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LZ A7上市,那是一副首次搭載動圈、動鐵以及壓電陶瓷單元的三式四路7混動耳機,雖然沒有取得預期的市場反饋,但是讓LZ耳機離國產HiFi主流圈更進一步。
這里的LZ耳機便是一些老燒才知道的老忠耳機,因為沒有高大上的名字讓這個耳機品牌一度被一些人認為是國產DIY作坊。
實際上這個總部在廣西的耳機品牌同樣屬于墻內開花墻外香,它的足跡遍布東南亞、北美甚至歐洲,它在國外的市場表現遠遠強于國內市場。
不過因為三年前的戰(zhàn)役,LZ耳機也不得不把市場中心調整到國內市場。也就是在A7研發(fā)上市后,LZ本人也就想著直接整個大雜燴,來一個動圈、動鐵、壓電、靜電混合,也就是本文要分享給各位的LZ 9單元圈瓷靜鐵混動耳機。這畢竟是全球首創(chuàng),若是成功便一戰(zhàn)成名;若是失敗也無非是被貼上堆料的標簽(此處為作者臆想)。
▲包裝展示,雖然和國產HiFi圈主流品牌的包裝相比沒什么特別,但是對于LZ耳機來說絕對是突破,終于舍得整一下包裝了。其實不止如此,包括耳機腔體,LZ耳機越來越向其它友商看齊。
▲不耽誤各位流量,這里先直接說這款9單元混合的AX耳機配置。單邊9單元,由一個9毫米液晶分子涂層振膜動圈負責低頻,兩枚樓氏單元負責中頻,另外兩枚樓氏動鐵負責高頻,兩枚電陶瓷單元負責超高頻,再有兩枚超高頻聲揚靜電單元負責極高頻,一共5分頻,同時還有5對不同風格的導管更換,腔體本身還有POP和MONITOR模式可切換。
聽到單邊9單元可能會覺得AX的腔體怕是大的不行,實際上AX的腔體和單動圈耳塞差不多大,源于其中的婁氏動鐵均為復合動鐵(中頻樓氏31711、高頻樓氏31736)。
▲LZ AX基本配件展示,除了收納盒和耳塞套,額外還有四根不同聲音風格的導管,加上腔體內出廠默認的導管一共五種。在插頭方面沒有采用目前國產HiFi耳機慣用的直接更換插頭的方案,而是直接配備了3.5和4.4的線材。
▲收納盒展示,其實質感和體積包括堅固度都挺好的,但是表層皮質容易破損。
▲線材展示,看著很有質感很特別有沒有?這里要說一下老忠耳機本身也單獨賣線材,對線材有較高的造詣,而且價格并不貴。AX標配里的兩根線材質是一樣的,都是6N單晶銅鍍銀與單晶銅鍍石墨烯混編線,線材質感柔軟少彈性,主線略粗,但整體收納指數非常高。
▲換線方案是0.78雙針的。
▲LZ AX的腔體本身沒啥特別之處,樹脂材質,3D打印的類似公模造型,配色僅一種,但是作為一款單邊9單元耳機,它的腔體大小控制的非常好,在前文個人已經對比過森海塞爾IE80S,佩戴亦是相當舒服。
▲AX的腔體后蓋展示,圖文案很別致,不過在目前滿大街類似風格的國產HiFi耳機里也談不上多特別。
▲AX腔體側面展示,樹脂材質的一個好處是光澤感舒服,另一個優(yōu)點則是親膚。
▲在AX的腔體上還有一個調音開關,代表POP(流行)模式和MONITOR(監(jiān)聽)模式,出廠默認POP模式,個人聽感也是基于POP模式。
▲最后是不同風格的五種導管,這個是老忠耳機一直喜歡的做法,用不同顏色微調音色,默認出廠時是黑色導管,也就是標準音色,其余的紅黃銀藍分別代表著強勁低頻、溫潤人聲、極致解析和亮麗高頻。
所以各位從LZ AX包括他之前的產品可以看出來堅持可玩性是其基本特色。
▲盡管搭載了四種不同的9枚單元,AX其實還算好推。個人開始擔心吃推力,用3.5的頭子配乾龍盛的MC01,并無明顯未推滿的跡象。
其低頻下潛較深,彈性很好,凝聚感還不夠有力,但不綿軟;量感還比較足,聆聽有呼之欲出的強勁,而且泛音清晰,并不生硬。背景不算暗,但是器樂分離度和解析很自然,整體較通透,雖是POP模式,但氛圍略淡,瞬態(tài)相當不錯,各類打擊樂可聽,缺點是不夠刺激。
人聲方面則是一耳朵的溫潤,同樣有點點偏淡(MONITOR模式更淡),音色差那么一點就可稱作亮麗飽滿,柔和多過于舒展,舒展多過于亮麗,亮麗多過于飽滿(中頻上的吉他、貝斯倒是有著非常自然光澤感的亮麗飽滿音色)。
人聲齒音方面控制很好,哪怕是諸如莫文蔚、阿桑這類齒音較重的歌手,AX都不會給你不適感,由于音色還有點偏冷的趨勢,聽王菲和孫燕姿這種嗓音較為干凈的還極具穿透感。
高頻方面和我預料的差不多,雖說是默認的POP模式,但是它本身有MONITOR模式,勢必是偏后者多一些的。AX的高頻在乾龍盛MC01上表現的還是偏淡,和其中低頻相比雖然稍亮一些,器樂解析很直白,小提琴的鋸齒感較明顯,弦樂上的泛音有明顯的毛刺,但整體的樂感和通透感又很自然,亦能感受到比中低頻更吃推力。
因為除此之外,它的動態(tài)還不夠出色,雖有非常不錯的器樂分離度和聲場規(guī)模,包括在弦樂和管樂的分配上,它沒有刻意的突出弦樂,可就讓人一耳朵聽出瑕疵所在。
▲在把前端更換成了樂彼的L6后,一開始我便確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這副LZ AX不懼大推力,一點沒被推過;第二件事是其風格還是偏淡,即使是POP模式也隱約感受到它偏監(jiān)聽的中正調音。
低頻在給足推力后,動態(tài)、聲場輪廓、下潛力度都有明顯提升,量感適中,較之前呼之欲出的強勁升級為含蓄的澎湃。整體通透干凈,背景略黑,聲場規(guī)整,氛圍感略淡,但解析自然;細節(jié)上下潛雖更深了,但彈性不如小尾巴上那么自然,這讓我覺得它在低頻器樂的解析上不如小尾巴上迷人,優(yōu)點是不管胡偉立的這種民族器樂還是歐美搖滾樂它都能駕馭,平淡之中帶點刺激,通透之中帶點混響。
中頻器樂上的出色是一直有的但不大想說的,因為很多人對于這一點的認知不同,有人喜歡強解析的那種亮麗。作為一個搖滾樂愛好者和各種純音樂,個人更喜歡那種不過度亮麗卻又讓人感受的到光澤感和潤度的音色,清澈透亮悅耳。
AX在樂彼L6上表現出來的人聲減少了一些柔和感,同時保持著一定的舒展,整體音色是亮麗的,有偏冷的趨勢,清澈干凈,厚度自然,細膩程度有所提升,齒音依舊自然,有那么點英國聲的風范,男女聲均可駕馭。
聽女聲時更偏向中高音,解析度并不算很高,刺激感可能還不如千元級的一些耳塞,可它畢竟有些偏監(jiān)聽的風格,但又有些許柔美,結像感雖不如男聲那么扎實,可貴在真實。
▲最后讓我興奮的是AX的高頻,在樂彼L6上既展現出來了單元配置上的超強延伸和順滑感,又一直顯得平淡不驚。個人以經典電影《夢之安魂曲》的原聲大碟《Summer:Summer Overture》為例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開場大提琴的解析并不突出,但那自然的鋸齒感一開始就展現出了壓抑的氣氛,然后和聲以及隱約在背后的電音瞬間把幽邃的空間感展現了出來,隨著大提琴等弦樂緩慢而有序的進來時,良好的器樂分離度及聲場輪廓和層次都很清晰,再到尾奏里開始基礎的提琴順滑而細膩,頓時讓人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個人還用它專門聽了中央芭蕾舞團管弦樂隊表演的《云宮迅音》以蝎子樂隊的《Hurricane 2000》,即使器樂復雜、場面宏大,AX表現出來的動態(tài)和瞬態(tài)都很優(yōu)秀,包括在《Hurricane 2000》(柏林愛樂團與蝎子樂隊合奏)里依然可以做到聲場規(guī)整、整體通透。
本來AX的中頻器樂給我的驚喜感是不少的,不過它的中高頻器樂表現更好??赡軙腥擞X得其器樂表現出的樂感不是很明顯,但我還是那句話,這副耳塞有著偏監(jiān)聽的調音,風格略微淡一點,但在器樂上無論是解析的控制,還是音色的中正,它都足夠自然。關于這一點,個人改天上臺放用CD聽聽古典,有興趣繼續(xù)關注。
▲整體總結部分
在我個人接觸LZ耳機的這幾年,他以前的耳機除了外觀上的不入流,和品牌形象缺乏包裝,多數時候是一直在嘗試控制售價來打造產品的。
這讓不少人沒法更容易接觸到他的作品(如有機會試聽,一定不要錯過!),而且他也喜歡用更換不同導管的方式來增強可玩性,在逐漸萎縮的HiFi耳機市場,其做法還是顯得有些單調。
回到這副9單元的AX上,你是感覺不到堆料的存在。盡管是5分頻,在常規(guī)的中高低頻段上它也不偏科,除了低頻缺點氛圍感,女聲偏女中高,沒啥明顯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