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工作原因對電腦硬件進行了升級,弄完后多出幾塊M.2固態(tài)硬盤,再看看旁邊的U盤,決定將M.2固態(tài)硬盤利用起來,方便平時移動辦公中傳輸數據資料等。為此入手了ORICO TCM2-C3固態(tài)硬盤盒,將M.2固態(tài)硬盤作為移動硬盤使用,小巧輕便易攜帶,傳輸速度快,下面就來看看它有著怎樣的使用體驗吧。
一、開箱外觀
ORICO TCM2-C3固態(tài)硬盤盒的外包裝相當簡潔清新,正面有清晰的硬盤盒渲染圖,上下有相應的名稱型號和主要賣點。背面有名稱、型號、輸入、輸出等相關參數信息。
包裝盒內配件有硬盤盒、數據線和說明書,另外還配有螺絲刀、散熱硅膠墊和固定螺絲等小配件。
ORICO TCM2-C3固態(tài)硬盤盒采用了結實耐用的塑料透明外殼,可清晰的看到硬盤盒內部電路設計和各元件分布,有著不錯的視覺體驗。正面嵌入有一塊黑色鋁合金,另外提供有銀色、紅色和藍色等多彩配色可選,能提高硬盤盒的散熱性。
硬盤盒整體尺寸為108*34*11.5mm,相當小巧輕薄,僅僅比一般U盤大一點點,塑料外殼比很多金屬殼的要輕便很多,可輕松放入口袋隨身攜帶,很適合平時拷貝資料或文件使用。
側面有個Type-C接口,支持正反插入,通用些比較強,傳輸數據的速度也很快,最大可達10Gbps。
二、使用體驗
ORICO TCM2-C3固態(tài)硬盤盒配備了兩條不同類型的數據線,Type-C to USB-A和Type-C to Type-C數據線各一條,方便適配不同接口的設備。一般Type-C to USB-A數據線適用于臺式機或筆記本,而Type-C to Type-C數據線適用于筆記本、平板和手機。
ORICO TCM2-C3固態(tài)硬盤盒兼容22×30、22×42、22×60和22×80四種不同規(guī)格的M.2 NVME硬盤,支持Windows、Mac OS、Linux、Android等系統(tǒng)環(huán)境下運行。采用了推拉開合設計,沒有螺絲固定也能很牢固,同時也省去了額外工具,輕松就能開合,即使是新手也能輕松安裝好M.2固態(tài)硬盤。
裝好硬盤將數據線連接筆記本通電后,硬盤盒底部有藍色指示燈亮起,在夜晚環(huán)境下顯得比較有科技感,筆記本識別讀取很快。這款硬盤盒在TxBENCH的測試中,連續(xù)讀取速度874M/S,寫入速度為823M/S,讀寫速度都表現(xiàn)的很不錯。往硬盤上傳輸資料無需久等,足夠日常工作中的使用需求。
經過一周的使用,發(fā)現(xiàn)ORICO TCM2-C3固態(tài)硬盤盒并沒有出現(xiàn)發(fā)燙的情況,這是因為硬盤盒有著三重散熱,一是正面鋁合金采用了魚鰭紋散熱條設計,增加了導熱面積,二是內部主板采用了雙面銅條和多孔設計,大大增加了散熱面積,三是內置散熱硅膠墊,可將硬盤的熱量快速散開。
三、體驗總結
ORICO TCM2-C3固態(tài)硬盤盒外觀小巧輕便,隨身攜帶方便,將透明外殼與鋁合金散熱條完美結合,推拉開合設計方便好用,讀寫傳輸數據相當快,將平時閑置的M.2硬盤充分利用起來,比U盤好用。還帶有休眠功能,10分鐘沒有讀寫就會進入休眠狀態(tài),能減少熱量的產生,增加硬盤使用壽命。
有待改善:兼容性可以再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