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厚底跑鞋是跑鞋的一個重要分支,市面上最有名的厚底鞋,莫過于Hoka One One了。那么,厚底跑鞋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相比于常規(guī)底,厚底跑鞋擁有更好的緩震,因此能對膝蓋形成更好的保護,比較適合大體重跑者。如果體重較輕,穿著厚底跑鞋可能會有穩(wěn)定性不足(相對更容易受傷)、影響發(fā)力(速度難提不上去)的問題。當然,厚底跑鞋在普通的公路跑中,翻車的可能性比較小,主要還是在越野比賽中,有可能會更容易碰到障礙物,不容易踩穩(wěn),從而可能出現(xiàn)一些危險情況。
當然,就現(xiàn)下而言,越野跑人群并不大,而路跑人群則要大很多,而占據(jù)路跑人群大部分的基礎跑者,其實對跑鞋緩震的需求反而更多一些。因此,我覺得厚底跑鞋仍然具有不錯的市場前景。
咕咚作為國內最大的運動App,在這幾年進行了運動裝備的探索深耕,其中就包括健步鞋、5K、10K、21K、42K的完整跑鞋矩陣,具體的設計上,既有傳統(tǒng)的緩震鞋,也有“飍”這樣的碳板鞋,然后是本文將為大家分享的厚底跑鞋——逐日Pro。國貨的自強路上,離不開國產品牌的勇敢嘗試和對產品的耐心打磨,今天就讓我們先來看看咕咚智能跑鞋.逐日Pro這款鞋子吧~
▲咕咚的鞋盒常用綠色或這種原色包裝,正面都是“∞”標志,代表著“無限可能”。咕咚的slogan是“Get Everybody Moving”,即“讓所有人都動起來”。這算是對全民運動的一種祁望了,其實從咕咚App誕生并成為眾多跑步健身愛好者的小助手開始,咕咚對于人們的運動習慣已經(jīng)是助力不少(至少在無需額外購置運動手表的情況下,可以輕松獲取跑步軌跡、配速、步頻等參數(shù))。
▲逐日Pro歸屬于21K行列,即定位適用于半馬左右距離的跑鞋。它的幫面采用的賈卡網(wǎng)面,內里材質則是超纖+網(wǎng)布,所以主觀印象應該是質輕、透氣性好。
▲隨附的硬卡紙信息牌材質和質感都很不錯,正面是個跑者的剪影、咕咚的logo和“Just Run”的標語。頗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感覺了~
▲從系列數(shù)據(jù)也能看出,咕咚對一款新品鞋的推出,還是破費心力的,而且也比較注重跟用戶的交流與溝通。
先來看看逐日Pro的一組各視角圖:
▲逐日Pro目前主要有中國紅、亮橙、暗夜黑、寶藍(男)、亮紫(女)五種配色,其中前三種算是純色,寶藍和亮紫為撞色。我的這雙是亮橙色,對于亮色,很多小伙伴可能會比較擔心鞋面容易弄臟,其實不會,逐日Pro采用的賈卡網(wǎng)面,拒污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我們來看看各部細節(jié):
▲跑鞋設置防撞鞋頭還是很有必要的,即便是公路賽段,也難免地上有坑洼或石頭,保護一下總沒錯。
▲相比于普通的鞋面,賈卡網(wǎng)面的強度、韌性要更好,一般比較少出現(xiàn)破、爛情況。逐日Pro前掌面表面做了一些浮凸小條設計,是為了加強鞋面的支撐效果,開孔則比較細密,透氣效果還不錯。
▲系帶區(qū)做了熱熔貼片加強,長期穿著也可以保證鞋帶孔的穩(wěn)定。鞋帶則采用的扁帶,質地比較柔軟,摩擦性還可以,實際穿著時,很少出現(xiàn)鞋帶的松弛現(xiàn)象。
▲鞋舌是越野跑鞋和競速鞋常采用的薄鞋舌,對腳掌的貼合會更好,但緩震性能對應損失。因為逐日Pro不算越野類跑鞋,可見咕咚對它進行設計時,還是有考慮到一定的競速需求。
▲后幫亦是如此,在對足跟形成保護時,沒有使用全掌包裹泡棉,而是在腳踝兩側區(qū)域做針對性加強,這樣的做法保證了對跑者腳踝的基本保護,同時又有助于減輕鞋重,從而提升跑者的速度表現(xiàn)。
▲逐日Pro的鞋背算是中等硬度,保證了一定的支撐性,有不會過多地增加鞋重,在實際體驗中,我覺得其鞋面支撐性還是能滿足使用需求的。
▲逐日Pro的中底采用的EVA材質,因為厚度較大,為了形成持久緩震,還做了分層卸壓處理。
▲中底最厚處為40mm,內置高彈尼龍片,在實現(xiàn)強效緩震的同時,也增強了整鞋的穩(wěn)定性。這在后面的實測環(huán)節(jié)中得到了體現(xiàn),因為穿著逐日Pro穿行在山路等復雜路段時,鞋身并沒有出現(xiàn)厚底鞋常見的晃動,穩(wěn)定性可以說很不錯了。
▲普通配速的跑者常使用后掌著地的跑姿,而在逐日Pro的后掌中底處,做了數(shù)層中底結構分層,便于中底蓄能,以供跑鞋的長距離、長時間緩震使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底上的小點并不是臟東西,而是在不同密度的小顆粒,用以提升中底整體結構穩(wěn)定性。當然,相比純白中底,看上去也沒那么單調了。
▲逐日Pro的前掌大底紋路很有意思,是“咕咚”字樣,紋路不是很深,但間距還蠻大的。
▲前掌主要是邊緣的“咕咚”紋和中央的波浪紋,而且采用的分區(qū)而非全掌設置,這樣的做法使得逐日Pro對于復雜路面具有更好的適應性。
▲逐日Pro的抗扭轉結構是由大底直接交叉而成,肯定不如TPU結構抗扭效果好,卻也是勝過沒有。而且,逐日Pro大底采用的CPU材質,比TPU材質的硬度范圍更寬,抗彎折效果也更好一些。
▲逐日Pro的鞋墊采用了銀離子抗菌技術,鞋墊背面可以看到的小黑點就是氧化銀小顆粒。鞋墊正面附著了一層網(wǎng)布,可以提升鞋墊的耐磨性能。
▲作為一雙智能跑鞋,逐日Pro延續(xù)了咕咚產品的智能屬性,它的智能芯片槽位于左腳處,可以用于監(jiān)測跑姿和步態(tài),不過需要額外加購就是。當然,咕咚跑步精靈這樣綁扎在系帶區(qū)的輔助裝備,也是可以選用的。
▲逐日Pro并不主打透氣,但從鞋楦內部往外看,透光性還是可以的。實際體驗時,也不會覺得捂腳。
▲在鞋網(wǎng)面、鞋舌、鞋后幫、大底抗扭轉結構等單元的系列減重加持下,43碼的逐日Pro最終重量為305g,相比于主流的慢跑鞋,輕30g左右,穿著時的腳感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會感覺輕上不少。
▲亮橙色著實亮眼拉風,無論是日常訓練還是馬拉松賽道上,你都是最liang的仔。逐日Pro的前后掌落差為5.5cm,船型結構有助于推動腳掌向前,跑步動力更充沛。
▼在看逐日Pro的緩震效果前,我們先來看看“殘酷”的裸足落地效果:
▲如果是前掌著地,因為腳趾這個靈活單元的存在,其實對沖擊的緩震和延遲效果還是不錯的,至少可以直接落地而感覺還不錯。
▲但裸足后掌著地就不一樣了,我甚至都不敢用后腳掌直接著地,而是迅速過渡到整個掌面,因為但用腳后跟著地,實在是太疼了。
▲穿上逐日Pro,就沒有這樣的顧慮了,先是前掌著地,雖然看起來沒有特別大的緩震面積,但腳趾可以直上直下,而不需要通過彎曲來幫助緩震過渡。前掌著地有個值得關注的點是,前掌在接觸地面后,由于前后跟落差的存在,沖擊力會很快過渡到中掌直至后掌,最終穩(wěn)定。這就是逐日Pro的Cyclepower循環(huán)動能科技了,它可以大幅降低能量消耗,減輕腳掌發(fā)力負擔。
▲逐日Pro的后掌著地時,中底的形變就很明顯了,而且也像前文描述的,由于采用了多層結構,沖擊力也可以隨之進行分層堆疊,而不至于一次就把中底彈性踩盡。跟裸足落地情況一對比,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相比前掌,后掌是更需要緩震的存在,因此一般慢跑鞋后中底比前中底做得厚也就可以理解了。此外,我們還能觀察到,雖然厚中底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形變,但穿著著逐日Pro的我,并沒有出現(xiàn)失穩(wěn)的情況,可見中底中的高彈尼龍片還是起到了不錯的穩(wěn)定作用。
▲逐日Pro定位的跑者配速一般不會太高,約7min/km左右,因此,其對應的騰空比和騰空高度都未必高(可能大部分時候只是貼地跑步),為此,我又做了貼地踩壓測試,結果跟前面的跳躍測試存在相似規(guī)律:前、后掌都有一定的緩震效果,但并不會一腳踩盡,且可以很快恢復產品原狀,可見逐日Pro具備一定的長距離潛力,至少應對半程馬拉松的距離,還是足夠的。
▲為了完成一次綜合性比較好的測試,我選擇了一個下雨天進行包括山地在內的路跑測試。
▲路況主要包括涉水濕滑水泥路、泥石路、柏油路、沙地等。不得不說,逐日Pro的表現(xiàn)還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像前面提到的,厚底跑鞋一般比較容易失穩(wěn),在山地路段甚至可能導致崴腳。逐日Pro表現(xiàn)出來的鞋身穩(wěn)定性卻是比較可靠,一沒有發(fā)生明顯翻轉,二來也沒太影響提速。
▲而在涉水濕滑路面上,逐日Pro表現(xiàn)出不錯的大底防滑性,這也在我的預期外,因為初看它細小的大底紋路,我是比較擔心它的防滑性能不足的。此外,在濕滑路面加速起步時,逐日Pro的抓地也可以說很牢靠,會有一種踏實的腳感。雖然經(jīng)歷了涉水路面的測試,但逐日Pro其實并不防水,路面上的水能比較容易地從鞋面網(wǎng)孔進入鞋楦,不過倒是側面驗證了鞋墊的良好排濕性,因為進入鞋楦的水,沒踩幾腳,就透過鞋墊再次從網(wǎng)眼排出,有點溯溪鞋的感覺。
▲在保證鞋面基本穩(wěn)定和大底足夠防滑后,逐日Pro鞋身的輕便性在坡路上的優(yōu)勢得以體現(xiàn)。我試了下一口氣沖上一個長陡坡,發(fā)現(xiàn)配速可以穩(wěn)定保持在8km/h左右,雖然這算不上一個高配速,但對渣化的我來說,能保證在此配速下呼吸平順,其實還是得益于逐日Pro的輕質加成的(正式的賽道上,很多長陡坡都需要“徒步”的)。
▲整個跑步測試距離為10公里,配速有快有慢,均速7分23秒,標準的跑渣表現(xiàn)了。逐日Pro在此全過程的緩震表現(xiàn)如何呢?非常不錯!在配速放慢到7分以外后,膝部、踝部非常舒適,基本上可以說完全感覺不到震動;配速在5分左右時,膝部、踝部能略微感受到震動,但不強烈,不會產生不適感,此時前掌可能對震動的體驗會更深入一些,但也是跑步即時感受,跑完后并不會在此區(qū)域累積疲勞。
每次緩震的激發(fā)難度適中,踩下去不會覺得軟綿綿,也不會說硬到?jīng)_擊直傳膝蓋。在10公里測試前后,膝部、踝部感受沒有明顯變化,緩震留有充分的余量,用來完成半程馬拉松左右的距離沒有問題。
相信選擇厚底跑鞋的小伙伴,基本上都是心水它良好的緩震(總不至于是為了增高吧?),同時可能對其鞋身穩(wěn)定性會有一些顧慮,咕咚智能跑鞋21K.逐日Pro在緩震和穩(wěn)定之間做到了不錯的平衡,搭配智能芯片使用還可以監(jiān)測跑姿、步態(tài),加上它誠意的價格,我覺得初入跑門的大體重跑友,可以考慮。當然,如果將它作為進階跑者的日常訓練鞋,則又不失為一個高性價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