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背景
看過我前面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的桌面一直是雙屏顯示,不過使用體驗一直不好。
雙 27 吋屏并排的話,大部分視野落在雙屏正中,中間的分界線讓我這種強迫癥看久了難受。
調(diào)整距離讓雙眼落在單個顯示器正中的話,副屏的屏幕又太遠,每次看都要扭頭,用久了脖子難受,如果將副屏豎置的話,雙眼大部分看的區(qū)域也是屏幕下方,上方很少涉及;而且我的桌面比較緊湊,兩個大尺寸顯示器很難調(diào)節(jié)到完美的顯示。
所以我一直想入個小尺寸的顯示器,沒入手的原因主要是價格。不是因為太貴,而是因為小尺寸顯示器除非不追求分辨率,只要 2K 屏起步價格都不低,同樣的錢買個 27吋 的顯示器都綽綽有余。所以一直很糾結(jié)。
前幾天閑逛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一則爆料,這個 INNOCN 24C1Q 幾乎完美適配我的需求,小尺寸(23.8英寸),高分辨率(2560 X 1440 IPS),高色域(100% SRGB、97% DCI - P3 ),而且有個特別的加分項支持 90W Type - c 反向快充,這就是妥妥的副屏 + 一體機模板啊。
先看看更換后的場景展示
商品參數(shù)
INNOCN是聯(lián)合創(chuàng)新旗下的品牌,聯(lián)合創(chuàng)新以前是以代工為主,像大家比較熟悉的acer、創(chuàng)維、微星、小米等品牌都是從它那里出來的,出廠貼個標價格立馬上升一大截。泰坦軍團和 INNOCN 則是它家進軍消費級市場的兩個子品牌。泰坦軍團定位電競,INNOCN 則是主推色彩為主的美術(shù)類顯示器。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工廠直接出貨,價格當然也美麗的多。
老規(guī)矩,先看看主要參數(shù)
▼配件包括顯示屏、平板式底座、支架、連接線和電源。加分項是線材配的很齊全,HDMI、DP、USB - B、TYPE - C 都有,掉分項是外置電源不易收納,如果做成內(nèi)置就好多了。
▼顯示器不屬于超薄機型,雖然機身邊緣厚度只有 1.4mm,但整個背部呈現(xiàn)梯形的立體結(jié)構(gòu),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輔助散熱?頂部下部還都有散熱孔。話說 24 寸的顯示器有必要這么注重散熱么。
▼背部的方形快裝接口,和支架配合可以做到一秒快裝。
▼背面視角一覽,看得出來造型還蠻別致的,不是簡單的工模,帶了些設(shè)計元素在里面。
▼接口都位于正下方,給的也很豐富。2 個 USBA,2 個 HDMI,USB-B、PD、TYPE-C 都有, TYPE-C 還支持 90W 反向輸出,不管是筆記本還是手機都能完美適配。說到這里就想吐槽手頭的 EW3270,沒有一個 USB 口,想接屏幕掛燈都得從主機拉 USB 延長線。
▼平板底座雖然看起來笨拙,但實用性遠高于那種三叉戟底座。占地不會過于夸張,底座上面還能放置小物件。不過對我來說這都是浮云,必須上支架的。
▼上中下 2mm 邊框,做工規(guī)規(guī)矩矩,畢竟是流水線下來的東西。這種物理邊框一般都不厚,也被很多品牌以“窄邊框”為噱頭作為賣點鼓吹。實際上亮機后屏幕內(nèi)部還有黑色的 BM 區(qū),這種設(shè)計可以有效吸收有色光避免漏光,同時黑色也不會那么顯眼。
▼OSD 設(shè)置鍵位于下邊框右側(cè),白色透明的電源按鍵很醒目的和其他按鍵進行了區(qū)分。這種實體按鍵的操作邏輯用習慣了很趁手,使用起來雖然沒有五軸撥盤效率高,但壽命長了不少,基本上顯示器壽命到頭了這些按鍵都還是好的
▼整體的造型工工整整,雖然看得出用的公模但有些小設(shè)計在里面。
屏幕素質(zhì)
上一次使用 23.8 英寸屏幕好像也沒多久,但不知咋的感覺像是上個世紀的產(chǎn)物了。其實市面上這個尺寸的顯示器并不罕見,不過個人用戶很少會選擇這個尺寸,這就導致品牌不愿意在這個尺寸下更多力氣,所以我們能看到這個尺寸的顯示器主要以低端為主,分辨率也多為1080P。
▼INNOCN 24C1Q 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線,23.8 英寸的屏幕上搭載了主流的 2560 X 1440 分辨率,而且在色彩上下了很大功夫,除了極高的色域覆蓋還給每臺出廠的顯示器都做了單臺校色,每臺顯示器附帶了一張校色報告,正反兩面分別對應 sRGB 和 Adobe RGB 兩種標準的測試報告。
▼雖然自帶校色報告,疑心病重的我還是想試試校色報告的公正性,取出手頭的紅蜘蛛進行測試
▼【色彩空間】100 % sRGB、89 % Adobe RGB,96 % DCI - P3、86% NTSC,這個數(shù)據(jù)比大多數(shù)定位設(shè)計的顯示器還強,比如我手頭號稱“專業(yè)影像級”的 AOC LV273HUPR ,在色域方面都趕不上它。
▼【色調(diào)響應】同光度 2.2 的伽馬曲線在 30 % ~ 80% 的位置有些偏移,灰階曲線, RGB 色溫在 40% ~ 60% 時保持的很平穩(wěn),不過 100% 提升的比較大,達到了 7100K。
▼【色度均勻性】 INNOCN 24C1Q 在7號區(qū)域最接近 6500K,6號區(qū)域差值最大,最大差值 6.5%,也是不錯的成績
【亮度與對比度】 INNOCN 24C1Q的最大亮度為 275.7 cd/㎡,最小亮度 43.2cd/㎡,對比度 650:1 / 900:1,白點在 7300K-7800K 之間。
▼【色彩精度】INNOCN 24C1Q平均 Delta E 為 1.81,最小值 0.15、最大值 4.23,和隨機附帶的校色精度基本符合。
▼顯示信息里可以看到 10 Bit 色深,據(jù)我判斷應該是 8 抖 10。不過這個尺寸是不是原生已經(jīng)不重要了,能看出區(qū)別的都屬于金睛火眼了。
▼IPS 屏在可視角度一直都有很大優(yōu)勢,特別是作為副屏來使用,經(jīng)常都會處于側(cè)視角度。INNOCN 24C1Q 表現(xiàn)不錯,沒有發(fā)生偏色、炫光的問題。
▼不知道大家對 23.8 英寸的顯示器還有沒有概念,我用手頭的 31.5吋、27吋顯示器做個對更能讓大家直觀了解。
▼感覺和 31.5 吋顯示器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估計是因為距離的原因。
▼相比 27寸的 AOC,兩者的尺寸更為接近。多說一句,INNOCN 24C1Q 和 AOC LV273HUPR 顯示效果真的無限接近,肉眼幾乎看不出兩者區(qū)別。
場景展示
▼INNOCN 24C1Q 是款很有特色的顯示器,定位很明確, 擴展屏幕尺寸、增強外接接口、高色準、廣色域、用一臺顯示器完成所有功能。比如到處跑需要使用筆記本的用戶,在家中或者辦公場所有這樣一款顯示器的話,可以直接代替筆記本窄小的屏幕。
▼支持 TYPE - C 快充的好處就是直接用一根線完成音視頻的信號傳輸,同時給筆記本進行充電。也就是說,顯示器充當了筆記本的萬能基座,也不用單獨拉根線給筆記本供電,保持桌面的簡潔。
▼INNOCN 24C1Q 本身的顯示素質(zhì)還是不錯的,色彩還原度極高,官方將其定義為美術(shù)顯示器也能看出品牌的底氣,不管是美術(shù)設(shè)計還是娛樂觀影都能勝任。
▼作為副屏簡直堪稱絕配,先看看 27 寸顯示器在橫豎擺放時對桌面的占據(jù)情況。
▼再看看 INNOCN 24C1Q 的橫豎擺放場景。
▼豎放時對比,副屏上部區(qū)域不會再彪的那么高了,視野可以正常覆蓋全部顯示區(qū)域,避免了頻繁俯仰帶來的頸部酸痛。
怎么看 INNOCN 24C1Q
這是款很有自身特色的顯示器,小屏幕 + 高素質(zhì)色彩表現(xiàn) + 強悍的擴展,定位就是有這些需求的特殊用戶。個人覺得,如果你是在尋找一款大尺寸可以充當主力顯示器的機型, 那這臺可能并不適合你;但如果你對空間占用、色彩表現(xiàn)有極高的要求,或者像我一樣需要一塊比較適合的副屏,INNOCN 24C1Q 還是能解決不少痛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