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者。
之前618的時候買了臺NUC,沒想到小小體積還挺能折騰的。不過現(xiàn)在各種產(chǎn)品都缺貨,升級也就沒有一步到位。最近加了購物車挺長時間的金士頓筆記本條到貨了,而且價格美麗,再湊個固態(tài)硬盤,再來一次升級。
之前HyperX的游戲外設部分發(fā)生了并購,但不包含存儲產(chǎn)品線。借這次機會,原來的FURY內存也升級成了品牌系列,這次的筆記本內存便是Fury的新品,3200頻率,8gX2的套條。而NV1固態(tài)這次上了個1T的,畢竟NUC擴展空間小,不能多插。
其實11代NUC支持到PCIE4.0,不過實際應用上還是大容量更實用點。而且考慮到另一點,就是NUC內部空間不大,散熱相對的也就普通些,就頭頂那一個風扇在吸風,實際上用的時候可能這種基礎款的盤會更穩(wěn)定。
對于NUC、筆記本來說,內部空間真的很小,所以有的時候,一些盤是會安不進去的。比如一些雙面都有顆粒的盤,就由于厚度問題而很遺憾的被拒之門外,金士頓NV1的1T版一樣是單面顆粒,保證不會過厚。之前評論里小伙伴交流的時候有說過,他的獵豹峽谷厚版塞不進8mm厚的SATA SSD,6mm可以,7mm待測。這也太極限了~
批次不同,標簽略有差異,不過這個板子顏色還是很有辨識度的。實際上開始用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容量確實有點不夠,拿來掛采集盒錄些視頻啥的太容易滿了,借著這次升級換個大點的。
再來看筆記本條子。之前這個套條一直放購物車里,降價之前還有貨,降價之后就大部分時間沒貨了。這次繼續(xù)下探來到529的價位,我怕沒貨就先入手了。后面會不會再降,有沒有貨,就跟我沒關系了。
FURY原來是HyperX旗下一款產(chǎn)品系列,這次直接升格成為品牌名。所以之前“Fury是臺式機條,IMPACT是本條”的認知也不適用了。
條子是兩面都有顆粒的,不過內存沒聽說過雙面會過厚的情況(除非加馬甲),所以放心插沒問題,我親測過。
固態(tài)也來看一下,單面顆粒,朝上。至于標簽我就不撕了,撕完沒有保修。顆粒什么的,大廠正品也沒啥好擔心的。
然后也沒啥好說的,就上機了。拆也拆過好幾次了哈,就是連著的這條線(SATA硬盤用)有點礙事,底蓋打開之后不拔線的話沒辦法完全分離,不知道薄版是什么情況。
NUC、筆記本的BIOS和一般臺式機還是有比較大區(qū)別的,內存也沒給超頻選項,而是有XMP就自動上了3200的頻率,也就省去了折騰。
金士頓NV1官方標稱1T版本的讀寫速度是2100MB/s和1700MB/s,不過CrystalDiskMark這款軟件取的是較高值,我們繼續(xù)來跑一下其他軟件。
AS SSD Benchmark跑得的數(shù)據(jù)一般來說會比CrystalDiskMark稍低,這一點經(jīng)常大家應該都心照不宣。不過實際得分上,也比別人的1T版NV1要低一些,根據(jù)我的猜測應該是出在散熱上,畢竟NUC就這么大點空間,風扇就一個,平時轉速只看CPU,跑固態(tài)的時候基本是趴窩。
跑一下ATTO,一般的曲線會是塊越大,成績越好。這里后面速度稍有下降,應該是NUC內部積熱了。
HDTune跑一下100G,緩存跑不完,平時用的時候應該是完全夠了。寫入速度非常平穩(wěn),讀取速度先低后高。其實也比較好理解,軟件先測的寫,這時候溫度比較高,讀取的時候降了一點速,后面溫度緩過來了,速度有所回彈。
CrystalDiskInfo測得的最高溫度大概在60度往上,估計不會超過65度,不過有的盤片往外報給軟件的數(shù)據(jù)和內部固件用的管理數(shù)據(jù)并不等同。
簡單聊一下我的看法。11代NUC規(guī)格上可以上PCIE4.0的固態(tài),我之前也有插過,但是由于內部散熱比較難(比筆記本還難),實際用的時候撞上溫度墻可能會更慘烈一點。所以這里用的金士頓NV1盤,連續(xù)跑了這么多項目,寫入速度基本穩(wěn)定不降,只有讀取會稍微降一點,但都保持在1500MB/s以上,反而會有更穩(wěn)定的使用體驗。
再來看看條子,雖然與我之前和大家分享過的條子同樣是3200MHz,但是具體時序還是有高一些,顆??赡芤膊惶粯?,具體表現(xiàn)還是得跑個分了。
臺風查到的信息,但也有人說不一定準。看這樣子是鎂光E-die,但因為沒辦法手動超頻,也就圖個性能更好點,更穩(wěn)定。
跑分表現(xiàn),果不其然更上了一層樓。內存總線1600算是解救了強迫癥,之前別的條子顯示1599.9實在難受。讀寫拷貝延遲幾項內存指標全部繼續(xù)上漲,雖然不是太多。那如果實際跑游戲呢?核顯對內存性能還是非常依賴的,所以我們繼續(xù)跑一跑游戲。
古墓麗影暗影跑分真是方便,其他游戲也學學人家呀。平均幀率37,比之前又漲了2幀,這核顯還真是海綿里的水多,擠一擠總會有的。
把分辨率調到最低,關閉AMD的CAS(開了反而降幀),竟然跑到58幀,比之前多了7幀。如果我優(yōu)化精簡一下系統(tǒng),把后臺清一清,說不定還真的能跑上60幀?很遺憾,我個人覺得這樣的數(shù)據(jù)意義不大,就不折騰了。實際上你可以看曲線圖,具體場景的幀數(shù)波動是非常大的,高的時候能上到將近120,低的時候也就30左右,光看平均幀率雖然不代表實際游戲體驗,但是升級內存帶來的整機性能提升還是實打實的。
由于內存已基本無提升可能,以后估計也就這么3200頻率雙通道用著了。固態(tài)的話倒是想找機會升級更大容量的,后面再說吧?,F(xiàn)在NUC越來越流行不是沒有道理,除去打游戲,平時上網(wǎng)辦公修圖剪視頻電影娛樂都挺好用,核顯編碼強大,也能上4k60幀。再加上最近存儲普遍降價,雖然還沒回落到歷史低價,但是也差不多了,畢竟疫情一直不消停,生產(chǎn)力也大受影響。配個3200頻率雙通道,大點的固態(tài),放我工作室非常實用,性能也很堅挺。如果你有購買NUC的需求,又希望能一步到位,不妨參考我這套方案。
感謝大家觀看,如果對你有用,不妨點個關注和贊吧,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