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吸塵器”,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戴森——曾經(jīng)的戴森率先將“無線”和“大吸力”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臺機器上,從而迅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但是時至今日,如果我們將一些出色的國產(chǎn)品牌無線吸塵器和戴森的產(chǎn)品放在一起去對比,會發(fā)現(xiàn)其實兩者無論是在吸力還是電池續(xù)航方面,都已經(jīng)沒有了代差。
再換句話說,作為家用級產(chǎn)品,目前市面上的無線吸塵器,尤其是旗艦級產(chǎn)品,其性能早已過剩。大家曾經(jīng)鉚足勁比拼的參數(shù),更多的只是在秀肌肉。對于消費者來說,次旗艦甚至是上上代旗艦的產(chǎn)品也足夠滿足家庭需求。
與此同時,隨著洗地機的日漸火爆,有些人甚至提出了“用洗地機取代吸塵器”的口號。
但是洗地機真的能夠完全取代吸塵器嗎?我的答案是不能,并且非常堅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吸塵器換個吸頭可以當做除螨儀使用,但洗地機顯然不行 ▲
既然吸塵器可以換上床刷后當做除螨儀使用,那吸塵器有沒有可能再換一個吸頭,當做洗地機使用呢?
此次追覓發(fā)布的無線吸塵器新旗艦 V16就在這個方向做了嘗試,新增了一個旋轉擦地吸頭 ▲
雖然距離“變身洗地機”還有一段路要走,但這樣嘗試,其實已經(jīng)給吸塵器的未來發(fā)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模塊化”。
開箱及使用演示:
和前兩代旗艦 V11及 V12一樣,V16的產(chǎn)品外包裝依舊以黑色為主色調,彰顯出了很強的高級感和科技感。從外包裝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款機器的連桿變成了黑色,并且?guī)в忻黠@的碳纖維紋飾 ▲
全家福包括:主機、二合一掛架、軟絨滾刷吸頭、電動除螨刷、二合一毛刷、除塵軟毛刷、窄縫照明吸頭、碳纖維連桿、延伸軟管、底部轉換頭、電源適配器、說明書以及一包安裝螺絲 ▲
對了,還有一個獨立包裝的全新配件:旋轉擦地吸頭 ▲
對比上一代旗艦 V12,除了電機及電池參數(shù)之外,這款 V16在配件方面將水箱升級成了電動的旋轉擦地吸頭;另外,在輕量化方向是,原先的鋁合金連桿變成了質感更好,重量更小的碳纖維連桿。
上:鋁合金連桿;下:碳纖維連桿
連桿重量方面,此前的鋁合金連桿(紅色的為V11連桿,V12為黑色連桿,但材質相同)重約 295g;升級后的碳纖維連桿則僅有 190g,重量整整降低了105g,相當于減重 1/3 ▲
減重 105g是什么概念呢?差不多相當于減少了兩個雞蛋的重量,還是相當可觀的。
頂部
底部
旋轉擦地吸頭頂部為水箱,注水口采用橡膠塞密封;底部是對稱雙電機結構,拖布通過魔術貼固定在旋轉機構上;側面有機械按鍵可以調節(jié)出水量 ▲
拖布可以在扯下后手搓或者機洗清潔。扯下拖布之后,可以在旋轉機構下方看到滲水孔 ▲
兩塊拖布相向旋轉,并且電機在旋轉過程中并不同心,而是輕微的偏心運動,以此提升拖地效果 ▲
底部轉換頭主要用于解決家具底部的清潔問題。雖然這個配件在上一代旗艦 V12上就有配備,不過考慮到很多人沒有接觸過,這里樓主還是對它的使用方式做個演示 ▲
實際使用中,底部轉換頭可以與主機直連,然后再接碳纖維連桿,方便深入床底 ▲
也可以接在吸頭和碳纖維連桿中間,用于電視柜等深度相對較小家具底部的清潔 ▲
除了底部轉換頭之外,這條延伸軟管也是比較有追覓特色的配件之一 ▲
它的主要使用場景就是如上圖這種不方便吸塵器直接深入的狹小空間的清潔,和電動螺絲刀的軟軸接頭異曲同工 ▲
窄縫吸頭端部有光感照明燈,在深入窄縫陰暗處時會自動亮起,輔助照明 ▲
相較于普通毛刷,除塵軟毛刷采用敞口設計,使用中與家居接觸面積更大,清潔效率更高 ▲
軟絨滾刷吸頭和此前的設計基本相同,可以輕扣底部開關后輕松取出,方便后期清潔保養(yǎng) ▲
電動除螨刷底部有一塊可以活動的透明擋板,方便在使用中貼合床褥,從而吸得更加徹底 ▲
塵杯倒塵設計依舊延續(xù)了前兩代的設計,按下側面按鈕后杯蓋會自動彈開,非常方便 ▲
打開塵杯蓋子后,輕輕逆時針旋轉,可以將整個氣旋組件及金屬濾網(wǎng)部分取下,方便水洗清潔 ▲
HEPA濾芯位于塵杯另一端,同樣可以通過逆時針旋轉取下 ▲
HEPA濾芯也支持水洗,但是水洗后務必徹底晾干再使用,否則可能會粘附灰塵導致堵塞,從而影響吸力。
體驗及實測:
在真正上手之前,我們先看一下這款產(chǎn)品的基本參數(shù):
這臺追覓 V16搭載了一臺轉速高達 16萬轉的高速電機,吸力達到了驚人的 650W,再配合 12錐旋風分離系統(tǒng)+7節(jié) 2700mAh大容量電池包(村田電芯,原索尼),續(xù)航最長可達 85分鐘。
醬油清潔測試
作為這款 V16比較有看點的升級,想必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旋轉擦地吸頭的實際清潔效果。樓主也針對性地進行了多組測試。
首先進行的是最常規(guī)的醬油的清潔,可以看到非常輕松就完成了 ▲
接著上稍微有難度一點的番茄醬,它依舊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
上面的兩組測試都是在污漬尚未干涸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難度較低。但在實際生活中,當我們發(fā)現(xiàn)污漬,往往都已經(jīng)變干凝固。那么下面我們就來一點有挑戰(zhàn)的。
這里樓主選用了咖啡喝到快見底時,混合著高濃度可可以及糖漿的咖啡。為了讓測試更有看點,樓主還將咖啡漬整整晾了 4個小時,直至其基本干透 ▲
由于咖啡漬基本干透,附著力較強,所以旋轉擦地吸頭在同一個位置來回進行了多次清潔,最終才使得地面恢復了原來的潔凈。盡管過程稍微費勁了一些,但是從效果來看,依舊相當理想 ▲
整個清潔過程中,樓主沒有施加額外的下壓力,基本完全依靠旋轉擦地吸頭的自然重量下壓,所以清潔過程手臂并不會感覺吃力。
至此,拖地性能的測試順利完成。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這么小的水箱,能夠支持多長時間的拖地任務呢?
為此,樓主將出水量調節(jié)至高檔,然后撕掉拖布,接著開啟連續(xù)工作模式,將機器放在衛(wèi)生間進行了持續(xù)實測 ▲
實測出水量在高檔位下,旋轉擦地吸頭的水箱足夠支撐其連續(xù)工作約半小時,滿足日常清潔綽綽有余。
PS:主機只給旋轉擦地吸頭供電,提供電機旋轉動力,所以在使用該吸頭時,切換主機吸力檔位并無效果。
樓主甚至開了一個腦洞,去掉連桿,將旋轉擦地吸頭直接與主機相連,然后在水箱中加入少量去油污的洗滌劑,用于清潔廚房油膩的臺面。這可比用抹布擦臺面要方便省力太多了 ▲
PS:去油污洗滌劑一般為堿性,不會對塑料件造成腐蝕,可以放心使用。
詳細介紹完了旋轉擦地吸頭,我們再來看一下其它細節(jié)。
樓主此前就有一臺追覓V11在用,時至今日也已一年由于。在一開始,樓主和很多網(wǎng)友一樣,并不習慣追覓這種倒塵方式,認為這樣很容易導致灰塵飛濺。
但是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后,樓主意外地發(fā)現(xiàn),其實這種杯蓋彈開的倒塵方式可以給塵杯內(nèi)的垃圾帶來一個向外的加速度,更加方便垃圾一次“彈”出 ▲
如果怕灰塵飛濺,樓主建議大家可以把塵桶再深入垃圾桶一點,然后再進行操作。
窄縫吸頭比一般的同類競品配備的要長,方便深入較深的縫隙。配合吸頭端部的感應燈,在暗光環(huán)境中可以提供良好的補光照明,使用相當方便 ▲
平時使用中,樓主主要用它清潔諸如汽車座椅縫隙等位置,效率奇高 ▲
吸力方面,即便是窄縫吸頭兩個車各留有小孔漏氣,但是真空度也足以輕松吸起一包紙巾,可以說相當給力 ▲
如果對著紙巾去吸,甚至可以在瞬間直接將整張紙巾吸入塵桶,視覺上像極了變魔術 ▲
和窄縫吸頭一樣,軟絨地刷前部也有感應燈,當深入桌底等位置時,燈光會自動亮起。這些細節(jié)都大大提升了機器在日常使用中的便捷性 ▲
實際使用中,對著客廳地毯吸上一分鐘左右,塵桶內(nèi)就可以看到大量的浮絨及頭發(fā)混合物,效果顯著 ▲
底部轉換頭加持下,可以在正常握持姿勢下,將刷頭輕松深入到家具底部,這個設計非常棒,解決了家具環(huán)境中大量的清潔死角問題 ▲
最后要說的是追覓的掛架設計,樓主個人非常喜歡這種簡潔有效的收納方式,并且集充電功能于一體,可以說相當好用 ▲
由于追覓歷代旗艦在主機造型上完全保持一致,所以用戶在后期升級中,不需要重新拆裝掛架,這一點比較省心。
如果你不想在墻面開孔,其實也有專用的落地支架可以選擇。支架相較于掛架收納能力更強,需要占用一定的地面空間 ▲
最后要展示的是大家關心的噪音:這臺追覓V16在持久擋和強勁擋下噪音接近,均在 85dB上下波動;當切換到超強擋時,噪音上升,增大到 88.5dB ▲
根據(jù)定義, 88.5dB屬于有明顯噪音,與喧囂的馬路產(chǎn)生的噪音相當。不過噪音以中低頻為主,沒有高頻嘯叫,所以在體感上并不會產(chǎn)生煩躁等不適。
總結:
樓主第一次得見這款追覓V16的真容是在上半年于上海舉辦的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轉眼時間到了 9月中下,機器也即將面臨正式發(fā)售。
16萬轉高速電機+650W超強吸力+12錐旋風分離系統(tǒng)+7節(jié) 2700mAh大容量電池包(村田電芯,原索尼)+85分鐘超長續(xù)航…在硬件參數(shù)方面,全線提升,這臺 V16顯然可以穩(wěn)穩(wěn)地撐起新一代旗艦的頭銜。
另外,相較于上一代的 V12,眼前這臺 V16新增了一個旋轉擦地吸頭,進一步拓展了傳統(tǒng)無線吸塵器的功能,真正做到了干濕兩用。并且在實際使用中,擦地表現(xiàn)相當不錯。在樓主看來,這應該算得上是追覓在吸塵器“模塊化”方面的一次嘗試。
當然,如前文所說,目前的旋轉擦地吸頭距離時下火熱的洗地機功能依舊相去甚遠,但這樣的嘗試,至少讓我們窺探到了無線吸塵器的其中一種可能發(fā)展方向。
在此前的文章中,樓主看到有朋友吐槽現(xiàn)階段市面上幾乎所有無線吸塵器的電池包都不能獨立拆卸——這個問題也同樣存在于這款 V16上。不過“模塊化”的趨勢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問題終將被化解;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洗地機所采用的清/污水箱早晚會成為吸塵器眾多配件中的一個!彼時,我們再也不必為“選擇吸塵器還是洗地機”而發(fā)愁。
堅持做有態(tài)度的評測,生產(chǎn)有溫度的內(nèi)容。我是番茄,我們下一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