵,支持800DPI/1200DPI/1600DPI/2400DPI間逐步切換。下方前進鍵與后退鍵,面積比DPI大很多,操作更加順手。按鍵下方為RGB導光帶,燈效過度柔和,自然。可惜不支持關閉以及切換,只有一種流光燈效,最美的那一種。
使用感受:三枚按鍵均采用了貼片微動,點擊聲音較為沉悶,聲音比左右按鍵大一些。并無空鍵程的問題。由于位置設計于拇指凹槽的上方,因此不會有誤觸的問題發(fā)生。前進后退鍵并無固定的著力點,點擊按鍵前端或是后端,都可以操作,以適應不同手長的使用者。這也是前進鍵和后退鍵之間距離較大的原因,如果擔憂進灰塵的問題,具體后面拆解中你會看到,毫無必要的擔憂。
▲鼠標右側1
▲鼠標右側2。鼠標右側外傾斜度較大,但并沒有達到90度的垂直,主要原因為90度時不利于手指的發(fā)力,猜測設計緣由是結合操作與垂直之間的平衡點。右鍵下側設計外傾斜的小弧形,有利于支撐小指或無名指。
使用感受:右側接近于下方的外傾斜弧度可以對手部進行支撐,可以食指左鍵,無名指右鍵,小指搭在弧度線上,或者無名指搭在弧度線上,都可以。合適自己的握法才是最重要的。左右側都采用漆面設計,防滑效果稍弱,個人猜測設計本身并不為抬鼠而設計,DPI支持調(diào)節(jié)以適應屏幕分辨率,那就沒有抬鼠的必要了吧。
▲右側按鍵特寫。左右按鍵采用了分體式弧面設計,以適應人手的“握”。
使用感受:左右鍵無空鍵程,70G+-10G的觸發(fā)壓力比常見歐姆龍微動大。左鍵聲音比右鍵大一些,均采用了靜音微動,聲音較小,不會影響到他人,因微動原因,反饋手感較為一般。滾輪外層橡膠,防滑效果較好,手感細膩,阻尼感較弱,刻度感一般,同樣比較安靜。滾輪按鍵也采用靜音微動,觸發(fā)壓力比左右按鍵更大一些(左右鍵杠桿原理)。滾輪寬度有些許不足,導致可輕微的上下?lián)軇印?
▲鼠標前側。“人”形設計,接近于鼠標底部的位置采用無視正反插的TYPE-C接口,接口右側小孔為狀態(tài)指示燈。當調(diào)節(jié)DPI時,1檔紅光閃一下,2檔閃2下,依次類推。當充電時指示燈為藍色。
使用感受:鼠標不支持有線模式,充電時依然通過藍牙或是2.4G模式使用。DPI指示燈設計比較人性化,采用閃動次數(shù)比顏色變化更容易讓人記住。
▲“派大星”的后腦勺。早年的《海綿寶寶》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使用感受:手掌可以很好的倚靠在側。
▲鼠標底部。大面積底部近乎圓形,提高鼠標的穩(wěn)定性。采用兩塊較長的特氟龍腳貼,提供在鼠標墊上的順滑手感。銘牌上除了產(chǎn)品型號產(chǎn)地外,也標注切換模式。
光學透鏡下方右到左分別為:右1--鼠標電源開關;右2--2.4G模式與藍牙模式切換開關;右3--圓形點觸式藍牙對碼按鍵。最左邊為磁吸式2.4G接收器收納口。
▲2.4G接收器與1.4米長的膠皮外層鼠標充電連接線。
三.鼠標驅(qū)動
▲鼠標帶有獨立驅(qū)動,亦支持免驅(qū)。驅(qū)動主要是對按鍵功能進行設置,以滿足部分人的使用習慣。也可進行跟蹤,雙擊,滾動的速度調(diào)節(jié)。因比較簡單,這里就不多介紹了。
四.直線修正與靜默高度
▲分別為800DPI/1200DPI/2400DPI所畫。由圖看出鼠標引擎帶有直線修正。
▲測試鼠標LOD靜默高度。講道理,其實辦公上網(wǎng)鼠標是沒必要進行靜默高度測試,特別又是垂直鼠標,但本著了解的目的才小測一下。使用軟件Mouse Test輔助,全新?lián)淇?,千分尺。左下角?張撲克的厚度,0.88MM,平均每張撲克0.3MM左右。方法為前后腳貼下墊同樣高度的撲克牌。
賽睿QCK HEAVY布面鼠標墊:14張撲克正常移動。15-17張移動受限(30以下),18-20張難以移動(10以下),21張撲克無法移動分毫(為0)。
羅技贈送布面鼠標墊(為普通鼠標墊,粗面操控版):13張正常移動,14張移動受限(70以下),17移動艱難(10以下,偶有移動)。
SNOW MAT玻璃鼠標墊:5張正常移動,6-8張撲克移動受限(70以下),9張無法移動分毫(為0)。
由此個人得出大概結論,該鼠標引擎在布面鼠標墊上,正常使用高度應低于3.9MM左右(0.3X13張=3.9MM,人工測量,難免誤差,僅供參考)。在玻璃鼠標墊上,引擎高于1.8MM的時候已經(jīng)無法響應。靜默高度屬于正常辦公上網(wǎng)鼠范圍。
五.藍牙測試
▲使用安卓手機簡單測試藍牙,使用正常(可看到黑色光標以及Bluetooth4.0Mouse)。鼠標支持的平臺為臺式機,筆記本,平板以及手機。在有USB口時可采用2.4G模式,無USB口或多設備時,可以采用藍牙4.0進行設備連接。
六.鼠標拆解
▲取下特氟龍腳貼。
▲拆下4枚螺絲,分開上下蓋,仍有排線連接。
▲徹底分開上下蓋。
▲下蓋PCB板與鋰電池。
▲拆下電池接插件。電池為3.7V鋰電,容量為1000MAH。
▲PCB板的主要芯片。
③左下角--引擎為原相PAW3212DB,比較常見。移動速度30IPS,加速10G。
▲取下4枚螺絲,下蓋全部零件。
▲底部的藍牙對碼開關采用貼片微動。
▲下蓋細節(jié)?!癕618MINI底蓋”。
▲鼠標上蓋,工藝較為復雜,模塊較多,拆下M618MINI的“帽子”以及左外蓋,都是通過卡扣方式固定。
▲拆下3枚螺絲分開上蓋的左透明蓋與右蓋。
▲左側透明內(nèi)蓋,包含有前進后退鍵的PCB板。
▲拆下DPI按鍵的PCB板與支架。共取下了4枚螺絲。
▲左側內(nèi)蓋細節(jié)。中間“M618MINI左透明蓋”,這塊透明蓋的作用,1.LED的導光;2.固定左右鍵的右蓋。3.隱藏螺絲,使得鼠標外部看不到螺絲口更加美觀。
▲前進后退鍵以及PCB板支架細節(jié),同樣帶有字呢!前面說過前進以及后退鍵之間縫隙過大,擔憂灰塵進入的問題,看到這塊黑色海綿相信你已經(jīng)明白,多彩的方案是通過海綿進行阻擋灰塵的。
▲前進后退鍵的微動,3枚均為100萬次點擊壽命的凱華貼片微動。3枚貼片RGB LED,“流光”的來源。PCB板上標注有型號以及引擎,生產(chǎn)日期。
▲包含有左右鍵PCB的右蓋。
▲取下三枚螺絲完成簡單拆解。
▲右蓋構造圖(便于讀者理解的稱呼)。右上角為十字按鍵柱特寫,內(nèi)側部分區(qū)域被噴漆。中間標注“M618MINI中蓋”。拼接下蓋的螺絲扣損壞,具體原因未知,但在鼠標內(nèi)部發(fā)現(xiàn)有碎片。
▲凱華滾輪編碼器。
▲官方數(shù)據(jù),左右鍵以及滾輪按鍵為環(huán)宇方形靜音微動,點擊壽命為300萬次。
▲上蓋的全部零件,卡扣螺絲都不少,捏一把汗。
▲所拆卸的全部零件。
小結:多彩該款鼠標多處標注M618MINI,設計比較復雜,卡扣以及螺絲都比較多,工藝精度要求較高。可見多彩解決鼠標手問題的決心,有主見,方向正確,市場有需求。
七.使用感受
▲鼠標左側角度
▲鼠標上方角度
多彩M618MINI鼠標的尺寸較小,適合中,小手用戶。顏色多樣,不論男女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顏色。大容量1000MAH鋰電池,使用時長120小時(客服數(shù)據(jù))。三枚RGB LED的加持,燈光柔和,過渡自然。
說了這么多,其實筆者最看重的也是這款鼠標的最強賣點--改變了平時使用非垂直鼠標時腕骨交叉的問題,緩解疲勞以及防止鼠標手,筆者鼠標手多年。在使用該款鼠標的時候,確實感覺有緩解之勢。有點不足就是,如果RGB燈能選擇性關閉,更加省電,那就更完美了。
八.總結
③RGB燈無法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