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份的時候,和大家分享了綠聯(lián)私有云(DH2100)兩周的使用體驗,到現(xiàn)在使用了也半年多。雖然這款產品是綠聯(lián)正式開售的第一款 NAS 類產品,但其實如果是早期參加過內測(大概是2020年12月底)的用戶,其實應該知道這款產品發(fā)布前,在已經有樣機的情況下,花了半年多進行了整個產品的方案全面修改(硬件方案改版)。全新的方案硬件方案,給了產品軟件開發(fā)更多的空間,不過作為一個「初代」產品,軟件方面實際有非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半年前對這款產品的總結
雖然像群暉、Qnap、華蕓這些專業(yè) NAS 的功能更多,但是這類產品目標用戶還是以小企業(yè)(大企業(yè)有功能更強大和復雜的數(shù)據管理軟硬件)和極客(喜歡折騰)為主,提供的功能大部分普通消費者并不需要。對于個人用戶或是小團隊/公司而言,輕 NAS/個人私有云在價格和學習成本上都更低,「好用」+「常備功能齊全」+「不折騰」是這類產品的三個基本點。
其實初上手綠聯(lián)私有云,由于軟件版本比較初期,基本只實現(xiàn)了「可以用」+「有大部分常備功能」+「不折騰」,很多細節(jié)都需要優(yōu)化。而經過半年多時間升級和迭代,綠聯(lián) NAS 基本一個月一更新,目前最新的3.0版本我認為基本實現(xiàn)了「好用」+「常備功能齊全」+「不折騰」。今天也就簡單分享下自己對輕 NAS 的使用心得,對比下3.0.0版本和入手時2.5.0的功能差異,并列出幾個對未來3.1、3.2甚至4.0的需求/想法。
▼綠聯(lián)私有云(DH2100)
3.0.0 VS 2.5.0
作為 NAS 領域的后入局者,綠聯(lián)軟件更新速度方面還是比較快的,基本每個月都會對現(xiàn)有功能進行優(yōu)化,或是補全之前未提供的功能。比如從2.5.0到3.0.0,半年多時間除了優(yōu)化現(xiàn)有功能外,還更新了 DLNA、文件去重、公共空間、外置 UPS、記事本、社區(qū)、數(shù)據保護(指定目錄跨盤備份)等功能。其中 DLNA、視頻轉碼這些功能主要針對個人用戶,而像是外置 UPS、公共空間則是向專業(yè) NAS 靠攏(適配小公司/團隊的需求)。社區(qū)功能除了方便查詢和分享教程外,也讓用戶和官方更好的交流,很多用戶提出的修改點也可以更直接和準確的傳達給官方。
▼手機 APP 對比,左2.5.0右3.0.0
以雙盤位 NAS 為例,雖然 RAID1(雙盤互為備份) 可以更有效的保護用戶的數(shù)據。但是 RAID1 成本也相當高,以2塊 4TB 硬盤為例,使用 RAID1 后總可用容量只有 4TB。BAISC(基礎)模式硬盤效率更高(100%),但是卻沒有提供足夠的安全性,對于個人用戶而言選 BASIC 還是 RAID1 實在兩難。
綠聯(lián)的數(shù)據保護功能對個人用戶而言就非常實用,對于重要的數(shù)據可以利用數(shù)據保護,添加到保護目錄中。NAS 會將這些目錄,在另外一塊硬盤上生成備份,這樣既可以得到基礎模式的高硬盤使用率,同時也讓重要數(shù)據實現(xiàn)雙盤備份。
不過數(shù)據保護功能還是有進一步提升空間,比如對于專業(yè)用戶/企業(yè)用戶而言,支持掛載同步盤、云存儲或是本地備份到云存儲等。當然畢竟 DH2100 的定位(配置和盤位)相對還是比較入門的,這部分僅提供了普通用戶常用的方案,如果后期有更高配置/更專業(yè)的 NAS 產品,這部分應該是要補齊的。
除了提供新功能外,很多已有的功能也都有不少的改進。比如網絡服務在2.5.0內名稱為 Samba,顧名思義只支持 Windows 環(huán)境常用的 SMB 協(xié)議。更新后添加了 AFP 協(xié)議,方便 Mac 電腦訪問,同時外置硬盤也加入了 SMB 掛載選項。
外部存儲管理功能,除了管理 USB 存儲于外置硬盤外,還加入了外置存儲備份、掛載 Samba 和 NFS 存儲功能。如果你有多個設備,都可以利用 Samba/NFS 統(tǒng)一掛載到綠聯(lián) NAS 內,通過一個設備/入口就可以管理和訪問多個設備。將其他設備掛載到綠聯(lián) NAS 后,除了管理更方便外,還可以直接利用綠聯(lián) APP 的遠程訪問功能,直接訪問這些設備上的數(shù)據。對于很多外網訪問速度較慢,或者沒有提供外網訪問的設備(比如硬盤柜),這項功能非常方便和實用。
▼掛載 USB/外置硬盤/Samba/NFS 存儲后文件可以統(tǒng)一管理,并且同樣可以使用綠聯(lián) APP 遠程訪問
下載工具方面,目前支持離線下載(NAS 自帶的下載工具,支持 http,magnet,種子文件)、迅雷下載以及百度網盤(支持下載和上傳)。早期版本軟件迅雷下載只能通過 PC 客戶端使用,更新后手機 APP 內可以直接使用,目前綠聯(lián) NAS 的下載功能應該說已經非常全面了。
▼離線下載(NAS 自帶的下載工具)、迅雷以及百度網盤
對于有文件分享需求的用戶,綠聯(lián) NAS 也提供了分享功能,選中需要分享的文件點擊分享即可生成訪問鏈接和提取碼。直接使用瀏覽器打開鏈接,輸入提取碼即可提取文件,文件分享的實效也可以根據需要設定(3/7/15/30天)。
更新功能中定時開關機也是非常實用的,很多普通用戶為了成本選擇的普通硬盤并不支持7X365,設定自動開關機可以有效的延長硬盤使用壽命,同時還可以降低一定的能耗。而外置 UPS 支持,則可以進一步提升數(shù)據安全,避免異常斷電造成的數(shù)據損壞。不過目前官方 APP 內僅標稱支持施耐德的 APC BK650M2-CH 以及山特的 TG-BOX 850,實際這兩家產品相同系列都采用相同的 UPS 協(xié)議(例如 TG-BOX 600),支援的外置 UPS 型號和列表有待測試后繼續(xù)添加。
▼定時開關機、外置 UPS、社區(qū)功能
相冊部分之前官方承諾會添加智能分類,這部分功能目前也已經完成了,可以根據地點、時間對照片進行自動分類。另外相冊還支持了 Raw 格式預覽,我手頭的 SONY A6400 Raw 圖片拷貝到 NAS 后,就可以自動生成預覽縮略圖。不過 APP 內目前不顯示生成縮略圖的進度,上傳圖片后會自動生成縮略圖,實測上傳23張24M ARW 圖片,2分鐘左右在相冊內就可以查看縮略圖了。
▼下圖左2為 SONY A6400 24M Raw 圖片預覽
除了針對個人用戶需求以外,綠聯(lián) NAS 針對團隊/公司也更新了不少功能,比如自帶的公共空間功能就是為團隊/公司需求設計的。對于有團隊協(xié)作需求的用戶,可以將文件和內容放置在公共空間內,并且公共空間內置了在線文檔功能,像 PDF、Word、Excel 等都可以直接在 APP 內打開和編輯。另外公共空間也支持用戶權限設定,可以設定不同用戶設定讀寫/只讀/不可訪問三種權限。
除了上面提到的功能外,使用教程是很適合新手/小白用戶的功能。雖然像 Samba、DLNA 這些功能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查詢,但是對于0基礎用戶來說,詳細的 APP 內置教程,可以顯著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
▼對于0基礎用戶來說,使用教程非常不錯
總結:個人云/輕 NAS 與傳統(tǒng) NAS 選誰?
其實從功能上來說,個人云/輕 NAS 與傳統(tǒng) NAS 之間差距越來越小,或者說個人云/輕 NAS 的功能在不斷向傳統(tǒng) NAS 看齊,而傳統(tǒng) NAS 也在 APP 易用性等方面進行改善。以綠聯(lián)私有云為例,常見的文件存儲、下載、多設備掛載、遠程訪問等都可以方便的實現(xiàn),尤其是遠程訪問的便利性和速度,相比傳統(tǒng) NAS 還有不小的優(yōu)勢。像 UPS、公共空間、在線文檔等功能,更是超出了一般家用,目標是團隊/工作室/企業(yè)用戶。
傳統(tǒng) NAS 主要還是面向企業(yè)用戶,競爭對手是更復雜和性能更強的存儲服務器解決方案,功能方面雖然更復雜,但是支持的服務會更全面(比如云存儲掛載就會有幾十家可選)。高階產品除了更多盤位、性能更強、可擴展設計外,針對多盤位/多設備還會提供更復雜的存儲和備份方案、數(shù)據遷移、監(jiān)控管理等功能。
輕/個人 NAS 和傳統(tǒng) NAS 之間,并沒有二者孰優(yōu)孰劣這樣簡單的結論,在兩條不同的跑道(個人/小團隊與大公司),其實二者都在不斷持續(xù)改進中(或者說互相學習)。輕/個人 NAS 功能愈發(fā)全面,雖然看似在侵蝕專業(yè) NAS 市場,實際也以其易用性、方便性降低用戶門檻,拓展整個 NAS 的市場規(guī)模。而更專業(yè)的 NAS 供應商,其實也在使用便利性上不斷提升,在保持專業(yè)的同時,面向普通用戶提供更方便的使用體驗。
在輕/個人 NAS 和傳統(tǒng) NAS 的選擇上,我個人覺得還是要以需要實現(xiàn)的功能為出發(fā)點,而且不是單純的比較功能的多少(畢竟用不上的功能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對于個人/小團隊/小公司而言,如果只需要數(shù)據存儲、備份、同步空間等,其實目前輕/個人 NAS 以及足夠了。比如像綠聯(lián) DH2100,功能上已經覆蓋了用戶常見的存儲、備份、下載和文件分享,雙盤位支持重點數(shù)據雙備份和 RAID 數(shù)據安全性也有了保證。并且還提供了方便的外網訪問,免除了折騰公網 IP/FRP/DDNS 等技術活,價格和成本方面也會更低。當然如果有更加專業(yè)的需求,像是群暉/QNAP 或是自組硬件+FreeNAS/OMV 等搭建服務器,則是專業(yè)人員根據需求、成本去考量了。
▼JD 搜索 NAS,按銷量排序的結果,個人/輕 NAS 越來越多
好了,本篇回顧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觀看。也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并在評論區(qū)留下你的看法,我是 KC,我們下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