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最前
先曬了幾篇關于Switch周邊配件的稿子,里面涉及到二十多大大小小的各種配件,其中就有提到過用65W的氮化鎵快充頭來替代原裝適配器。
不過,依舊有小伙伴質疑65W氮化鎵快充頭太大,能否有體積更小的選擇?在網上轉了一圈后,我發(fā)現目前很火的20W氮化鎵快充頭不錯,體積也夠小。但20W的功率真心有些不夠看,萬一遇到iPad、一些安卓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等,就有些不夠看了。思來想去,目前只有折中的30W更能符合我的需求。接下來就分享一款我最新入手的30W充電頭--AOHI Magcube 30W氮化鎵充電頭,看一看30W功率的優(yōu)勢在哪里。
在聊充電頭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AOHI。不熟悉充電器的小伙可能不知AOHI的來頭,以為只是一個小廠牌。其實AOHI是奧海科技旗下的自營智能品牌,而奧??萍加峙c眾多手機品牌是合作關系,是其原廠充電器的核心制造商,如vivo、華為、小米、諾基亞等。因此可不要小瞧AOHI的來歷,說其根正苗紅也不為過。
體積夠小,攜帶方便
AOHI Magcube 30W氮化鎵充電頭(以下簡稱Magcube 30W充電頭)的外包裝盒就不多提了,畢竟不是重點。不過18個月的換新售后,很良心,這個是比較少見。
盒內的物件不多,只有Magcube 30W充電頭與說明書,并無數據線材附送。其實我個人并不介意是否附帶線材,畢竟自購的會比廠家的送得更好。
Magcube 30W充電頭的個頭確實夠小,原先我的三口氮化鎵是掌心大小,這次Magcube 30W是拇指大小,體積與普通5V1A充電器基本一致,而與眾多同類30W充電頭相比,也是足夠袖珍的,是目前市面上最小的30W充電器,收納在包中時也不會占用到多少空間。
Magcube 30W充電頭的整體外觀尺寸約28X28X32mm,樣式呈正方形,四個邊角需有圓弧形收邊,防滑度與持握感優(yōu)秀,也不沾染指紋。尾部表面由鉆石紋路點綴,官方稱之為立體微雕鉆石紋理。從視覺感官來說,質感確實有獲得極大的提升,實際觸感也并不割手。
充電頭的尾部只有一個USB-C端口,采用了立體微雕金屬設計,穩(wěn)定性很高,應該更耐插拔磨損。如果與三口相比,Magcube 30W是要少了許多接口,但至少這個是30W功率,通用性要比20W的蘋果“專用”要強。而且Magcube 30W的內部采用了與蘋果原裝充電器供應商相同的芯片,對Apple設備充電時不必擔心出現不匹配的風險。
從插頭處,我們可以看到Magcube 30W充電頭的標識輸出為最大30W,支持5種以上的輸出功率:5V-3A\9V-2.22A\9V-2.77A \15V-2A \20V-1.5A。整體效率相較65W的要差上一點,不過只要不用于筆記本上,其實是完全能滿足手機、平板、耳機手環(huán)等小電流設備的充電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Magcube 30W充電頭使用了更快更安全的3段式安全快充,在提升充電速度的同時,能在確保設備電池安全的情況下,提升使用壽命,不要再擔心使用快充后的電池健康問題。
由于體積足夠小巧的原因,放在排插上時,能很好地規(guī)避四周的插孔位,而且很容易誤以為它只是5V1A的老式充電器。
充電頭實測
實測這塊,咱們依然以YZXstudio USB電壓電流表為主,相信這才是大家最關心的內容。
空載數據
Magcube 30W充電頭的空載數值并無任何問題,常規(guī)的5.07V電壓。
在協議方面,Magcube 30W充電頭除了支持蘋果5V 2.4A、BC1.2協議、SCP 18W、QC3.0(5V 9V 12V)協議、三星AFC(5V 9V 12V 25W)和華為FCP(5V 9V 12V 24W)以外,對于PD3.0、QC4+協議以及PPS均已支持,能廣泛兼容華為、三星、蘋果和Switch等各種設備,性能相當不錯。
通過誘騙結果也可以看到, 表中顯示共有5個固定電壓檔和1個PPS電壓檔:5V/3A、9V/2.22A、9V/2.77A、15V/2A、20V/1.5A以及3.3-11V/3A。其中PPS已達33W,如果換成以PPS快充協議為主的手機,那么理論峰值最高是可超過30W,達到33W功率。
2017年USB-IF組織發(fā)布了USB-PD 3.0標準的重要更新,在USB-PD 3.0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PPS(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可編程電源,旨在為當今的快速充電解決方案提供統一的規(guī)范。--引自百度
實測數據
端口接上紅魔3手機后,即時讀取電壓為9.56V,電流為1.95A,功率為18.74W,成功握手PD3.0協議。充電期間的最大功率峰值達到23W以上,這是普通20W充電頭達不到的數值。
給iPhone XR充電時,隨機讀取值:電壓8.84V,電流1.56A,功率13.84W,最大峰值功率18.72W,成功握手PD2.0協議。從5%電量開始,只需30分鐘就使電量達到54%,效率提升明顯。
小功率設備方面,分別嘗試了switch pro手柄和無線耳機。前者數值分別為電壓5V,電流0.4A,功率2W。而無線耳機電壓為4.9V、電流0.4A、功率2.3W,最大峰值功率也為2.3W左右。Magcube 30W充電頭在小功率時的轉換效果并無任何問題。
接入Switch后,成功激活PD2.0協議,使用15V/2A電壓檔,隨機電壓值為14.85V、電流0.93A、功率13.94W。不必擔心邊玩邊掉電。
試接入筆記本上,功率接近22W左右。畢竟不是65W的氮化鎵快充頭,但如果是中低負載的情況下,很多本子30W是夠用的。畢竟現在筆電的功耗越來越低,30W能有更大的體積優(yōu)勢。
在整個充電期間,Magcube 30W充電頭的溫度并不高,最高的線材接口處溫度在47℃左右。外表的觸感略有溫度,但并不燙手,相較某些65W氮化鎵快充頭來說,要更安全些。
嘗試搭配C-Force的便攜底座使用時,可以完美觸發(fā)TV底座模式,邊充電邊玩Switch并無任何問題。
末尾總結
【產品優(yōu)點】:Magcube 30W充電頭的優(yōu)勢在于體積和功率,以五福一安的尺寸達到30W的輸出功率,應該是目前同功率中最小巧的產品了。它很適合外出攜帶,同手機或Switch放在一塊,不會增加任何負擔。
尾部的立體微雕鉆石紋理,充電口的CNC高光倒角,這都是Magcube 30W充電頭的“名片”,上手就能感受到它的價值,產品辨識度較高。而在外貌之外,它對于多種協議的兼容與支持,也讓其能夠完美匹配安卓手機、平板、Switch、筆電和Apple等各種數碼設備。
【產品建議】:作為目前市面上最小的30W充電器,Magcube 30W充電頭的這個體積和性能真的是挺驚艷的。但我還是希望后續(xù)可以把價格再壓下來一點,讓更多人體驗到這個超小的30W。