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很久沒寫固態(tài)硬盤推薦了,今年固態(tài)硬盤市場挺有意思,新款主板的M2接口都是PCIe4.0通道,并且有著不少PCIe4.0的固態(tài)硬盤上市,老款的PCIe3.0固態(tài)硬盤也有不少換方案的情況,有的是升級有的是縮水。
作為一名PCDN行業(yè)從業(yè)者,每天的工作會接觸大量的寬帶和硬盤數(shù)據(jù),根據(jù)業(yè)務形態(tài)和小幾萬臺實機數(shù)據(jù)去調整硬件參數(shù)標準是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本人(其實我們整個團隊)在硬盤這一塊有一定發(fā)言權,項目地址:https://dianxinai.com/
本文會根據(jù)工作經(jīng)驗和大家分享一些固態(tài)硬盤知識+游戲向型號推薦,覺得有用歡迎關注點贊收藏三連。
? 目錄
本文分為相關科普和型號推薦兩大類,大家可以按需跳轉觀看。
? 固態(tài)硬盤基礎知識
這段給大家講解下固態(tài)硬盤的基礎知識,內容比較多且干,希望大家能耐心看完。
1??硬盤接口類型該怎么選?
先別關網(wǎng)頁,這里不是水字數(shù),目前市售固態(tài)硬盤一共有四種接口:
SATA接口、M2接口、U2接口和PCI-E接口
SATA接口是早期固態(tài)硬盤最常用的接口類型,目前是真沒啥人買了,原因有仨:
第一是因為NVME協(xié)議的M2接口固態(tài)一直在降價,中端同容量PCIe3.0型號其實比SATA接口貴不了多少,差價在可接受范圍內。
第二是SATA接口固態(tài)硬盤讀寫天花板也就550MB/s,即使是399那款低端愛國者都能做到2100MB/s,何苦為了省那么點錢上SATA SSD呢?
第三是接口問題,M2屬于標準接口(起碼近幾年不會改),更換整機或者升級主板都可以無縫接入。
PS:現(xiàn)系統(tǒng)是Win10和Win11,更換后開機等自動更新驅動即可,Win7和使用legacy引導安裝的Win10還是得重裝,Win7還得多一步保存數(shù)據(jù)后把其他硬盤制式改成GBT后方可正常使用。
老筆記本如果自帶NVME協(xié)議的M2接口升級挺好,擴容和提升讀寫效果對使用體驗提升很大,如果只有SATA接口(含光驅)換個本子吧,帶NVME槽的便宜二手本子閑魚不少。
M2接口是目前民用固態(tài)硬盤最常見的接口,PS5預留接口也是他,主流都是NVME協(xié)議(走SATA通道的NGFF硬盤幾乎看不到了),也就是我們說的NVME固態(tài)硬盤,由于走的是PCIe通道,所以傳輸速度會比SATA通道快很多,隨機讀取能力也強太多。
U2接口則是商用固態(tài)硬盤最常見的接口,直接當做物理形態(tài)加強版的NVME固態(tài)硬盤就好,無論是讀寫能力還是耐造能力(TBW和溫度適應)都比NVME固態(tài)硬盤強不少,當然全新的價格也貴了很多,一般民用自費都是上大船,性價比很高,下面也會推薦一些型號。
NVME和U2固態(tài)硬盤雖然走的是PCIe通道,但是和真正的PCI-E固態(tài)硬盤比還是差一些,差距不僅是價格,整體性能都會上一個檔次,不過中小企業(yè)商用都不多,民用了解下就行,游戲玩家不需要考慮(王家少爺級別預算除外)。
2??固態(tài)硬盤由哪些組件組成?
固態(tài)硬盤其實不是很精密的硬件,有設備和主控自己回收二手顆粒也能做,現(xiàn)在常規(guī)結構是主控+顆粒+PCB板,其中主控和顆粒決定了固態(tài)硬盤性能,PCB只是個承載。
生產(chǎn)主控的廠家不算少,西數(shù)、三星、Intel這樣閉環(huán)品牌近期新款用的都是自研型號,非原廠的品牌有群聯(lián)、慧榮、聯(lián)蕓、Marvell等,PCIe4.0剛開始以E16主控為主(也就是5000MB/s左右順序讀取的型號),現(xiàn)在除了三星鎂光東芝各家自研,以群聯(lián)E18和英韌IG5236為主,順序讀寫在7000MB/s左右,IOps都能達到70-100萬。
顆粒廠商基本就是三星、鎂光、海力士、鎧俠、西數(shù),國產(chǎn)還有紫光和長江存儲,就目前民用固態(tài)硬盤人均TLC為主的現(xiàn)狀而言,主控對性能的影響會比顆粒更重要一些,QLC、翻新/降級顆粒除外。
除了上述三個不可或缺的組件,少數(shù)型號還有獨立緩存和獨立散熱這兩個組件,緩存的作用主要是加速讀寫,不過由于成本控制和方案提升,目前很多民用高端系列取消掉了這個單元。
3??固態(tài)硬盤選購需要看哪些性能參數(shù)?
游戲玩家選購固態(tài)硬盤,其他先不要管,最優(yōu)先考慮的是單盤容量,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性能,不同容量同一型號的NVME/U2硬盤雖然顆粒可能一樣,但主控幾乎都有區(qū)別,單盤越大主控越好,幾乎所有市售型號都是如此。
第二個原因是管理,現(xiàn)在系統(tǒng)、游戲和軟件越做越大,動不動就幾十G空間需求,單機多盤雖然確實能提升整機數(shù)據(jù)吞吐能力,不過文件路徑管理起來就很麻煩了,而且常規(guī)主板也就倆NVME槽,中低端主板還有可能是PCIe4.0+PCIe3.0的組合,雙盤比全PCIe4.0肯定會差點。
第三個原因是穩(wěn)定,之前我們項目沒有做硬盤推薦+OS預留剩余空間,導致使用中低端固態(tài)硬盤的設備7*24運行一段時間會出現(xiàn)降速、高延遲甚至掉盤的情況(這也是電腦用久了會卡的可能原因之一)。
綜合這三個原因,推薦大家選購1T容量的型號,最差也得是500G左右的單盤,哪怕是購買大容量中端型號都比小容量知名高端型號要強,切記切記。
其次考慮的是紙面讀寫能力,讀寫數(shù)據(jù)分為順序讀寫和隨機讀寫兩種,簡單舉例:
復制粘貼一個十幾G的游戲安裝文件壓縮包,傳輸過程叫順序讀寫
玩打了一堆MOD的巫師3,游戲過程叫隨機讀寫
游戲向固態(tài)硬盤選購重點關注4K隨機讀取能力,這項IOps值越大越好,PCIe3.0的分水嶺是30萬IOps(PCDN行業(yè)最低標準),PCIe4.0根據(jù)主控區(qū)分是70萬(已經(jīng)迭代了一次)。
部分型號沒有在詳情頁標注IOps這項數(shù)據(jù),官網(wǎng)肯定有,測試工具一般為HDTune或者AS SSD,下圖可以看到單進程和多進程的測試結果差距比較大,一般商品標注的是多進程測試結果,看著嚇人,實際游戲運行對多進程使用的并不多。
廠商標注的AS SSD/CrystalDiskMark這類官方數(shù)據(jù)一般都是空盤測試,實際上存儲量變化、出現(xiàn)壞塊、高溫工作環(huán)境、組陣列等游戲進程中的因素都會導致IOps產(chǎn)生浮動,可以參考,但絕對不能當做唯一且不變的固定數(shù)值。
第三才是顆粒,和內存B-DIE(殘血不算)成稀缺品一樣,SLC和MLC已經(jīng)是大熊貓般存在(別拿x訊那種翻新貨來杠),按照性能+使用壽命排序:
SLC>MLC>TLC>QLC
目前低端固態(tài)硬盤的顆粒使用方案多為QLC,價格也便宜很多,中高端型號多為TLC顆粒,堆疊技術會有所區(qū)別,之前高端型號會使用TLC(緩內)+SLC(緩外)的組合提升性能,現(xiàn)在比較少了。
另外單顆粒大小其實也會對性能有影響,理論上顆粒越多越好,實際表現(xiàn)得看整塊硬盤的方案設計(畢竟二手顆粒和降級顆粒不少),了解下就行。
4??PCIe3.0和4.0協(xié)議差距有多大?
這倆協(xié)議差別在于整體性能上限,PCIe4.0拉高了一倍,比如我自己收來用于升級的商用型號P5510,4T版本和上一代P4510相比:
P4510(PCIe3.0)的順序讀寫是3000MB/s和2900MB/s,4K隨機讀寫則是63.6萬/11.1萬
P5510(PCIe4.0)的順序讀寫是7000MB/s和4194MB/s,4K隨機讀寫則是93萬/19萬
民用NVME固態(tài)上限同樣有巨額提升,不過具體提升多少就得看方案了,并不是說使用PCIe4.0就必定比PCIe3.0強很多,比如西數(shù)的SN750SE(也就是青春版),對比上一代SN750和同代的SN770,1T版本數(shù)據(jù)如下:
SN750(PCIe3.0)的順序讀寫是3470MB/s和3000MB/s,4K隨機讀寫是51.5萬/56萬
SN750 SE(PCIe4.0)的順序讀寫是3600MB/s和2830MB/s,4K隨機讀寫是52.5萬/64萬
SN770(PCIe4.0)的順序讀寫是5150MB/s和4900MB/s,4K隨機讀寫是74萬/80萬
5??二手固態(tài)硬盤能買嗎?
就一句話,硬盤是消耗品,而且除了低價批次的大船以外,礦盤和個人二手固態(tài)硬盤價格也沒多好,如果材料齊全且在保修內的話可以去自行續(xù)杯,不懂的話不推薦入手。
? 游戲硬盤選購要素
說完通用的基礎知識,接下來和大家聊聊固態(tài)硬盤和游戲的關聯(lián)。
1??固態(tài)硬盤性能對游戲表現(xiàn)有哪些影響?
游戲場景幾乎不用考慮大文件順序讀取,無論是游戲本身文件還是后打的MOD/材質包都是由若干小文件組成,并且游戲進程中的寫入量也不會很大,所以主要看的是隨機讀取能力。
有興趣的話可以在游戲時候監(jiān)控下任務管理器,游戲在運行時初次加載數(shù)據(jù)與場景切換對進行大量的硬盤讀寫(約50-200MB/s),常規(guī)運行只會有1-5MB/s的持續(xù)隨機讀寫,所以硬盤延遲非常重要,延遲過高會導致加載卡頓,優(yōu)化差的游戲甚至可能會出現(xiàn)崩潰。
所以,就流暢游戲這個場景需求而言,選購固態(tài)硬盤的參數(shù)優(yōu)先級如下:
實際容量>讀寫延遲>隨機讀寫>順序讀寫
以上參數(shù)除了讀寫延遲需要實際測試以外,其他參數(shù)都可以在商品的詳情頁看到,空盤讀寫延遲測試正常應該保持在1ms以內(持續(xù)隨機讀寫時候延遲可能會到30m左右),影響讀寫延遲的因素上文已經(jīng)說過,寫入量、工作溫度、主控+顆粒方案都會有影響,有興趣可以看看本人以往的評測,通過創(chuàng)建大文件拉高硬盤占用后AS SSD測試。
2??游戲固態(tài)硬盤選購需要看哪些額外參數(shù)?
重度游戲玩家讀(玩游戲)寫(下載游戲)都不少,硬盤損壞的原因可能是長期溫度過高,也可能是供電不穩(wěn),還有可能是硬盤本身有問題,所以保修政策很重要。
由于之前CHIA需要用固態(tài)硬盤加速P盤,導致各大廠商都把保修改成讀寫量+時限雙重機制,這倆任意到閾值都視為過保,保修一般是五年不用惦記,選擇高TBW的型號非常有必要。
PS:是否支持個人送保也是考量點,國內品牌如海康支持個人送保,華為的商用型號售后更夸張,工程師上門檢測更換,西數(shù)、鎂光這些國外品牌目前不支持。
另外還有個官方不會說的參數(shù)就是工作環(huán)境溫度,官方一般只會給可以工作的范圍,穩(wěn)不穩(wěn)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司目前設置的報警提示超過50°會提示報警(含機械硬盤)。
NVME固態(tài)硬盤超過60°溫度可能會導致高延遲,表象就是讀寫卡頓,風冷散熱+高功耗獨顯方案的主機夏天還真可能會遇到高溫,弄個NVME散熱片配合機箱出風或者和我一樣換U2固態(tài)硬盤(U2一般60-80°也能正常工作)都是可選解決方案。
3??游戲專用固態(tài)硬盤是不是智商稅?
當然不是了,綜合體驗是否良好由硬件+軟件同時決定,硬件上面已經(jīng)介紹過了不再贅述,游戲固態(tài)硬盤的硬件表象優(yōu)勢主要是在于功耗控制和高溫持續(xù)讀寫狀態(tài)的穩(wěn)定優(yōu)化。
固態(tài)硬盤的軟件支持分兩塊:硬件功能支持和系統(tǒng)內額外軟件。
決定功能支持的是硬盤主控,現(xiàn)在標配的是抓取硬盤信息的S.M.A.R.T.支持和刪除無效數(shù)據(jù)的TRIM,其他還有調用內存加速的HMB、緩存檢測的VolatileWriteCache和數(shù)據(jù)加速用的TCG,功能越全越好這是肯定的。
除了上述提到的協(xié)議,大部分廠商也會專門為游戲固態(tài)硬盤做圖形化面板,除了監(jiān)控數(shù)據(jù)和傻瓜式一鍵優(yōu)化以外,帶燈的型號也會有燈效配置。
4??PS5和XBox可以加裝固態(tài)硬盤嗎?
除了PC平臺還有主機平臺玩家,PS5支持用戶自行后加NVME固態(tài)硬盤進行擴容,但是建議是PCI-E4.0+順序讀取速度大于等于5500MB/s。
作為標準量產(chǎn)整機,PS5對硬盤的尺寸同樣有著限制,長度支持2230、2242、2260、 2280和22110,基本上市售民用型號都可以上,需要注意的是散熱馬甲,限高為11.25毫米,推薦型號見下文。
XBox則暫不支持標準NVME固態(tài)硬盤直插,必須要上拓展卡、購買認證的存儲棒或者PSSD。
5??關于固態(tài)硬盤做加速緩存
加速緩存單獨說一下,肯定有朋友想用固態(tài)硬盤給老機械硬盤加速,商用操作系統(tǒng)(比如我們的EdgeXOS、群暉的DSM和威聯(lián)通的QTS)一般都會有SSD Cache的配置入口。
Windows作為目前使用率最高的民用操作系統(tǒng),其實大部分軟件都可以自定義緩存路徑,所以游戲玩家就不要折騰啥OS層加速了,老老實實進軟件配置路徑效果也很不錯。
AMD平臺有送StoreMI這個軟件,個人不推薦使用,之前做過的評測有統(tǒng)計過數(shù)據(jù),命中率低而且體感區(qū)別不大。
? 固態(tài)硬盤如何養(yǎng)護
和CPU內存不同,固態(tài)硬盤其實是一個消耗品,性能會隨著讀寫量增加下降,不良的使用習慣也會加速損耗,所以在下文特意強調了保修政策。
固態(tài)硬盤養(yǎng)護其實做好兩點就行,第一是保證留有30%及以上的可用空間,這是一個分水嶺,具體為啥也別問我,因素不好定位,只能說我司統(tǒng)計的大數(shù)據(jù)就是如此。
第二是盡量保證硬盤的工作溫度低于50°,之前說的60°是因為我們的設備都是服務器,本身艙內溫度就很高,民用臺式機做好風道,筆記本定期清灰即可,臺式機溫度實在是高也可以看本文末尾的配件推薦上散熱片。
? PCIe3.0固態(tài)硬盤型號推薦
高端PCIe3.0其實表現(xiàn)和低端PCIe4.0差不多,價格還便宜一些,不追求極限完全沒啥問題,當然能選PCIe4.0的還是推薦上PCIe4.0型號。
1??海康威視 C2000 Pro 1T
獨立緩存:1G
順序讀?。?400MB/s
順序寫入:2400MB/s
4K隨機讀取:40萬
4K隨機寫入:42萬
保修政策:10年/640TBW,支持個人送保
個人點評:眾所周知,前年我還是堅定的海康黑粉,成為黑粉的原因就是很多用戶的早期版本各種高延遲+掉盤,目前在售的C2000Pro已經(jīng)換方案了(新款SMI2262EN+紫光3D TLC),另外還有1024MB的外緩,穩(wěn)定性非常不錯,還自帶馬甲,支持個人送保意味著可以續(xù)杯,懂的都懂,六百出頭能入。
2??惠普 EX950 1T
獨立緩存:1G
順序讀取:3500MB/s
順序寫入:2900MB/s
4K隨機讀?。?1萬
4K隨機寫入:37萬
保修政策:5年/650TBW,支持個人送保
個人點評:別看是外國名字,實際上就是江波龍,原來惠普和雷克沙有互相換馬甲的設定,現(xiàn)在倒是沒了,和C2000Pro的推薦原因其實一樣,都是在于售后非常友好,基本不廢話,有問題直接換,六百出頭可以選擇入手。
3??英睿達 P5 1T
獨立緩存:無
順序讀?。?400MB/s
順序寫入:3000MB/s
4K隨機讀?。?9萬
4K隨機寫入:50萬
保修政策:5年/600TBW,店鋪保修
個人點評:這是一塊特點非常明顯的選手,P5作為各家NAS品牌官方推薦的NVME固態(tài)硬盤,優(yōu)勢在于7*24工作的穩(wěn)定(各種糾錯和保護功能拉滿),同時也支持全驅動加密,長期不關電腦的玩家可以考慮下,價格也不算貴,七百左右能入手。
4??Intel P4510 2T(僅限大船)
順序讀?。?200MB/s
順序寫入:2000MB/s
4K隨機讀?。?3.7萬
4K隨機寫入:81.5萬
保修政策:店鋪保修
個人點評:鏈接我隨便放的,買船貨就行,作為二級市場流通率/PCDN行業(yè)使用率最高的U2型號,P4510的2T版本性價比極高,隨機讀寫能力在PCIe3.0的所有型號中算頂級,根據(jù)寫入量和通電時間的標準,入手價八百到一千二不等,普通臺式機搞個轉接卡就能用,不過船貨都是店鋪保修,介意的話還是上常規(guī)NVME吧。
5??三星 970EVO Plus 1T
獨立緩存:1G
順序讀取:3500MB/s
順序寫入:3300MB/s
4K隨機讀?。?0萬
4K隨機寫入:55萬
保修政策:5年/600TBW,店鋪保修
個人點評:比起貴了快一倍的970Pro(MLC),970EVO Plus更具性價比,雖然不愿意承認,但無論是使用壽命還是實際性能,三星的NVME固態(tài)硬盤確實獨一檔,獨家的主控和顆粒調教皆為頂級,正常九百不到可以入手,個人是建議加錢上PCIe4.0的型號(畢竟九百預算確實有的選)。
6??西部數(shù)據(jù) AN1500 1T
順序讀?。?500MB/s
順序寫入:4100MB/s
4K隨機讀取:76萬
4K隨機寫入:69萬
保修政策:5年/600TBW,店鋪保修
個人點評:嚴格來說這款本質是雙盤位陣列卡,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PCI-E固態(tài)硬盤,貴是貴,但是側面有RGB燈帶,RAID后性能也能和PCIe4.0型號掰掰手腕,常規(guī)價格在一千六左右,溢價都在顏值上,對燈效有要求的可以考慮下。
? PCIe4.0固態(tài)硬盤型號推薦
和PCIe3.0的型號一樣,國產(chǎn)品牌在價格和保修政策上同樣具備優(yōu)勢,下面型號IOps皆高于70萬(官方數(shù)據(jù))同時主打溫度控制,價格區(qū)間在一千一到一千三元,不要強上低端型號,浪費錢。
1??西部數(shù)據(jù) SN850 1T
順序讀取:7000MB/s
順序寫入:5300MB/s
4K隨機讀?。?00萬
4K隨機寫入:72萬
保修政策:5年/600TBW,店鋪保修
個人點評:西數(shù)新型號中SN770和SN770SE性價比很差,倒是SNS850無論是價格還是性能都屬于不錯的水平,一千一百多的價格和頂級PCIe3.0型號持平,性能可是翻倍,好價在一千二左右。
2??大華 970Pro 1T
順序讀?。?400MB/s
順序寫入:5200MB/s
4K隨機讀?。?4.4萬
4K隨機寫入:94萬
保修政策:10年/500TBW,支持個人送保
個人點評:大華和??档膽?zhàn)場從監(jiān)控硬生生打到硬盤(笑),目前大華是完全放棄了PCIe3.0的戰(zhàn)場,970Pro不到一千元的價格搭配10年保修直接王炸,雖然隨機讀取和TBW略低,不過支持個人送保這點就足夠讓人下單了,好價在一千元左右。
3????低?C4000ECO 1T
順序讀取:5000MB/s(暫定)
順序寫入:4600MB/s(暫定)
4K隨機讀?。?8萬(暫定)
4K隨機寫入:88萬(暫定)
保修政策:5年/1800TBW,支持個人送保
個人點評:真便宜,八百不到的價格,主控確認首發(fā)使用聯(lián)云MAP1602,主打的是低溫和高IOps,當前方案88萬的IOps非常炸裂,不過由于調教問題順序讀寫很拉,不知道后續(xù)如何,1800TBW+五年的保修政策,是目前所有民用PCIe4.0型號中最高級別了,大量讀寫用戶續(xù)杯走起,最重要的是散熱馬甲超高顏值,初號機配色誰不愛?尺寸完美兼容PS5,不確認后續(xù)會不會出RGB版本,要出支持aura或者mystic燈效的版本那就真的炸了,相信會有大把人為了顏值買單。
4??Intel P5510 3.84T(僅限大船)
順序讀?。?000MB/s
順序寫入:4194MB/s
4K隨機讀取:93萬
4K隨機寫入:190萬
保修政策:店鋪保修
個人點評:我自己剛入的就有它,存著給下一臺生產(chǎn)力設備用,和上一段的P4510一樣,鏈接隨便掛的,上船貨,重點二級市場流通量極大隨便買,常規(guī)價格在兩千三到兩千五中間(跟著讀寫量走),目前量大管飽的最優(yōu)選擇,唯一缺點是最小容量只有3.84T,總價過高,倉鼠癥再考慮這款。
5??海盜船 MP600 Pro 1T
順序讀?。?100MB/s
順序寫入:5800MB/s
4K隨機讀?。?0萬
4K隨機寫入:120萬
保修政策:5年/700TBW,店鋪保修
個人點評:這是讓我第一次反應過來固態(tài)硬盤進入PCIe4.0時代的型號,當時有一批設備上了這塊盤,幾百塊的樣本7*24運行幾個月以來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高延遲的問題,確實不錯,認識人也可以做到續(xù)杯,好價在一千三左右。
6??三星 980Pro 1T
獨立緩存:1G
順序讀?。?000MB/s
順序寫入:5000MB/s
4K隨機讀取:100萬
4K隨機寫入:100萬
保修政策:5年/1200TBW,支持個人送保
個人點評:三星民用級PCIe4.0型號就上了這一款,相比PCIe3.0時代的各種拉高天花板,980Pro的各項參數(shù)目前還不是那么夸張,和其他品牌相比性價比也略差,不過1200TBW的保修很給勁兒,讀寫量很大或者有三星情節(jié)的話可以上,好價在一千二左右。
? PCIe4.0主板型號推薦
既然都聊到PCIe4.0硬盤,順手推薦下?lián)碛袑狹.2接口主板,新裝機的朋友可以考慮下。
1??微星 MAG B660M MORTAR
主板版型:M-ATX
支持插槽:LGA 1700(12代Intel)
M2接口:2條(PCIe4.0+冰霜鎧甲散熱馬甲)
內存代數(shù):DDR4
內存頻率:4800MHz
有線網(wǎng)卡:2.5G
無線網(wǎng)卡:千兆WiFi6
個人點評:微星MAG B660M MORTAR WIFI采用12路核核心并聯(lián)供電,搭配單路輸出達60A的DRMOS管,其輸出能力較上一代B560有了大幅提高,也能更好的支持包括i7在內的高端CPU。并支持2條M.2插槽,均支持PCI-E 4.0x4規(guī)格,周邊方面采用2.5G有線網(wǎng)卡+WIFI6無線網(wǎng)卡方案。另外PCB板也采用6層板設計,相比4層板在信號傳輸上更具性能,同時內置的2盎司銅箔設計能改善主板導熱性能,并提升在PCI-E 4.0全速運作下的穩(wěn)定性。
2??微星 MPG Z690 EDGE TI WIFI
主板版型:ATX
支持插槽:LGA 1700(12代Intel)
M2接口:4條(PCIe4.0+冰霜鎧甲散熱馬甲)
內存代數(shù):DDR4
內存頻率:5200MHz
有線網(wǎng)卡:2.5G
無線網(wǎng)卡:千兆WiFi6
個人點評: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刀鋒鈦使用最常見的ATX大板設計,供電采用16相直連式供電,每一相都提供最大75A的輸出能力,足以駕馭12代頂級處理器。PCB采用服務器級用料,足足6層板,還內置2盎司銅箔,用料實足。存儲方面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刀鋒鈦主板默認提供4個M.2接口,并全部基于PCI-E 4.0技術,還配套4個M.2冰霜鎧甲,輔助M.2硬盤在運營時能獲得更低的工作溫度。
? 特殊固態(tài)硬盤型號推薦
上述常規(guī)的NVME/U2固態(tài)硬盤部分設備可能上不了,這里放一下解決方案。
1??希捷 Xbox XS專用 STJR1000400
順序讀?。?000MB/s
順序寫入:2000MB/s
保修政策:3年,店鋪保修,附贈一次數(shù)據(jù)救援
個人點評:封閉生態(tài)真掙錢。
2??華碩(ROG)幻影STRIX ARION S500 移動固態(tài)硬盤
傳輸協(xié)議:USB3.2 Gen2
順序讀取:1050MB/s
順序寫入:1000MB/s
個人點評:目前PSSD的天花板,只要連接設備接口支持USB3.2 Gen2,實測傳輸真的能貼近1000MB/s的速度,機身上有支持奧創(chuàng)同步的敗家之眼RGB燈,數(shù)據(jù)線上也有敗家之眼logo,信仰拉滿。
? 固態(tài)硬盤其他配件
上文中強調過好幾次工作溫度的重要性,如果你的主板本身并沒有附贈散熱片或者散熱效果較差,可以選裝獨立的散熱片,記得高度別沖突就行。
1??喬思伯 M.2-3/M.2-5 散熱片
個人點評:就鋁合金制品而言,喬思伯獨一檔,價格不貴顏值還高,全鋁+陽極噴砂處理,不僅可以提升整機顏值,自帶導熱硅膠搭配45°傾斜導風結構也能配合機箱風道盡快帶走熱量,高度完美適配PS5。
2??喬思伯 M.2-2 散熱片幻彩版
個人點評:男人至死是少年,RGB燈確實誰都愛,這款的結構比較有趣,在不影響風道的前提下增加了燈條和柔光體,同時兼顧顏值和功能,當然價格也貴點,喜歡燈的上。
3????低?固態(tài)硬盤盒
個人點評:同樣在用的設備,有淘汰的NVME可以裝進去當移動硬盤用,別看他價格不貴(活動價59而且經(jīng)常有),溫度控制是真的好,早期批次線材拉胯,現(xiàn)在換了線材供應商還不錯。
? 總結
讓我康康有多少人是一拉到底的?總結下:
1.單盤容量很重要,同型號容量越高性能越強,詳情頁上都寫著呢,同時大容量還能規(guī)避空間利用率不足導致的降速、延遲和掉盤。
2.不要用老觀念著重看顆粒,山寨翻新MLC盤穩(wěn)定性連QLC可能都不如,況且現(xiàn)在主控更重要。
3.別買SATA SSD了,現(xiàn)在二手筆記本真不貴,帶NVME槽的10代/銳龍移動平臺無論是功耗還是性能都比老桌面酷睿強,這個升級是劃算的。
4.注意散熱,注意保留30%可用存儲空間,這兩點對固態(tài)硬盤來說很重要。
5.預算不足不要強求PCIe4.0型號,PCIe3.0高端貨也不算差,價格便宜好多。
6.大船U2我自己和項目用戶都在用,性價比確實也高,但是保修會比國行差很多,自己評估好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