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PO主經(jīng)常要出差,所以也遇到了晚上要充電時插座不夠的這個尷尬問題,手頭雖然也有幾款不同品牌的氮化鎵充電器,但是不是功率不夠大就是接口數(shù)太少,所以迫不及待地入手了一款氮化鎵充電器新品,至于這款100W帶3個USB-C口和1個USB口的IDMIX氮化鎵充電器實際使用體驗如何,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IDMIX(大麥創(chuàng)新)是一個原創(chuàng)設計師電子品牌,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美國蘋果公司第三方配件授權制造商,旗下電子產(chǎn)品也多次榮獲IF、紅點等多個全球知名設計大獎,是一個功能和產(chǎn)品顏值都在線的品牌。
看產(chǎn)品包裝應該是以外貿(mào)出口為主,因為套裝包含了充電線,所以盒子會顯得大一些。
套裝包含100W氮化鎵充電器、1米長的CToC充電線和一份紙質說明書。
作為原創(chuàng)設計師品牌,多種配色是少不了的,這款100W的充電器目前有三種顏色可選,分別是航空灰、碧玉橙和月光白,PO主這款是航空灰,黑色加深空灰混搭,“潮”簡約!V0級的防火阻燃材質外殼在安全方面也比較放心。
充電器采用3+1設計,3個USB-C口加1個USB-A口,可以同時給四個設備供電,另外因為3個C口的充電功率不同,C1和C2口單口充電功率可達100W,C3單口充電最大只有20W,所以3個充電口下面的設備ICON是不一樣的,可以簡單提醒用戶避免插錯接口快充變慢充。
可折疊的插頭也是目前主流充電器的標配設計了。
1米長的100WCToC充電線配有魔術貼束帶,內含E-Marker芯片充電更穩(wěn)定。
通過下圖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到充電器大小約是iPhone11的一半,充電器重量不到220g。
雖然IDMIX快充套裝配備了CToC快充線,不過給iPhone等部分設備充電還是需要另外自備充電線,先來看看USB-C口支持的快充協(xié)議。
基本完美支持市面上主流的快充協(xié)議,包括Apple2.4A、SAMSUNG 2.0A、AFC5-12V、HUAWEI FCP5-12V、SCP3.4-5.5V、QC3.0 5-20V等,應該是PO主目前手頭上擁有的氮化鎵充電器里面支持協(xié)議最齊全的了。
USB-A接口同樣支持多種協(xié)議,包括Apple2.4A、SAMSUNG 2.0A、AFC5-12V、HUAWEI FCP5-12V、SCP3.4-5.5V、QC3.0 5-12V。
分別測試3個USB-C口,C1口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5A,最大輸出功率100W。
C2口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5A/3.3~11V-4A,最大輸出功率同樣是100W。
C3口支持5V-3A/9V-2.22A/12V-1.5A,最大輸出功率是20W。
上面也提到,4個充電口可以單個使用也可以4個同時使用,充電器可以根據(jù)不同設備,智能調整輸出功率。
PO主這次用的測試設備為AGM H5PRO、iPhone11、iPhone6S和MacBook Air M1版,充電線為idmix100W雙C線、倍思100W雙C線、奧???9W蘋果閃充線。
分別測試單獨給AGM H5PRO和iPhone11用C1、C3、USB-A充電,因為兩款手機本身充電功率不大,所以不管哪個口都能正常充電,用C1/C3和USB-A,AGM H5PRO測得充電功率均約為12W-15W左右。
用來測試給iPhone11充電,3個口同樣也約為13W-18W左右。
換成MacBook Air M1版,電量在80%時充電,C1和C2口充電功率在25-28W左右。
用C1+C2和C1+C3的雙口輸出,手機的充電功率基本沒太大變化。
換成MacBook+iPhone的組合來測試,MacBook的充電功率基本都比較穩(wěn)定。
用C1~3同時給iPhone11、6S及AGM H5PRO充電,測得AGM H5PRO的功率有4-5W左右的下降。
把C1的AGM H5PRO換成MacBook Air同樣也是有4-5W的功率下降。
最后把4個充電口都連上設備,4個設備都能正常充電,不過根據(jù)上面的圖表可以看到C3+USB-A兩個充電口最高只能合并分配到20W,因為充電器采用的是氮化鎵+碳化硅兩種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所以就算是4口同時充電,充電器并不會有很明顯的發(fā)熱,只是比手溫高出3~4℃左右。
對于需要經(jīng)常商旅出行的消費者來說,大功率的多口氮化鎵充電器確實十分必要,智能的電量分配也進一步提高了設備的充電效率,加上現(xiàn)在氮化鎵技術越來越成熟,就算是大功率的充電器也不會太大太重,IDMIX這款100W氮化鎵充電器更是已經(jīng)成為PO主外出必備的數(shù)碼好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