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七八千元的國產投影儀,在分辨率、配置與畫質上,都可以達到優(yōu)秀的性價比平衡點。618期間,我跟我的鄰居分別入手了Vidda的C1、極米的Rs Pro2及當貝X3 Pro,我們都覺得自己手上的投影儀是最好的!在這樣的前提下,我把三個機器都放在一起對比一下,看看到底有什么差別?
為了行文方便,下文分別用品牌名稱代替該款設備。
產品官宣對比分析
顯示芯片與光源
DMD也就是顯示芯片,是決定一款投影儀的畫質與分辨率的基礎。DMD是德州儀器的專利技術,全球的DMD芯片都屬德州儀器“TI”(Texas Instruments, 簡寫為TI)一個廠商所有。
這三款機器都是采用0.47”尺寸的DMD,常規(guī)0.47只有1080P的分辨率,但可以通過抖動的技術實現(xiàn)4K分辨率,這技術我就不展開講了。可以確定的是,三款機器的4K,都是俗稱的抖4K技術,一片可以抖4k的0.47”DMD成本是178美元。
既然大家底子都是一樣的,那就看采用什么光源,基本就了解其中差異性了。在咨詢客服后分別得知,三家采用的是三種不同的光源,這就有意思了。
首先說LED光源,在代替了傳統(tǒng)的燈泡技術后,LED是目前大部分投影儀使用的光源。
而激光則是在這幾年逐漸開始普及的光源技術,相比傳統(tǒng)LED光源,色域覆蓋更好,有更好色彩還原能力。而激光又分為單色和三色激光,兩者在性能和價格上有區(qū)別,理論上,三色激光色域更好,價格更貴。
但,以上理論知識,我也是源自于網上學習,實際效果沒有真實體驗過,這一下三個機器都湊齊了三種技術。
亮度
除了顯示芯片外,亮度也是決定一個投影儀的關鍵,其實光源技術也就決定了大家亮度的基礎。上圖是各家官宣的亮度情況~嗯?怎么差距那么大?都是差不多價格的,不至于吧?
實際上,我國目沒有對投影儀的亮度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與規(guī)定,因此各家的亮度源自于各種途徑獲取,咨詢京東客服各家答復如下:
Vidda:C1亮度為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官方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專業(yè)有保障。
當貝:當貝實驗室哦。
極米:數(shù)據來源于極米實驗室哦。
三家只有Vidda是采用了第三方檢測中心,而其他兩家都是自家實驗室。說白了,大家的跑道都不一樣,官方標稱的如何,根本沒法作為參考,這一點,放到后面實測吧。
硬件配置
硬件配置決定了投影儀的系統(tǒng)是否順暢、支持的分辨率、是否有memc等視頻性能。三家都采用了聯(lián)發(fā)科MT9669芯片,這一塊芯片是2020 年量產旗艦級芯片,基本5K-1W的投影儀用的都是這一款芯片。
既然芯片相同,那大家就都擁有了MEMC運動補償、4K 120Hz等基礎的功能了,包括Dolby+DTS三家也是都一樣,硬件上的區(qū)別也就是運存與存儲容量。
通過客服得知,三家的運行內存都是4G,這一點都保證了運行的流暢性。而存儲容量上,Vidda是64G,其他兩家都是128G,這個決定了可以在機器上存儲影片的多少。按我來說64G跟128G都遠遠不能滿足存儲影片的要求,都需要通過家庭nas或是移動硬盤來實現(xiàn),意義不大。
色彩/色域
對于一個喜歡折騰的人,我對色域其實還是比較關注的,畢竟我使用大屏幕是看影片、PS5游戲機、MacBook Air投屏多種功能,因此對這塊比較講究。
然而遺憾的是,這塊除了Vidda在宣傳頁面上明確標出了107BT.2020與ΔE ≈0.9以外,其他兩家在官宣頁面上都沒有明確標明。
在經過咨詢三家客服,關于色域與ΔE的數(shù)值后,得到如下答復:
Vidda: 202% BT.709、149% P3、143% NTSC、107%BT.2020,ΔE ≈0.9。
當貝:96%NTSC,其他無。
極米:110%P3,其他無。
額~除了Vidda比較有全面的數(shù)據外,其他的似乎都沒法提供更多的數(shù)據??磥硎俏覍ν队皟x要求太高了?
小結
最后,把我關注的數(shù)據匯總如上。這里面需要重點提一下的是藍牙功能,Vidda提供了同時連接使用兩個藍牙耳機的功能,那當你在漆黑的夜需要使用藍牙耳機時,可以同時兩個人使用這一點就非常贊了。
關于自動校正與自動入框,以及音響方面,我個人認為,首先三家的自動對焦、自動梯形校正以及入框都做的不錯。而且這種級別的投影儀一般作為家庭主投影儀使用,基本是固定位置不變甚至是掛起來使用的,調焦跟入框就安裝時候需要弄一下,以后就都不用再弄了,所以手動還是自動我都不太在意。
至于音響,買這個價位的投影儀,基本都配備了HDMI ARC(本次三臺都有)輸出功能了,可以鏈接家里的有緣音箱,或是通過藍牙鏈接藍牙音箱也都是可以的,不會還有人使用投影儀上的音箱吧?不會吧?
產品實測
需要說明,產品實測有如下內容要提前告知:
1.拍攝設備為索尼A7M4+2470,全程快門、光圈及ISO統(tǒng)一,三腳架固定機位,arw原圖輸出無調整;
2.幕布為極米電動光子幕布2.0;
3.所有投影儀恢復出廠設置,采用標準模式,晚上全黑環(huán)境下拍攝;
4.投影儀的技術原理,決定了錄視頻與拍照都會可能出現(xiàn)彩虹紋、或是發(fā)紅的現(xiàn)象,尤其是單激光與三激光的機型,我已經盡量避免這個情況了,如果大家看到不要詫異,不是產品問題。
請大家理解屏攝的局限性,人眼的動態(tài)范圍是相機遠達不到的,照片遠沒有人眼看到的真實以及效果好,大家僅作為對比參考即可。
外觀
三款產品的正面都非常有自己的特色。
右邊的Vidda銀色拉絲面板,下方做了柵格看起來沒有那么單調,尺寸在三臺器里面是最大的。
左邊的當貝黑色面板外加深灰色的外殼,造型中規(guī)中矩。
最上面的極米,尺寸最小,質感很好,正面上方的有鏡頭保護擋板,開機后會緩緩降下露出鏡頭與調焦的激光探頭,平時是關起來,這一點設計我很喜歡。
因為是小型投影儀,考慮到大家放在桌面的需求,三家都在頂部設置了基本的開機鍵與音量鍵,從使用投影時候幾乎全黑的環(huán)境下以及按鍵舒適性上來說,極米的按鍵最大最方便,當貝的觸摸式使用就需要熟悉一陣子才可以,Vidda的按鍵如果再大一點就更好了。
因為都是聯(lián)發(fā)科MT9669,所以大家的背后都提供了一樣的接口,2個HDMI(1個帶ARC)、2個USB、光纖、網線、3.5mm耳機以及電源,大家都沒啥差別。
左右側面,當貝跟Vidda都是散熱孔,尤其是Vidda幾乎整個側面都是,而極米則是非常的自信,左右側面都沒有做散熱孔,把散熱放在了后方與底部的位置。
底部上,三家都是用單螺孔的方式進行安裝,考慮到重量都不算太重其實也沒啥,我個人雖然還是更喜歡傳統(tǒng)的三螺孔方式。
注意看極米的底部是有一個梯形的凸起,四周都放入了大量的散熱孔,通通過底部進行散熱,所以如果放在桌面使用要注意周圍不要有東西遮擋散熱。
遙控器上,三個品牌的遙控器都比較有質感,按鍵功能相對也比較簡單夠用,個人覺得都比較舒服,沒有啥明顯的槽點。我個人特別喜歡Vidda下方的那個挖孔,平時沒事看片喜歡拿在手上轉啊轉...
本來樓上還有另一個鄰居買了優(yōu)派這臺真4K,照片也都拍了,但是大家定位與類型都不一樣,放在一起又有點不合適,就去掉了。
小結:外形上除了極米的升降式鏡頭蓋讓我較為印象深刻且覺得較為實用外,三家在外形設計上就看各自喜好了,我對這方面沒有啥太多的要求。
亮度測試
前面說到官方宣稱的亮度如上圖,但是測試方式各自不同。
既然沒有強制性的標準,也沒有統(tǒng)一的一個標準,那我也自己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亮度測試,看看他們的差距是否有那么大。
1.采用PPT自制了上圖投在幕布上,然后測量實際投射畫面的寬高計算投影面積。
2.投影儀鏡頭距離幕布約2.6米。
3.用照度計測試九宮格中間圓圈位置的亮度,取能獲得的最大值做記錄,最后取平均值。
最后得出結果如上。Vidda與當貝接近,極米略低一丟丟。
根據廠家常規(guī)做法,我也說明一下:以上數(shù)據取自“飛帆飛帆客廳臨時搭建實驗室”。
小結:各家采用不同的測試方法得出的亮度值,真的是僅供參考,不建議用來做購買的對比。我實測結果差異明顯比官宣數(shù)據差異要小很多。
、目前測試結果,三款中Vidda與當貝基本相同,極米的亮度相對弱一些。需要注意的是,當貝的亮度最高,但作為單色激光激發(fā)到這個亮度,我估計會在色域上有一定的損失,極米的亮度略低,我估計調色上會比較偏向于暗調,Vidda的三色激光我第一次玩,還無法預估結果。
圖片實測對比
接下來我們開始圖片實測~
這張常見的對比度測試圖片,我個人認為屏攝完全看不出真實的效果,比如當貝看照片明顯過亮,但實際上當貝的效果還是可以的,Vidda算較好的體現(xiàn)了它原來的樣子,極米的則是略微比實際偏暗了些。
這張照片大家一定要記得,不作為實際效果展示,僅僅體現(xiàn)三款投影儀亮度的差異而已。
色彩表現(xiàn)圖可以看出三款投影儀在顏色上的差異了,從左下角色彩分布圖來看,綠藍紅都應該盡量呈現(xiàn)三角形,才是比較好的效果。
在綠色上,Vidda跟當貝都能看到有三角形,只是大家的綠色有一定區(qū)別。
藍色上三款機子都不錯。
紅色上效果最好的則是極米,Vidda次之,當貝的已經偏向于橙色了。
通過放大色塊圖,可以看到明顯區(qū)別。
第一行右邊90跟105色塊,Vidda色彩最明顯,極米的次之,當貝最弱。
而在第二行的135與120上,當貝的基本是看不出區(qū)別了,Vidda跟極米能勉強看出區(qū)別。
第三行的330跟345色塊,極米的已經并在一起了,當貝與Vidda則是有明顯區(qū)分。
純色的表現(xiàn)上,當貝的綠色過于泛白,Vidda的濃郁,極米的略微淡一些。
藍色的表現(xiàn),三家可以說都比較好~
紅色則是Vidda的最接近原圖,極米的略微濃郁,當貝的略微淡了些。
當貝的調色可以說是與另外兩家有很大的差異,可以把人物身上的紋理看得非常清楚,非常的明亮。Vidda與極米則是較為還原了原圖的色調,明暗有致,極米的又更為濃郁以及暗調一些。
白兵這張圖,當貝的明亮色調依舊不變,原圖橙色的墻面已經被打亮到極致了。而Vidda的顏色表現(xiàn)與明亮度則非常的精準。極米的畫面有略微泛白,且似乎有點偏紫色。
明日香這張圖,當貝是最接近原圖效果的,陽光明媚的效果或許是當貝的風格,Vidda則相對中規(guī)中矩一點,極米的則是更加的濃郁。
從坦克的身上紋路,又能看出三款投影儀調色的思路,當貝的明亮陽光,Vidda的鮮艷色彩,極米的色彩濃郁。
亮度的差異性,在這張照片上體現(xiàn)得比較到位,極米亮度最低的缺點表現(xiàn)出來了,注意最左邊的窗臺,極米的已經是看不見了。當貝跟Vidda的都是可以看見的,而顏色的準確性上Vidda的又是最好。
薩勒芬妮這張圖,當貝的效果最好,每當遇到高光閃亮效果的照片時,當貝的效果就比較出彩,Vidda的顏色略微偏暖了,極米的問題依舊是出在了亮度上。
小結:結合亮度水平,僅從圖片看,各家的調色差異性較大。
當貝的整個畫面亮度較高,暗部細節(jié)也會被打得很亮,遇到一些充滿光線、高亮度的圖片時就表現(xiàn)很好;
Vidda大部分情況下顏色表現(xiàn)都很準確,亮度也比較合適,整體表現(xiàn)可圈可點;
極米受制于亮度最弱,照片幾乎都呈現(xiàn)了濃郁的色彩風格。
網劇對比
網劇對比的重點是在于人物膚色與場景顏色的對比。
首先是《夢華錄》單純從膚色上來說,三個產品還是有一定的差異的,你更喜歡哪一個?
我個人理解,單純膚色上來說,Vidda的膚色最為接近真實皮膚效果,當貝的調色會顯得人物很白,也是另一種不錯的風格,極米的就更加有電影感。
再到《1988》,當貝的感覺倒是很懷舊,真的88年的感覺,Vidda的比較偏中間,極米這個應該是拍照的時候碰上投影儀偏色了,不作為參考為妙。
再到晚上兩位“老板”相見的場景,當貝的優(yōu)勢就表現(xiàn)出來了,晚上長江看起來非常明亮,各方面細節(jié)都表現(xiàn)出來了。Vidda則是正常晚上的顏色與樣子,而極米的就略微暗了一點點,要注意,實際觀感極米的并沒有這么暗。
電影對比
《破風》的兩個場景,山上騎行的片段,極米的明顯偏藍泛紫,色調有點偏了。Vidda的色調比較準確舒服,當貝的略微冷一些。而城市里面騎行的場景,注意背后的樹葉,顏色上Vidda的最舒服,但生活中其實不會有那么綠,當貝的次之,更符合現(xiàn)實的畫面,極米的就整體陰沉一點,更具有電影感了。
《奇異博士2》,第一個場景,三臺投影儀,三個馬路顏色,你更喜歡哪一個?
第二個眾人布置防御網的場景,手中的圈圈顏色最顯眼的是當貝,看起來最有魔幻感,其次到Vidda,極米的調色電影感濃郁。
《危機13小時》第一個夜戰(zhàn)場景,當貝的優(yōu)勢得以體現(xiàn),整個暗部場景都可以看的非常清楚,Vidda的相對中規(guī)中矩,極米的則再暗一些。在實際觀看中其實三臺投影儀的暗部細節(jié)都能看得清楚,差別只是哪一個更亮而已。
第二個狙擊手開鏡的場景,當貝的優(yōu)勢再次得以體現(xiàn),而極米的電影感很有感覺,Vidda相對中規(guī)中矩一些。
《明日之戰(zhàn)》的場景,從照片是當貝的亮度最舒適,但從實際觀感來說,Vidda跟極米的效果會更好,當貝的整體缺乏明暗對比,整體質感變弱了。
第二個雪地的場景,當貝與極米都略微多一點冷色調,天空變藍,Vidda的最接近我在電腦上看的效果。
這個大家熟悉的場景,當貝的亮度讓整個場景都非常明亮,Vidda的效果比較貼近實際場景效果,極米的略微偏暗一些,但實際觀看效果也還行。
動漫對比
觀看動漫其實對顏色的精準度要求很高,熟悉《鬼滅之刃》的朋友其實一眼就能看得出Vidda的顏色是最準確的,從炭治郎身上的綠色,善逸衣服的黃色都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了。當貝的明亮效果也是一種風格,看動畫也比較舒服,極米的略微偏紫。
而在炎柱的這個場景里,濃郁的金黃色與精準的顏色表達,Vidda這一點非常優(yōu)秀。當貝除了顏色略微淡了些各方面也是非常不錯的,而極米的顏色偏綠,不對比的情況下還沒覺得有啥,一對比了就看得出區(qū)別了。
《天氣之子》的場景,當貝的清淡陽光感,Vidda的準確顏色,極米的暗調濃郁感,表現(xiàn)得非常清晰。
而在PS5主機上,三種風格體現(xiàn)基本跟上面的類似,差距不大。因為投影儀的HDR聊勝于無,所以亮度與顏色準確性會比較重要,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當貝與Vidda是各有優(yōu)劣,極米則弱了點。
小結
在經過較多的對比下:
三色激光的Vidda的顏色準確度最高,色彩表現(xiàn)最好,廠家的調色也比較到位,亮度也較為合適。
單色激光的當貝的亮度最高,色彩表現(xiàn)就略微弱一些,整個畫風清淡且明亮,在看網劇、綜藝等愛優(yōu)騰平臺作品的時候最舒服,看一些暗調的電影也能清晰看到暗部場景。
LED光源的極米亮度三者里面最弱,亮度不夠所以色彩表現(xiàn)偏向濃郁風格,在看一些美劇、歐美電影時候會特別有沉浸感。
系統(tǒng)
三家系統(tǒng)在開機的時候,都有自動對焦、校正屏幕的初始功能,都比較簡單易用,沒有難度,手動結合自動,大家都可以調整到非常滿意的程度。
系統(tǒng)風格上,我個人認為當貝的最適合年輕人使用,布局清新有致,而且明顯有別于別家的風格,同一頁面能看到的信息與影視內容一個更多。
Vidda采用的是黑色底色,整體風格相對大氣,也更有質感,男生以及視頻愛好者肯定很喜歡。
極米的就是傳統(tǒng)的小米電視ui那種風格,說不上哪里不好,可能就是見多了,膩了。
三家都有自己的4K專區(qū),極米的相對更具有專業(yè)風格一些,注明了容量、幀率、碼率以及聲道等,Vidda則偏向針對大眾一些,不需要了解太多信息,選擇自己喜歡的4K電影即可,極米的則偏向當貝的風格,但是信息相對少一些。
當然,三家4K專區(qū)都需要額外購買會員才行,當貝與極米的4K專區(qū)還提供緩存下載功能,提前緩存好,后面欣賞,但是...一個4K電影接近20G,系統(tǒng)剩余就100G的容量,能緩存的數(shù)量大家要注意控制。
這里面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
第一是Vidda的顏色調節(jié)選項,豐富程度已經超過了我家的電視機,基本的色彩模式、用戶自定義調節(jié)就不說了,它的色彩校正里面居然提供了七種顏色精細自調,三色激光在顏色上的強大,基本可以滿不同的人對色彩調校的要求,真的是讓人佩服。
另一個就是當貝在主頁面上按就可以快速切換的三種模式,長輩模式很適合給父母使用,里面沒有太多花哨的圖片與畫面,都是大字,而且推薦的內容也比較符合。兒童模式進去就都是小朋友的東西,有學習的也有講故事的,退出來還需要密碼才能退出,可以有效的避免孩子觀看一些非年齡段的適配。這個切換在主界面按上就可以切換,非常方便快捷。
總結
到這里,三臺投影儀的對比測試就結束了,關于他們的特點,我總結如下:
Vidda的C1,采用三色激光的產品顏色真的是沒得說,色彩精準、畫質一流,無論是看網劇、電影還是玩PS等次時代游戲,它都能讓你非常滿意,618的時候60XX元拿下的,性價比很高。
當貝的X3 Pro,采用的是單色激光,整體調色偏向清新陽光風格,最適合年輕人看網劇、綜藝等愛優(yōu)騰平臺的作品,玩switch與PS5也不在話下,而且系統(tǒng)使用起來非常舒適,是我最喜歡的UI設計了,618的時候鄰居8299元拿下的。
極米的Rs Pro2,采用的是LED光源,整體亮度略低于上面兩臺,畫質調教風格電影感種,色彩濃郁,很適合用來看歐美劇與電影,整體功能不功不過,屬于比較中規(guī)中矩的產品,618的時候鄰居8199元拿下的。
你喜歡哪一臺呢?評論區(qū)說出你的想法吧!歡迎關注我~我會持續(xù)為大家分享更多的產品體驗的!
廣告聲明:文中若存在對外跳轉的鏈接(涵蓋商品鏈接、超鏈接、二維碼等各類形式),其目的在于為您呈上更多與內容相關的產品信息,助您迅速甄別。但我們不對其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煩請您謹慎參考,依據自身的需求與判斷來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