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iphone14p,總得置辦些配件才能用的舒心,我是一個非常看重性價比的消費者,所以下列產(chǎn)品都是我精挑細選后做出的選擇,希望我的體驗,能給大家作一個參考。
“你個蘋果手機,整這么大功率充電器有啥用?”——因為方便呀。
這款充電器支持雙口type-c快充,同時使用分別是45W+18W的功率。這倆功率數(shù)值熟悉不?任天堂switch游戲機和蘋果14手機完美組合哦。
不止功率搭配方便,而且氮化鎵體積小,攜帶方便,價格更是只有37元!還自帶原裝快充線哦,還有電子發(fā)票哦,還有聯(lián)想品牌售后哦,這性價比是不是秒殺市面一切同類產(chǎn)品了?
購入渠道是拼多多百億補貼,每晚20點抽取的隨機商品優(yōu)惠,疊加了一張1元的支付券,也是拼多多免費領(lǐng)取的。
20w/18w蘋果原裝充電器現(xiàn)在價格在一百出頭,拼多多最低能到七十幾元。我曾經(jīng)也心動過,畢竟蘋果充電器用料還是第一,多花點兒錢買個省心,也不錯。
但是?。∵@個玩意兒假貨太多啦?。》抡娑茸阋詠y真,你連接Mac查看芯片信息也沒用,都可以偽造。而且目前還沒有確鑿的驗貨方法。網(wǎng)上流傳的那些看字體大小,格式,位置啥的,這種坊間傳聞根本沒有得到過官方認可。你懷疑買到了假貨?按照“誰主張,誰舉證”原則,你搬出這套坊間理論,別說拼多多,就是京東和天貓都不會理你的好嘛……
膽小的我,最終選擇放棄。當(dāng)然,我也不建議你去買……
這款站內(nèi)人氣很高,曾經(jīng)作為蘋果的代工廠鍍金,每次值率都很高。我也是跟風(fēng)者之一,并且以非常不錯的價格入手了一套,讓我一度覺得很劃算。產(chǎn)品優(yōu)點嘛,價格確實低,其他就沒了……
缺點咱單開一段兒:不定時會出現(xiàn)嘯叫電流聲,啪啪響,湊到耳邊可以聽到。這也是我覺得這次購物失敗的主要原因。
相對于電流聲,尺寸大(非氮化鎵),單c口,不帶快充線(需另買),這些都算不上缺點了。一般用用還可以,接個風(fēng)扇,臺燈啥的,畢竟足夠便宜了;但是讓我給游戲機和iphone充電,我是不愿意的。
有線充電器保證充電效率,無線充電器保證充電便捷。辦工桌上放一個,有新消息甚至都不用拿起來,直接眼神一瞥就看到了,雖然充電效率低,但是架不住工作時間長啊,下班前肯定能給你充滿咯。
我選擇這款無線充電器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自帶風(fēng)冷功能(市面同類產(chǎn)品極少)。高溫是損害電池壽命的最大元兇,無線充電盤的充電發(fā)熱量,明顯高于有線充電,所以我覺得:能對著手機背面吹風(fēng)的充電盤,還是挺不錯的設(shè)計。
購入渠道依然是拼多多百億補貼,疊加了8元的支付全,實付86元。由于我不需要小米充電器(單口c,非氮化鎵),所以充電器出二手賣了60元,最終價格26元。
電源線很多人執(zhí)著于mfi認證,其實根據(jù)我十來年的使用經(jīng)驗,即便是非mfi認證充電線,我也從來沒有彈過窗,一次都沒有…… 我知道肯定有人不信,所以如果你想買mfi認證線,我絕不攔著:“多花錢買安心”,誰也不敢說你不對。
這里只分享我的選擇吧:浦諾菲20w一米充電線,三根,總價17.32元。選擇理由:一是京東自營產(chǎn)品,品質(zhì)有保障(能進自營店的沒有雜牌),質(zhì)保一年,售后有保障。
另外一個是當(dāng)時正好工行有一個活動,滿20減5元,正好湊這里用掉啦。三根線原價22.32元,最終實付17.32元。
目前用了大半年,三根全部正常,也沒有脫皮現(xiàn)象。劣質(zhì)充電線不但接口尺寸不標(biāo)準(zhǔn)(太松或太緊),還有可能會燒毀充電器接口。趕緊去看看你的充電器接口,有沒有發(fā)黑的痕跡吧,安全第一哦。
手機殼我一次性買了兩個:分別是十元價位的羽博,和百元價位的洛克。不為別的,就想分別體驗一下:不同檔次價位的手機殼,在體驗上是否存在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呢?
羽博這款保護殼綜合來說還是挺不錯的:尺寸貼合,裝卸方便,手感細膩,獨立的按鍵保護與部分,按起來非常輕松,磨砂透外觀,視覺效果也不錯。
但是??!二十天后就黃了啊~我去,可惜了這么好的手感和顏值了。軟殼黃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首先是全透殼,與星光色搭配效果非常不錯,顏值沒得說,但是沒有鏡頭保護膜,甚至挖孔都沒有,這點不太好哦。
兩邊的紅條裝飾物,看起來是很有個性的裝飾物。
畢竟價格不菲,邊緣開孔自然也很精準(zhǔn),立體的半包按鍵,手感也不錯。
說是硬殼,但是材質(zhì)仍然帶一些柔性,比軟殼要硬得多,比硬殼又要有彈性。目前我還在用這款手機殼,變黃估計還是避免不了,但是材料密度大,應(yīng)該可以堅持更久一些吧。
說實在的,這手機殼就是貴點兒,其實手感和顏值都挺好,還支持磁吸功能,但是一百以上的價格是絕對不值得推薦的,50元的話,我覺得還可以,比十幾塊的手機殼有著明顯的體驗提升。
手機貼膜,有軟膜和鋼化膜兩種,前者貼膜難度大,貼歪了撕下來基本就報廢了,鋼化膜要簡單的多,靜電吸附,歪了掀起來再放一次就行了。
鋼化膜也有兩種:全透明和帶黑邊的。帶黑邊視覺效果會與手機更加融合,缺點是黑色邊緣容易擋住屏幕;全透明的,邊緣會有白邊,視覺效果會差一些。(其實我沒覺得難看……)價格方面,帶黑邊的比全透明的要貴一些,行內(nèi)默認定價。
我買這款鋼化膜,主要還是看中了順豐包郵,商品價格:6.8元/兩片,使用5元優(yōu)惠券后,最終實付1.8元。兩張鋼化膜一塊八,還給包郵順豐,我覺得真沒法挑剔了……
以上都是自費購買體驗,僅代表我個人感受。更多消費體驗分享,我們下周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