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精品日产a一卡2卡3卡_美女强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69孕妇9_免费高清一级大毛片视频播放播放_久久国产av不卡_99久高清在线视频观看_y88午夜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聚超值雙11征文#Zen4來襲 4款首發(fā)AMD 銳龍7000系怎么選?看這篇就夠了    

CPU 10-14 16:12:05 61 0

大家好,我是黃昏百分百,前幾天很榮幸拿到了AMD 銳龍7000系CPU的首測,7000系CPU采用了全新的Zen 4架構(gòu),插槽也隨之升級到了全新的AM5,600系主板也同步降臨,可以說是AMD平臺的巨幅升級。

上一篇文章中,因為測試時間過于緊張,只測評了銳龍9 7950X與銳龍7 7700X,因此,本篇文章將會補充測試銳龍9 7900X與銳龍5 7600X的性能,補足4款CPU的性能比較,并做出購買建議。

好了,廢話不再多說,我們開車吧。

Zen4架構(gòu)與產(chǎn)品介紹

可能有些朋友并未看過上一篇文章,所以我保留上篇文章關(guān)于Zen 4架構(gòu)與AMD 銳龍7000系列CPU的介紹,以方便大家閱讀。

從2017年AMD發(fā)布第一代銳龍?zhí)幚砥髌?,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第五個年頭,銳龍系列已經(jīng)歷多次迭代升級,除移動平臺獨占的銳龍4000系與銳龍6000系CPU之外,其余四代銳龍CPU均采用了AM4插槽。

7000系CPU是銳龍系列首次更換CPU插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較于前代產(chǎn)品,AMD銳龍 7000系CPU擁有更好的游戲性能,更好的計算與內(nèi)容創(chuàng)作性能,更好的能效比與更新的架構(gòu)與插槽,可以說,7000系CPU,是AMD 銳龍系列CPU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里程碑。

作為全新插槽的CPU,主板芯片組自然也要隨之更新,目前AMD共發(fā)布了X670、X670E、B650E\B650共4款芯片組,其中X670 Etreme、X670系列主板作為首發(fā)主板與CPU同時發(fā)布,而B650 Extreme與B650系列主板則會在稍晚的10月發(fā)售。

在正式開始測試之前,我們分別來看一看CPU與主板都有其哪些進步。

AMD 銳龍7000系列CPU架構(gòu)介紹

Zen4架構(gòu)簡介

我們先來看一下核心兩點:Zen 4架構(gòu)CPU采用全新的前端設(shè)計,由臺積電5nm工藝制成,支持AVX512指令集,IPC(Instructions Per Clock,每個時鐘周期內(nèi)執(zhí)行的指令數(shù))相較于上代CPU擁有著約13%的提升。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Zen 4 架構(gòu)的構(gòu)造圖,相較于前代架構(gòu),Zen 4架構(gòu):

擁有更大的緩存,因此更加適合分支預(yù)測;

擁有更大的INT與FP寄存器堆(register file);

1M大,支持8路訪問的L2緩存;

全新6nm IOD

眾所周知,AMD的銳龍系列、線程撕裂者系列和EYPC系列CPU均采用了CCD+IOD的設(shè)計方案,大幅降低了芯片的研發(fā)與生產(chǎn)成本,使其CPU更具性價比。

▲AMD 銳龍7000系CPU搭載了全新的6nm制程IOD,不僅全系CPU均搭載了RDNA2架構(gòu)的核顯,還大幅優(yōu)化了IF總線,使其能夠支持JEDEC頻率5200MHz的DDR5內(nèi)存,并提供了28條PCIe 5.0通道。

除此之外,全新的IOD還為主板提供了USB Type-C的支持與USB寫入BIOS,AMD 銳龍6000系移動端CPU的低能耗模式也被應(yīng)用在了銳龍7000系CPU上。

▲另外,AMD 銳龍7000系CPU內(nèi)置的RDNA2核顯支持AV1解碼、H264與HEVC的編碼與解碼。同時,其支持HDMI 2.1接口、DP2.0接口,以及全功能Type-C接口的視頻輸出,以及核顯與獨顯的混合輸出模式。

全新AM5插槽

全新的AMD 銳龍7000系CPU的封裝方式,終于由PGA封裝(針腳在CPU端)轉(zhuǎn)為了LGA封裝(針腳在主板端),AM5接口采用1718針腳的LGA封裝,相對于PGA封裝,LGA封裝可以擁有更多的針腳,因此可以支持DDR5內(nèi)存并獲得更多的PCIe總線數(shù),這也是本次AMD 銳龍7000系CPU可以同時支持DDR5內(nèi)存與PCIe 5.0的根本原因之一。

另外,LGA封裝的CPU更不易損壞,即使主板上的CPU插槽不慎損壞,維修更換也更加容易。

▲AM5插槽所使用的散熱系統(tǒng)與AM4插槽的散熱系統(tǒng)相兼容,對用戶與散熱器廠家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

▲最后,AMD官方承諾AM5接口將會支持到2025年,也就是說,現(xiàn)在購買主板,最少能夠使用3-4年無需更換,這方面可以說是良心滿滿,必須表揚。

DDR5內(nèi)存與EXPO內(nèi)存超頻

AMD 銳龍7000系CPU支持JEDEC頻率5200MHz的DDR5內(nèi)存,當然,內(nèi)存肯定是要超頻的,AMD為銳龍7000系CPU提供了EXPO一鍵超頻技術(shù),使用獲得AMD EXPO認證的內(nèi)存時,可在主板BIOS中開啟EXPO功能,從而一鍵獲得內(nèi)存性能的巨幅提升。根據(jù)AMD官方提供的數(shù)據(jù),EXPO技術(shù)可以在1080P分辨率下,提升11%的游戲表現(xiàn),同時最低可將內(nèi)存延遲控制在63ns,可以說與intel的XMP技術(shù)不分伯仲。

關(guān)于內(nèi)存超頻,另一點值得說的是,相較于銳龍5000系列CPU在內(nèi)存超頻時需要手動將fclk、內(nèi)存控制器頻率(ulck)、內(nèi)存頻率(mclk)調(diào)整至1:1:1不同,AMD 銳龍7000系CPU可自動調(diào)整fclk,超頻內(nèi)存時僅需將內(nèi)存控制器頻率(ulck)與內(nèi)存頻率(mclk)調(diào)整至1:1。

根據(jù)CPU體質(zhì)的不同,其uclk值在3000到3200之間,所以AMD 銳龍7000系CPU的甜點內(nèi)存頻率為6000MHz,體質(zhì)好的則可超頻至6400MHz。因此個人建議目前大家盡量選購EXPO頻率為6000MHz的內(nèi)存,時序越低越好,以獲得最佳的內(nèi)存性能表現(xiàn)。

目前,已經(jīng)通過AMD官方EXPO認證的內(nèi)存條共有10款,分別來自ADATA昂達,美商海盜船,G.SKILL 芝奇,GEIL,Kingston 金士頓5個廠家,大家在購買內(nèi)存條的時候,請認準EXPO標識。

AMD 銳龍7000系列CPU首發(fā)產(chǎn)品介紹

AMD 銳龍7000系列CPU共有四款首發(fā)CPU,分別是銳龍9 7950X,銳龍9 7900X,銳龍7 7700X,銳龍5 7600X。

我們來看一下本代銳龍與上代銳龍之間的參數(shù)差異,由上圖可見,同定位的兩代CPU擁有著同樣的核心數(shù)與線程數(shù),而7000系列的銳龍CPU相較于5000系列銳龍在時鐘頻率上有著大幅提升,本代銳龍CPU的基礎(chǔ)時鐘頻率已經(jīng)與上代銳龍CPU的最大時鐘頻率相差無幾。

舉個例子,銳龍9 7900X的基礎(chǔ)時鐘頻率便高達4.7GHz,僅比銳龍9 5900X的最大時鐘頻率4.8GHz低了0.1GHz。

而在最大時鐘頻率方面,四款銳龍7000系CPU均超過了5GHz,性能大幅提升。

根據(jù)AMD官方給出的數(shù)據(jù),銳龍7000系CPU相較于銳龍5000系CPU擁有著29%的CPU游戲性能提升,在1080P分辨率下會有21%的整機游戲性能提升,在生產(chǎn)力方面則可為數(shù)值內(nèi)容創(chuàng)造者提供44%的計算能力提升,同時能效比也提升了28%。

最后說到價格方面:

銳龍9 7950X 定價為699美元,國內(nèi)京東售價為5499元;

銳龍9 7900X,定價為549美元,國內(nèi)京東售價為4299元;

銳龍7 7700X,定價為399美元,國內(nèi)京東售價為2999元;

銳龍5 7600X,定價為299美元,國內(nèi)京東售價為2249元;

AMD AM5 平臺主板介紹

介紹完了AMD 銳龍7000系列CPU,我再介紹一下其座駕——AMD AM5 平臺的主板。

X670E芯片組與X670芯片組

首先是與AMD 銳龍7000系列CPU同步首發(fā)的X670E與X670芯片組的主板,這兩款主板均支持雙通道DDR5內(nèi)存、AMD EXPO技術(shù)以及PCIe 5.0的NVMe SSD固態(tài)硬盤。X670E中的E是Extreme的意思,在硬件參數(shù)上的表現(xiàn)便是所有X670E都擁有PCIe 5.0的顯卡插槽,更加適合搭配高端顯卡使用。

B650E芯片組與B650芯片組

而即將在10月發(fā)布的的B650E與B650芯片組的主板,這兩款主板均支持雙通道DDR5內(nèi)存、AMD EXPO技術(shù)。兩款芯片組的核心區(qū)別則是所有的B650E主板都將支持PCIe 5.0的NVMe SSD固態(tài)硬盤而B650芯片組并未強制要求支持PCIe 5.0的NVMe SSD固態(tài)硬盤。

測試平臺簡介

之前我便說過我已經(jīng)從拿到了全部4款首發(fā)的AMD銳龍7000系列的CPU,上一篇文章測試的是AMD 銳龍9 7950X與AMD 銳龍7 7700X兩款CPU。

本篇文章將補足另外兩塊CPU AMD 銳龍9 7900X與AMD 銳龍5 7600X兩款CPU,并匯總比較4塊CPU的性能差異。

AMD 銳龍9 7900X是銳龍7000系列CPU次頂級型號,擁有著12核24線程,基礎(chǔ)時鐘頻率4.7GHz,最大時鐘頻率5.6GHz。

AMD 銳龍7 7600X是銳龍系列CPU的中端產(chǎn)品,擁有著6核12線程,基礎(chǔ)時鐘頻率4.57GHz,最大時鐘頻率5.3GHz。

本次測評,采用了控制變量法,除了CPU之外,所有的硬件均保持一致,本次重點測評銳龍9 7900X與銳龍5 7600X 因為與上次測評中間有BIOS版本的更新,故重新復(fù)測與補測了一些銳龍9 7950X與銳龍7 7700X的數(shù)據(jù)。

主板方面,AMD官網(wǎng)上共公布了5款首發(fā)的X670E主板,分別來自華擎 ASRock,華碩 ASUS, 映泰 BIOSTAR,技嘉 GIGABYTE 與微星 MSI,我拿到的是微星的MEG X670E主板,絕大多數(shù)測試均在此主板上進行。后來主板輪換,我又拿到了ROG CROSSHAIR X670E HERO,本文中,銳龍5 7600X的測評全部采用了這款主板。

內(nèi)存方面我拿到的則是來自芝奇G.SKILL的Trident Z5 Neo 6000MHz內(nèi)存,其EXPO時序為CL30,是目前市場上時序最低的DDR5內(nèi)存之一。

AMD 銳龍9 7950X & AMD 銳龍7 7700X 性能測試

CPU-Z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測試CPU-Z的跑分。

▲CPU-Z 單核成績方面,AMD 銳龍9 7950X得分775.5,銳龍9 7900X得分790.3,銳龍7 7700X則分別為744.3,銳龍5 7600X得分761.9。

可見,在單核性能方面,4款CPU的性能差異不大,跑分最高的為銳龍9 7900X,甚至比銳龍9 7950X還高一點點。而且銳龍5 7600X的得分也比銳龍7 7700X稍高。

個人猜測,CPU-Z的測試不僅測試最大時鐘頻率,基礎(chǔ)時鐘頻率也會對得分有較為明顯的影響,所以基礎(chǔ)頻率4.7GHz的銳龍9 7900X才會比基礎(chǔ)頻率4.5GHz的銳龍9 7950X得分高。

▲CPU-Z 多核成績方面,AMD 銳龍9 7950X得分15725.4,銳龍9 7900X得分11726.2,銳龍7 7700X則分別為7910.6,銳龍5 7600X得分5981.2。

▲多核得分方面,幾款CPU的得分差異基本與CPU核心數(shù)成正比,比如AMD 銳龍9 7950X的16核心是銳龍5 7600X 6核心的2.66倍,CPU-Z多核得分為2.63倍。

Cinebench R23

緊接著我們再來看一下兩款CPU的Cinebench R23跑分,Cinebench R23是一個跨平臺的測試套件,用于測試計算機的硬件功能。它可以用于測試Cinema 4D在多個CPU內(nèi)核上的3D建模,動畫,運動圖形和渲染性能。該程序“針對特定領(lǐng)域,更適合高端臺式機和工作站平臺”。Cinebench通常用于顯示CPU性能。

▲Cinebench R23 單核成績方面,AMD 銳龍9 7950X得分1994分,與intel 酷睿 i9-12900K打平,銳龍9 7900X得分1969,銳龍7 7700X則分別為1913,銳龍5 7600X得分1923。

在Cinebench R23的單核成績方面可以看出,AMD 銳龍9 7950X的性能提升相較于上一代銳龍而言進步巨大,銳龍CPU的單核性能正式進入T0級別。

▲Cinebench R23 多核成績方面,AMD 銳龍9 7950X多核成績?yōu)?7549分,銳龍9 7900X得分27884,銳龍7 7700X則分別為19723,銳龍5 7600X得分14878。性能差異與核心數(shù)差異同樣基本呈正比。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AMD最新的銳龍旗艦銳龍9 7950X的得分高達37549,遠超AMD 32核64線程的線程撕裂者Threadripper 2990WX的30054分與16核24線程的Intel i9-12900K的26790分,以壓倒性的優(yōu)勢獲得了多核第一的成績。

因此,在需要多線程的生產(chǎn)力工作方面,AMD 銳龍9 7950X可以說是目前最好的民用級CPU選擇之一了。

3DMark CPU PROFILE

3DMark CPU PROFILE是3DMark最新推出的CPU性能測試工具,其優(yōu)點是可以分別測試單線程、2線程、4線程、8線程、16線程與最大線程時的CPU性能,以方便不同CPU之間的比較。本次將注意力集中在單線程性能與全線程性能。

▲在單線程時,AMD 銳龍9 7950X得分1109分,AMD 銳龍9 7900X得分1092分,AMD 銳龍7 7700X得分1086分,AMD 銳龍5 7600X得分1082分。

▲在全線程時,AMD 銳龍9 7950X得分16805分,AMD 銳龍9 7900X得分12898分,AMD 銳龍7 7700X得分9293分,AMD 銳龍5 7600X得分7315分。

結(jié)合之前的CPU-Z與Cinebench R23的測試,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4款CPU的單核性能相差并不大,AMD 銳龍9 7950X得分1109分與AMD 銳龍9 7900X得分1092分還是要比另外兩款稍高。而全核性能方面,4款CPU的核心數(shù)差異基本上與其全核性能成正比。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如果游玩特別重視單核性能與最高只為6核心12線程CPU優(yōu)化的游戲,那么R5 7600X可能是最具性價比的選擇,而如果裝電腦是為了多線程生產(chǎn)力方面的工作方面,則建議根據(jù)自己的預(yù)算,盡可能購買核心數(shù)更多的CPU。

EXPO超頻與AIDA64內(nèi)存測試

▲芝奇G.SKILL Trident Z5 Neo內(nèi)存的JEDEC頻率為4800MHz,EXPO頻率為6000MHz。

▲只需要在微星(MSI) MEG X670E ACE的BIOS中將OC-EXPO由禁止改為允許,即可將內(nèi)存由JEDEC頻率一鍵超頻至EXPO頻率。

▲從BIOS的左上角可以看出,與intel的XMP一樣,一款內(nèi)存內(nèi)也是可以儲存兩個EXPO頻率參數(shù)供選擇的,不過這款內(nèi)存只有6000MHz CL30-38-38-96這一個EXPO參數(shù)。

▲更新BIOS之后的復(fù)測中,芝奇G.SKILL Trident Z5 Neo內(nèi)存在其EXPO頻率與時序(6000MHz CL30-38-38-96)時讀取速度為103.33 GB/s,寫入速度為77154 MB/s,復(fù)制速度為68334 MB/s,延遲為69.6ns。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芝奇G.SKILL Trident Z5 Neo內(nèi)存在6000MHz的時候讀取速度便高達6位數(shù),因此在AIDA 64上的計數(shù)單位已經(jīng)由我們熟悉的MB/s改為了GB/s。另一點值得注意的則是其延遲僅為69.6ns,與超頻至6000MHz的DDR4內(nèi)存的延遲相差無幾,一方面可見DDR5從發(fā)售至今,性能與延遲控制均有著明顯的進步,另一方面可確認AMD官方聲稱EXPO技術(shù)目前最低可將內(nèi)存延遲控制在63ns所言非虛。

7-zip測試

電腦軟件的安裝包實際上都是壓縮文件,游戲中的很多文件也都是以壓縮包的形式存在的,所以電腦解壓縮的性能無論對游戲還是辦公都很重要,我們來看一看4款CPU在壓縮與解壓縮性能上的差異。

▲AMD 銳龍9 7950X的壓縮評分為181 GIPS,解壓縮評分為264 GIPS,總體評分222 GIPS。

▲AMD 銳龍9 7900X的壓縮評分為153 GIPS,解壓縮評分為199 GIPS,總體評分176 GIPS。

▲AMD 銳龍7 7700X的壓縮評分為118 GIPS,解壓縮評分為137 GIPS,總體評分128 GIPS。

▲AMD 銳龍5 7600X的壓縮評分為95 GIPS,解壓縮評分為106 GIPS,總體評分100 GIPS。

在壓縮與解壓縮方面,CPU的核心數(shù)與線程數(shù)都是多多益善的,永遠不會嫌多,不過相較于壓縮性能而言,解壓縮性能對CPU的線程數(shù)更為敏感,這里舉個例子:16核32線程的AMD 銳龍9 7950X的壓縮評分,解壓縮評分分別是8核16線程的AMD 銳龍7 7700X得分的152.8%與193%。

3DMark Raid Score測試(使用RDNA2核顯測試)

因為AMD 銳龍7000系列CPU全部內(nèi)置了RDNA 2核顯,所以我們自然要來測試一下其核顯的性能。眾所周知,AMD的核顯會調(diào)用系統(tǒng)內(nèi)存作為顯存使用,因此內(nèi)存的性能對核顯的性能有著非常明顯影響。

本次測試依舊采用控制變量法,首先在內(nèi)存的JEDEC頻率4800MHz下與EXPO頻率6000MHz下分別測試AMD 銳龍9 7950X的核顯性能,然后再在內(nèi)存EXPO頻率下測試AMD 銳龍9 7950X、AMD 銳龍7 7700X、AMD 銳龍5 7600X,這樣即可分別確認內(nèi)存性能對RDNA 2核顯的影響程度以及兩款CPU是否使用的RDNA 2核顯是否擁有著相同的性能。


在內(nèi)存JEDEC頻率4800MHz下,AMD 銳龍9 7950X的3DMark Raid Score得分9142分,其中顯卡得分8605分,CPU得分14155分。

▲將內(nèi)存調(diào)整到EXPO頻率6000MHz下時,AMD 銳龍9 7950X的3DMark Raid Score得分9531分,其中顯卡得分8968分,CPU得分14802分,相較分別提升了4.2%,4.2%,4.6%。

▲內(nèi)存同樣在EXPO頻率6000MHz下時,AMD 銳龍9 7900X的3DMark Raid Score得分9570分,其中顯卡得分9018分,CPU得分14664分。

▲內(nèi)存同樣在EXPO頻率6000MHz下時,AMD 銳龍7 7700X的3DMark Raid Score得分9529分,其中顯卡得分8968分,CPU得分14769分。

AMD 銳龍9 7950X、AMD 銳龍9 7900X、AMD 銳龍7 7700X在同內(nèi)存頻率下性能基本相同,因此我們可以確認,AMD 銳龍9 7950X與AMD 銳龍7 7700X內(nèi)置的應(yīng)該是同參數(shù)的RDNA 2核顯。

▲而同樣內(nèi)存在EXPO頻率6000MHz下時,AMD 銳龍5 7600X的3DMark Raid Score得分10925分,其中顯卡得分10439分,CPU得分14844分。

這里的結(jié)果讓我意外,AMD 銳龍5 7600X的3DMark Raid Score得分甚至要比AMD 銳龍7 7700X,而且顯卡分數(shù)高的十分明顯,如果不是實測出現(xiàn)嚴重誤差,那么便很有可能AMD 銳龍5 7600X的核顯參數(shù)是最強的。畢竟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有銳龍5可能會使用到核顯,而銳龍7與銳龍9很少不配合獨顯使用。

DOTA2(使用RDNA2核顯測試)

因此,我們再實際使用一款游戲來復(fù)測一下3DMark Raid Score得出的結(jié)論,測試方法同上,故不再贅述,本次只測試了AMD 銳龍9 7950X、AMD 銳龍7 7700X、AMD 銳龍5 7600X三款CPU的核顯。

測試的游戲為《DOTA2》,這款游戲本就對內(nèi)存頻率較為敏感,測試時游戲分辨率為1080P,預(yù)設(shè)中等畫質(zhì),當然,每局游戲戰(zhàn)場走勢不同,測量誤差相較benchmark會大一點。

▲在內(nèi)存JEDEC頻率4800MHz下,AMD 銳龍9 7950X的《DOTA2》 FPS為80。

▲在內(nèi)存EXPO頻率6000MHz下,AMD 銳龍9 7950X的《DOTA2》 FPS為95,相較在內(nèi)存JEDEC頻率4800MHz下的80幀提升了15幀(18.8%)。

▲在內(nèi)存EXPO頻率6000MHz下,AMD 銳龍7 7700X的《DOTA2》 FPS為95,與AMD 銳龍9 7950X相同。

▲而在內(nèi)存EXPO頻率6000MHz下,AMD 銳龍6 7600X的《DOTA2》 FPS為109,明顯高于另外兩款CPU(此時主板進行了輪換,所以使用的是ROG的CH X670E HERO主板)。

我們可以確認,AMD 銳龍7000系列CPU內(nèi)置的RDNA 2核顯能夠在1080P分辨率,中高等畫質(zhì)下流暢運行《DOTA2》、LOL、《CS:GO》等電競網(wǎng)游。而且如果你想繼續(xù)當?shù)鹊赛h不購入獨立顯卡的話,可以使用AMD 銳龍7000系列CPU內(nèi)置的RDNA 2核顯,不考慮生產(chǎn)力的話,AMD 銳龍6 7600X應(yīng)該是最好的核顯游戲CPU。

3DMark Firestrike Ultra(使用RTX 3080)

測試好了RNDA 2核顯的性能之后,我們再來測試一下兩款CPU搭配高端顯卡時的眾合游戲表現(xiàn)吧。

▲顯卡使用的是 iGame GeFore RTX3080 Vulcan OC 10G。iGame是七彩虹的旗艦系列,而Vulcan更是旗艦中的旗艦。 這塊顯卡支持一鍵超頻,只要按下顯卡背面的一鍵超頻按鈕,此顯卡的GPU就可以從睿頻1710MHz提升到1800MHz,從而進一步提升性能,以保證此次測試中顯卡不會成為性能的瓶頸。

首先使用3DMark 適用于高性能游戲電腦和超頻系統(tǒng)的 DirectX 11 基準測試Fire Strike來進行測試,而Fire Strike Ultra則是其4K分辨率版本。

▲在4K分辨率的3DMark Fire Strike中,4款CPU的總得分相差極小,與“在4K分辨率下游戲幀數(shù)在顯卡端,在1080P分辨下,游戲幀數(shù)壓力在CPU端”的共識一致。

▲而在4K分辨率的3DMark Fire Strike中,4款CPU的物理得分分別為45625、41554、35752、29495。

3DMark Time Spy & 3DMark Time Spy Extreme(使用RTX 3080)

我們再用3DMARK Time Spy Extreme與Time Spy對上面的結(jié)果進行復(fù)測。

3DMARK專為DirectX 12設(shè)計的Time Spy Extreme,Time Spy是一個DirectX 12 基準測試,支持原生新的API 功能,如異步計算,顯式多顯卡適配器技術(shù)和多線程,其測試分辨率為2K,Time Spy Extreme則是將分辨率提升至4K的版本。

▲實際測試中,兩款銳龍9的得分均在16200左右,銳龍7 7700X稍微低一些,為15989,銳龍5 7600X得分為15316??梢哉f,在2K分辨率下,4款CPU的幀數(shù)表現(xiàn)雖有差異,但差距并不大。其中銳龍9 7950X的得分8808比銳龍5 7600X的得分高6%。

▲4款CPU的3DMARK Time Spy CPU得分分別為16218、15054、13808、10154。其中銳龍9 7950X的得分16218比銳龍5 7600X得分10154高54%。

▲實際測試中,4款CPU的得分的階梯現(xiàn)象較為明顯,其中銳龍9 7950X的得分8808比銳龍5 7600X的得分高12%。

這個性能差異要比2K分辨率中銳龍9 7950X與銳龍5 7600X的得分差異更高,與“在4K分辨率下游戲幀數(shù)在顯卡端,在1080P分辨下,游戲幀數(shù)壓力在CPU端”的共識相違背,這是為什么呢?答案是3DMark Time Spy與 Time Spy Extreme使用的是DirectX 12,相較于DirectX 11,DirectX 12大大提高了多線程效率,可以充分發(fā)揮多線程硬件的潛力。因此,在4K分辨率下,AMD 銳龍9 7950X 16核心32線程的優(yōu)勢便體現(xiàn)了出來。

▲4款CPU的3DMark Time Spy Extreme的CPU得分分別為12951、9762、6814、5213。其中銳龍9 7950X的得分12951比銳龍5 7600X得分5213高148%,與核心數(shù)差異基本一致,可見DirectX 12確實能更好的發(fā)揮多核CPU的性能。

所以,即使使用4K分辨率的顯示器,強大的CPU性能依舊能夠提供一定的性能提升,當然,是否值得為了這些性能提升而購入頂級CPU,就取決于你錢包的深度了。

《古墓麗影 暗影》(使用RTX 3080)

▲感謝EPIC給我們送上了古墓麗影三部曲,暗影是其最后一部,CPU對顯卡性能釋放的影響,可以從《古墓麗影:暗影》的Benchmark中很好的表現(xiàn)出來,測試時游戲分辨率為1080P,最高畫質(zhì)最高光追效果,DLSS為性能模式。

▲說來也巧,AMD 銳龍9 7950X的平均幀數(shù)與AMD 銳龍7 7700X平均幀數(shù)相同,均為172幀,而銳龍9 7900X的平均幀數(shù)為170(復(fù)測多次確認),銳龍5 7600X的平均幀數(shù)為169。

不過我們將注意力放在GPU受限與95%幀數(shù)時可以發(fā)現(xiàn):

銳龍9 7950X可以在87%的測試時間中徹底釋放顯卡性能,95%幀率為177。

銳龍9 7900X可以在83%的測試時間中徹底釋放顯卡性能,95%幀率為171。

銳龍7 7700X的GPU受限則稍低些,為79%,95%幀率為179。

銳龍5 7600X可以在71%的測試時間中徹底釋放顯卡性能,95%幀率為143。

因此可見,雖然4款CPU的平均幀數(shù)相差很小,但是CPU性能差異導(dǎo)致的不同GPU受限使得在95%每秒幀率上,AMD 銳龍9 7950X與AMD 銳龍9 7900X的游戲幀率相較于AMD 銳龍7 7700X與銳龍5 7600X更加穩(wěn)定,游戲體驗也隨之更好一些。

這里給出一個結(jié)論,其實銳龍5 7600X已經(jīng)能夠在1080P分辨率下釋放RTX 3080這個級別的顯卡性能了。不過如果要享受幀數(shù)更加穩(wěn)定的游戲體驗,還是建議選擇銳龍9的。

V-Ray Benchmark

測試完了CPU的基礎(chǔ)性能與游戲性能,我們再來測試一下這兩款CPU的數(shù)字內(nèi)容創(chuàng)作能力吧。測試的軟件為V-Ray Benchmark吧, 其中的V-Ray CPU 測試用于測試CPU的渲染速度。

▲AMD 銳龍9 7950X的V-Ray CPU 測試得分為29028,而AMD 銳龍7 7700X的V-Ray CPU 測試得分為14610。AMD 銳龍9 7950X得分基本是AMD 銳龍7 7700X的二倍,與線程數(shù)差距吻合,可見,線程數(shù)是影響CPU渲染速度的最重要因素。

PCMark 10

最后我們使用PCMark 10進行測試,它是含有一整套全面的測試項,涵蓋現(xiàn)代辦公場所中的各種任務(wù),針對現(xiàn)代辦公的一個全面的 PC 基準測試。其標準版的測試內(nèi)容涵蓋基礎(chǔ)任務(wù),生產(chǎn)力,數(shù)字內(nèi)容創(chuàng)作三個方面。

▲我們直接來看匯總圖,在基礎(chǔ)任務(wù)(軟件安裝、視頻、網(wǎng)頁瀏覽)方面,4款CPU的性能基本一致,可知6核心12銳龍線程的銳龍5 7600X已經(jīng)足夠滿足電腦基礎(chǔ)任務(wù)的全部性能需求。

在生產(chǎn)力(電子表格、寫作)方面,銳龍9 7950X、銳龍9 7900X、銳龍7 7700X三款CPU的得分均在11200上下,只有R5 7600X的得分為10615,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如果想要以最流暢的性能運行電子表格與寫作軟件(Excel、Word等),則最好從銳龍7 7700X開始選起。

而在數(shù)字內(nèi)容創(chuàng)作(圖片編輯、渲染及可視化、視頻編輯)方面,則核心數(shù)越多,得分越高顯現(xiàn)的很明顯,尤其在渲染及可視化方面,銳龍9 7950X的性能要比銳龍5 7600X的得分高37%。CPU核心數(shù)對圖片編輯方面的影響也比較明顯,而在視頻編輯方面,4款CPU得分則基本無差異。

最后,4款CPU的PC Mark 10總得分分別是9257、9046、8892、8555。

因此,如果你搭載電腦的目的是常用基本功能,那么AMD 銳龍5 7600X便已經(jīng)可以很好的滿足你。而如果你主要用作電子表格與寫作這類生產(chǎn)力工作,那么建議選擇AMD 銳龍7 7700X。如果你是打算用這臺電腦來做渲染與視覺化方面的工作或編輯照片的工作,那么加錢入手AMD 銳龍9 7950X或7900X還是有必要的。

總結(jié)

本次測試重點測試了AMD 銳龍9 7900X與AMD 銳龍5 7600X兩款CPU,并在BIOS更新后補測了部分AMD 銳龍9 7950X與AMD 銳龍7 7700X的性能表現(xiàn)。

而在游戲方面,如果搭配4K分辨率的顯示器游戲,那么其實銳龍5 7600X已經(jīng)有很好的表現(xiàn),性價比更高,可以把預(yù)算更多的放在顯卡上。如果打算在1080P下以高幀數(shù)進行游戲,或游玩支持DirectX 12 較新的3A大作,那么建議從銳龍9 7900X與7950X之間選擇。

在日常應(yīng)用與生產(chǎn)力工具等方面,如果只是日常使用,那么銳龍5 7600X已經(jīng)可以提供非常流暢的體驗,而如果是大量處理表格與文本文件,那么建議選擇銳龍7 7700X。如果是數(shù)字內(nèi)容創(chuàng)作方面,尤其是渲染及可視化以及圖片編輯方面,則強烈建議你直接一步到位,上銳龍9,在當前這個時間點,AMD 銳龍9 7950X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最強CPU,16核心32線程更是十分適合作為數(shù)字內(nèi)容生產(chǎn)工具使用。

最后,本次評測所使用的微星(MSI) MEG X670E ACE主板,和玩家國度(ROG) CROSSHAIR X670E HERO。本篇文章集中介紹AMD 銳龍7000系列參數(shù)與性能,關(guān)于X670E主板與其它測試硬件的介紹涉及過少,所以請允許我在文末對這些硬件進行介紹。

本次測試平臺硬件簡介

主板一:微星(MSI) MEG X670E ACE

▲微星MSI共推出了4款X670E主板,分別屬于超神系列,戰(zhàn)神系列、暗黑系列與P系列。其中超神系列全國僅售100塊,而我這次測試使用的MEG X670E ACE屬于戰(zhàn)神系列,算是微星最高端的量售款X670E主板。

▲微星MEG X670E ACE采用22+2+1相供電設(shè)計,AMD AMD5插槽可為CPU提供230W的超強供電,遠超AMD 銳龍9 7950X的TDP 170W,為未來的CPU超頻留足了供電冗余。

▲微星MEG X670E ACE在硬件規(guī)格上可以說達到了最高,其配備了3個PCIe 5.0的插槽,插槽均由金屬加固,其中最靠近CPU插槽的PCIe接口為PCIe 5.0x16,可以滿血使用最新最強大的顯卡。

▲SSD插槽方面,微星MEG X670E ACE共提供了4個板載PCIe 接口,內(nèi)存插槽邊的SSD可直連CPU,支持PCIe 5.0的SSD,其余三個均來自X670E芯片組,均支持PCIe 4.0的SSD。另外,其中一個SSD插槽為22210尺寸,支持容量更大,性價比更高的SSD大船。

▲如果你覺得4個SSD插槽,且只有1個板載SSD插槽支持PCIe 5.0的SSD還是不夠用,微星MEG X670E ACE還提供了一個PCIe 5.0 SSD拓展卡,可拓展出2個PCIe 5.0x4的SSD插槽,這樣便可擁有3個PCIe 5.0 SSD插槽與3個PCIe 4.0 SSD共6個SSD插槽可用。

▲IO接口方面,微星MEG X670E ACE也采用了極高的規(guī)格,其提供了2個USB 3.2 Gen 2x2 20Gbps Type-C接口,9個USB 3.2 Gen 2x1 接口(其中8個為Type-A接口,1個為支持Display port視頻信號輸出的Type-C接口)。

網(wǎng)絡(luò)方面,萬兆有線網(wǎng)絡(luò)與Wi-Fi 6E無線網(wǎng)絡(luò)都應(yīng)用在了這款主板上,可以為電腦帶來極致的網(wǎng)絡(luò)連接體驗。

音頻方面,微星MEG X670E ACE提供了一組(5個)3.5mm音頻接口與一個光纖音頻輸出接口,也算是比較齊全的。

主板二:玩家國度(ROG) CROSSHAIR X670E HERO

▲測試中途,因為主板輪換,我的主板更換為了ROG CROSSHAIR X670E HERO,玩家國度(ROG)是華碩(ASUS)旗下的旗艦電競子品牌,而HERO則是ROG品牌中僅次于至尊旗艦EXTREME系列的次旗艦,同樣是目前性能最強大的X670E主板之一。本文中,銳龍5 7600X的測評全部采用了這款主板。

▲ROG CROSSHAIR X670E HERO采用19+2相供電設(shè)計,足以滿足銳龍9 7950X的宮后殿需求,10K高品質(zhì)黑金電容則保證了供電的穩(wěn)定與整個主板的耐用。

▲內(nèi)存方面,ROG CROSSHAIR X670E HERO支持AMD EXPO技術(shù),且可提供6400MHz+的超頻能力。

▲SSD插槽方面,ROG CROSSHAIR X670E HERO共提供了4個板載PCIe 接口,其中兩個支持PCIe 5.0的SSD,另兩個支持PCIe 4.0的SSD,且包裝內(nèi)同樣配備了PCIe 5.0的拓展卡。

▲IO接口方面,ROG CROSSHAIR X670E HERO提供了2個USB4 Type-C接口,9個USB 3.2 Gen 2x1 接口(其中8個為Type-A接口,1個Type-C接口),一個USB 3.2 Gen 2x2 Type-C接口。另外,還有一個視頻輸出用的HDMI 2.1接口。

網(wǎng)絡(luò)方面,ROG CROSSHAIR X670E HERO搭載了2.5G有線網(wǎng)絡(luò)與Wi-Fi 6E無線網(wǎng)絡(luò),可以說是中規(guī)中矩。

音頻方面,微星MEG X670E ACE提供了一組(5個)3.5mm音頻接口與一個光纖音頻輸出接口,也算是比較齊全的。

SSD:宏碁掠奪者 Predator GM7000 2TB

▲黃昏不才,無法拿到PCIe 5.0 SSD進行測試,所以本次測試使用的是PCIe 4.0的SSD固態(tài)硬盤宏碁掠奪者 Predator的GM7000 2TB,另外,此前PS5新手向科普文章中使用的就是Predator GM7000,它可以完美支持PS5主機擴容。

▲宏碁掠奪者 Predator的GM7000順序讀取速度為7477MB/s,順序?qū)懭胨俣葹?661MB/s,順序讀寫速度甚至超過了標稱速度,絕對屬于目前PCIe 4.0 SSD的第一梯隊,可以保證本次CPU性能測評不會在SSD端出現(xiàn)瓶頸。

水冷:九州風神冰堡壘360

▲水冷采用的是九州風神的冰堡壘360,其擁有著300W的散熱能力,足以壓制AMD 銳龍9 7950X的發(fā)熱。

▲冷頭也是九州風神全新設(shè)計的,采用了第四代高性能水泵,高效安靜,且依舊可以通過更換冷頭燈片來獲得個性化的燈效圖片,冷排則支持動態(tài)平衡泄壓技術(shù),可以有效避免漏液,是一款很值得玩的水冷。

▲直接說其散熱能力,CPU與水冷之間使用了九州風神的EX750導(dǎo)熱硅脂進行連接,測試為使用AIDA64同時烤CPU、FPU30分鐘以上。

▲AMD 銳龍9 7950X的溫度一直穩(wěn)定在95度之內(nèi),可見即使擁有16核心32線程,5nm制程的銳龍7000系CPU發(fā)熱控制依舊很不錯。

▲AMD 銳龍7 7700X的溫度一直穩(wěn)定在85度之內(nèi),九州風神冰堡壘360應(yīng)該是我目前測過散熱最強的水冷之一。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一提,九州風神冰堡壘360標配的風扇創(chuàng)新性的將供電線與ARGB線集成在了一起,且三個風扇通過短線串連,極大的降低了安裝水冷與機箱背板理線的難度。

電源:鑫谷昆侖KL-1080W

▲為了保證測試過程中供電的充足穩(wěn)定,我使用了鑫谷昆侖KL-1080W白金牌電源,這款電源采用的是LLC Pro架構(gòu),全日系DC to DC固態(tài)電容電路,所以無論是設(shè)計還是用料,都對得起白金級電源的分級。另外,KL-1080W包裝內(nèi)自帶原廠定制銀色軟線,走線更加容易,線材更加炫酷。

▲作為1080W的白金電源,除了必備的28PIN 主板供電接口之外,KL-1080W還配置了高達6個CPIe接口,6個SATA接口以及2個CPU接口,即使是給雙路工作站供電都毫無壓力。

▲散熱部分,鑫谷KL-1080W配備了一枚14cm液壓軸承風扇,在高負載下也可以保證電源內(nèi)部的溫度不至于過高,而低負載的時候,則可以智能關(guān)停風扇,達到無噪音的效果。

機箱:鑫谷孟菲斯幻影

▲機箱方面,因為微星(MSI) MEG X670E ACE是一款E-ATX主板,為此我專門申請了一款鑫谷的孟菲斯幻影機箱,其設(shè)計非常優(yōu)秀,以電源前置豎裝的形式,在不大的體積下實現(xiàn)了對E-ATX主板的兼容。

▲另外,這款機箱的電源鍵位于機箱正面,使用起來更加方面,而且對于我這種寵物家庭也更加的友善,再也不用擔心家里的貓咪把我電腦弄關(guān)了。

#聚超值雙11征文#Zen4來襲 4款首發(fā)AMD 銳龍7000系怎么選?看這篇就夠了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zhuǎn)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jù)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

18
LV18爐火純青
0 爆料
163 原創(chuàng)
7 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龙江县| 济南市| 乌拉特前旗| 镇雄县| 偏关县| 平阴县| 泊头市| 新竹县| 泸溪县| 永胜县| 额尔古纳市| 雅安市| 乌拉特后旗| 百色市| 格尔木市| 桐柏县| 南阳市| 光泽县| 阳新县| 乳山市| 石城县| 龙岩市| 朝阳市| 应用必备| 基隆市| 莒南县| 吐鲁番市| 喜德县| 邓州市| 平定县| 涪陵区| 清河县| 金堂县| 拉孜县| 凤山市| 阿鲁科尔沁旗| 桃园市| 高邑县| 千阳县| 青海省| 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