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段時間沒有評測Ravpower的產(chǎn)品了,但用倒是幾乎每天都在用,因為我的MacBook Pro一直都是拿Ravpower的65W氮化鎵快充配合誘騙線來供電的。
而最近Ravpower終于更新了一款主打小身板的iPhone手機用20W快充,所以特意入手來進行一下評測。
Ravpower 20W快充采用全黑色的外觀,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跟Apple傳統(tǒng)的5V/1A充電頭幾乎一樣大,實際尺寸是28.6x28.6x31.4毫米,只是視覺上因為黑色看起來更大而已。
除了高度方面稍稍高出了2、3個毫米外,Ravpower 20W確實就跟五福一安大小完全一致了。但就功率密度來說,Ravpower 20W的功率密度達到0.779W/cm3水平,考慮到它并不是氮化鎵技術,這個身板已經(jīng)算相當厲害了。
Ravpower 20W采用固定式的插腳,插腳本身位于正中間,所以拔插的手感相當不錯,穩(wěn)定,不容易翻轉和松動,整體做工讓人安心。因為是在國內生產(chǎn)并發(fā)售,所以最基本的3C認證是必須的,除此之外,通過銘牌可以看到Ravpower 20W支持寬電壓輸入,從100V到240V都可以支持,這樣出國旅行就不用帶轉換插頭都可以了。
不過Ravpower 20W只提供單個Type-C USB充電輸出接口,所以如果要給多個設備同時充電的話,除非使用1拖2或1拖3的充電線,否則Ravpower 20W就只能挨個來進行充電了。
上電表來進行實測,Ravpower 20W除了支持必須的PD3.0以及QC3.0之外,居然還支持三星AFC以及華為FCP。不過受到總體功率的限制,所以華為SCP就不支持了,另外也不支持聯(lián)發(fā)科的PE快充。
Ravpower 20W提供5V/9V/12V共3個PD快充檔位,額定輸出功率是20.04W。從顯示結果來看,它用的還是老版本的PD3.0,或者是因為只有20V功率,所以沒有提供3.3V~12V的智能適配微調步進電壓檔位。
實測按照標定20W功率輸出時,Ravpower 20W輸出電壓略低于額定的12V,不過幅度并不大,可以接受。
而且它的最大穩(wěn)定輸出功率很讓人驚喜,一直拉到27W都還能穩(wěn)定運行,比標稱功率高出35%,甚至我覺得“擠一擠”冒充一下30W快充都完全可以。這也難怪官方宣傳說它可以滿足iPhone 13的25W充電功率。
不過這種大功率輸出所產(chǎn)生的熱量也是挺可觀的,尤其是在極限狀態(tài)下,會更加明顯。連續(xù)按照20W輸出接近1小時后,用測溫槍測量到Ravpower 20W側面最高溫點為59.8°C。不過這依然在合理范圍內,對于這個結果多少有點讓我覺得很意外。
而且這是在極限狀態(tài)下的結果,實際使用中是肯定不會像我用恒定負載那樣做到連續(xù)長時間的大功率輸出。
所以我用手工記錄的方式,用Ravpower 20W給iPhone做了一次完整的充電。可以看到實際只有在最開始的15分鐘內,Ravpower 20W是處于持續(xù)升溫狀態(tài),并最高也只去到41°的水平。之后溫度就會開始逐步下降,超過90分鐘之后,因為充電已經(jīng)基本完成,所以溫度最終穩(wěn)定在30°的水平。所以實際使用下Ravpower 20W的溫度應該比這個要低很多。
順道測了一下波紋,不過這塊我還在學習中,所以不予評論,反正懂得自然能看懂,不懂的也沒什么所謂。
總得來說,Ravpower 20W在足夠小的身板下,雖然標稱20W,但實際所能承載的功率卻超乎想象,這點我認為還是相當強大的。當然如果有更多顏色可選,并且在外觀顏值上再考究一點的話,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