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SSD用戶,一般會把淘汰的SSD裝到硬盤盒中來當作移動硬盤,但是此類SSD一般是SATA接口而并非M.2接口,相對來說M.2 SSD價格要是SATA接口的SSD價格高一些,硬盤盒的價格也相對會高一些。只不過該買還是買,不管是M.2 SSD還對應的硬盤盒。在M.2 SSD硬盤盒的選購上,自然選擇2280規(guī)格的,可以兼容下其他尺寸的SSD。
不過購買前還是需要留意兩點,一是M.2接口類型,是MKEY還是BKEY,免得因為接口問題導致安裝使用上出現問題;二是主控型號,涉及到讀寫性能以及所支持的最大SSD容量是多少;三是接口類型,是否為TYPE-C
GEN2;四就是散熱性能,外殼材質、內部有無散熱硅膠一類的設計。
下面來看看這款ORICO奧??芅VMEM.2轉TYPE-C 3.1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以下簡稱ORICO M.2固態(tài)硬盤盒)。下圖是包裝盒內的所有物品,包含了兩根數據線,一根是TYPE-C to TYPE-C,一根是TYPE-A to TYPE-C。另外還提供了安裝的工具,比如螺絲和一把小改錐,方便用戶安裝。
ORICO M.2固態(tài)硬盤盒外殼為全合金鋁材質,有利于散熱。同時采用上下分離式設計,上下層上下層內壁都各自有三塊散熱硅膠貼附著。PCB采用了雙面銅條多孔散熱結構設計,有利于快速散熱,確保SSD穩(wěn)定的讀寫性能。PCB重要一列的四個SSD定位孔,滿足了主流四種尺寸M.2SSD的安裝固定。
對于主控的部分,采用了JMicron的JMS583,內置的是M.2 MKEY接口,在三星等品牌SSD也較為常見,這是一顆內建USB3.1 Gen2 (10Gbps)以及PCIe Gen3 x2的橋接芯片,通過USB-IF logo認證,支持各式的SSD TRIM 指令,連續(xù)讀寫速度可達1000MB/s,同時具備高兼容性, 支持目前市場大部分的SSD主控芯片 ,比如Marvell, Intel, Samsung, SMI, Phison等。
安裝上較為簡單,根據M.2 SSD的尺寸類型在對應的孔位上安裝螺絲并加以固定,最后把外殼的螺絲固定安裝即可。PCB輸出接口采用的是USB3.1 GEN2 TYPE-C接口,為傳輸速率提供了保證。
下圖即為安裝完成后的效果圖,26*104*9毫米的體積相比于傳統(tǒng)SATA SSD硬盤盒要小上上很多。
接下來看看讀寫性能。搭配Asgard256G M.2 SSD與自帶TYPE-C接口與USB3.1 GEN1 TYPE-A接口的微星海皇戟3 Arctic進行體驗,具體配置為i7/8700+ GTX1070 8G+16G ?DDR 4+256G SSD+2T HDD。
先來看看搭配USB3.1GEN1 TYPE-A接口下的理論性能的部分。搭配Crystal Disk Mark,Crystal Disk Mark test size選擇了2GiB,連續(xù)測量三次,每一次測試完成,手動關閉軟件再重新打開,三組數據中選取4KiBQ1T1寫入最低的一組。首先三次測量中,在最高持續(xù)讀寫速度上均超過了440MB/s和430MB/s。讀寫性能并不算太高,畢竟電腦的接口是USB3.1GEN1,不過在讀寫性能上倒是趨于平衡。
同樣采用USB3.1 GEN1的TYPE-C接口在讀寫性能上也基本與上面的 USB3.1 GEN1 TYPE-A接口一致,沒有太大的差異。
再來說說實際的讀寫性能,C盤為intel SATA接口SSD,E盤為SSD移動硬盤,拷貝的內容為共計20G的10個壓縮包,分別測試三次。下圖是從E盤寫入到C盤的速率,傳輸速率均較為穩(wěn)定,在330MB/s上下浮動。
下圖是從C盤寫入到E盤的速率,傳輸速率均較為穩(wěn)定,在340MB/s上下浮動。從實際的讀寫性能來看,讀寫性能上穩(wěn)定也較為均衡。
那么搭配USB3.1 GEN2接口的讀寫性能會如何呢?性能提升是否明顯呢?明顯。下圖是搭配自己攢的臺式機的效果圖,搭配的是USB3.1 GEN2 TYPE-A接口。
那么實際的讀寫性能呢?C盤為SATA接口的160G Intel SSD,E盤為硬盤盒。從E盤copy到C盤的速率可以達到910MB/s,但是這里有個問題,那就是這臺電腦中的intel SSD為SATA II接口,對于這個速度來說,數值有些太高。
不過從C盤copy到E盤的速率卻只有250MB/s左右,對比SATAII的理論傳輸速度3Gbps(300MB/s),那么這個速度看起來是正常的。
從以上測試的結果來看,讀寫速率上穩(wěn)定,不會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對于移動硬盤的另外一個應用,就是Readyto Go,也就是制作WIN10啟動盤,搭配其他電腦來直接使用,比如適合公司、酒店一類的公用電腦,使用上更省心。對于WIN10系統(tǒng),不用擔心搭配新電腦會出現驅動不兼容而導致藍屏的問題。
那么硬盤盒散熱的情況如何呢?下圖是在室溫20度的環(huán)境下(無暖氣),搭配電腦播放內部視頻文件3小時后的測量數值,只有26.8度,溫度并不高。
以上就是對ORICO M.2固態(tài)硬盤盒的一個體驗部分,對于可以改善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價格上有些高,希望能有優(yōu)惠活動;二是可以考慮采用免工具安裝的設計,直接安裝SSD然后固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