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耳放、播放器起家的廣東飛傲公司,最近推出一款適配手機、PC、IPAD、Switch的外掛(便攜解碼耳放)KA5,定位高端。
KA5的性能、功能和配置在此類產品中都比較拔尖,但售價卻出乎很多人的預料,比如我,原以為它最低(考慮到這幾年國產瘋狂的卷文化)也得900到1000之間,但實際呢,它最低成交價不到800。
不足800元,慷慨的給了兩條連接線(分別可以適配蘋果和安卓設備),兩個旗艦DAC芯片CS43198,兩個8261運放,一塊可顯示采樣率、增益、濾波器等信息的屏幕,一個可變身為同軸SPDIF的3.5mm耳機孔。
綜合KA5的外形設計、音質(參數層面)、功能和配置,我覺得它已逼近“實用主義者”的理想形態(tài),同時,也預感它會拿到6月份發(fā)布的日本VGP2023 SUMMER的金賞。
相關參數和特性如上下兩張圖。
遠看時,它的外輪廓并不特別。
細看,還是很漂亮的。
飛傲KA5外殼質地為鋁合金,正反面均覆蓋鋼化玻璃。
為凸顯質感,表面還被雕鑿了一些很深的痕跡線。
由于整個機身顏色酷黑,再加上HI-RES標的金色點綴,讓KA5顯得很既霸氣又精美。
“不值得夸”的是機身首尾兩端的邊沿太硬朗,若強力按壓,會略感尖銳(勉強也能接受)。這算是它的設計瑕疵,日常使用需要留意。
表層那一小塊鋼化玻璃的下面是OLED屏幕,可顯示采樣率、音量、濾波器名稱、高低增益等音頻相關內容。
屏幕這些內容顯示可在FIIO CONTROL APP上進行180°翻轉,以方便不同人的使用習慣。
此外,屏幕上這些功能不僅可以通過側面兩個按鈕調節(jié),在APP上也可以。
需注意的是蘋果設備無法使用飛傲這款APP。
FIIO CONTROL APP識別KA5之后,即可進入操控界面,調節(jié)高低增益、屏顯亮度和時間、5種濾波器等等。
KA5側面有兩個按鍵,一個圓的,一個長條形。其中的音量增減鍵被集合在了一起。默認操作模式是按一下,變動一格音量,長按一端則換曲。若你不適應這種,想更“盡興”地調音量,那可以在該APP上切換為另一種模式(B),此時長按音量鍵就成了“一直增或減”,但相應的,也會失去換曲功能。
五種濾波器,會有輕微的音色上的改變。
背面設計不同于正面,隱藏著類似蜂巢的圖案,配合Jade Audio的英文,感覺還挺有藝術感的。
兩個耳機口,4.4和3.5。這已經是很多中、高檔小尾巴(便攜解碼耳放)的標配了。
體積:
長度在便攜解碼耳放中算常規(guī)水平,厚度稍大點。
聲音還是重點:
用于搭配的耳機名單:
QoA Gimlet、威世頓PRO X10、心鏡ZERO、索尼MDR-EX90、XBA-N1AP、XBA-Z5
頭戴耳機也是個重點體驗項目:
上圖是KA5與SIVGA SV021。999元封閉式頭戴,均衡略偏高音型。
與SIVGA黃鶯。千元檔封閉式頭戴,更透明的聲底,相對SV021,高頻量感進一步提升。
與森海塞爾HD400PRO。柔和耐聽的監(jiān)聽耳機。
與索尼MDR-Z1R(金寶4.4升級線)搭配。穹隆形聲場,稍悶,大動態(tài)、高密度。
FIIO KA5的功能和配置在這個價位,確實有超值感,但音質如何,好聽與否,還是需要花些時間,仔細感受下的。
為盡量不出差錯,我用了四天時間,分多個時段,用不同的音樂、搭配不同的耳機、以不同的音量,與不同播放器、小尾巴做了N次對比,最終有了以下一些結論。
與KA3一樣,KA5也是兩個耳機口都水準在線,沒有過分側重平衡口調音的情況。
KA3的動態(tài)、飽滿度和分離度令人振奮,音色明銳生猛、框架健康、層次性很好,只略微欠缺柔和性。在它這個四五百的價位上,素質出挑。
KA5對比KA3,會發(fā)現KA3的聲場相對小,人聲主體突出,各頻段細節(jié)結像較近,整體注重較小規(guī)模下的某種清晰與硬朗。
聽完KA3再聽KA5,會感到后者有規(guī)模感擴增之勢,聲場的橫向與縱深相對更明顯,顱內感也比KA3進一步降低。另外,人聲稍遠,高音細節(jié)也有所增多。音色上,比KA3柔和些,整體不會那么集中的“叮咣叮咣",通常都很耐聽,也更具有真實感,音色較自然。
對比天使吉米SPACE,飛傲KA5的厚度、力度、解析兼具,更易展現出氣勢的恢宏。而SPACE通常給我一種聲底更清澈,人聲略薄,但偶爾發(fā)澀的聽感。KA5全頻都很飽滿,尤其明顯的是中低頻,能量更強。高音實力也很好,密度大、瞬態(tài)也很不錯,單純以耳朵判斷,它和SPACE在高頻域難分高下,但SPACE由于整體調音更注重清晰的緣故,它的高音會更顯靈動,明快些。
結合聽感與輸出功率來看,平衡口的KA5比KA3和SPACE潛力都更大,也更容易把耳機推飽滿。實際也如此,越大的音量,它的爆發(fā)力和規(guī)模感也越大,這對一些不那么好推的耳機來說,是福音。
搭配森海HD400PRO、SIVGA SV021和黃鶯這三款頭戴耳機時,即便3.5口,也能輸出強有力的氣勢,通常在音量70%(手機音量70%,小尾巴滿格)時,已能完美展現出這些“易推型”頭戴耳機的華美音色。而同樣的用三款頭戴耳機連接索尼ZX706(3.5口),則需將音量提到100到110(約9成)的格數,才會有接近KA5的飽滿與舒展性。
(批示:從聽力健康的角度出發(fā),日常聆聽務必以中小音量為主。像我在對比觀察時用各種夸張的音量體驗,只是為了深度感知不同設備之間的音色特性和素質差異。)
仍要說明的一點是,雖說便攜解碼耳放飛傲KA5已經在聽感上實現了非常好的與頭戴耳機的搭配效果,但細究各頻域的質感或素質,索尼NW-ZX706播放器仍是更好的那個,它有著更潤澤、凝聚的聽感,而且層次(極限解析力)也更分明一些。話說,這一結論的得出也不容易,因為前前后后各種插拔、切歌之類的耗時太長,以至于困倦到難以準確感知。
基于安卓手機(圖為vivo t1),不論配套的APP的操控,還是日常聽歌體驗,都沒啥問題,若挑剔的話,就是發(fā)熱速度有點快,聽兩分鐘就熱乎乎的了。好在不燙手。
出現小意外的是,當飛傲KA5與蘋果手機搭配時,從大約80%左右的音量(手機端)起,再往后提升音量,聲音就會時不時地卡頓,試了下天使吉米SPACE也如此。
不過,天使吉米首款小尾巴stargate,還有千元級的山靈UA5就沒有發(fā)生類似問題。
后來,也就是碼字期間,沒再發(fā)生這一問題。
ok。以上。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