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靈近兩年發(fā)布了兩款高端圈鐵耳機,分別是3998元的ME800(樹脂殼體)和6298元的ME900(純鈦殼體)。數月前,我聊過ME800,認為它聲音耐聽,潤澤,解析很好,聲場完整,展現(xiàn)了大廠對聲音的深度理解。那更貴的新品ME900怎樣呢?
簡單地說,我覺得它潛力更大,前端足夠好的話,它的立體感、空間感會比ME800表現(xiàn)更優(yōu)秀。末尾是音質部分正文。前面開箱。
ME900和ME800一樣,都在殼體頂端安裝了雙開關,可調出4種聲音模式。
聲學結構主要區(qū)別是多了兩顆定制動鐵單元,由之前的總計6單元變成了如今的8單元。
線材相同,都是8股18芯古河單晶銅線。
靈敏度方面,ME900比ME800稍微下降了大約4dB,來到了108±3dB,不過實際聽起來,仍很易推,由于靈敏度夠高,聲底也比較潤,我覺得它幾乎不挑前端,適應性算是百搭的那種。
當然,定位不高的播放器與之搭配,久了,你可能會覺得它的素質或是凝聚力有些發(fā)揮不出來。
ME900的包裝、耳機本體、配件品質對得起自家現(xiàn)役旗艦的定位。拆箱過程美好,尊貴感一波又一波襲來。
配件都在第二層,抽屜式拉開會看到。
拉開的過程儀式感很強,加之各種小部件布局頗具匠心,這些都大大提升了滿足感。
一張標有調音開關使用說明的金屬銘牌。
可見不同的開關組合能提供不同的音色。這里面有標準、氛圍、人聲和靚麗四種。
我簡單試了下,感覺山靈的這個開關可玩性很高,原因如下:
1、這4種開關下的聲音無聽感劣化問題。
2、打開后,它不會去刻意強調某些頻段能量,更多的是對某些頻域亮度或信息量感的改善,而這也能從頻響曲線上看出來。
3、不論怎么調,它都能保證一個比較均衡的聲底。比如把兩個開關都往上撥,雖說此時是“靚麗”音色,高頻細節(jié)給得更多,但實際上,其低頻下潛和量感仍是令人愉悅的高水平。
這部劇和造型,就像是五把槍一樣,很酷。
4.4插頭、2.5插頭、3.5插頭和6.35轉接頭,以及一個清潔刷,它的另一面可用于撥動開關。
附贈5種類型的耳套,耳套材質和工藝都很好。
較大的高質感收納包,可裝進去部分配件和耳機本體。
耳機殼體。除了接線端子顯得有點太過于小巧外,其余都挺棒。
值得一提的是,ME900的殼體雖說比較大,但佩戴舒適性和密閉感還是相當好的。它的底殼輪廓必定是下了大功夫,才能實現(xiàn)如此好的與耳朵的貼合性。
這里的開關,手指不能撥動。需要借助附贈的工具。
底殼內部有型號。
出廠默認安裝的是人聲套。
線材較粗,整體質感、工藝都很好,光是看著也不便宜。
它線身上的五金件都非常精美,這一點與ME800是一樣的,都對得起數千的高價。
線芯被編為8股。微距看下。
聲音相關:
易推性:實際聽感聲壓比不少手機標配的有線耳塞還好。與TFZ的不少動圈耳塞、達音科禪Pro等差不多,都很好伺候。
隔音(被動降噪):在入耳式耳機中屬于普通水平。
大體聽感:由于配備了多種調音耳套,還設計了4種不同音色的調音開關,這讓ME900的聲音變得很多元。但大體上,不論咋調,它還是有著獨屬于自己的風格。在我看來,主要是“線條凝練,整體寬松,樂器和人聲都有上佳的樂感”這些。
對比索尼IER-M系列和qdc天王星、Folk,山靈ME900的硬素質,以及對各類音樂的駕馭力(雜食性)都明顯勝出。
但具體實力如何,還是得基于不同音樂,不同播放器,不同音量,在不同競品之間通過PK來檢驗。
體驗ME900,我切換了三種前端,包括山靈UP4(22版)藍牙耳放、山靈M7和索尼ZX706這些。調音開關是默認的標準模式,耳套選的是我個人喜歡的“聲場套”。
總體感覺,ME900在后兩款便攜播放器下的音質最令我滿意,尤其是M7會給出更震撼人心的解析。
與山靈M7可能是絕配。
參考對比耳機,包括索尼XBA-Z5、IER-Z1R和達音科禪PRO
對比索尼、達音科的旗艦級型號,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禪PRO的三頻素質都很高,是目前動圈耳機中某種標桿級的存在,幾乎沒有一絲拖泥帶水,純HIFI式打法,這讓它的動態(tài)和亮度都達到了一個奇高的境界。
而山靈ME900身上,也有著類似達音科禪PRO的那種明銳,純澈的HIFI氣質,但不同的是,它骨子里仍流淌著山靈執(zhí)念般的那種“潤”!
比如同一首人聲流行,禪PRO是很直白的抒發(fā)情緒(直抒胸臆),而ME900就比較暖柔一些。受益于此,ME900的樂感也通常都是更好的那個,更能體現(xiàn)出“剛柔并濟”的絕妙意境。
另外,多單元組合的ME900也有著比單動圈禪PRO更好的“廳堂感”和“器樂定位”,這在聽交響樂時,會體現(xiàn)的更明顯。比如多種樂器奏鳴時,音樂廳(室內空間)的“高度”與“縱深”這兩部分,ME900就表現(xiàn)得更為卓越。相對的,禪PRO擴散到頭四周的能量就不太夠,顯得有點拘束。值得一提的是,山靈這種廳堂感,在定位稍低的ME800身上就有了。只是ME900的解析變得更好,線條更為凝練準確。
對比索尼XBA-Z5(換了飛傲FF5的單晶銅線),我認為兩者差異有點多。Z5的調音很個性,它有著氣勢磅礴的稍慢速的低音,稍遠的精致美艷型人聲,以及細膩委婉定位明晰的高音。它是索尼基于對全球流行音樂以及自家音響審美所調得音。欠缺足夠好的三頻銜接性,人聲清晰度也不算很好,但高音解析和低頻氣勢的強悍讓它對烘托氛圍和規(guī)模感,有著得天獨厚的某種優(yōu)勢。
不過,就怕對比。遇上ME900,Z5的輸面確實多。以HIFI素質為標準,考察順滑感、動態(tài)、真實感、低頻解析、亮度、密度這些,Z5都會比較明顯的遜色于ME900??赡埽挥兴母哳l解析和某種韻味還能和ME900打一打。
山靈ME900對比索尼萬元級IER-Z1R,都基于山靈M7便攜播放器的4.4口,這種跨價格PK,結果是互有勝負。
ME900勝出的是低頻解析和人聲聽感,這兩部分它都好于IER-Z1R。差不多隨便找一首非古典類的音樂,ME900都更容易令人沉浸,而IER-Z1R就比較挑歌,或是也可能挑前端,它那獨特的索尼式的中性與溫柔,在我看來,損失了音樂中的一些靈巧與亮麗,最明顯的人聲(不論男女)和某些器樂的中高音部分,ME900時不時能毒到人,這個很厲害。而IER-Z1R就顯得太過于隱晦,或是說“平淡”。
可是,一旦換成交響樂,IER-Z1R就像是活了一樣。它會給出更讓我信服的“廳堂感”,所散發(fā)的整體“氣質”(基于素質和樂感的結合)也更令我感動。比起ME900,它有著更大一些的規(guī)模感,更輝煌與隆重的現(xiàn)場意境。
其實同樣的交響樂用ME900聽也非常好,甚至人耳感知最明顯的那些頻段,它比IER-Z1R還清晰,透明。但是聲場啊,像高度感,寬度和縱深這些,你還真的不得不佩服索尼的“法術”,它會更快地把人帶入音樂廳,以全景視角觀看演奏全局。
總結:ME900和ME800一樣,也是一款我挑不出毛病,以“樂感”為首的高檔耳機。優(yōu)點是很真實,有規(guī)整的較大型聲場,有很好的亮麗型中高音,還有一向迷人的山靈特色的潤澤感中頻,且低頻下潛也夠深,量感還可調。
如此面面俱到,全面的可怕。我只能毫無保留,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