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A旗艦耳機Mojito差不多是前年發(fā)布的,售價在2500到2900之間。各種原因吧,一直涼。
相對的,自家千元級圈鐵Adonis卻很很爭氣,它符合我預期的拿下了6月底日本VGP2021夏季金賞。成為2021年HIFI圈的準黑馬。
但在我看來,最大的改變是顏色和音色。
首先外觀上,新版Mojito舍棄了先前艷麗的藍和黃色系,改成了黑綠與灰綠。
圖片中的這個為黑色版,表面是漆,比較光亮,內部是樺木殼。這種腔體也被稱作穩(wěn)定木材料。
Moijito質地輕,手感好,佩戴舒服(稍大的原因,還不是真正舒服),隔音和一些售價不太高的主動降噪耳機近乎相當。
但實際仍存在。
標配4.4平衡線,附贈4.4轉3.5轉接線,轉接線性能穩(wěn)定,做工不錯,無異常雜音。
但愿品控一直可靠。
好了,不扯別的,音質環(huán)節(jié):
花了三天,用各種播放器和音樂APP輪番伺候。最后怕評判失準,又找了倆業(yè)內口碑都挺高的型號(飛傲FD5和達音科SA6)做參考對比。
Mojito靈敏度大概110dB了,實際聽感聲壓要比飛傲FD5和達音科SA6都再大一些,尤其比SA6大的明顯,這挺出乎我預料。
三款耳機大體音色有差異,F(xiàn)D5的低音下潛是三個耳機里最好的,但量感有些多,有時會稍稍影響人聲表現(xiàn)力,中高頻和高頻似乎也受整體能量分布的影響,會有偏暗的情況,但拋卻風格的原因,F(xiàn)D5中高頻到高頻的表現(xiàn)仍是優(yōu)質可靠的。此外,對歐美流行的詮釋上,它是真的很爽,也比FD3更清晰更寬廣。
至于Mojito,它的三頻分布和SA6粗聽挺像,但細聽一段時間后,察覺到明顯差異。
Mojito更注重“清晰”,它的聲音彈性會比SA6更好,這讓它更適合表現(xiàn)音樂的律動之美,人聲相對薄一點點,但清晰度更高,女聲也相對好聽不少,且中高頻到高頻的泛音(量感)也明顯好于SA6。
這種充足的延伸,明亮的聲底還有大合大開的動態(tài),讓Mojito的“解析”達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水平,不過,對比期間,發(fā)現(xiàn)其低音厚度似乎是稍遜于SA6的,后來又將這三個耳機一起對比,發(fā)現(xiàn)三者的低音都很不錯
但低音密度感SA6會更好,Mojito可能是耳套的緣故,會有輕微偏薄跡象(用的人聲套),飛傲FD5最強,但中低音段就開始累積能量,有時會感到不夠通透,需要耳朵主動適應下。
以全頻解析和均衡性為基準,Mojito好于達音科SA6,也好于飛傲FD5,它呈現(xiàn)出高信息量和高飽滿度的聽覺意象,也因此會有更明顯的“包圍感”。
但中高頻的清亮與透明,也可能會讓一些人覺得它人聲和部分樂器過于“明晰”,欠缺溫存。
聆聽器樂豐富的音樂,如索尼360RA格式的一些作品,QoA Mojito通常會是三者中更好聽的那個。其高信息量,高亮度和高瞬態(tài)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空氣感”,也讓它有著更明顯的“直達”現(xiàn)場的感覺。
相對的,同為6動鐵的SA6,由于欠缺更多的彈性和高頻量感,這讓它面對3D立體類的音效或LIVE型音樂時,不太會有明顯的“臨場”體驗。
其實初聽Mojito新版,就感覺比初版好挺多,特別是“松弛感”(或說彈性)進步,初版真的是“太緊”了,緊到讓你覺得還是“原道”……
“松弛”是“好聽”的基礎之一,也是流行樂在聽感上打動人的基本要求。
不過,能在一定程度上勝出FD5(中高頻解析/聲場),特別是同樣6動鐵的SA6(彈性和中高頻解析),才是我樂意寫它的終極原因。
價格上,新版mojito 2800不到,SA6是3999元,當然,后者貴也是有道理,除卻基本的聲學設計,電子調音開關、驚艷的外殼,高級配線這些也都強化著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