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裝一臺新主機,本來只是選中了威剛電競品牌-XPG系列的幻境雙透機箱,但是后來看到XPG電源和散熱器的性價比也不錯,就果斷入手了。加上手頭本來在用的XPG 龍耀 D50內(nèi)存和XPG 翼龍S11Pro 512G M2硬盤,幾乎就湊齊了一套威剛XPG全家桶,目前看來裝機效果也相當不錯,這里和大家做個詳細分享。
主機配置
這次機箱選擇的是XPG最新發(fā)布的幻境系列雙透電競機箱,因為之前用了好久全塔,現(xiàn)在對這種體型小巧的中塔機箱格外偏愛。這款機箱的前側均采用了玻璃面板設計,正面菱形的盾牌造型和透氣柵格的結合很有個性。風道設計合理,支持正面360水冷,頂部280水冷的安裝,預裝了3把XPG的RGB風扇,散熱能力十分優(yōu)秀。不過機箱整體黑色配色,所以后期我做了一些手工DIY。處理器選擇的i7-12700K,主板選擇了微星 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 刀鋒鈦,內(nèi)存是之前買的XPG 龍耀D50 3600 8G*2套裝,顯卡是微星MSI RTX3060TI雙風魔龍,水冷散熱器和電源,分別選了XPG的霜盾炫彩版240一體水冷和XPG魔核850W金牌全組模。
裝機效果展示
整機因為基本都是電競配置的硬件,所以自身的幻彩效果已經(jīng)很棒了,機箱帶3個RGB風扇可以通過頂部的燈效控制燈來獨立控制。
顯示器配置了微星的月神323CQR,2K分辨率,原生165Hz高刷,HDR400亮度保證,1000R的曲率,配合原有的27寸IPS組建雙屏的使用體驗還是相當不錯的。
為了整體幻彩效果,我在顯卡下方增加喬思伯燈橋,并且手工添加了一些超級馬里奧的元素,讓機箱整體看起來不是那么的硬朗,顯得更可愛些。
CPU
在我的預算范圍內(nèi)12700K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和AMD的5900X一時瑜亮,但是I7 12700K最大的又是是多了核顯。目前12700K在京東的售價非常堅挺,一直保持在3200元。咸魚2800元能買到散片,但是據(jù)說I7頂蓋有彎曲的可能,所以建議認準京東,他們家售后還是值得信賴的。
主板
主板選擇的是微星 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 刀鋒鈦,30.5 cm x 24.4 cm的標準ATX規(guī)格,采用6層黑色PCB,搭配大面鈦金色的散熱裝甲,用料相當扎實,關鍵這個配色下,黑白主題可以通吃。
處理器插槽方面,LGA1700底座的外形有了巨大改變,從以前熟悉的方形變成了37mm×45mm的長方形。主板的供電部分堪稱豪華,16相直連式供電,MOSEFT為RAA220075,每一相都提供最大75A的輸出能力,主控為RAA229131芯片,VRM散熱裝甲處可以看到MSI標識和龍魂LOGO,龍魂標識內(nèi)置RGB燈效,識別度相當不錯。
內(nèi)存方面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 刀鋒鈦主板采用 DDR4 內(nèi)存方案,標配4條DIMM插槽,最大支持容量為128G,獨立走線設計,降低了阻抗,可以確保高頻下依然有純凈的信號,并且支持微星口碑極佳的MEMORY BOOST內(nèi)存加速引擎,官方標稱內(nèi)存頻率最高達到5200MHz。
M2硬盤擴展性相當強大,具備4個M2擴展槽,最靠近CPU的接口可以安裝22110規(guī)格的固態(tài)硬盤,剩下3個可以安裝2280規(guī)格的固態(tài)硬盤,配套4個M.2冰霜鎧甲為散熱保駕護航。
內(nèi)存
因為主板支持DDR4,所以我就讓它繼承了原來的XPG D50龍耀 3600 8G*2套裝。
內(nèi)存采用的是海力士特挑顆粒,默認3600頻率,散熱裝甲很有厚重感。
顯卡
因為考慮到,這次選擇的是中塔機箱,對顯卡的長度限制比較明顯。所以入手的微星RTX 3060 Ti LHR雙風魔龍。性能方面,RTX 3060 Ti的芯片使用了GA104,也就是和RTX 3070 Ti相同的芯片,所以在性能上要比使用GA106的RTX 3060強很多,可以滿足2K分辨率下主流游戲的流暢運行。雖然兩風扇魔龍在頻率上也由原本的1830MHz降為1770MHz,但發(fā)熱和功耗等方面的表現(xiàn)都會提升不少。
微星RTX 3060 Ti LHR雙風魔龍的整體尺寸為278×131×51mm,配置第2代TRI FROZR 散熱系統(tǒng),顯卡正面采用2組10葉刀鋒6代風扇輔助主動散熱,扇葉采用獨特的環(huán)形設計,能夠進一步降低噪音,提升風壓。
顯卡的金屬背板尾部采用了鏤空設計,可以讓熱風迅速穿透散熱鰭片以及背板,進一步提升散熱性能。對應芯片位置,設置了改為微星的龍盾logo,識別度非常的高。
顯卡提供了4個輸出接口,分別是DP 1.4a*3+HDMI 2.1*1的布局。新的HDMI 2.1規(guī)格相當?shù)母?,可以提?K的視頻輸出。
硬盤
硬盤是之前買的XPG 翼龍 S11Pro 512G,讀取3500MBs,寫入3000MBs,當年的性能標桿放在今天使用,其實也不差。當然,如果618大促時,我可能會考慮升級PCIE4.0的硬盤。
機箱
機箱選擇的是XPG的幻境系列雙透電競機箱,標準中塔規(guī)格,體型較為小巧。機箱的前面板采用了菱形盾造型,識別度相當不錯。
機箱采用主流的模塊化的結構,前面板,左側面版均為4mm的玻璃材質,右側面板是全鋼面板,均支持快速拆卸。
機箱內(nèi)部采用了經(jīng)典的下置獨立電源倉,電源位置有開窗展示,主倉空間可以兼容ATX/MATX/ITX主板,出廠時已經(jīng)標配了3把前置ARGB風扇。
IO控制模塊位于機箱的額頭位置,提供了1個TYPE-C,雙USB3.0和耳麥3.5mm接口。擁有獨立的燈效控制開關,電源鍵的造型采用了三角形設計,非常的個性化。
機箱的風道設計比較合理,最多可以安裝8把風扇,在機箱的前,頂,底部的進風口位置,均設置了可以快速拆卸的防塵網(wǎng),日常維護起來十分人性化。
電源
這款XPG魔核850W戰(zhàn)斗版電源的配置和用料,并提供5年質保服務,總體來說還是非常有性價比的。
電源的尺寸為140mm*150mm*86mm,機身整體比較小巧,在電源的兩側可以看到CORE SHIT字樣和XPG的標識。
電源采用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DC結構,全日系電容,12V單路輸出可以更好的應對頂級顯卡的消耗,轉化率通過80PLUS金牌認證。
電源底部配置了一把120mm FDB液體動態(tài)軸承風扇進行散熱。
電源背部提供了兩列組模輸出接口,數(shù)量非常充足。
廠家提供的電源線均為黑色扁平模組線材,共計提供有1個24pin主供電接口、2個4+4pin CPU供電接口、6個6+2pin PCI-E供電接口、6個SATA供電接口和3個D型4pin接口。
24pin主供電接口線材長度為500mm,4+4pin CPU供電接口線材為650mm,6+2pin PCI-E供電接口線材為500mm+150mm,接頭均有防呆設計,無需擔心誤安裝。
這里比較遺憾的是,雖然這枚電源進行了低噪音運行的優(yōu)化,但是魔核850W戰(zhàn)斗版只提供了電源開關,沒有提供獨立的啟停按鈕。
因為電源長度只有14厘米,所以電源倉內(nèi)部空間非常充裕。XPG幻境機箱在電源倉底部提供了2個HDD硬盤安裝位置,硬盤支架支持前后調(diào)整。
電源安裝后,XPG和CORE SHIFT字樣可以很好的展示出來。
配套的電源線長度,對中塔機箱來說相當?shù)母辉?,可以輕松的走線到位。
這里發(fā)現(xiàn)機箱,專門還給顯卡電源線預留了一個走線槽。
散熱器
這款XPG霜盾炫彩版240一體散熱水冷的售價非常給力,顏值表現(xiàn)也不差,標配2把ARGB低噪音風扇,冷頭采用了無限鏡像設計,并且支持目前的1700底座的12代CPU。
先看看散熱器全家福,一體水冷冷排,雙風扇,AMD和Intel雙平臺支架,并配置了獨立的燈光控制器,可以向下兼容老款主板。
2把ARGB低噪音風扇的具體型號為DF12025,轉速650-1800RPM,最大風量80CFM,最大風壓2.69mmH2O。
冷排長度277*120mm,水管長度355mm。
這款水冷的冷頭設計非常特別,頂部是圓形的鏡面造型,藍色的是出廠貼膜。純銅底座的尺寸非常大,支持1366/115x/1700/2066和AM4及以下的CPU平臺。
水冷的安裝采用串聯(lián)方式,安裝比較簡單,不用擔心主板接口不夠用。
裝機
我習慣是先給主板安裝散熱器,1700平臺需要專用背板。
隨機送了硅脂,安裝冷頭前,記得把底部的保護膜撕開。
冷頭固定方式比較簡單,4個螺絲鎖緊就完事了。
冷頭的方向可以自己選擇,不過一般默認是水管位置朝著內(nèi)存方向。因為冷頭的燈效可能會有方向性。安裝好后,可以看到冷頭和內(nèi)存的間隙非常大,不用擔心兩者互相干擾。
主板放進機箱后,感覺空間還挺富裕的,這就是中塔的優(yōu)勢了,安裝省心。
因為我選擇的是240水冷,所以就不用拆前置面板了,直接固定在機箱頂部即可。機箱頂部框架可調(diào)范圍非常大,前后左右都能調(diào)整。
以為機箱沒有配置后置風扇,我這里自己加了一把ARGB,注意調(diào)整好水管間隙,別和扇葉打架即可。
插上我的微星RTX 3060 Ti LHR雙風魔龍后,可以反向顯卡后方空間還是相當富裕的,選擇3風扇的顯卡應該也沒問題。
顯卡背部可以看到醒目的MSI魔龍和GEFORCE RTX標識。
供電方面,這塊3060Ti只需要8+6Pin的組合,機箱專用的顯卡電源線開孔對走線非常友好。
為了更好的燈效表現(xiàn),這里我安裝了一塊喬思伯燈橋來遮擋顯卡電源線。
最后一步,撕膜~~~~~~~~~~~~~~~~~
點亮效果。
因為機箱是中塔規(guī)格,所以可以很輕松的擺放在桌面上。即使我的60cm縱深的書桌,也能給機箱后面留出充足的走線空間。
顯示器
顯示器方面我選擇的是微星的月神323CQR,這款顯示器采用了31.5英寸2K分辨率,原生165Hz高刷屏。
1000R的曲率也非常驚艷,除了可以帶來更好的空間沉浸感,還能節(jié)約不少桌面空間。
顯示器自帶電競支架,支持升降和水平旋轉,可調(diào)范圍還是非常充裕的。但是這次我準備了第三方顯示器支架,這款MSI月神323CQR顯示器提供了VESA標準化接口,并且提供隨機標配了轉換螺絲,不過我安裝100*100背板時,發(fā)現(xiàn)并沒遮擋,直接就能鎖上螺絲,無需轉換。
在第三方顯示器支架配合下,顯示器可動范圍變得非常大,最讓我滿意的是可以讓我直接站著使用它。
由于使用了顯示器支臂,所以顯示器安裝好后,有不錯的懸浮感。
為了改善書桌照明,我增加了屏幕掛燈,我這里使用的是Benq的Screenbar halo。
這里指的一提的是,這款微星月神323CQR顯示器內(nèi)置了一枚環(huán)境光傳感器,可以提供亮度自動感應,改善暗部效果。
顯示器的右側邊框內(nèi)還暗藏了一個伸縮耳機支架,平時可以用來收納耳麥,非常的人性化。
為了提升使用效率,我把原來的27寸顯示器改成副屏使用。
音箱
音箱方面,我最近找到一個高顏值的好東西。魅族和貓王聯(lián)合推出的PANDADER×貓王 XOG 賽博音箱,簡稱白金獨角獸賽博音箱。不過這個音箱目前只有魅族商城有售,不太好買到的樣子。
音箱分為底座和音箱兩部分,除了高顏值和穩(wěn)定性的提升,底座還內(nèi)置無線充電功能。
桌面的最終效果。
性能測試
使用魯大師簡單評測了一下,得分148W,CPU,顯卡,內(nèi)存表現(xiàn)就極佳,只是舊硬盤拖了后腿,很遺憾沒成為五邊形戰(zhàn)士。
Fire Strike的顯卡分數(shù)為12575,物理分數(shù)為33529,綜合評分5706。GPU高負載溫度63度。
先說下默認頻率下,F(xiàn)PU烤機3分鐘,溫度也沒超過58°,散熱器對CPU的壓制表現(xiàn)良好。
在MSI CENTER中,開啟極致性能的模式,此時CPU待機溫度為46度,比我預期略高一些。
FPU1分鐘,溫度達到了86度。
拆開散熱器嘗試更換了更高級的超頻三GT3硅脂后,重新測試。
待機溫度降低了10度以上,看來更換硅脂還是有明顯效果的。
但是FPU烤機三分鐘以上,溫度還是達到了85度,只比原來降低了1度。
總體來說,這款XPG霜盾炫彩版240一體散熱器算是壓制住了12700K,考慮到性價比以及不俗的顏值,總體來說也算可以接受。
機箱改造
因為全黑機箱讓魚太覺得有點直男審美,所以我又去買了些貼紙對機箱進行了手工DIY,我這里挑選了一些馬里奧元素,看看能不能給機箱帶來一點改變。
電源倉側面板的空余面積還是非常大的,不過還是需要微調(diào)下貼紙尺寸。
機箱內(nèi)部空間的空余位置就比較窄小了,只能想辦法見縫插針的稍微裝飾下,我這里選擇的都是反光貼紙,在點亮RGB風扇后,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xiàn)。
為了不讓機箱正面太過于突兀,SUPER MARIO貼紙我準備貼在面板內(nèi)側,實測了下,效果還是不錯的,還能和玻璃形成鏡面反光的效果。
機箱內(nèi)的手辦選擇的是魔龍姬,或許換成寶寶玩的耀西小綠龍是個不錯的選擇。這里可以看到機箱內(nèi)部的反光貼紙已經(jīng)開始變色了。
電源倉的頂部,我加入了馬里奧賽車元素,最終效果如上。
遠景表現(xiàn)。
由于機箱正面的貼紙,貼在內(nèi)部的支架上,所以正面外觀還是比較清爽的。
換個角度看下。
蓋上側面板的最終效果。魚太對我的手工改造表示了認可,哈哈哈。我是胖頭魚MOomin,喜歡我這篇分享的話,請點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